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专业方法标准验证程序试行

动物检疫专业方法标准验证程序试行
动物检疫专业方法标准验证程序试行

动物检疫专业方法标准验证程序(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动物检疫方法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验证要求及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出入境动物检疫方法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验证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OIE《陆生动物诊断实验和疫苗手册》

OIE Quality Standard and Guideline for Veterinary Labo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 2008版)

GB/T 27401-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动物检疫》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方法标准(standard):为实现特定检测目的,对所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的规定要求所做的统一认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样品(Sample):取自某一整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旨在提供该整体的相关信息,通常作为判断该整体的基础。

临界值(Cut-off value):区分阴性和阳性结果的试验数值,是连续的检测结果中间的一个值。

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对同一样品的同一目标分析值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敏感性(Sensitivity):是目标分析物的最小可检出量,即方法的最低检出限。

特异性(Specificity):是方法不与其它分析物发生交叉反应的程度。

线性范围(Linear range):检测结果或检测结果的转换值和目标检测物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的数值范围。在线性范围内,检测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结论可信度高。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就是当一个方法被不同实验室应用于同一样品的不同重复的检测时,能够给出相同结果的能力。

4 方法标准制修订人员的验证活动

4.1 方法标准制修订人员应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相关程序对所有拟用于动物检疫的方法标准进行验证。验证时应考虑所有影响方法标准和检测结果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方法的适用性;样品的来源、数量及采集方式、储存条件、样品稀释浓度的选择;试剂的选择;标准

品(包括参考动物的数量和感染状态)的选择;试验对照的设立等。

4.2 如果所制修订的方法标准等同采用了知名的技术组织或刊物认可或发布的方法,或者是国际标准方法,在被证实适用于规定的检测/诊断目的之前,都应进行验证。验证活动至少应针对分析敏感性、分析特异性、准确性和精确性做出评价;如果条件许可,可对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的适用性做出说明。

4.3 如果所制修订的方法标准采用的是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在被证实适用于预期的检测/诊断目的之前,应进行确认。确认应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确认活动至少应针对分析敏感性、分析特异性、准确性和精确性做出评价;如果条件许可,可对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的适用性做出说明。方法标准的确认活动可参照有关专门的技术标准进行。

4.4 应记录验证活动所用的方法及获得的结果。应保证方法标准验证人员经过良好培训,有能力承担验证工作。方法标准验证所用的样品、检测试剂、程序或说明都应完全受控。4.5 选择样品时,应注意的因素:

1)选择的样品应该能够代表群体中已感染和未感染的动物。

2)选择的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应该能够代表目标动物群的感染状态。

3)样品来源的参考动物群应该包括存在于自然状态下的动物群的变异,这些变异包括但不限于品种、年龄、性别、品系、营养状况、是否怀孕、感染阶段、免疫状态(包括接种历史)、历史的、流行病学的和/或临床的数据(包括畜群的疾病史)。

4)应该使用金标准方法对动物的感染状态进行判定。如果金标准方法不可获得时,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对动物的感染状态进行判定,但是应该采取措施对这些方法引入的偏差进行控制。

5)样品来源的动物彼此之间应该是独立的。样品不应该只来源于试验动物。

6)样品数受需要达到的置信水平的影响,理论上需要达到的置信水平应该在75%-99%之间。

4.6 选择试剂时,应注意的因素:

1)如果可以获得,尽量使用国际参考试剂/标准物质对拟建立的方法标准进行优化。

2)使用试剂应特性清楚,说明完整、准确。

3)应该对被选定的试剂进行适当的准备、稀释、储存,以备每一次试验使用,以保证试验的连续性。

4.7方法标准的敏感性的验证。

4.7.1如果一个方法规定的目的是用于动物抗体活性的普查,方法就需要有很高的敏感性,以达到尽可能地检测出感染的动物,如果方法不能具有这种很高的敏感性,那么它就不适合作为一个筛选方法。

