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目标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些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熟悉口腔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开展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掌握口腔医学技术所需的实验操作和临床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内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实践操作包括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口腔影像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卫生与预防等。

三、培养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向学生传授口腔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其口腔医学技术水平。

3. 临床实习:学生通过在临床实习中观察和参与真实的临床工作,掌握诊断和治疗常见口腔疾病的实际操作技能。

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应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包括考试、实验报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学术论文等形式,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实施机制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实施机制。

包括完善的师资队伍,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临床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实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患者和临床工作。

六、终身学习和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不止于毕业,终身学习和发展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和行业应提供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口腔医学技术人才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口腔医学领域。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思想:
1、传承口腔医学为临床实践指望,以全面的口腔医疗理论,赋予口腔医技术人才严谨的临床技术
2、口腔医技术人才应具备口腔保健、口腔教育及口腔科学研究的能力
3、必须确立正确的口腔医学技术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正确的保健观念来促进口腔健康
二、培养方式:
1、系统学习口腔医学技术理论、精细细致地进行临床技能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2、通过体系化的课程学习,提高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及专业技能
3、有效的综合训练及协作实践,提高口腔医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
4、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口腔技术人才能够掌握全面的临床经验
三、培养目标:
1、加强口腔技术人才的概念,提升临床技能
2、加深口腔技术人才对口腔医学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
3、强化口腔技术人才对口腔医疗临床实践的理解能力
4、营造认真实践的口腔医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口腔技术人才的素质。

口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口腔医学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职学历层次:大专三、入学要求高中毕业生及相关专业中职毕业生四、学习年限三年五、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专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从事基层口腔临床工作及口腔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具备考取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知识和技能。

就业方向:综合医院口腔科、基层口腔专科医院、口腔保健机构以及个体口腔诊所从事口腔临床诊治、口腔预防保健及口腔卫生教育等。

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应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毕业时获取口腔医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书,为将来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奠定基础。

六、职业领域(面向)七、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64 32 32
总:428 28.5 30.6 11 3 8
4.5 64 48 16
理:305
3
48 32 16
实: 94
3
48 48 0
外: 29
0.5 8 8 0
1.5 23 12 0 11
1.5 36 24 0 12
2
36 0 30 6
4.5 50 50 0
3
39 39 0
1
12 12 0
2.5 42 28 14
总:317 20 18.6 7 4 3
4
63 40 23
理:212
3
48 48 0
实: 99
0.5 8 8 0
外: 6
2
36 0 30 6
4
56 56 0
4
64 32 32
2.5 36 26 10
总:461 30.5 27.1 11 3 8
2
29 20 9
理:311
1
28 0 28
实:144
4.5 56 56 0
外: 6
5
61 61 0
1.5 39 0 39
0.5 8 8 0
5
80 64 16
2
36 0 30 6
4.5 56 56 0
2
32 20 12
0.5 8 8 0
总:359 24.5 21.1 10 5 5
2
20 20 0
理:216
3.5 58 28 30
实:137
4
52 52 0
外: 6
2
48 0 48
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 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 掌握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 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 力。

青岛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青岛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周
学时合

必修
学分 选修
376
11.5
104
8.5
0
57 周
47
1
480 学时 +57 周
67 学分, 占总学分 1 学分 29.1%
学分合计
11.5 8.5 48
68 学分,占总学 分 29.6%
-2-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教学 军事理论与训练 临床见习 临床实习
社会实践 合计
学分 1 4 42
专业核心课
集中实践
必修课合计
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程
实践/多元课程
1112+5 周
1634 584+2 周 52 周 3330 学时+59 周
/ 开设 240 学时+5 周
选修课合计
/
毕业学分要求总合计 230
46
20%
82.5 31.5 46 206 修读学分 10 修读学分 14/42.5 开设学分
修读学分 24
35.8% 13.7% 20% 89.5%
4.4%
6.1% 修读学分占总学
分比例 10.5%
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实验实 践课
类型
学时
必修
选修
独立实验课(含体 育)
376
非独(含军训 1 周和社会实践 4 周)
53 周
4周
实验实践课总计
480 学时 +53 周
1 48
学时 1周 10 周 42 周
53 周
开课学期 S1 5
9、10
备注
第 9、10 学期各 21 周 至少 4 周,分散进行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计划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计划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培养专业熟练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对保障国民口腔健康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制定此人才培养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口腔医学技术方向人才的教学与培养工作,落实我国高水平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口腔诊疗技能,掌握基本口腔医学知识,能够承担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工作任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三级培养”模式:
1. 本科层次:培养技术基础和基本理论掌握能力。

