初一体育课时计划

合集下载

初一体育实践教学计划

初一体育实践教学计划

初一体育实践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初一体育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 体育保健知识- 运动生理知识- 运动心理学知识2. 体育运动技能- 田径:包括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等- 球类: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体操:包括技巧、器械等- 水上:包括游泳、划船等3. 体育健康测试- 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常规测试- 运动能力测试:如50米跑、800米跑、跳远等三、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 每学期共计36课时- 每课时40分钟2. 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讲解体育知识、技能,分析比赛录像等- 实践训练:分组练习、比赛等- 课外锻炼: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周末进行家庭体育活动3.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态度、纪律、参与度等- 结果评价:通过体育测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质健康状况等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3.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比赛。

4. 家庭作业法布置课外锻炼任务,要求学生在家进行锻炼。

五、教学保障1. 师资队伍选拔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专业素质高的教师担任体育教学工作。

2. 场地器材保证充足的场地器材,满足教学需求。

3. 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教育,预防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

4. 家长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发展。

六、教学效果预期通过初一体育实践教学,预期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2. 提高体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4. 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体育课时计划(教案)

体育课时计划(教案)

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各类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1.3 课程安排课程共分为15章,每章介绍一种运动或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二章:热身活动2.1 活动目的热身活动旨在预防运动伤害,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体育活动中。

2.2 活动内容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运动、关节活动等,根据当天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2.3 活动安排热身活动安排在每节课的前10分钟进行。

第三章:主体活动3.1 活动目的主体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2 活动内容主体活动将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例如篮球教学、足球比赛等。

3.3 活动安排主体活动安排在热身活动之后,占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

第四章:体育理论知识教学4.1 教学目的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运动营养知识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运动。

4.2 教学内容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基础知识。

4.3 教学安排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在主体活动之后,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

第五章:放松活动5.1 活动目的放松活动旨在缓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紧张,让学生在运动后能够更好地恢复。

5.2 活动内容放松活动包括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要进行调整。

5.3 活动安排放松活动安排在每节课的5-10分钟进行。

第六章:篮球教学6.1 教学目的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培养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6.2 教学内容篮球教学包括基本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团队战术的学习,以及篮球比赛规则的介绍。

6.3 教学安排篮球教学安排在主体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

第七章:足球比赛7.1 教学目的通过足球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足球技巧,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和比赛意识。

体育课时计划

体育课时计划

体育课时计划
体育课时计划
一,第一周:
1、介绍基本运动项目:跑步、跳跃、踢球、排球、篮球、网球等。

2、介绍常见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田径、游泳、射击、艺术体操、竞走、射箭等。

3、介绍户外体育项目:山地滑雪、冰雪滑冰、攀登、拉力赛、越野车
赛等。

4、介绍传统民间体育文化:太极拳、跆拳道、南拳、柔道、大太阳等。

二,第二周:
1、演示跳跃类体育项目:跳远、跳高、三级跳、马步、交叉跳等。

2、演示格斗类体育项目: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自由体操等。

3、演示球类体育项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4、演示水上运动:赛艇、冲浪、救生、潜水等。

三,第三周:
1、重视学生的体质素质提高:勤加强身体锻炼,健康生活,保持
良好的体育素质。

2、布置有趣的实践性活动:游戏、节目等,注重实践中获取诸多知识。

3、强化自我防卫与准确落马:模拟安全的实际操作情景,强化学生身
体自我防卫能力和准确落马能力。

4、重视学生体育项目技术培养:通过系统学习完善个人体育技术,获
取更佳的体育实践效果。

四,第四周:
1、突出社会实践:参与当地课外体育活动,拓宽学生社会视野。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素质,使其具备安全体育的意识提高安全
水平。

3、注重综合发展:做到健康、聪明、漂亮,促进全面发展。

4、强调比赛的乐趣: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提高比赛乐趣。

初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

初一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

二、教学内容。

初一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安排。

1. 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增强学生的体育竞技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针对不同项目,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示范-练习-反馈”循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能。

2. 通过小组合作、对抗性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3. 通过赛事观摩、名人故事、视频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评价。

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体育比赛成绩、体育知识测试等。

2. 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3.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长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六、教学保障。

1.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确保学生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和完善。

2. 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服务。

3.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资源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

七、教学反思。

1.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 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初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初一体育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2篇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2篇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4. 培养学生的体育操纵能力和技巧;5. 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跑、跳、投、掷等;2. 不同项目的规则和技巧训练,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3. 体育游戏的学习和实践,如接力、徒步、游泳等;4. 体育课程中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教育;5. 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教学活动安排:1. 体育技能训练:分阶段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跑步、跳远、投篮等;2. 球类项目的学习:分小组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学习和比赛;3. 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游戏,如接力赛、徒步活动、游泳比赛等;4. 体育知识和安全常识教育:开展体育知识和安全常识的授课和讨论,如健身知识、运动损伤预防等;5. 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集体体操、集体攀登等;6. 体育比赛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和表演,如运动会、健美操表演等。