4.7.2 评估敏感性所使用的样品可以通过对已知目标分析物含量的标准样品进行有限稀释而得到。

4.7.3 如果由于缺乏标准品或已知浓度的样品而不能获得客观的绝对度量,可以通过对已知阳性的样品进行有限稀释而获得。

4.7.4 如果不能获得已知浓度的标准或样品,还可以使用加入已知量的目标分析物的样品。但是这种样品可能和从临床病例中得到的样品有本质的不同,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7.5 敏感性的计算公式为:

敏感性= 样品检测结果中真阳性的数目

样品检测结果中真阳性的数目+样品检测结果中假阴性的数目

注:其中“样品检测结果中真阳性的数目”为使用拟建立的方法与金标准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检测结果数目;“样品检测结果中假阴性的数目”为使用金标准方法检测为阳性,使用拟建立的方法检测为阴性的检测结果的数目。

4.7.6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用于敏感性评估的样品数目,并且应该尽可能使用标准样品,以提高评估的置信度。

4.8 方法标准特异性的验证

4.8.1应根据方法标准的要求确定诊断方法的合适的特异性。如果方法标准是用于确诊试验,方法标准应具有足够的特异性,以将检测中产生的交叉反应降到最低。

4.8.2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用于特异性评估的样品数目,并且应尽可能使用标准样品,以提高评估的置信度。

4.8.3 方法标准的特异性评估须使用一组样品,样品应包括含有目标分析物的样品和含有目标分析物的相似物的样品。

4.8.4 可使用加入目标分析物或目标分析物的相似物的样品对特异性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样品可能和从临床病例中得到的样品有本质的不同,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8.5特异性的计算公式为:

诊断特异性= 样品检测结果中真阴性的数目

样品检测结果中真阴性的数目+样品检测结果中假阳性的数目

注:其中“样品检测结果中真阴性的数目”为使用拟建立的方法与金标准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检测结果的数目;“样品检测结果中假阳性的数目”为使用金标准方法检测为阴性,使用拟建立的方法检测为阳性的检测结果的数目。

注:如果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需要对试剂进行校准或替代,或对方法进行优化,或者放弃这种方法。

4.9 重复性的验证

4.9.1 重复性所选择的样品应该是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应该包含1个阳性对照,1个阴性对照,5个已知样品(其中2个为阳性样品,3个为阴性样。设定相同的程序、相同的操作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仪器、相同的地点在3个不同的日期进行,以保证所有的检测是独立的。

4.9.2 重复性的变异不能超过30%。如果超过30%,就需要进行更多的初步研究,以证明该方法是足够稳定的;如果不能证明方法具有足够的重复性,应该考虑放弃对这一方法的验证。

4.10 线性范围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对方法的线性范围进行确定。如果可能,有效的检测结果应该是落在线性范围之内的。

4.11 临界值(cut-off 值)

4.11.1 Cut-off 值的选择应该适应方法的要求的目的。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用于筛选的试验需要具有高敏感性,而用于确诊的试验则需要具有高特异性,因而这两种目的的试验就应该有不同的Cut-off值,以适应不同的用途。

4.11.2 Cut-off 值的建立有3种方式:根据感染的和未感染的参考动物的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来确定;只根据未感染动物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来确定;基于从目标动物群中随机抽取的血清的检测结果。

4.11.3 用于筛选的试验需要具有高敏感性,而用于确诊的试验则需要具有高特异性。

4.11.4如果已感染和未感染动物的检测结果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的交叉,就可能需要两个Cut-off值,一个用于定义高敏感性,一个用于定义高特异性。而那些落在这两个百分比之间的结果就被定义为可疑的或不确定的结果,需要用确诊方法进行检测或重新检测。

