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 戴无菌手套法 操作标准

合集下载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展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顿清扫地面等工作,防止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展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进展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

疑心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进展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穿插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选择清洁、枯燥、宽阔的场所进展操作。

2无菌持物钳使用法: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4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翻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枯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4〕、用无菌钳〔镊〕取出〔首先查看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剩余局部按原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内可在使用。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

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空气清新,无尘埃。

2、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并认真彻底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方法:1)手掌对手掌;J3)两手指缝相对互擦摩擦手腕,然后彻底流水冲净指尖对手掌擦洗4)双手并扣互擦指背;J(7)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清洗干净。

3、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无菌物品。

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的有效期按7天计算,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

5、在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6、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无菌包包装完整性、标识有效性、即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时间或失效期、签名等,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等。

湿包或有明显水渍,密封容器的筛孔被打开,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包装破损或发霉,外包装指示带或包内指示卡变色没有达到标准或有疑问等情况,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

不得使用过期无菌物品7、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域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

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 镊近距离夹取。

无菌持物镊/钳可用消毒液浸泡或干性保持。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尘埃飞扬导致污染;操作台面清洁、平坦、干燥、物品摆放合理。

2、医务人员准备: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操作中保持无菌
1、无菌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得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若已有污染或怀疑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

3、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志明显,摆放有序。

2、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不得暴露于空气中。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戴无菌手套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戴无菌手套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戴无菌手套操作技术评分标准1. 操作准备评分标准- 准备工作是否充分(0-5分):操作人员是否事先充分了解手套的使用要求,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准备。

- 无菌手套选择是否正确(0-5分):操作人员是否选择适合当前操作的无菌手套,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2. 戴手套评分标准- 戴手套前是否洗手(0-5分):操作人员是否在戴手套之前进行了充分的手部卫生。

- 戴手套时是否避免触摸污染物(0-5分):操作人员在戴手套时是否避免手套与任何污染物接触,尤其是不触摸脸部、头发、衣物等区域。

- 戴手套时是否避免损坏手套(0-5分):操作人员在戴手套时是否小心避免手套损坏,如指甲刮破、剪裂等。

- 戴手套时是否确保手套完全贴合(0-5分):操作人员是否确保手套完全贴合手部,没有松动或空隙。

- 戴手套时是否按正确顺序戴(0-5分):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戴手套,如先戴一只手的手套、然后再戴另一只手的手套。

- 戴手套时是否避免交叉污染(0-5分):操作人员在戴手套时是否避免手套之间的交叉污染,如避免戴第二只手套时用手触摸已戴好的手套。

3. 操作过程评分标准- 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无菌原则(0-10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如避免不必要的动作、避免与非无菌区域接触等。

- 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操作规程(0-10分):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上的失误和疏漏。

- 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耐心和细致(0-10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耐心和细致,避免匆忙和马虎导致操作失误。

4. 操作完成评分标准- 操作完成后是否及时脱手套(0-5分):操作人员是否在操作完成后及时和正确地脱掉手套。

- 操作完成后是否处理手套及其他垃圾(0-5分):操作人员是否正确处理已使用的手套和其他垃圾以保持无菌环境。

以上为戴无菌手套操作技术评分标准,根据不同评分标准,评分范围为0-60分。

评分越高,表示操作越规范、无菌水平越高。

第六节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第六节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第六节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第六节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不可随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

腰以下、肩以上和背部应视为有菌区。

双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既不高举过肩,也不可下垂过腰或交叉放于腋下。

二、手术护士不得从术者身后或头顶传递器械。

不得接触手术床边缘以下的布单,凡坠落在手术床边缘或以下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要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三、术中若手套接触到有菌的地方,应重新更换无菌手套。

手臂碰触有菌的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无菌布单被水或血液浸湿,应加盖干的无菌巾或更换新的无菌巾。

四、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制度,术中若手套破损、不同手术病人之间、接台手术之间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五、手术中,同侧人员需调换位置时,应先后退一步,背对背转换另一位置。

六、手术开始后,手术台上的任何器械、物品,均不能给其他手术使用严防交叉感染。

七、切开空腔脏器前,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接触了空腔脏器的器械、物品,放入弯盘内不可使用八、切开皮肤前,缝合皮肤前、后均要用75%乙醇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

九、参观手术的人员,距离手术人员及无菌台不能太近,应大于30CM,不得在室内随意动,不得进入非参观手术间,第七节手术室外科手消毒制度外科手消毒应按照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

一、所有上手术台直接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严格遵守外科手消毒流程,定期进行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三、手术室必须配备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设施;(一)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二)水龙头:水龙头开关为非手触式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三)配备清洁指甲剪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手清洁剂及用品(四)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限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

