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注意与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

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
1. 嘿,先看看句子的结构呀!就像搭积木一样,得看清楚它是不是缺了哪一块或者多了哪一块。
比如说,“他穿好衣服出门了”,这句子就很完整啦;但要是“他穿好衣服”,这就感觉没说完呀,是不是少了点啥?
2. 哇哦,注意词语搭配可重要啦!就像是找对舞伴一样,得搭配得合适才行。
“愉快的笑容”就很恰当呀,可不能说“愉快的哭脸”呀,那不就怪了吗?
3. 嘿,别小看那些关联词呀!它们就像火车的轨道,能让句子更通顺呢。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出门”,这就顺顺的;要是说“虽然下雨,但是我出门了”,这逻辑听起来就怪怪的啦,你说呢?
4. 哎呀,注意歧义呀!有时候一句话可能有好几种理解呢,这可不行哟。
像“他走了一个小时”,是说他走路走了一个小时,还是说他离开了一个小时呀?得搞清楚呀。
5. 哟呵,看看指代是不是明确呀!不能让人弄不清到底说的是谁。
“小明对小红说他喜欢她”,这里的两个“他”和“她”可别让人糊涂了呀。
6. 嘿,还有语气问题呀!句子的语气得符合情境呀。
“请帮我一下”和“给我帮忙”,感觉就很不一样呢,你体会体会?
7. 哇,别忘了要符合逻辑哟!不能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呀。
说“太阳从西边出来”,那可就是不符合实际啦!
总之,修改病句就像是给句子看病,得仔细找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让句子变得健康又好看呀!。
病句辨别十注意+修改

病句辨别十注意+修改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目。
做好这类题目,就要认真读原句子,辨析句子结构有无语法错误,判断句子内容是否有逻辑错误,凭借自己的语感直觉,并结合以下方法,检查出句子的毛病,然后对症下药,予以改正。
一、压缩法: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的分析方法,压缩掉次要成分,保留句子主干,来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词语是否搭配合理等。
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句子主干“我看到了乡亲、乡音、笑声”,动宾显然搭配不当。
应改为“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二、对照法:就是用自己语感检查语病的方法。
人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对用词造句规则、标点使用形成了一种感性认识,这就是语感。
一个句子有了毛病,它就同我们的语感不一致,使我们感到意外,一对照,就可以发现毛病出在哪里。
例如:48个初三(1)班的同学都到电脑室上课去了。
读完全句,凭语感我们发现“48个初三(1)班的同学”有明显的语序不当的毛病。
应改为“初三(1)班的48个同学都到电脑室上课去了”。
三、类比法:通过阅读,发现句子同语感冲突,一时又断定不出是什么毛病,便可拟出几个相似的短语和句子进行类比,发现其中的语病。
例如:能否认真刻苦地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读完全句,感到别扭,我们可仿造句子“能否围绕中心选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能否学好,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能否增加粮食产量,是农民的任务”显然,“能否”用得不对,句子的前后语意不一致,全句应改为“认真刻苦地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四、分类法:把病句分为几种类型,记住各类病句都有什么语病,每类中都要记住一两个病句,改病句时,看看改的病句和哪类病句相似,这样就能较快地发现病句并能改正了。
常见的病句有下列几种:1、成分残缺:(1)缺主语:通过老师的教诲,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应改为“通过老师的教诲,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病句修改(典型病句)

和鉴别的能力。
(应将“进行”改为“有”或者把“的能力”删去)
C 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质量”“提高”搭配正确,但“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
改为“数量”“增加”。
D.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洋溢”与“笑脸”不能搭配,可将“笑脸”改为“笑容”
能力提升 自己分析下面病句存在的问题并修改。
A.春天的湿地公园展现出大自然的清新灵秀,是人们春游的好 时机。 B.这篇小说完美的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在《走进新时代》节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 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点赞。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解析:A项(“公园”与“时机”不能搭配,应将“时机”改为“去处”或 “地方”);B项应将“事迹”替换为“形象”。; C项(“眼花缭乱”和 “歌声”搭配不当,可将“眼花缭乱”改为“如痴如醉”) ;D项:“只 要”改为“只有”。。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 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 命传统的大问题。
c.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 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解析:A项“附和”应为“赞同”;B项“耿耿于怀”应为“不能忘怀”; C项“障碍”应为“阻碍”; D项“但是”应为“也”。
典型病句及修改练习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搭配不当
A 这最后一天的运动会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修改病句12句口诀

修改病句12句口诀
“修改病句,一步步准确到位,用心修改,句句通顺。
”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在修改文本时避免犯错,并改进我们的写作技能。
在修改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结构:文章中的主题、目的和结构必须清晰明确,不能出现不相关或混乱的段落。