4.12 方法标准间的比较和协调

4.12.1 方法标准间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新方法是现有技术的提高。

4.12.2方法标准间比较包括对方法的工作特性(如敏感性和特异性)或对方法的操作特性(如成本、所需环境、时间周期、检测量等)进行比较。

4.12.3 如果可以获得OIE 标准或其它国际标准,应该使用这些标准进行方法的比较研究,将新方法追溯到国际标准方法和/或国际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方法的协调。

4.12.4 如果可以获得目标分析物检测的标准方法时,应该使拟建立的方法标准与标准方法取得协调。

4.12.5 应使用相同的血清对照和/或标准。如果国际标准可以获得,应将其应用到方法标注的比较活动中。

4.12.6 与其它方法协同使用的新方法需要对与检测数据和结果判断有关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4.13再现性的验证

4.13.1如果所建立的方法标准要向很多个实验室推广,须对其再现性进行评估。

4.13.2对再现性的评估最少需在检验检疫动物检疫专业标委会的三个实验室(或3名实验员)进行,应对相同的样品组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4.13.3 用于再现性评估的样品至少包含1个阳性对照,1个阴性对照,3个已知的阳性样品,2个已知的阴性样品。理想状态下,这些样品应该是来自于目标动物群的独立样品,代表群体中的目标检测物的活性范围。如果这样的样品不可获得,那么对已知阳性样品进行系列稀释以达到需要的活性范围也是可以接受的。

4.13.4 验证再现性所用的样品,应逐个进行分装、编码、分发、运输到参加实验室或分发给实验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储存。

4.13.5 对参加实验室(或实验员)的检测数据进行收集、评估。这些数据包括:实验室(或实验员)间平均值、标准偏差、每个样品和对照的变化范围。

4.13.6 对每个实验室(或实验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进行评估。

4.13.7 进行再现性评估时,建议每个实验室(或每个实验员)将每个样品做两个或三个重复,以进一步评估方法在实验室内部的重复性。

4.13.8 将两个实验室(或实验员)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如果:

则认为两个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

其中:

= 重复性标准偏差

= 再现性标准偏差

4.14方法的应用

只有那些表现出能够适应检测目的的方法才可以被应用到实际检测工作中。在应用过程中得到行业、国家、地区或国际认可的方法才能够上升为标准。

4.15 方法有效性的控制

4.1

5.1 内部质量控制

对拟验证的方法标准应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和维持方法的有效性。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可包括空白试验、标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平行样检测、加入标准样品、内部比对试验、盲样检测、编制质量控制图等。

4.1

5.2 外部质量控制

对拟验证的方法标准应制定外部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和维持方法的有效性。外部质量控制方式包括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4.16 方法/标准的文件化

4.16.1应对拟验证的方法标准制定文件化的程序,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方法名称,应用范围,参考文献,原理,方法特性,所需设施,所需试剂,样品采集、处理和储存需要,安全需要,操作步骤,质量控制步骤。

4.16.2应对方法标准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说明。

4.16.3文件化的方法标准应受控。

4.16.4在开始验证和正式实施之前对最低质量要求(可接受的标准)进行描述,或者在建立方法之前进行描述。

4.17验证试验结束后,须整理好相应的试验记录、试验结果报告,与有关方法标准审定申请一并提交给出入境检验检疫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待审定。

5 标委会的验证或/和审定活动

5.1标委会指定进行再现性试验的三个实验室(或3名实验员)。

5.2标委会指定不少于3名专家对标准制/修订人提交的方法标准送审材料进行技术审定。有三分之二的审定专家认为需要进行再验证的,标准制修订人须对拟审定的方法标准进行再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的,经认监委标准化部批准后,才可参加出入境检验检疫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会议审定。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 5.程序 5.1清洁验证定义 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 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 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 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 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 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 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 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 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 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期) 5.2清洁验证流程 清洁验证前提条件 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围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程序

