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纪上册语文教参《喂――出来》教学参考_0969文档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线索,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课文线索,分析概括文章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线索,概括文章主题。
4. 练习巩固:(1)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讲述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2)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和情感。
(3)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疑难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2)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和情感。
4. 实践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创新思维。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3. 思考课文中的主题思想,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水平提高情况。
2. 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3. 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情况。
4. 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语文》2. 参考资料:相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图片、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校级公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能通过品读、分析小说典型情节,感受人物的荒唐表现和社会的荒诞行为。
、能创作性地续写结尾,在科幻小说特定的情境下,培养创作能力,在与原结尾的对
上去就像
(师放
学生活动:我们继续
(指导学生个人和集体表情朗读,通过朗读去感受商人急切牟取利益的心理)
师:读了这两段话,我们再来审视《喂——出来》。
你又想到了什么?
丢失,人们精神家园的贫瘠,内心的“漏
了,青川陷进去了,北川陷进去了,都江郾陷进去了,四川陷进去了,中国也陷进去了……现呢?请同学们看
同样是一个洞,但是,我们从中窥见的,乃是人性的光华和人类的希望。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的理解。
2.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和解析。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学生勾画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生举例说明并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感受诗人的心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2)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提出问题和建议。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的鉴赏文章。
8. 板书设计:《喂——出来》主题:X修辞手法:X表达技巧:X9. 课后反思: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歌鉴赏文章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各自的主题和表达技巧。
初中八年级语文《喂,出来》精品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喂,出来》精品教案在现代人心目中,大地,乃至江河湖海、大气层是大大的口袋,是深不可测的黑洞,人们可以尽情地把生产生活中的污秽倒入其中,然而,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喂,出来》精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八年级语文《喂,出来》精品教案一一.字词解析1.注音颤颤巍巍chànwēi栅栏zhà众目睽睽kuí贪婪lán牟取móu哂笑shěn棘手jí铆钉mǎo眺望tiào履行lǚ2.辨音3.辨形4.辨义(1)损害伤害危害三个词作动词,都表示对完好的事物加以破坏,使它受损伤的意思,因而都含贬义。
此外,三个词都可以作名词。
它们的细微差别是:损害,着重在“损”字,破坏事物的完整性,使受损失,常用于事物;伤害,着重在“伤”字,通常用于有生命的东西,使受创伤,害及健康乃至生命,用于抽象事物时,多与人的精神感情有关;危害,着重在“危”字,是危及安全的意思,一般指从根本上、整体上来毁坏人或事物,使之不能正常生存发展。
(2)词语释义哂笑:讥笑。
拍板:比喻主事人作出决定。
牟取:谋取(名利)。
黑咕隆咚:形容非常黑暗。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慷慨大方:不吝惜,很大度。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二.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1.星新一(1926~),日本现代小说家,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他擅长用白描的手法对作品主人公作浮雕式的刻画,“重神似,不重形似”,让人物在对话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
星新一把微型小说的题材拓宽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擅长于科幻小说。
作品收入《星新一作品全集》。
2.背景资料20世纪中后期,由于之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同时人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资源,关爱他人。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想象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喂——出来》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分析课文主题。
(2)组间分享: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 练习与拓展:(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生活现象。
四、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结合课文主题,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与拓展: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

八年级语文《喂——出来》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喂——出来》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喂——出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3. 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喂——出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3. 学生能够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环保建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2. 使用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环境问题。
3. 运用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环境问题图片和视频。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喂——出来》。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4. 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课文:15分钟3.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20分钟4. 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15分钟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提出的环保建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反馈。
2. 学生对环保建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反馈。
3. 学生对课堂参与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反馈。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1. 让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了解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
第15课《 喂——出来》教学案

温馨提示此材料是教师讲课的教案,学生的学习的学案,上课时的笔记,课后的复习资料,请同学们装订保管,教学案发给学生后,请通过研读课本资料并在同学或老师帮助下完成,并达到能讲的水平。
八年级语文第15课《喂——出来》教学案◆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奇特的想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学教资料】1、作者简介:星新一,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担任过参议院议员。
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诗人)”,外祖父小金井良博士是日本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草创者。
星新一幼年时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
星新一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
他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达18卷之多。
截至1983年10月,星新一发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称世界纪录的创造者。
他冲破了微型小说的篇幅限制,拓宽了微型小说的题材,特别擅长于科幻小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2、体裁介绍: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的科幻小说。
【学教过程】◆教学情景导入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科幻小说迷赫尔曼•穆勒博士说过:“透过科学的眼睛,我们愈来愈领略到:现实世界并非如人类童年时所见的、秩序井然的小花园,而是一个奥秘绝伦、浩瀚无比的宇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八年纪上册语文教参《喂――出来》教学参考_0969文档
EDUCATION WORD
八年纪上册语文教参《喂――出来》教学参考
_0969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喂――出来》教学设计
(一)重点难点:
1.这则科幻的小说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这篇科幻小说幻想的无底洞讽刺了什么?