2.语法和拼写:我们需要检查文章中的语句是否准确无误,并且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
3.用词精准:我们需要选择准确的词语,以清晰明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4.语法的一致性:我们需要确保文章的语法格式一致,并符合常规。
5.时态的一致性:我们需要确保文本中的时态一致,并符合文本的逻辑结构。
6.避免使用口头语:文本中不应该出现口头语和缩写词,避免文章显得不专业。
7.避免重复:我们需要确保文章中不会出现重复的内容或语句,避免烦人的重复。
8.用正式的语言:文本应该使用正式的语言和写作风格,以突出文章的重要性。
9.注意标点: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应该准确无误,以确保文章的意思得到正确的传达。
10.检查格式:我们需要检查文本格式是否一致,并确保文本便于阅读。
11.避免使用俚语:文本中不应该出现俚语,以免显得不正式或不专业。
12.润色文本:最后,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润色,以确保文章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总之,口诀"修改病句,一步步准确到位,用心修改,句句通顺"可以帮助我们将文本修改得更加准确和流畅,以满足读者和我们自己的期待。
修改病句的口诀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口诀和方法修改病句的口诀和方法病句是指语法、用词、语序等方面出现错误的句子,如果在写作中频繁出现病句,不仅会影响文章质量,还会降低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修改病句的口诀和方法,以提高写作水平。
口诀一:主谓一致,名动相连主谓不一致是病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修改主谓不一致的病句时,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时态上的匹配关系,并且要注意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例如:错误:My brother and my sister is watching TV.正确:My brother and my sister are watching TV.错误:She always like to eat pizza.正确:She always likes to eat pizza.口诀二:句子简明,用词准确病句中的用词不准确、冗余、重复等问题,容易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可读性。
在修改这些问题时,要注意用词的精准度和简洁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
例如:错误:He is a proficient individual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possesses a profound knowledge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正确:He is a skilled programmer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in computer science.错误:The teacher said the same thing twice times.正确:The teacher said the same thing twice.口诀三:语序平衡,句式多样语序不平衡、句式单调也会导致病句的出现。
在修改这些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结构、使用不同的句式和语法结构来增加文章的变化和鲜活度。
例如:错误:I went to the store, and I bought some bread and milk, and I also met my friend.正确:I went to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 bread and milk. While I was there, I also ran into a friend.错误:The dog barked, the cat meowed, the bird chirped, and the hamster squeaked.正确:The dog barked, the cat meowed, the bird chirped, and the hamster made a squeaking sound.总之,修改病句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文章中的错误,从语法、用词、语序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修改,从而让文章更加准确、简明、流畅,提高写作水平。
修改病句,八项注意

五、注意并列词语
• 尤其注意连词:和、与、跟、及、同、和、并 (且)…… • 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 的报告。 •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 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 例3: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 才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 例4.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 回响在我耳边。
病句修改的八项注意
病句类型
• • • • • • 1.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 3.语序不当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一、注意关联词
• • • • 1、搭配问题 2、一个主语和多个主语时关联词位置问题 3、关联词前后句子逻辑问题 例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 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 例2: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 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 例3:想象不仅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 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 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说四舅被五舅骗去六 舅家偷七舅放在八舅柜子里九舅借十舅发 给十一舅工资的1000元。
问: 1、究竟谁是小偷? 2、钱本来是谁的?