目的:建立分析方法学验证的指导程序,用以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保证验证工作能够有计划、按步骤的进行,同时使与质量检验有关的活动符合GMP的要求。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分析方法的验证的活动。 职责:QC:负责起草分析方法验证的验证方案、报告;负责按批准的验证方案执行验证;负责检验仪器运行和保养。 QA:负责确定分析方法的验证条件、标准、限度及检验方法;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QA负责人负责方案、报告的批准。 1 相关定义 1.1 分析方法:法是为完成检验项目而设定和建立的测试方法,它详细描述了完成分析检验的每一步骤。一般包括分析方法原理、仪器及仪器参数、试剂、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测定,计算公式及检测限度等。 1.2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在建立产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 1.3 方法确认:在应用已验证的药典方法和其他法定方法前,应在当前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方法确认来证明方法在该实验室的适用性。 2 验证的适用范围 2.1 产品的物料、中间产品、中间过程控制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2.2 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3 需要验证的分析项目 根据检验项目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容的不同要求,将需验证的检验项目分为四类:3.1 鉴别试验;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它物质。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耐用性。 3.2 杂质的限度检查与定量测定;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如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等。杂质检查分为限度检查和定量测定两部分。用于限度检查的分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你的签名表明你已清楚了解本文件及附件内容,充分理解并认可本文件的所有条 任何对本文件及其附件的目的、内容或标准进行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 的修订及变更历史(详见变更记录),并且在执行以前必须取得批准,下表仅记

1. 目的 用于规范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清洁验证工作管理工作。 2. 范围 适用于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清洁验证的实施与管理。 3. 术语或定义 N/A 4. 职责 4.1 生产车间工艺员负责制定、修订和培训设备清洁方案。 4.2 生产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批准的清洁程序对设备进行清洁。 4.3 QC 人员负责制定清洁验证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清洁验证过程中的取样工作。 4.4 QA 人员负责清洁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负责清洁验证过程中偏差的处理及变更控制。 5. 程序 5.1 概述 清洁验证实际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通过验证建立合适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清洁验证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清洁后残 留的污染,使之达到可接受限度标准。 5.2 清洁验证的步骤 5.2.1 列出待进行清洁验证的设备所生产的一组产品。 5.2.2 选择参照产品。在所生产的一组产品中,选择最难清洁(即溶解度最小)的产品作参照产品。 相对于辅料而言,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对下批产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有更大的

5.2.3 选择设备最难清洗部位和取样点。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带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小变大处,容易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均应视为最难清洗部位。取样点应包括各类最难清洗部位。 5.2.4 选择最不利清洗条件的参数 5.2.4.1 一组产品中最小NOEL=活性成分最小LAD/40(μg/60kg 体重) 其中:NOEL~活性成分的无显著影响值; LAD~每60kg 体重最小有效剂量; 40(即4×10) ~总体安全系数。 5.2.4.2 一组产品中最大口服日剂量(ml/g 或mg/日)。 5.2.4.3 一组产品中最小批量(mg 或ml)。 5.2.4.4 棉签取样面积(25cm2/每个棉签)。 5.2.4.5 设备内表面积(或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总面积) (cm2)。 5.2.4.6 取样有效性(一般取50%,即假定棉签所取样品有50%的量被洗脱出来)。 5.2.4.7 冲洗溶剂的体积(ml)。 5.2.5 化学验证及可接受标准限度。清洗效果的最终评价根据是产品活性成分即主药及洗涤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 5.2.5.1 企业界普遍接受的限度标准基于以下原则: (1)生物活性限度:任何产品不能受到前一品种带来的超过其0.001 的日剂量的污染。 (2)分析方法客观能达到的能力:污染不能超过10PPm。 (3)微生物限度:视取样方法不同而异。棉签法取样可接受标准≤50CFU/棉签,最终冲洗水取样可接受标准≤25CFU/ml。 (4)以目检为依据的限度:不得有可见的残留物,假定为4μg/cm2(100μ g/4in2),且不得有残留气味。 5.2.5.2 所选择的参照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设备,目检无可