2. 研究生层次:重点培养技术水平和临床研究能力。

3. 继续教育层次:注重提升实践水平和更新专业知识。

四、培养方案
1. 理论课程安排
2. 实习与实践内容
3. 论文或设计任务
4. 教学设施保障
5. 教学管理与评估
五、保障措施
1. 师资队伍建设
2. 实习基地与条件建设
3. 教学资源共享与更新
4. 成果转化与就业促进
以上仅为参考内容,实际制定时需根据本专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修改。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2篇)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2篇)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2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口腔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初级口腔医师。

二、业务培养要求(一)素质目标1.尊重与关爱病人,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具有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2.以病人利益为重,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创新意识,不断追求卓越;4.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实现和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6.有团队合作精神,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处理好医患、医际及医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化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5.掌握口腔正畸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技能目标1.具有对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2.具有对口腔正畸修复工作的一般操作技能;3.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医疗技能;4.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和医际关系,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6.具有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7.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实践培训等方面,探讨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

一、改革教育体制为了培养优秀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建立健全的培养体系,明确专业发展路径,设立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口腔医学技术学位,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其次,加强与临床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培训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

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二、优化课程设置在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中,课程设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其次,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口腔检查、洁牙、充填、牙齿矫正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口腔医学技术的各项操作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此外,还应加强口腔医学技术的前沿知识学习,包括口腔医学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使学生能够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三、加强实践培训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应与临床医院合作,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真实的临床工作。

通过实践培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病例,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设置实践操作课程,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四、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医疗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 腔医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 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临床实践环节, 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临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 业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养 的培养要求: 1.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医师职业道德。 2.具备从事口腔临床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及科学研究相关基础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对口腔医疗服务的 需求。 4.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及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 政策和法规。 5.掌握群体保健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大预防战略和大公共卫生意识。 6.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口腔相关临床医学诊治技能。 7.掌握口腔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口腔临床常见疾病的
(下)
6 体育I

7 体育II

8 体育III

9 体育IV

10 大学英语III 11 大学英语IV 12 大学英语V 13 大学英语VI 14 大学英语VII 15 大学英语VIII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 17 计算机操作技能 18 高等数学V 19 有机化学III 20 医学物理学I 21 医学生物学I
32

考试 闭卷 无
计算机科学 技术学院
通识 通识 C0700010300 C语言程序设 3 64 32 32

教育 教育 3

考试 闭卷 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科学
技能
技术学院

备注
根据 入学 英语 测试 成绩 选择 不同 级别 进行
修 读,
课程 课程 通类识别 类型
课程编号
√ √
34 医学心理学
35 药理学IV
36 病理生理学I 37 预防医学II 38 诊断学I 39 外科学总论 40 医学影像学II 41 口腔解剖生理学 42 口腔组织学 43 口腔病理学 44 外科学III
√ √ √ √ √ √ √ √ √ √ √
目标9
45 内科学II 46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I 47 眼科学III 48 临床实习 49 口腔影像诊断学 50 牙体牙髓病学 51 口腔黏膜病学 52 口腔颌面外科学I 53 口腔修复学I 54 口腔颌面外科学II 55 口腔修复学II 56 口腔预防医学 57 口腔正畸学 58 口腔材料学 59 牙周病学 60 儿童口腔病学
4.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15学分,可在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 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多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 计不少于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 业资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 分。
√ √ √ √ √ √ √ √ √ √
√ √
22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23 I系统解剖学I