四、注意介词
• 如:对(于)、由(于)、经过、通过、 当、在…下 • 例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 往事。 • 例2.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 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例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 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 例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 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 近日,首届中国曲艺节在天津举行,全国 有20多家省市的代表队共表演了100多个节目。 • B.《极限挑战》这篇访谈文章,最大的遗憾是 由文字表达转化为口头表达时,由于知识欠缺, 导致内容有误。 • 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厅”作为一 种居室样式受到人们似乎越来越多的重视。 • D.在阐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时,他仅列举一 个例子,就使教师和家长点头称是。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
1.注意主谓一致:如果主语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也应该是单数形式;如果主语是复数形式,谓语动词也应该是复数形式。
例:
原句:她们每天都去公司见客户,但她们的工资都不高。
修改后:她们每天都去公司见客户,但她们的工资都不高。
2.注意动宾搭配:动词和宾语之间应该搭配合理,符合语法规则。
例:
原句:我想要一杯茶。
修改后:我想要一杯水。
3.注意时态一致:句子中的动词时态要和上下文保持一致,表达清晰。
例:
原句: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修改后:他今天去图书馆看书。
4.注意修饰成分位置:修饰成分应该放在被修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
前面或后面。
例:
原句:在教室黑板上写满了字。
修改后:黑板上写满了字。
5.注意前后文逻辑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明确,不可出现断章取义或前后矛盾的情况。
例:
原句:他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
修改后:他吃饭的时候,一边看手机。
6.注意平行结构:句子中的并列成分要保持相同,结构相似。
例:
原句:他喜欢看电影,爱听音乐。
修改后:他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
7.注意语法错误:避免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如主谓不一致、动词形式错误、语序颠倒等。
例:
原句:我以为他是一个好人,结果他是坏人。
修改后:我以为他是一个好人,结果他却是坏人。
修改病句的口诀_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口诀及方法

修改病句的口诀_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口诀及方法
口诀:
主谓不分离,谓语不缺席
名词无例外,形容须配备
把握时态变,冠词别忘记
标点符号对齐,标点要正确。
方法:
1.检查主谓关系是否紧密,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要相互匹配,不要出现主谓分离的情况。
例句:朋友们在公园玩,开心得笑。
修改后:朋友们在公园玩得开心,笑个不停。
2.注意谓语动词的使用,确保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不缺席。
要根据句子的主语来选择正确的动词形式。
例句:她们去公园游玩了。
修改后:她们去公园游玩。
3.检查名词的使用是否正确,确定名词的单复数和语境是否一致。
例句:我有许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聪明和友好。
修改后:我有许多个好朋友,他们都很聪明和友好。
4.形容词和名词要形成正确的搭配,形容词要与名词的性质相符合,形容词要放在名词的前面。
例句:一只大狗黑色。
修改后:一只大黑狗。
5.确保时态使用正确,根据句子的时间关系使用正确的动词时态。
例句:我昨天做完了作业。
修改后:我昨天做完作业了。
6.注意使用冠词,确定冠词的使用是否准确。
要根据名词的单复数和特定性来选择正确的冠词。
例句:他书包忘带了。
修改后:他的书包忘带了。
7.检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确保标点符号放置正确的位置和方式。
例句:你好妈妈!
修改后:你好,妈妈!
通过这样的口诀和方法,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修改病句,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
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语病”。
如果我们能注意或识破命题者的这一“小花招”,就能慧眼识语病。
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
例句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因为用了介词结构“从……中”,从而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从”和“中”。
注意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带的宾语较长,命题者便故意丢掉宾语中心词,使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介词“针对”后面有很长的宾语,结果把中心词“情况”给丢掉了,应在“攀升”后添上“的情况”。
二、出现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因为宾语较长,结果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
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例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这一句子中,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了。
应在句末添上“的时代”。
三、反问句中出现否定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命题者往往在反问句中增设否定词,结果把意思说反了。
例句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这一肯定的意思,套在反问句式里,结果表否定的意思。
应删去“不”字。
四、出现表“设法阻止”意思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有一些词,譬如“避免”“防止”“忌”等,本身就有“设法阻止”之意,其后加上否定词,结果把句子的意思说反了。
命题者也常用此法设置语病。
例句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这一句中“防止”有“预先设法阻止”之意,后面又加上否定词“不”,结果把意思说反。
应删去“不”字。
五、出现带“否则”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语病。
例句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句中“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重复,应去掉后者。
六、出现双提(单提)词与单承(双承)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有些句子中,前面有“能否”“是否”“要不要”等表双提的词,后面却跟了“能”“否”等表单承的词;或者前面是表单提的词,后面却跟了表双承的词,结果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置的语病。
例句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前面有“能不能”表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是单承,前后不一致,导致产生语病。
特别注意这种类型还有一些特例,修改病句时要特别注意。
例句对故意致人死亡的罪犯,要不要处以极刑,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一句虽然有“要不要”表双提的词,其实是无疑而问,只是引起注意,并无语病。
