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反应说明

合集下载

石油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会 产生 大量含 油废水 、 害的废 泥浆 以及其他一 些污 有
染物 , 如果 处理不 好 就 会 污染 周 边 的 土壤 、 流甚 至 河
等的石 油污染 , 地 区的可 持续发 展 和生态 环境 及生 对
存 条件 产 生较 大影 响。局 部地 区情况 已经极 为严 重 , 直接威 胁 到当地 的 农 业 生产 和 农 业 的 生存 环 境 。尤
区内大 量存在 以含油 废 水 、 地 原 油 、 油废 弃 泥 浆 落 含 等形式 的石 油污 染物 , 在一 定条件 下这些 污染 物会 以 不 同 的方式 向周 围环境 迁移 , 造成 “ 2次 污染 ” 。几 1 0 年的石 油开 采 、 发 , 开 也导 致 了 地 表 土壤 、 体 、 态 水 生
维普资讯
第2 O卷 9期
化工 f T ] I  ̄J
Ch m ialIdu ty Ti e c n s r mes
Vo120, . No. 9
20 0 6年 9月
S ep. 2 6 9. 00
石 油 类 污 染 物 的环 境 行 为及 其对 环 境 的影 响
朱 艳 吉 王 宝辉 盖 翠萍
( 大庆石 油学 院化学 化工学 院 , 龙江 大庆 13 1) 黑 6 3 8
摘要 从 分 析 石 油 工业 生产 过 程 石油 污 染 的现 状 、 油污 染 物 的种 类 及 其产 生 途 径 人 手 。研 究 了 石 油 污 染 物 的环 境 石 ( 体 、 壤 、 气 等 ) 为 以及 各 种 石 油 污 染 物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 针 对 污 染 现状 提 出对 其 进 行 治 理 的措 施 。 水 土 大 行 并 关 键 词 石 油 类 污 染 物 环 境 行 为 环 境 危 害 性 治 理 措 施

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

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

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可以用于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和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本文将介绍水中总石油烃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一、测定原理水中总石油烃是指水中所有石油类物质的总和,包括石油烃类化合物、芳香烃类化合物等。

测定水中总石油烃的方法主要基于石油类物质的特性,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吸收性、分离性等原理。

二、测定方法1. 萃取法:将水样与有机溶剂充分混合,使石油类物质转移到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离心、挥发等步骤将有机溶剂与水分离,最后测定有机溶剂中的总石油烃含量。

2. 蒸馏法:将水样加热至沸腾,石油类物质随蒸汽带出,经冷凝后收集,测定收集液中的总石油烃含量。

3. 气相色谱法:将水样中的总石油烃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利用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和峰面积来定量分析。

三、测定意义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监测: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的石油类污染物,帮助监测水质的变化和评估污染程度。

2. 污染源追踪:通过测定水中总石油烃的组成和含量,可以确定石油类物质的来源,有助于找出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水质评估:水中总石油烃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其含量超标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测定水中总石油烃含量可以评估水质是否达标,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水中总石油烃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合理选择测定方法和准确测定总石油烃的含量,可以及时评估水质状况、发现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这项工作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态环境现场水质检测水采样方法

生态环境现场水质检测水采样方法

同钙

P
硫酸
采样瓶应用洗涤剂洗净,用10%硝酸荡洗,再用去离子水洗净

P
密封冷藏,可保存1个月

P
1L水样加2ml浓盐酸(优级纯)
溶解态样品和总量样品分开采集

P或G
加入硝酸至pH<2

同铅
化学需氧量
G
加入硫酸至pH<2
4℃保存48h
叶绿素α
棕G
每升水样加入1%碳酸镁悬浊液1ml
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
溶解氧瓶(单)
加入一水硫酸锰,碱性碘化钾溶液
250ml
悬浮物
P或G(单)
500ml
第二类污染物
高锰酸盐
指数
G(单)
加入(1+3)H2SO4,酸化至pH为1~2
500ml
COD
G(单)
用H2SO4酸化至pH<2
1000ml
第二类污染物
BOD5
棕色G(单)
1000ml
全盐量
P或G
500ml
氟化物
P
250ml
有机氯
棕色G
每升水样加入1ml浓H2SO4
苯系物
G
三氯甲烷
棕色G
有余氯加入25mg抗坏血酸,再加0.5ml浓HCl,无余氯直接加HCl
四氯化碳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
灭菌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

P
硝酸
水样采集后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酸化

同钾

P
采样瓶应用洗涤剂洗净,在硝酸溶液中浸泡24h,再用去离子水洗净
石油类,动植物油

分析水环境中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分析水环境中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153ECOLOGY生 态区域治理分析水环境中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福建省厦门环境监测中心站 贺琦一、引言随着对石油资源使用需求的增加,水环境中的石油类含量对人类健康、渔业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而新制定的环境标准对于水环境中石油类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对地表水、地下水、黑臭水体和海水样品的常规监测过程中我国各个监测站都采用《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试行)[1]法测定。