检验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l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授权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或协议,批准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的有效性。 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本部门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及抽样、检测的职责和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1.1 国际标用; 4.1.1.2 国家标准; 4.1.1.3 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4.1.1.4 地方标准; 4.1.1.5 企业标用; 4.1.1.6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4.1.1.7 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1.8 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4.1.2 当老标准己经过期作废时,以上标准应当保证是现行有效的。为此资料管理员首先应当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3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个检测室负责人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52799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1.概述: 1.1 概述 ********设备是药品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对此清洁有助于消除活 性成分的交叉污染,降低或消除微生物对药剂的污染。因此,制 定切实可行清洁操作程序,并对它进行验证是保证产品质量,防 止交叉污染的有效措施。本验证是按照验证方案进行,在生产结 束后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按取样规程取样并进 行检验,分析其结果是否能达到预定标准来确认清洁规程的有效 性。 1.2 使用设备及生产品种 使用********设备,设备技术参数见附件1。我们在试生产期间生产了********产品,产品特性见附件2。 2. 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口服固体车间、软膏车间、中药提取车间以及 纱布车间所有设备的清洁效果验证。 3. 验证实施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 验证部门及职责: 4.1 验证领导小组: 4.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4.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4.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 4.1.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4.2 设备动力部 4.2.1.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4.2.2.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 4.3 质量管理部 4.3.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4.3.2负责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取样及调试工作。 4.3.3负责根据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4.4 生产技术部 4.4.1负责制订清洁规程,并按规程清洁。 4.4.2负责根据试验结果,修改设备清洁规程。 5. 验证目的: 5.1 根据GMP的要求,必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以保证药品在生 产过程中,设备清洁后的残留不会对下一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证明设备按********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后能达 到工艺要求。 5.2 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对********设备清洁 效果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 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阿莫西林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文件编号: VP-01-06-00-041 方案起草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生效日期:年月日 1、概述 在阿莫西林制备工艺中,使用了甲醇与丙酮两种对人体具有危害的二类溶剂,我公司为了确保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在国家要求范围内,开发了阿莫西林胶囊中甲醇与丙酮残留的检测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对此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2、验证目的 证明本方法能满足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测定,确保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准确、重现并耐用,检测结果数据真实可靠。 3、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阿莫西林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检验方法验证。 4、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前的风险评估 5.1 验证小组人员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需进行方法确认的项目。 5.1.1严重性(S ): 危害可能产生后果的程度。严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5.1.2可能性(P ) 影响检测结果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频率或概率,建立以下五个等级:

5.1.3可检测性(D)检测到异常情况存在的能力的程度,定义如下: 5.2风险优先数量等级判定(RPN) 5.2.1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确定 RPN是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可能性和可探测性三者乘积,用来衡量可能的仪器缺陷,以便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 RPN = Severity(严重程度)×Possibility(发生的可能性)×Detection(可探测性) 5.2.2风险评价和处理

