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

合集下载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运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探讨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运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探讨

财务税收24 2020年11月(上)/ 总第272期引 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将账务处理分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种记账方式,财务会计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预算会计根据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是负债类科目,是财务会计账务处理中使用的科目,预算会计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并不涉及负债,因此并不用该科目。

1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概括运用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财会[2017]25号)附件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概括如下:(1)该科目是用来核算单位按照规定应付给其职工(含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各类津补贴(改革性补贴、地方津贴、提租补贴等)、各类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等)、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类社会保障缴费(包括职工社保金、职业年金、医保金等)。

(2)该科目应当根据规定进行明细核算。

其中,各类社会保障缴费和住房公积金明细科目核算内容应当包括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各类社会保障缴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依据规定应该为职工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障缴费和住房公积金。

(3)“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主要账务处理概括如下:1)按规定计算出当期的应付职工薪酬(含单位应该为职工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障缴费和住房公积金): ①计算出从事专业业务和辅助活动人员的职工薪酬,按照计算出的金额,借记“业务活动费用—基本工资等”或“单位管理费用—基本工资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②计算出应该由在建工程、加工物品等工种形成的职工薪酬,按照计算出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加工物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③计算出从事专业业务和辅助活动之外的经营活动人员的职工薪酬,按照计算出的金额, 借记“经营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④因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等情况应该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借记“单位管理费用” 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将对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对其定义、核算方法以及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本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基本信息和重要性的背景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是指企业对员工所应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以及各种补偿费用进行核算的科目。

它是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按照实际发生的薪酬支付数额进行核算,即当实际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发生变动时,相应的凭证也需要进行调整。

二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即当发生职工薪酬的权责发生时,相应的凭证就需要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成本费用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状况。

其次,它也是企业对外承诺的一种体现,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利益的关注和承诺。

此外,它还可以反映企业的员工福利待遇和员工管理水平,对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正确核算和重要性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准确地核算和披露企业的职工薪酬,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定义和核算方法,并分析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可按照以下方式展开: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展开讨论。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接下来,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

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账务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账务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账务处理本文讲解了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的账务处理方式,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在实例中,以某事业单位12月财政统发工资为例,详细列出了各项工资和扣款,以及单位应承担的部分。

在账务处理方面,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明细核算,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主要账务处理包括计算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补贴等薪酬。

在借记科目方面,应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业务进行科目划分。

在贷记科目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如果按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需要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贷记“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科目。

同时,代扣医疗保险、住房公积个人部分和其他款项的明细科目与工资(离退休费)相同,只是贷记科目不同。

例如,如果财政直接支付工资,则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注4:如果代扣的款项没有直接支付,而是转入单位账户,则需要进行正常的收支处理。

例如,如果代扣个人所得税100元转入单位账户,则需要借记“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和“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四)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则需要借记相应的科目,如“应付职工社会保险费”和“应付职工住房公积金”,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借记科目为“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基本支出”,贷记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计提医保、住房单位部分时。

借记科目为“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基本支出”,贷记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和“301里的社会保障缴费”,“303里的住房公积金”。

借记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贷记科目为“财政补助收入”,具体明细和功能科目略过。

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支付其他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未付的职工薪酬。

行政事业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新

行政事业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新
30
3101
非流动资产基金
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31
3201
专用基金
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等
32
3301
财政补助结转
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包括根本支出结转与工程支出结转
33
3302
9
1215
其他应收款
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项应收及暂时款项,如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10
1301
存款
核算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本钱
财政补助结余
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工程支出结余资金
34
3402
非财政补助结转
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及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
35
3402
事业结余
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与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36
3403
40
4201
上级补助收入
核算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与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41
4301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核算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42
4401
经营收入
核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 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区的的收入
43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账务处理的探讨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账务处理的探讨

