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淡。
诚实变成了奢侈品,人们互相之间也缺乏基本的信任感。
所以,期望学习这篇课文后,孩子们能够懂得诚实的可贵并且学会信任他人。
教学课题:《诚实与信任》教材分析: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一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深夜,“我”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坏了停在路口的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
在车主不在的情况下,“我”写下了自己的姓名、电话,放在那辆车的雨刷下。
这令那位车主很感动,他不但不要“我”承担损失,反而打电话向“我”致谢。
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撞碎这起小事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很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和领悟结合,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和领悟结合,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自学质疑)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驱车陌生搁下后悔歉意环顾居然联系2.请你再读一遍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3.你能试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二、学习汇报(交流展示)1. 谁来读一读“名人名言”?读了名人名言你有什么感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与信任”的文章。
”(板题:诚实与信任)2.齐读课题。
《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读书情况,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句子停顿。
三、合作探究1.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课件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a95eb0aeaad1f346933fdd.png)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人间这种难得的情感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指名汇报“什么事诚实?什么事信任?”2、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要诚实与信任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音4、录音范读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5、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1)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分(2)指名汇报,讲解并全班交流(3)分为三个部分,指导学生学习分段将写同一个内容的段落划分为一段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汇报3、我为什么撞上辆小红车?原因全在我吗?(1)但作者怎样认为?(2)“我”决定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意味着什么?、4、齐读总结段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2、第一段讲了什么?二、新课1、教学第二段后来,发生了什么事?(1)三天后,那位男子打来电话怎么说?指名分角色朗读(2)从小红车主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相应的内容(3)为什么车主没有要“我”赔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4)小结段意2、齐读第三部分(1)那么,“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指的是哪句话?(2)小结段意三、总结、拓展1、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讨论:课文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板书设计:19、诚实与信任留下联系方式撞到一辆小红车表示给感谢表示歉意打来电话感动赔钱诚实与信任。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教 学 目标
地址
1学 会 本 课 1 . 0个 生 字 , 条 绿 两
线 内 的 4个 生 字 只 识 不 写 ; 理 解 生 字 组成 的词语 。 2能 正 确 、 利 朗 读 课 文 , 感 . 流 有 情 地 朗读 “ ” 车 主 打 电 话 部 分 。 我 与
g竞
责任
搁下
标语 。 ( 做 ) 选 教学 后记 的话 来 , 么 它 会 说 些 什 么 呢 ? ” 有 的学 生 回答 得 精 彩 时 ,同 学 还 会 那 这 后 偷偷 地笑 , 不严 肃 。 这样 的情 可 西里 》 , 生 的感 情 达 到 高潮 , 很 在 时 学 l h a 可 2设 计 两 条 保 护 藏 羚 羊 的 宣 传 个 问 题 时 , 有 的 同 学 听 到 别 人 回 答 自 发 鼓 掌 。 最 后 播 放 f s 歌 曲 《 .
联 系上 下 文 ,它 在 本 文 中 应 该 是 什 读 习 ・ 。 喷
3在 对 课 文 语 言 的 品 味 的 过 程 么 意 思 呢 ? .
三 、 读 课 文 。 解 感 悟 细 理 学 生读文 思考 : 1学 生 读 文 思 考 : 什 么 会 发 . 为 生交 通事 故? 理解 重点语 句 : 天 很 黑 , 有雾 , 管 有 路灯 , 又 尽 这 辆 车 的 车 头 超 出停 车 线 二 三 十 厘 米 … … ( 主 违 章 停 车 的原 因 ) 车 快 到家 时 , 车 刚 从 快 车 道 进 入 汽 慢 车道 … … ( 己车 速 过 陕的 原 因 ) 自 2 学 生 读 文 思 考 : 什 么 要 留 . 为
3检 查 学 生 读 文 情 况 。 .