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铺无菌盘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
2、将手套包打开取出包内滑石粉,再较低的位置 二、手术前手术人员的准备与要求
按用无两菌 手 操捏作住,或取无出菌一持块物无钳菌夹巾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从远端向近端铺于治疗盘上。
涂擦双手(用剩的滑石粉不能再放回手套袋内)。 用两手捏住或无菌持物钳夹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从远端向近端铺于治疗盘上。
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 隔离制度。
1.修剪指甲 甲缘内的污物是造成感染的原因。 这是术前的主要要求。
2.更鞋、穿洗手衣裤、戴帽子和口罩
三、铺无菌器械桌
器械桌按手术大小需要分为大小号100x60 80x40,高90
1、将无菌敷料包置于桌上,揭开包的外层,按折 叠顺序由里向外展开双层桌布,桌面用4-6层无菌 单(防水或血浸)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无菌技术的原则
1、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清洁,操作区宽阔, 关门,严禁在人员走动频繁或尘土的环境中操作。
2、进行无菌操作前,戴好口罩帽子,认真洗手 刷手,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
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 区中,平时应遮盖,保持干燥。无菌包一经打开 或潮湿即被视为有菌。
4、进行操作时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4、取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一经取出再不 能放回。
5、持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手臂要在自 己的腰部水平或桌面以上,不可过低。
6、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 再不能控制时扭转头位。
二、手术前手术人员的准备与要求
患有呼吸道感染者,不能进入手术室,更不能参 加手术工作。
5、术中用于切开或接触胃肠后的刀、剪、镊、 血管钳、纱布等,都放于另一容器内,不能在放 于无菌区。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

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空气清新,无尘埃。

2、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并认真彻底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方法:1)手掌对手掌;2)手背对手掌;←3)两手指缝相对互擦;4)双手并扣互擦指背;↓5)拇指在掌心旋转擦洗;↓;←6)指尖对手掌擦洗。

(7)摩擦手腕,然后彻底流水冲净。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清洗干净。

3、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无菌物品。

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的有效期按7天计算,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

5、在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6、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无菌包包装完整性、标识有效性、即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时间或失效期、签名等,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等。

湿包或有明显水渍,密封容器的筛孔被打开,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包装破损或发霉,外包装指示带或包内指示卡变色没有达到标准或有疑问等情况,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

不得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7、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域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

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8、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 镊近距离夹取。

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法

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法

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法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法手术室吴丹无菌技术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中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是手术室最基本的无菌技术操作。

遮背式手术衣和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法较传统方法更严谨、更科学,也是目前中华护理学会大力推广临床使用的技术操作。

一、目前遮背式无菌手术衣在临床操作中出现的错误:1、按照传统后开襟手术衣穿法身后系带。

2、未戴手套系带。

二、传统戴无菌手套法缺点:1、一是由于双手暴露在袖口外很容易会在戴手套过程中接触到手术衣和手套无菌面,造成感染;2、手术操作中过度伸手、摩擦,手套腕部下滑反转;3、长时间手术后衣袖易发生褶皱,给手部带来不适,同时容易将皮肤里的细菌带出。

三、遮背式无菌手术衣、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操作方法:1、外科刷手后,取无菌手术衣,选择宽敞处,一手提起手术衣衣领并抖开,手术衣内面朝向操作者,将手术衣向上轻掷的同时顺势将双手和前臂伸入衣袖内,并向前平行伸展。

2、巡回护士协助穿手术衣时不能触及穿衣者刷过手的手臂,系好手术衣领带子。

3、双手伸入袖内,手不出袖口。

4、隔着衣袖取无菌手套扣于另一只手的袖口处,手套的手指向上,各手指相对。

5、放上手套的手隔着衣袖抓住手套翻折边,另一手隔着衣袖捏住另一侧翻折边,将手套翻套于袖口上,手指迅速伸入手套内。

6、再用已戴好手套的手,同法戴另一只手套。

7、解开腰间衣带的活结,右手捏住右页衣襟腰带,递给巡回护士,巡回护士使用无菌持物钳夹住腰带的尾端,(或交给已戴好无菌手套的术者),穿衣者原地自转一周,接传递过来的腰带并于腰间系好。

注意事项:1、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2、协助他人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避免触及术者皮肤;3、穿好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应保持在胸前,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双手不可交叉放于腋下。

术后切口感染预防范畴已从单纯的抗生素应用,扩展到手术工作全过程和医院管理,加强手术全过程的每个细节管理是降低切口感染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评估环境。
பைடு நூலகம்10
治疗室半小时内无打扫,地面清洁,环境符合无菌操作要求,请周围人员不要随意走动。
3)备清洁干燥的治疗台。
3
4)洗手、戴口罩。
4
5)核对无菌手套袋外的号码。
3
6)检查无菌手套外包装有无潮湿、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
3
7)沿开口指示方向撕开无菌手套外包装,摊开内层。
3
8)两手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分同时取出一双手套。
5
4
14)洗手,取口罩。
4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3分钟内。
四、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5
五、综合质量评分
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
五、无菌技术(戴无菌手套法)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人文语言
一、操作目的
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5
二、评估环境
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三、实施要点
实施步骤:
8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一次性无菌手套、指甲剪、弯盘、洗手设备、清洁抹布
5
3、操作步骤:
1)修剪指甲,取下手表。
10
9)将两手套的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
10
10)用已戴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同法将手套戴好。
10
11)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5
12)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
5
13)将用过的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