由于水质石油类采样分析时必须全样分析且油在水体中分布不均匀的特殊性,平时采样过程通常没有留存备用水样。

因此一旦分析结果超标就要重新采样复测,相当浪费人力物力,对于海水监测几乎不能实现。

但是实际分析过程中由于水样成分复杂容易发生乳化现象,由于破乳不完全引入误差或者脱水不完全造成数据异常不可避免。

所以本实验想要通过硅酸镁吸附的时长不同,和吸附次数不同对待测样品的影响,证明利用硅酸镁小柱或者硅酸镁对石油类分析过程中乳化、脱水不完全的待测液进行二次吸附,能够使检测结果有效降低且不会低于真实数值,避免石油类分析一遇到数据超标就需要重新采样的现象发生。

二、材料和方法(一)仪器与药品盐酸(国药集团GR);硫酸(国药集团GR);正己烷(Merck);无水乙醇(国药集团AR);无水硫酸钠(国药集团AR);硅酸镁(国药集团AR);石油类标准物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普达UV6100);全自动紫外测油仪(上海昂林OL1040)。

(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1.工作曲线的测定按照《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试行)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2.硅酸镁震荡吸附对石油类分析的影响实验取50ml 浓度为0.050mg/l 和0.500mg/l 的油标样各4份加入6g 无水硫酸钠和6g 硅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石油类含量异常的补充方法。

方法通过探究硅酸镁吸附的时长不同和吸附次数不同,对水样中石油类检测结果的影响。

水体中石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水体中石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水体 ;石油类物质 ;检测方式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6490(2018)07–0226–02
Determination of Petroleum Substance Content in Water
Li P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more stringent.In recent years,when detecting the aquat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it has found that the pollution of marine petroleum substan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The not only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sustainability of marine ecology,but has even affected the recycling of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ter,so it should find some effective.The way of detecting pollutants,timely knowing whether the pollutant content of the discharged material is up to the standard,and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t present,China mainly tests the surface water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and finds that the pollution factor of petroleum substances is the largest.Discovery of water body detection,discussion on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petroleum substance conten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in China,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and balance th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地下水中石油类的标准

地下水中石油类的标准

地下水中石油类的标准
石油类物质是地下水中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

它们是由石油、汽油、柴油、润滑油和沥青等石油产品中释放出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组成的。

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规定了地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限值,其主要包括石油烃总量、苯、甲苯、乙苯和总氮等五个指标。

下面对这些指标进行一一介绍:
1、石油烃总量
石油烃总量是衡量地下水中石油类物质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标。

其限值为0.5mg/L,即地下水中石油烃总量的浓度不得超过0.5毫克每升。

2、苯
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很大。

其限值为0.01mg/L,即地下水中苯的浓度不得超过0.01毫克每升。

3、甲苯、乙苯
4、总氮
总之,地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污染不仅影响了环境的质量,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保护好地下水资源,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油类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留在水面上的油类污染物,因光照条件(光催化、自动氧化)、温度、氧化微生物的作用和水文气象条件的不同使水体中油含量有一定的降低。

经过风化过程,油类污染物在水体中通常以四种状态存在,即浮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凝聚态的残存物(包括海洋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

石油类污染物在进入水体后,会在水面上形成厚度不一的油膜。

油膜使水面与大气隔绝,使水中溶解氧减少,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致使水底质变黑发臭。

油膜、油滴还可贴在水体中的微粒上或水生生物上,不断扩散和下沉,会向水体表面和深处扩展,污染范围愈扩愈大,破坏水体正常生态环境。

另外,水面浮油还可萃取分散于水体中的氯燃,如狄氏剂、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并把这些毒物浓集到水体表层毒害水生生物。

石油污染破坏水体环境给渔业带来的损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石油污染能破坏渔场,沾污鱼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水体污染可直接引起鱼类死亡,造成渔获量的直接减产。

其次表现为产值损失,油污染能使鱼虾类生物产生特殊的气味和味道,而且这些气味和味道无论采取怎样的加工方法都无法消除,因此可降低水产品的食用价值,严重影响其经济利用价值。

人们在食用受石油煌衍生出的致癌物质特别是多环芳燃污染的水产品时,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及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水体中的石油类污染物主要通过动物呼吸、取食、体表渗透和食物链传输等方式富集于动物体内。

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含量为0.01〜0.10mg∕1时,会对水生动物产生有害影响,导致其中毒。

另外,石油中有些烧类与一些海洋动物的化学信息(外激素)相同,或是化学结构类似,从而影响这些海洋动物的行为。

水体中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问题是环境分析化学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