24 组织学与胚胎学I

25 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I

26 生理学I

27 医学技能实验学I

28 生物化学I

29 医学免疫学I

30 医学微生物学I

31 病原生物学实验

32 医学伦理学 33 病理学I
61 专业实习I
62 专业实习II 63 毕业考试
√ √ √ √
√ √ √ √ √
√ √ √ √ √
√ √

附件 2
课程地图
附件3
口腔医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课程 课程 类别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 时
学时分配 理实实 论验践
S1
一 1
2
建议修读学年学期



S2 3 4 S3 5 6 S4 7
1)学生需完成必修课程及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取得至少230学分,方可毕业。
2)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和总学分外,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低于二级乙等,计算机操
作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背诵及应用文写作需通过学校达标测试方可毕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详见附件3。
七、修读指导建议
1.为提高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本学院于2017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通识 教育
C2300030000 1
形势与政策Ⅰ
0.5
8
4
4

考查 开卷 无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通识 教育
C2300030000 2
形势与政策Ⅱ
0.5
8
4
4
通识 教育
C2300030000 3
形势与政策Ⅲ
0.5
8
4
4
√ √
考查 开卷 无 考查 开卷 无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马克思主义
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发展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与审
美体验7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3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本专业建议修读经典研读
-3-
与文化传承、科学精神与科技前、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模块。普通课程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 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本专业的必需知识储备,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是否需要修读。
8
五 S5 9 10
考 核 方
考 试 方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
通识
教育 通识
教育
C2300010100 思想道德修养 3
1
与法律基础
C2300010100 2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
2
48 32 16 32 32
√ √
考式试 闭式卷 无
马克思主义 学院
考查
开卷
中国近现代 史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通识 C2300010100 马克思主义基 3 48 32 16
育学院
通识 C2400010200 大学英语V 3 教育 5
通识 C2400010200 大学英语VI 3 教育 6
通识 教育
C2400010200 7
大学英语VII
3
48 48 48 48 48 48
√ √ √
考试 闭卷 无或大学英 语IV
考试 闭卷 大学英语V
考试 闭卷 大学英语IV
公共外语教
育学院 公共外语教
修读起点不低于大学英语Ⅲ,修满9学分。
3.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4学分,建议前4个学期每学期修读1学分,
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
4.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普通课程,学生至少修读10学分,其中核心课程
至少修读6学分。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
-4-
附件1
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序
课程名称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目标7 目标8
号 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 √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 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5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
能力。
8.掌握口腔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具有对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
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9.具备从事社区综合口腔保健工作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2.核心课程
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种植学、
4周
学时合

必修
学分 选修
376
11.5
104
8.5
0
57 周
47
1
480 学时 +57 周
67 学分, 占总学分 1 学分 29.1%
学分合计
11.5 8.5 48
68 学分,占总学 分 29.6%
-2-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教学 军事理论与训练 临床见习 临床实习
社会实践 合计
学分 1 4 42
1 48
学时 1周 10 周 42 周
53 周
开课学期 S1 5
9、10
备注
第 9、10 学期各 21 周 至少 4 周,分散进行
5.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详见附件1。
6.课程地图详见附件2。
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可在五至十年内完成学业。
2.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5.建议学生在选课时,按照学院的要求,增加限定性选修课程的选课比例。本学院在第 二学期开设《口腔医学导论》课,初步介绍口腔医学专业的概况,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科 目、内涵和学习方法,增加专业学习方向感。第四夏季学期开设《口腔临床前实践》课,安 排学生在口腔门诊导诊,使其尽早接触临床,为今后的口腔理论知识学习增加感性认识,以 上两门课列为限定性选修课,要求学生进行修读。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口腔医学临床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九、十学期,共42周;临床医学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