【 计 意 图 】 故 事 导入 法激发 设 用
同志的信任 教案教学设计

同志的信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培养阅读叙事散文的能力──通过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来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
2.学习鲁迅先生和方志敏同志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品质,领会无产阶级革命者之间的诚挚的信任与深厚的情谊。
3.插叙的手法。
4.叙述中的细节描写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教学重点1.记叙顺序中的插叙手法。
2.叙述中的细节描写。
3.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质疑与整体把握课文)1.指导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后,思考以下问题:①从分析标题中研究作者写作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②作者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在叙述事件中要同时兼顾叙述两方面情况的困难?③文章的中心是歌颂鲁迅先生是最可信任的同志,可是为什么文章有近半的篇幅都是描写方志敏同志的斗争活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④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和凝练的语句给你以深刻的印象?(2)边读边作评点。
(3)查阅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掌握下列黑字的注音。
陌生浸渍辗转空白字迹劝降盛满弥漫着落解到南昌调集自传模糊2.质疑由同学们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课堂上可以交头接耳,允许大声争辩,欢迎讨论(约1—4分钟)。
然后由教师归纳后,并入〔预习提纲〕中待讨论解决。
3.通过讨论预习思考题中的第①②两题来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题旨、中心线索和写作的特点。
讨论①题,要从解题意入手来分析思路。
“信任”二字前面加“同志的”三字,显示其份量之重,含义之深。
人世间最可宝贵的关系,莫过于志同道合的战友间的关系。
这是最纯洁、最神圣的关系,这是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关系,建筑在这种关系基础之上的相互间的信任,当然也是人世间最真诚、最崇高的信任。
从这个题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文章气氛庄严悲壮。
这个题目还向我们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线索是围绕“信任”二字来展开,这势必是涉及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双方的事件活动与人际的关系来叙述,这确定是要描述双边的活动。
有了这个线索,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探求作者行文的思路是:从鲁迅先生收到陌生的女青年的信件入手,写到方志敏同志临死前的托付,面对这位已英勇牺牲的战友的亲笔信件,鲁迅先生的思绪当然是悲愤难以抑制,缅怀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对方志敏同志的介绍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最后写到鲁迅先生终于通过千辛万苦才找到稳妥的渠道,完成了重托。
信任

信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信任》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真诚》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题阅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和先生到一个无人看管的桃林,自采桃子、自觉付钱的一次与众不同的购物经历。
在这次购物中告示引路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路途曲折而有趣,果园中纸条留言、小狗带路、花猫收钱以及最后采摘到“沉甸甸”的大桃子,处处带给我们无比的惊喜。
虽然桃园主人没有出现,但他用心为顾客创造了一个充满了高度信任的世外桃源,把“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带给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揣摩,深入感悟我们自采后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2、渗透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从中体验主人的细心、热情、周到,对顾客的高度信任,进入果园主人为客人精心营造的那份充满信任的境界。
3、通过想象、观察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丰实”、“馋涎欲滴”等词语,感受果园的美好景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揣摩,从中体验主人的细心、热情、周到,对顾客的高度信任,感受果园的美好景象,进入果园主人为客人精心营造的那份充满信任的境界。
深入感悟我们自采后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教学方法:1、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知感悟。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获得深刻的体验。
3、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感受环境的优美。
教学过程:一、谈购物经历,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到超市购物的经历,引出:盖尔﹒布兰克的购物经历与我们所经历的却不一样,让我们一起学习《信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后交流。
三、再读课文,体会不同1、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购物经历?(有趣、与众不同)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觉得与众不同的词句,在感触深的地方写感受。
3、同桌交流。
四、集体研讨,感悟信任(根据学生汇报,相机理解)1、纸条引路学生读,谈感受,出示:“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1)“从这张纸条上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这句话抓住“朋友,欢迎您”、“祝您愉快”体会果园主人热情、非常有礼貌、把顾客当做朋友来看待。
课时教学设计(6篇)

课时教学设计(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经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实在行动实施方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课时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引导书写“名、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留下的纪念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帮忙同学树立爱惜公物、爱惜建筑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它甜甜地笑了?从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实在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纪念亭子名字应当台阶四周旁边五颜六色甜甜地笑小伙伴,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
二、感悟纪念(一)由课题《纪念》引出文中有关纪念的句子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一间小亭子,它们都想为本身亲自盖的亭子留个纪念,(板书课题:纪念)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围绕纪念这件事说了许多话,请你本身读读课文,找出有“纪念”这个词的句子。
同学读课文找句子。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当留个纪念。
”小刺猬说:“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梅花鹿说:“这才是应当留的纪念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二)了解小熊等小动物们的纪念(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当留个纪念,(板书:小熊)那么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本身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去找一找。
(出示第二自然段)2、组织汇报交流:(小熊刻名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句子:它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本身的名字。
小熊的名字刻在哪儿?老师在“大石头,刻,名字”下加红色的点,并板书:刻名字(小猴等小动物写名字)出示句子: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本身的名字。
3我很诚实第二课时让诚实伴随我成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3.诚实在不同情境下的体现:诚实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如说话实事求是、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而且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也能坚守诚实原则,如不撒谎、不隐瞒、不夸大事实等。
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要做一个诚实的人,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不夸大、不隐瞒真相;其次,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并改正;最后,要时刻保持真诚的心态,对待他人要真诚、善良、宽容。
1.在讲解诚实的重要性时,我将更加注重使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并能够将诚实的行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设计更多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诚实的行为。
3.在讲解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关系时,我将更加清晰地阐述诚实对于建立和维护信任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和讨论,理解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密切联系。
当堂检测:
1.请简述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请举例说明诚实在不同情境下的体现。
3.请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
4.请阐述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关系。