目前水体中油类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和三波数红外分光光度法等。

重量法是用有机萃取剂(石油酸或正己烷)提取酸化了的样品中的油类,将溶剂蒸发掉后,称重后计算油类含量。

水中石油类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水中石油类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水质石油类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1.方法依据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2.方法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有波数分别为2930 cm-1、2960 cm -1、3030 cm-1谱带处的吸光度为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其差值为动植物油类浓度。

3.仪器3.1 红外分光光度计:能在 3400 cm —2400 cm 之间进行扫描,配有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3.2 旋转振荡器:振荡频数可达 300次/min。

3.3 分液漏斗:1000ml、2000 ml,聚四氟乙烯旋塞。

3.4 玻璃砂芯漏斗:40ml,G-1型。

3.5 锥形瓶:100 ml,具塞磨口。

3.6 样品瓶:500 ml、1000 ml,棕色磨口玻璃瓶。

3.7 量筒:1000 ml、2000 ml。

3.8 一般实验室常用器皿和设备。

4.试剂4.1 四氯化碳:在2800 cm ~3100 cm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峰,其吸光度值应不超0.12(4cm比色皿、空气池做参比)。

4.2 无水硫酸钠:在550℃下加热 4h,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置于干燥器内贮存。

4.3 硅酸镁:60~10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于马弗炉内 550℃下加热 4h,在炉内冷却至约 200℃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的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6%(m/m)比例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 12h后使用。

4.4 石油类标准贮备液:ρ=1000 mg/L,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4.5 石油类标准使用液:使用四氯化碳将石油类标准储备液(4.4)稀释为ρ=100mg/L的标准使用液,临用前配置。

5. 样品5.1 样品的采集参照 HJ/T 91和 HJ/T164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反应说明
摘要: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是反映水质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三波长定量测试水中油含量,样品测试方便,数据准确。

环境中水中的石油类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油类物质在水面形成油膜,影响了空气和水的气体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颗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被微生物分解时,将消耗水中溶氧,容易使水质恶化。

矿物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红外碳硫分析仪。

本文参照“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选择三波长红外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测定结果准确,避免使用“标准油”。

原理:
水中油类物质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可用四氯化碳萃取,测定总萃取物。

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其中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含量。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红外谱图在2930cm-1、2960cm-1或3030cm-1处有吸收,可根据上述三个波数位置的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

实验条件:
仪器及附件: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cm 石英比色皿
试剂:
四氯化碳(CCl4):环保用,天津基准试剂有限公司;
正十六烷[CH3(CH2)14CH3] 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姥鲛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甲苯(C6H5CH3)分析纯:天津市江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氯化钠(NaCl)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盐酸(HCl)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一厂。

样品前处理:
将水样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中,调PH≤2,加入20g氯化钠,充分震荡2min充分静置,将萃取液流经铺有10mm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用容量瓶收集滤液。

取20ml四氯化碳再次萃取、用适量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将萃取液、洗涤液一并放入容量瓶中。

用四氯化碳标至刻线、摇匀。

测定结果:
1、校正系数的测定:
以四氯化碳为溶剂,红外碳硫分析仪分别配置浓度为100mg/L正十六烷、100mg/L姥鲛烷、400mg/L甲苯溶液,用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采用10mm×10mm比色皿,分别测量三种溶液在2930cm-1、2960 cm-1和3030cm-1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

这三种溶液在上述波数处的吸光度满足公式:
C=X·A2930 Y·A2960 Z (A3030- A2930/F),
式中:
C-萃取溶剂中化合物的含量,mg/L;
A2930、A2960、A3030-各对应波数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X、Y、Z-与各C-H键吸光度对应的校正系数;
F-脂肪烃对芳香烃的校正因子,即正十六烷在2930 cm-1和3030 cm-1处的吸光度之比;
对于正十六烷(H)和姥鲛烷(P),由于其芳香烃含量为零,即A3030- A2930/F =0,则
F=A2930(H)/A3030(H);
C(H)=X×A2930(H) Y×A2960(H);
C(P)=X×A2930(P) Y×A2960(P);
由此可求出X、Y、F的值。

对于甲苯(T),则有:C(T)=X·A2930(T) Y·A2960(T) Z [A3030(T)- A2930/F],由此式可得Z值。

经过计算校正系数X、Y、Z、F值分别为:126.6、242.5、1575和63。

2、校正系数的检验:
按体积比5:3:1分别准确量取正十六烷、姥鲛烷及甲苯配成混合烃。

准确称取适量的混合烃配置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测量其在A2930、A2960、A3030的吸光度并计算混合烃的浓度、回收率。

总结
使用“三波长”红外光谱法测定水中油含量时,可有效避免样品中特性基团的化合物相对含量的突变而引起测量误差。

根据国标公式计算的混合烃的浓度与真实值比较,回收率满足环境检测要求,是测定油类物质的理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