贷记应缴税费一应缴个人所得税 。( 4 ) 从应付职工 薪酬 中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 借
的账 务处 理 规 定
1 、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的规 定 对“ 应付职工薪酬” 科 目的主要账务处理 的规 定如下 : ( 1 )计算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借记事业支 出/ 经营支出 ,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 ( 2 ) 向职工支付
1 、 无论是执行《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还是执行 《 行政单 位会 计制度 》 , 对“ 应付职工 薪酬 ” 的会计
账 务 处 理应 当 一 致 ,虽 然 制 度 出处 是 财 政 部 的会
拨付 的财政补助收入确认额不相符 , 恰好缺代扣款 项这一部分 的金额 , 制 度对此也 未作深 入解读 , 会
方 是平 衡 了 , 但“ 财政补助收入” 科 目就 不 平 衡 了 ,
款收入” 科 目不平衡的问题 , 行政单位也是按收付
实 现 制来 确 认 收入 与 支 出 , 财 政 部 门 同样 是按 各单
位 的应付工资额来拨付工资款项的 , 记财政拨款收 入, 但制度 中向职工支付 工资 , 按实发 工资 , 借记 应付职工薪酬 , 贷记财政拨款 收入 , 同样导致 “ 财 政拨款 收入 ”科 目的实际发生额和财 政部门拨付 的财政拨款收入确认额不相符 , 也是缺代扣款项这
二、 对 行政 事 业单 位 会计 制 度 的解 读 及 执行 中
存在 的疑 惑
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 贷记应缴
税 费一 应缴 个 人所 得 税 。( 4 ) 按 照 国家 有关 规 定 缴
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 借记应付职工薪 酬,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银 行存款。( 5 )从应付 职工薪酬 中支付其他款项 , 借 记应付职工薪酬 ,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 零余额账户

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内容的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一、计提工资:借:事业支出—工资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二、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其他应付款-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其他应付款—基本失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三、发生社会保险缴费事项: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四、缴纳住房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五、缴纳个人所得税:(地税大厅扣款)借: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说明:“五险一金”单位承担部分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个人承担部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要求,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年终结账时,事业支出—工资部分、事业支出—社会保险缴费的借方发生额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缴费的贷方发生额应该一致;应付职工薪酬的工资部分、社会保险缴费科目,年底应无余额,若有余额,亦或是计提部分未发放、计提部分未缴纳,亦或是计提金额发生错误;。

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探讨【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社保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科目,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和个人理解,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或类似科目更为妥当【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社会保险费一、引言新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重新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平行记账模式,即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

而职工薪酬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份,新政府会计制度借鉴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增加“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其进行专门核算。

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单位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进行核算。

本科目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基本工资(含离退休费)”“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其他个人收入”等进行明细核算。

其中,“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明细科目核算内容包括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社保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职工计算缴纳的社保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应用案例之《负债类应用案例——关于职工薪酬业务的会计处理》节选:从应付职工薪酬中代扣个人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水电费等(为简便核算,假设代扣代缴部分均从基本工资中扣除)时:财务会计: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176 311.02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金44 058.24—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金11 014.54—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22 029.12—住房公积金73 676.32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3 532.80其他应收款——应收个人水电费22 000.00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二、实践探讨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应付职工薪酬,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获得职工(含长期聘用人员)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因辞退等原因而给予职工补偿所形成的负债。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在企业财务中,职工薪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为了准确记录企业应付的职工薪酬,需要进行计提。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是指按照企业的薪酬政策和相关法规,根据职工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预先计算和记录企业在当期应付的职工薪酬金额。

本文将介绍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

职工薪酬是企业对职工提供的劳动付出所支付的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和企业内部规定,职工薪酬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奖金等各项组成。

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都需要计算并计提当期应付的职工薪酬,以确保财务报表中反映出相关的负债。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科目:1. 薪酬成本(借方):根据企业的薪酬政策和相关法规,根据实际发生的职工薪酬金额,将应付的职工薪酬计入薪酬成本账户。

薪酬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职工薪酬相关的支出,通过这个科目将计提的职工薪酬转入财务报表中的成本项目。

2. 应付职工薪酬(贷方):根据计算的职工薪酬金额,将应付的职工薪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在当期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金额,也是企业当前的负债项目。

3. 个人税费(贷方):在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还需要考虑个人所得税和个人社保等税费的扣除。

将个人税费计入个人税费账户,以确保在支付职工薪酬时,能正确扣除相关税费。

例如,某企业在月末计提应付职工薪酬300,000元,并扣除个人税费5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薪酬成本 300,000应付职工薪酬 300,000个人税费 50,000应付职工薪酬 50,000通过以上会计分录,职工薪酬的计提和税费的扣除得到了正确的记录。

薪酬成本和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应付的职工薪酬金额,个人税费的增加反映了需要扣除的相关税费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应严格按照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计算,并及时进行核对和调整。

此外,在支付职工薪酬时,也应按照相关税费规定进行扣除和缴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内容的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
一、计提工资:
借:事业支出—工资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二、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基本失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三、发生社会保险缴费事项: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缴纳住房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五、缴纳个人所得税:(地税大厅扣款)
借: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说明:“五险一金”单位承担部分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个人承担部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要求,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年终结账时,事业支出—工资部分、事业支出—社会保险缴费的借方发生额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缴费的贷方发生额应该一致;应付职工薪酬的工资部分、社会保险缴费科目,年底应无余额,若有余额,亦或是计提部分未发放、计提部分未缴纳,亦或是计提金额发生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