5.请谈谈诚实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6.请简述如何培养诚实品质。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讲解诚实的重要性时,我可能需要更清晰地阐述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关系,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诚实对于建立和维护信任的重要性。此外,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可能需要更多地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诚实的行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信任的教学设计方案

信任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分享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我的情感变化4.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材简析这篇课文作者用轻松、闲适的语言描写了她与丈夫的一次有趣而难忘的采摘将她感受到的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传递给了读者通读全篇文章读者会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始终沉浸在采摘的喜悦之中这里的喜悦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摘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在文章的描写当中很容易感受到;二是通过采摘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情感这种喜悦需要读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悉心感受因此对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与理解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第2段:一张写有桃子→自采→五千米的告示板让我感到真有趣引发了我和丈夫想看个究竟的好奇心那么这块告示板究竟什么地方让我感到有趣呢恐怕是自采两个字了自采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果园主人对来果园采摘的游客的一种信任*第3~20段:作者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从我们驾车寻找果园、来到果园到进入果林采摘、交款付费再到恋恋不舍地离开果园描写了我和丈夫采摘桃子的全过程整个描写条理清晰语言清新自然使读者不仅感受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采摘的轻松愉悦、人和动物之间的友善和谐更与作者一道深深感受了果园主人那颗朴实而充满信任的心*从红箭头的适时出现竹篮和纸条以及狗的带路可以看出果园主人的细心和周到*第12~19段:写我们进入果林采摘并按主人纸条上的要求交款付费课文对我和丈夫在果园采摘情形的描写生动有趣使读者也深深感受到了他们采摘时候的愉悦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一句中根深叶茂、丰实写出了果园的丰收景象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给人以嗅觉感受写出了我对果园的喜爱于是我和丈夫立即向大桃树跑去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愉悦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这句话既写出了我俩亲手采摘果实的愉悦又写出了得到信任的喜悦沉甸甸说明我俩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主人的信任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一句中小心翼翼既写出了我对自己亲手采摘的果实的珍视也说明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珍视*第20段:写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果园我对这个果园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有了一种特殊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廉字的书写应作重点指导*课后第2题:小心翼翼表现了我怕碰伤桃子对亲手摘下的桃子倍加爱护的感情回头、久久地注视表达了我对那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的依恋之情教学设计参考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桃子→自采→五千米2.你看到这块牌子后有什么想法(不相信、好奇、半信半疑)3.作者也看到了这样一块告示板她会怎样想、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任》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1.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3.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或者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4.你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果园为什么三、再读课文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一)从些词句可以看出我也同样喜欢这个果园从中你体会到什么1.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我的情感变化(1)品读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①理解根深叶茂、丰实、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的意思②读句子说说你从根深叶茂、丰实中体会到什么从沁人心脾、馋涎欲滴中体会到什么③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2)品读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①读句子说说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②你从沉甸甸中体会到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3)品读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①小心翼翼意思你从小心翼翼中体会到什么②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4)品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①为什么说这里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②回头、久久地注视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二)我刚看到告示板时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出示句子:终于有一天我和富兰克决定去看个究竟引导学生抓住终于、看个究竟体会四、品读课文感悟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1.我的内心从开始时的好奇、怀疑到来到果园采摘时的喜欢、愉悦再到离开果园时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珍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你认为使我的情感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主人的热情周到、对客人的信任)2.从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主人的热情周到以及对客人的信任3.当你看到桌上的纸条时会想、做4.我为什么如此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五、拓展延伸分享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与同学议一议2.这样的购物方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实现为什么参考资料☆词语解释根深叶茂:根扎得深树枝叶就会长得茂盛比喻事物基础牢固就会蓬勃发展沁人心脾:沁气体、液体等渗入心脾心脏和脾脏比喻内心指空气、芳香、幽静等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馋涎欲滴:馋贪吃想吃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形容急欲吃到口或占有的样子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恭谨唯恐出错丰实:本课是指桃子又大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
2、细读课文,感悟文章内涵。
3、结合讨论课后2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文章内涵,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内涵,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1、指名读文
2、请学生说说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A、公路边的告示把人们引向什么地方?
B、果园中为什么没有人出现,却写了猫和狗?谈谈你的看法。
2、小组交流(略)
3、集体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抓重点词句分析)
A、“桃子——自采——三里路”(告示牌能引导人们准确地来到桃园)
B、小屋旁有两条狗和几只猫,桌上放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
祝您愉快!”(桃园主人很信任顾客)
C、我为什么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从文中找出答案
(一个朴实而真实的地方。
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信任的喜悦)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也可以说读了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话?(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从文章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请同学们边读书边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我”和丈夫来到桃园的感受是什么?找出文中的相关词语(枝繁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
再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从这些句子中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桃园主人的狗、猫训练有素,善解人意)
3、出示本课情境图片:我和丈夫亲自摘桃子,笑得那么开心,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呢?他们仅仅为摘到桃子而开心吗?(学生谈感受)
4、读最后一段,体会“不禁回头、久久、注视”等词语,作者为什么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作者有一种什么感觉?
5、学生练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三、请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谈谈信任。
再读课文体会信任
四、师小结:古人说:“与人相处,第一要谦虚诚实。
”惟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信任这一美好的品质。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信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板书设计:
朴实信任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