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之父

合集下载

管理学知名人物介绍

管理学知名人物介绍

管理学知名人物介绍
管理学知名人物有很多,以下是部分介绍:
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美国费城米高梅电影公司担任工业经理,对工人的工作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实验,并提出了“时间-动作”理论,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2.哈默尔:是 Strategos 公司的董事长暨创办人,也是前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

他是战略研究的最前沿大师,被《经济学家》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

3.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4.迈克尔·波特: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他在商业竞争中承前启后,但更接近现代社会。

5.菲利普·科特勒: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他认为市场营销的任务是创造顾客价值。

6.杰克·特劳特:可以算是营销学的一个支分,但其影响力可以单独出一个领域,他提出了“定位理论”。

7.戴夫·尤里奇:被誉为人力资源之父,他提出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

8.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之父,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构建方法。

以上人物在管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他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现代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 /一、经历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历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用比拟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历进展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奉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方案、重要研究工程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历,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展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效劳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历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根底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场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会计课用)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会计课用)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 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 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 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
3、重视成果。
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 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在目标管 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
1981,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
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2002年6月20日, 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 事长比尔·盖茨,海尔CEO张瑞敏,还是通用电气公 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 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 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 工。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 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 改善了人际关系。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缺点
①目标难以制定。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现代管理学之父 —— 彼得·德鲁克
制作人:肖健 郭玉兰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费迪南·德鲁克,1909-2005, 1909年11月19 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维也纳,祖籍荷兰。彼得·德鲁克从 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 1929: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1931: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移民美国,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

管理知识中的各种之父

管理知识中的各种之父

管理知识中的各种之父一、管理学之父——亨利·法约尔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

法约尔在1900年出版了《工业与一般管理原理》(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他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预见、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称为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对后世管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础。

二、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1931年生)被誉为现代市场营销之父,他是美国著名的市场学家和管理思想家。

科特勒在市场营销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撰写了多部经典的市场营销著作,如《市场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等。

科特勒强调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理念,提出了营销混合、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等概念,对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财务管理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他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家和财务学家。

格雷厄姆提出了价值投资理论,强调投资者应该通过分析企业的基本面价值来选择投资标的,并坚持长期持有。

他的经典著作《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对现代投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影响。

四、人力资源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和工程师。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和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被称为“一切管理学校的祖师”。

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奠基之作,对管理实践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管理学]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

[管理学]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在现代管理学领域,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rving Barnard)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

他对现代管理学的贡献,犹如法约尔和泰罗对古典管理学的贡献。

日本管理学家占部都美在《现代管理论》(日文名为《近代管理论》)中称:“巴纳德是现代管理论的生父,西蒙是巴纳德的直接继承人。

所以,现代管理理论又称为巴纳德-西蒙理论。

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今天的经营管理理论打下了根基。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管理学书籍,在以往对巴纳德的介绍往往过于简略,致使我们对这位大师的了解不够多。

关于巴纳德的“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称谓,人们有时候会产生疑惑,因为类似的桂冠往往被赋予德鲁克。

这一疑惑来自于两个模糊区间:一是时代概念的模糊,二是学理概念的模糊。

一般来说,管理学的时代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古典管理学、现代管理学、当代管理学。

按照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学派,也有人称其为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系统管理时期。

巴纳德属于第二个时期(即行为科学时期)的代表,而德鲁克属于第三个时期(即系统管理时期)的代表。

在汉语中,“现代”与“当代”的区分并不严格,有时往往混同。

从学理上看,巴纳德的贡献,主要是理论上的贡献,尤其是组织理论上的创新。

而德鲁克的贡献,主要是管理艺术上和文化上的贡献,尤其是对管理实践的洞察。

所以,巴纳德是“现代管理理论之父”,而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二者之间有着一定差别。

协作系统论研究管理必须从研究组织开始,巴纳德以前的组织理论,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偏重于专业分工和结构效率,对组织中的人员没有足够的重视。

从霍桑实验起,管理学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并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但是,霍桑实验的主题是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感受,对正式组织则有所忽视。

这种组织理论的缺陷,直到巴纳德时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巴纳德认为,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

社会的各种组织,不管它是政治的、军事的、宗教的,还是企业的、学术的,都是一个协作系统。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主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名言桑全军发表于:2009-11-06 10:21:26 河南星翰贸易有限公司Promotion Manager查看档案彼得·德鲁克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

导语: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这位曾经影响了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张瑞敏等诸多知名管理学者与成功企业家的思想领袖,以其管理理论的原创性、前瞻性与实践性,被管理学界、工商界公认为“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

2009年,是这位“大师中的大师”百年诞辰,世界范围内大到一个国际知名企业,小到一个学校的学生组织均在本年度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德鲁克百年诞辰活动,向大师表达我们的敬意!德鲁克生平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年11月19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他从小生长在富有文化的环境之中,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接受教育。

1929年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并于1931年荣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54年,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其管理大师的地位。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

并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自1971年起,德鲁克就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

现代管理之父

现代管理之父

切斯特•巴纳德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 ):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生平大事年表代表作品管理学方法论著作人物简介人物生平大事年表代表作品管理学方法论著作展开旦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 ):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在现代管理学领域,巴纳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他对现代管理学切斯特巴纳德的贡献,犹如法约尔和泰勒对古典管理学的贡献。

巴纳德是个罕见的天才他是一个管理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

美国《财富》杂志盛赞他为“可能是美国适合任何企业管理者职位的具有最大智慧的人”。

对于这位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管理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巴纳德关于组织理论的探讨,至今几乎没有人能超越,西方管理学界称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