注:当RPN≤8,但严重性S为5时,仍需按中等以上风险进行后续控制。

最新检测方法验证和确认程序资料

精品文档 1目的PURPOSE 本规程规定了XXXXXXX药业有限公司检测方法验证和确认程序、格式和要求。2范围SCOPE 2.1本规程适用于XXXXXXXX药业有限公司QC实验室的检测方法的确认。2.2本规程适用于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欧洲药典或其它药典中记载的检测方法,和来自于公司内部或外部的已经验证的检测方法。 2.3本规程注重在鉴别、纯度和含量的检测方法。 2.4本规程将作为2.3提及的检测方法验证的常规指引,也适用于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的验证,如: 2.4.1鉴别测试 2.4.2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的含量的定量测试。 2.4.3控制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的限度测试。 2.4.4原料药、起始物料、中间体及其他物料的含量测定。 2.5微生物和生物检测方法不在本规程范围内。 3参考REFERENCE 3.1ICH Q2(R1)分析方法验证的文本及方法学 3.2现行美国药典<1225>药典方法的验证 3.3现行美国药典<1226>药典方法的确认 3.4ICHQ7原料药的良好质量管理规范(2000年11月) 3.5FDA行业指南“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2000年8月) 4职责RESPONSIBILITIES 4.1QC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参与本规程的起草、审阅、修订和更新。 4.2QA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和保证其被正确地、准确地执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3QC负责市售产品的检测方法验证,确认这些方法在实际条件下适用于本实 验室的测试。 4.4QC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审核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 4.5QC负责正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4.6QC负责归纳数据、撰写报告并递交给QC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审阅。 4.7QC、QA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负责审核并审计所有实验室相关文件及规程以确保其准确和有效。 4.8质量部负责批准本规程及验证、确认方案和验证、确认报告。 5定义DEFINITION 5.1检测方法使用者 使用检测方法的部门、实验室或人员。 5.2系统适用性 它是用来验证系统能满足预期分析的测试。当适用时,系统适用性应在方法用于检测或分析样品之前执行。指定的数据,比如响应值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拖尾因子、分离度和理论塔板等,将从重复进样得到。 5.3检测方法 指进行检测的方式,应详细描述进行每个检测实验所必需的步骤。它可以包括: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2018-10-12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 确立可靠的清洁方法和程序,以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接触产品设备表面的清洁方法的验证管理。 责任 生产车间、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设备动力部、供应部、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成立验证委员会和验证小组 1.1 成立验证委员会,明确验证委员会成员职责,质量负责人担任验证委员会组长。 1.2 验证实施部门建立验证小组,并由验证实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2 清洁验证流程 2.1 申请表签批→起草方案→方案审批表签批→实施验证。 2.2 申请表签批后由验证专员编制编号,编号原则为验证方案代码CV,验证报告代码VR,验证合格证书代码VC,同一个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及合格证书编码应一一对应,XX-XX-XXXXX-X(验证文件代码-部门代码-小类码与流水号-版本号)。 2.3 方案审批表一级审核人(方案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方案审批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4 收集验证数据→整理验证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告审核表签批→验证合格证签批。 2.5 报告审核表一级审核人(结果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验证报告审核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6 验证合格证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 2.7 验证申请表、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记录、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审核表、验证合格证装订成册,统一归档至质量部验证专员处。 3 清洁验证的必要性 3.1 符合GMP要求; 3.2 降低药物交叉污染及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3.3 保证药品安全; 3.4 延长系统或设备的使用寿命; 3.5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清洁的含义