教学评价:1. 运动技能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来评估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2. 学习态度和品德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团队合作能力、纪律等;3. 身体素质评价:通过学生的体质测试来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进展;4.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和讲解来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动作和技巧;2. 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学习和体验;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精选2篇(二)本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体育兴趣,以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初一田径课时计划

初一田径课时计划

初一田径课时计划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 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包括跑步、跳跃和投掷等。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耐力、速度、力量和敏捷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短跑技术与训练2. 长跑技术与训练3. 跳高技术与训练4. 跳远技术与训练5. 铅球技术与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个人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4. 比赛和游戏:通过比赛和游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兴趣。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 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为正式训练做好准备。

2. 技术讲解和示范(15 分钟):讲解和示范各项田径技术动作,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3. 分组练习(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不同项目的训练。

4. 个人辅导(10 分钟):针对学生的个体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5. 比赛或游戏(15 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赛或游戏,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6. 整理活动(10 分钟):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深呼吸、静态拉伸等,帮助学生恢复体力。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适应学生水平: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培养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4. 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5. 鼓励与表扬: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初一体育教学计划3篇

初一体育教学计划3篇

初一体育教学方案初一体育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篇一:初一体育教学方案中,进步学生身体素质是主要目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根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积极的体育情操。

教学方案包括课程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局部。

在初一体育教学方案中,设定的课程目的应该是学生易于承受、容易到达的。

内容也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

教学方法要和课程目的、内容相适应,既能增加学生体育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要注意培养团队精神。

在体育教学方案中,课程内容不应该只包括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还应该包括安康教育、体育理论知识、团队合作等。

这样才能全面进步学生的体育素质,并且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此外,初一体育教学还应该注意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穿插交融。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进步学生的交际才能和表现力。

通过穿插交融,让体育教学真正成为整个综合性教育的一局部。

在初一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安康愉悦的气氛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不断挑战自我,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最后,初一体育教学方案中,也应该注意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身体平安。

在设计体育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题材活动也要合适体育程度,确保学生可以平安、有效地完成每个体育活动。

篇二:初一体育教学方案是每个学校按照学生运动特点及已有的教学资制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领略不同的体育运动魅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初一体育教学方案应该重点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体育教学应该具有全面性,确定课程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影响这三者互相关系的因素。

在体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根本技能和素质训练,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进步;在体育理论教学中,那么要注重学生运动知识的普及和学生对运动意义及其成就价值的认知。

初一体育教学课时计划2篇

初一体育教学课时计划2篇

初一体育教学课时方案初一体育教学课时方案精选2篇〔一〕初一的体育教学是值得重视的,不仅仅涉及到了学生的身体安康,还有助于学生们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才能。

因此,在制定初一体育教学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初一的体育教学目的,我们应该确定初中体育课程的根本要求,这样可以确保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质量。

根据课程要求,可以给学生设置目的,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

此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教学目的:体育才能是初一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才能来设置目的,例如“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步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课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让学生知道体育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运动,还包括一种竞争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初一阶段,很多学生还存在着自尊心缺乏的情况,因此在课程中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才能。

初一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才能和兴趣来制定。

尽量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 传统体育工程: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传统的体育工程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同时还可以带给学生更多体育精神的体验和体验感。

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工程的根本技能训练上,如控球、传球、运球等技巧。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体育运动工程也在不断变化和开展,这些新型工程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灵敏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验体育的魅力,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和社会理论活动,如登山、露营、野外团建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营造了合作和拼搏精神,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关注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进展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演示,理论等教学方式,以此来进步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采用讲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对体育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系统化,为学生们的更深化的学习埋下根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体育课时计划
第__4 周第_ 1 次课授课时间课型___外堂____
课的任务
1.毽球的简介。

2.简要介绍毽球的基本脚法
开始部分10
一、集合、检查人数及服装,向教师报告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安排见习生的活动。

四、队形队列练习
五、准备活动
1、绕场慢跑4圈
2.徒手操练习
①颈部运动
②振臂运动
③扩胸运动
④腹背运动
⑤正侧压腿运动
⑥膝关节绕环
⑦体前屈(站立)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组织:
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绕场慢跑,慢跑完成后成体操队形散开,体育委员带领做准备活动。

要求:认真练习,充分活动每个关节,避免受伤
基础部分
一、毽球运动的简介
毽球运动俗称“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体育运动,为古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成。

毽球起源于我国的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至清末达到鼎盛,是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

毽球既有竞技性,又富有民族特点,场地器材简单,便于锻炼。

毽球运动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毽球已经形成了正规的比赛模式和相关的比赛规则。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Х
二、简要介绍毽球的基本脚法
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
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

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
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
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

重难点:教放平,用踝关节法力。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

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

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重难点:身体的重心,击球点
3、脚背踢球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

此踢
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重难点:脚尖要绷直,球的方向和力度。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2、学生自由练习毽球的几种基本脚法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4、技术动作好的学生做示范表演
结束部分
1整理运动
2本课小结
3师生再见
4送还器材
.整理后做放松操练习
2.本次课后小结,宣布评议本次课的内容
3.宣布下次可的任务,布置课下练习。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器材毽球18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