3.探究这则小说的深刻含义:结尾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为什么东西“进去”后会“出来”?
(二)科学幻想小说:
简称“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
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的科幻小说。
(三)文章内容: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
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
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
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
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
(四)写作特点:
联想和想像的巧妙运用。
科幻小说是一个想像世界。
作者的想像奇妙、丰富、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深不可测的黑洞,是一个奇特的想像,垃圾扔进洞里,世界从此清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更是一个奇妙的想像。
作者的想像又是如此丰富,一个个情节联翩而至。
每个片段都有鲜明生动的情境和形象。
即使写政府官员丢扔机密文件,也仿佛看到他们的悠闲神态,有的在谈论打高尔夫球,有的在谈论弹球房,这些都折射出现代都市的生活。
想像世界是虚幻的,虚幻的多数情节却又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像的,所以联翩而至的情节显得合乎情理,自然而然。
有人
发现这么一个洞,自然人们会探头探脑张望,自然有人会疑猜狐狸洞,自然有人会对洞里喊叫,自然有人会丢小石头以探深浅,如此等等,每个情节都显得很自然。
最后小石头飞来,也合情理,垃圾既然没有消除,有朝一日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篇末写到小石头为止,初看莫名其妙,再一想,恍然大悟,接下去将要发生的一切也就不难想像。
(五)重点难点突破
1.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透过小说情节我们应该领悟哪些道理?
这个深不可测的洞,实质上,正是人们的幻想。
文中说到,城市的废物和污水本来是排放到海洋里去的,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漂流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海看作深不可测的洞了。
人们把废气排向大气中,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飘散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气层看作深不可测的洞了。
试看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办法,都有一种苟且心理,作者幻想出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正是集中表现了人们的幻想,讽刺了人们的幻想。
作者假想有这么一个洞,既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可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小说写道:“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
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
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
”这些话完全是现实的。
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社会公害。
治理公害确实是棘手的任务,但这是无法回避的,舍此决不能保护环境。
小说写道:“刚开始时,村里人都有点担心,生怕会出什么事情。
”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们担心的事情,不久真的出现了,一声“喂――出来!”奇怪的叫声之后,一块小石头也飞来了,接下来,倾泻到洞里的各种各样垃圾都会倾盆而下,这个城市就要遭殃了。
可惜当初人们的担心未能阻止荒唐行为。
商人为利润驱使,村民见到眼前利益也不再坚持。
如果重视人们的忧患意识,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起初,很有道理的话往往不被重视,盲目的冲动却非常强劲,结果吃了大亏,才悔不当初。
可见,凡事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小说中说,城市垃圾倒进了这个洞里,有相当一个时期,海洋和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晴空万里,清澈如洗。
这就是说,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还会因此而欢庆“胜利”,得意洋洋,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而且隐患显露之初,人们还不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们的生存,才会警醒。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例如盲目垦荒伐木,人们何尝不为农田面积的扩大,为木材产量的增加而欢天喜地。
但是,过了若干年,洪水滔天,人们才醒悟当初伐木垦荒破坏了生态,造成了水土流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由此可以领悟,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一时,不考虑将来。
“喂――出来!”这喊声,这题目,富有哲理。
俗话说,种
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
环境污染的因素不断积累,到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害。
世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量变到了质变,结果就“出来”了。
鉴于此,负面的事情做不得,小错误要及时纠正,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2.学习作者的想像思维,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从这篇科幻小说的想像世界中,我们可以悟出,单有基本情节还成不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故事。
必须进一步想像具体的细节。
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像,就能想出一系列具体细节。
怎么让洞突然出现呢?作者想出小庙因台风而倒塌。
村里人发现了会有哪些反应?作者想到人们会探头张望,有人猜是狐狸洞,有人大叫,有人扔小石头,后来用栅栏围上,有人提议重建一座庙,这些都是不难想像的。
村庄就在城市近郊,城里人知道了又有哪些动静呢?作者想到记者,想到科学家、学者,想到看热闹的人,想到警察。
人们怎样测量洞的深度呢?先用绳子系上秤砣,再用科技手段,想做音频分析。
再想这个洞怎么成了城市垃圾箱,想到商人的点子。
再想哪些城市垃圾扔进了洞里,想到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污水、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这些都是现代城市的垃圾,作者列了10种,做了足够的铺叙。
最后是垃圾怎么出来,叫声在哪里响起,石头从何处飞来,作者想像为“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可见作者是根据谁制造的祸害就加到谁头上
的想法去想像的,同时制造奇幻的效果。
至于写到哪里为止,与其多不如少,写到小石头为止,反而含蓄,警示作用反而强烈。
由此可见,丰富的想像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情节去加以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