例句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这一句中前面有表双提的“高低”一词,后面对应的是单承,表面看前后表达不一,其实储蓄所无论吸储多还是少,都会带来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此句并无语病。
七、出现并列短语作成分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要防止命题者设置搭配不当的语病。
例句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这一句的主语是由“消防车”“消防官兵”这一并列短语构成,谓语是“放弃”“坚守”,这两个谓语动词只能与并列短语中的“消防官兵”相搭配,而不能与“消防车”搭配。
八、出现“和”一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因为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
由于理解不同,会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句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了。
如果“和”作连词,就表示两个人上课都说话;如果“和”为介词,则表明张义上课说话。
该句有歧义。
九、出现判断词“是”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往往表示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不能乱用判断词“是”。
例句摆在我们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这一句的主干是“任务是问题”,显然判断不当,可将“任务”去掉。
十、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
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语病。
例句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三千万元以上”是一个概数,此句是病句。
例句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应改为几分之几。
修改病句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
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语病”。
如果我们能注意或识破命题者的这一“小花招”,就能慧眼识语病。
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
例句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因为用了介词结构“从……中”,从而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从”和“中”。
注意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带的宾语较长,命题者便故意丢掉宾语中心词,使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介词“针对”后面有很长的宾语,结果把中心词“情况”给丢掉了,应在“攀升”后添上“的情况”。
二、出现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因为宾语较长,结果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
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例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这一句子中,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了。
应在句末添上“的时代”。
三、反问句中出现否定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命题者往往在反问句中增设否定词,结果把意思说反了。
例句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这一肯定的意思,套在反问句式里,结果表否定的意思。
应删去“不”字。
四、出现表“设法阻止”意思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有一些词,譬如“避免”“防止”“忌”等,本身就有“设法阻止”之意,其后加上否定词,结果把句子的意思说反了。
命题者也常用此法设置语病。
例句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这一句中“防止”有“预先设法阻止”之意,后面又加上否定词“不”,结果把意思说反。
应删去“不”字。
五、出现带“否则”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语病。
例句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句中“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重复,应去掉后者。
六、出现双提(单提)词与单承(双承)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有些句子中,前面有“能否”“是否”“要不要”等表双提的词,后面却跟了“能”“否”等表单承的词;或者前面是表单提的词,后面却跟了表双承的词,结果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置的语病。
例句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前面有“能不能”表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是单承,前后不一致,导致产生语病。
特别注意这种类型还有一些特例,修改病句时要特别注意。
例句对故意致人死亡的罪犯,要不要处以极刑,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一句虽然有“要不要”表双提的词,其实是无疑而问,只是引起注意,并无语病。
例句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这一句中前面有表双提的“高低”一词,后面对应的是单承,表面看前后表达不一,其实储蓄所无论吸储多还是少,都会带来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此句并无语病。
七、出现并列短语作成分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要防止命题者设置搭配不当的语病。
例句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这一句的主语是由“消防车”“消防官兵”这一并列短语构成,谓语是“放弃”“坚守”,这两个谓语动词只能与并列短语中的“消防官兵”相搭配,而不能与“消防车”搭配。
八、出现“和”一词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因为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
由于理解不同,会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句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了。
如果“和”作连词,就表示两个人上课都说话;如果“和”为介词,则表明张义上课说话。
该句有歧义。
九、出现判断词“是”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往往表示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不能乱用判断词“是”。
例句摆在我们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这一句的主干是“任务是问题”,显然判断不当,可将“任务”去掉。
十、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
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语病。
例句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三千万元以上”是一个概数,此句是病句。
例句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应改为几分之几。
辨析改正病句四法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目。
做好这类题目,就要认真读原句子,辨析句子结构有无语法错误,判断句子内容是否有逻辑错误,凭借自己的语感直觉,并结合以下方法,检查出句子的毛病,然后对症下药,予以改正。
一、压缩法: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的分析方法,压缩掉次要成分,保留句子主干,来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词语是否搭配合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