德鲁克、孔茨、明茨伯格、西蒙、马奇、利克特等人都大大受益于巴纳德。

对于一个希望将传统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的经理人来说,巴纳德的书不可不读。

同时,巴纳德也是第一位将决策提升为管理核心的人,这一观点此后得到西蒙、马奇等人的发展,衍生出决策学派。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 〜1961)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

1906〜1909年期间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

由于拿不到一项实验学科的学分,1909年未拿到学位的巴纳德离开哈佛大学,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巴纳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切斯特巴纳德业管理者,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曾经担任过巴赫音乐学会的主席;帮助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制定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担任新泽西州减灾委员会总监;1942年巴纳德创立了联合服务组织公司并出任总裁;1948〜1952年担任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1939年:《经济人的末日:论极权主义的根源》
1949年:《公司的概念》(1992年再版)该书是基于德鲁克对通用汽车公司为期18个月的内部咨询而成的。

1954年:《管理的实践》并将管理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创新
1966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是一本关于管理者如何自我管理的书籍。

德鲁克的1358
管理的一个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管理的三大任务:1、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
3、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管理者的五项工作:1、设定目标
2、组织
3、激励与沟通
4、评估绩效
5、培养人才(包括自己)
企业的八大目标:1、营销
2、创新
3、人力资源
4、财务资源
5、实物资源
6、生产力
7、社会责任
8、利润需求
企业首先必须能够创造顾客,因此,需要市场营销目标。

企业必须能够创新,否则竞争者就会超前,所以,需要创新目标。

所有企业依赖经济学家所谓的三个生产要素,也就是,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以及实物资源。

因此,就必须有资源供应、利用与开发的目标。

企业如要生存,资源就必须有效地利用,资源的生产力也必须提升;因此,需要有生产力的目标。

由于企业生存于社会与社区中,并且必须承担其社会责任,至少必须对其环境造成的影响负责;所以,需要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

最后,需要有利润,否则,没有一个目标能够达成。

这些目标都需要投入,也就是都需要成本。

它们只能从企业的利润来融通,也都有风险;所以,它们都需要利润来抵消可能亏损的风险。

利润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必备条件,必须能够客观地取决于个别的企业、其策略、其需求及其风险。

创新:每家企业基本上都有三类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市场、消费者行为及消费者价值的创新;制造及行销产品与服务所需之各种技术与活动的创新。

这些创新也许可分别称为产品创新、社会创新以及管理创新。

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前十位包括:
1、沃尔玛
2、通用电气
3、微软
4、强生
5、伯克希尔-哈撒韦
6、戴尔
7、IBM
8、丰田公司
9、宝洁10、联邦快递
管理的三大任务:
任务之一: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一个组织的存在,是为了特定的目的、使命,以及特定的社会功能。

在企业中,这指的是经济绩效。

就这项使命而言,企业与非盈利机构是不同的。

只有企业才有经济绩效这项特殊任务。

企业的经济绩效任务,虽然绝不是社会中所须履行的唯一任务,但它是优先的任务,因为所有的其他社会任务,如教育、卫生、国防以及知识的更新均依赖于经济资源的剩余,这些经济资源的剩余源自成功的经济绩效产生的利润和其他储蓄。

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始终将经济绩效放在首位。

管理层只能以它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它的存在和它的权威是必要的。

如果管理未能创造经济成果,管理便失败;如果管理层不能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提供顾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管理便失败;如果管理层未能用支付于他的经济资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生产财富的能力,管理也是失败。

在市场经济中,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

因为只有顾客,通过其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物品转化为商品。

企业想生产什么并非十分重要。

顾客想买什么,什么是他们的认知价值,那才是决定性的。

他们决定着企业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企业是否会兴旺。

任务之二: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
管理的第二项任务,是使工作富有成效,并使工作者具有成就感。

企业只有一个真正的资源:人。

只有使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力,企业才能运作。

企业通过工作而达到其绩效,因此,使工作具有生产力就成了一项管理的重要功能。

与此同时,今天社会中的这些组织,逐渐变为个人赖以谋生、取得社会地位、接触社区、获得个人成就与满足的工具。

因此,使员工有成就感,不仅越来越重要,也是一种衡量组织绩效的尺度。

这些已逐渐成为管理的任务。

人力资源是所有的经济资源中最未有效使用的资源,提高经济绩效的最大机会在于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

企业能否运作归根结底取决于它使人们尽职尽力、完成工作的能力。

因此,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层的一项基本职能。

任务之三: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管理的第三项任务,就是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独立生存并以自身之存在为存在目的的;每个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而且也是为了社会而存在的,企业也不例外。

自由企业不能因为它是企业,就证明它是好的,只有能对社会有益才能证明它是好的。

无论一家企业、一家医院或一所大学,它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在两个领域中产生:一个领域是机构对社会的影响,另一个领域是社会本身的问题。

这两个领域中所产生的问题都同管理有关,但这两个领域的问题是不同的。

第一个领域所讨论的是一个机构能够对社会做些什么事。

第二个领域所讨论的是一个机构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事。

现代组织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所以它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存在于一个社区之中,与其他机构为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

它还必须雇用人员为其工作。

因此,不可避免地它对社会将产生一些影响。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
1、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
2、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
3、他们制定行动计划。

4、他们承担起决策的责任。

5、他们承担起沟通的责任。

6、他们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

7、他们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

8、他们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