设备清洁验证指南

第四节设备的清洁验证 关于清洁验证的原理及方法将在第三篇第二章详细介绍,制剂生产验证各章亦对相应设备的清洗验证要点进行介绍,可以参阅这些章节的内容。 考虑到制药设备验证的完整性,应包括设备的确认,变动控制程序、仪器仪表的校准和清洗验证。在此对设备的清洁验证从方法上作简单介绍。 设备清洗有自动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法,或者两种方法的结合。 所谓清洗是从工艺设备或贮存设备中清除污染物的工艺过程,以保证设备能够安全地进行下一步的产品生产,它包括清洗、消毒和贮存。 设备清洁验证的目的是通过测试证明该设备的自动清洗程序(CIP)或人工清洗程 序能够清除设备部件上的活性药物残留物,并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并证明此清洁程序具有稳定性和重演性。 一、设备清洁验证中常用的术语 ①人体接触剂量限度(SEL,Subject E×posure Limit)。指一个没有药理学和毒理 学经验的人可以接触的某一药物的暴露剂量。 ②允许残留浓度(ARL,Allowable Residual Limit).指某一设备经清洗后,其表面残留的药物(或清洁剂)的最大允许量。 ③活性成分(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lngredient;或ADS,Active Drug Substance):指在某一药物中代表效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制造、工艺或包装过程中就变成了一种活性成分或者药物的最终成型形式。活性成分在疾病诊断、治疗、缓解、处理或预防方面提供药理上的活力或其他直接的作用,以致影响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和功能。 API 在工艺制造过程中产生,如:①化学合成;②发酵;③重组DNA 或其他 生物工艺;④从自然资源上分离或取得;⑤ 其他工艺的任何组合等。对设备清洁验证来说,API 包括中间体及成品。 一般来说,SEL、ARL 的允许值应从药物安全评价部门获取。 二、验证设计 在验证取样测试时,若发现洗过的设备明显不干净,应立即停止验证,有明显的残留物存在表明现有的清洁程序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在验证开始前重新评价清洁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洁验证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 清洁验证主要是通过擦拭取样法和冲洗取样法对活性成分APl 进行测试。另外可根据日常使用的需要,增加一些其他项目的测试,如清洁剂、酸液、溶剂、消毒剂等残留量的测试。 大部分企业在设备清洗中使用的清洁剂是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原因之 一就是使用化学清洁剂要作清洁剂残留量的测试,从而增加清洗的难度。 制造部门在设备清洁程序中任何关于清洁剂、溶剂、添加剂的改变必须填写变动控制表, 得到批准后执行。并非所有的设备清洁验证需做活性成分APl 的测试。根据APl 是否在特殊的清洁剂或溶剂中溶解而使设备难以清洗的程度来对APl 的浓度作 出评价o APl 允许浓度可根据公式来计 算,如果人体接触剂量限度SEL 太低无法达到时,可用替代基质来覆盖所有的 产品。 (一)验证次数

方法学验证方案

***含量测定 方法学确认方案日期:2016年1月

验证方案审查与批准 您下面的签字表明您已审阅此份验证方案并同意实施。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本方案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墩果酸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 (4)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4) 4 定义 (5) 5 参考文件 (5) 6 风险因素分析 (5) 7 验证准备 (6) 8 检测方法的描述 (6) 8.1 药品与试剂的准备 (6) 9 验证实施 (8) 11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14) 12 附录目录 (14)

1 目的 对苦参膜中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进行确认,确保方法的可行性,以便为有效控制苦参膜的含量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墩果酸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3.1验证小组成员 3.2 职责 3.2.1验证小组组长职责 3.2.1.1保证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起草。 3.2.1.2保证在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和批准。 3.2.1.3负责对确认小组成员进行本方案的培训。 3.2.1.4保证完全按照确认方案实施。 3.2.1.5确保能及时发现偏差,并按照已经达成一致的偏差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记录、纠 正、调查和最终确认。 3.2.1.6确保确认报告的生成、审核和批准。 3.2.2QA职责 3.2.2.1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 3.2.2.2负责确认过程的监控和检查,保证确认方案的实施,参与确认结果评价。 3.2.2.3参与确认偏差的调查、处理、和评估。 3.2.2.4确认过程中,如有变更,保证按《变更处理程序》执行。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意,设立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由国家认监委归口管理。本标准是由国家认监委下达的2013年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立项编号为2012RB010),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二、立项背景 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证该方法达到某一分析目标。在验证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方法的不足之处,或发现方法中存在的非预期的问题,例如出现干扰物、试剂和设备不再可用、设备需要改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对方法进行的改进。此外,通过实验室间的验证还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新建方法在某一实验室内获得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但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应用于另一实验室则不能获得满意结果,这也同样说明方法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对方法进行验证和改进两个步骤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方法的各方面参数均能满足预期的分析目标。 目前我国针对方法的验证尚无统一的验证程序,以往国家标准及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对方法的验证均是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以下称为“原验证模式”),即仅进行实验室内验证及协同试验验证两个步骤。近年来在标准的审定过程中发现,原验证模式在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原验证模式对验证参数的选择这一关键性验证步骤未作规范,导致方法起草人在实施验证过程中做法不一致,影响验证的有效性。 原验证程序中未规定如何选择验证参数(即方法的特性参数),一般由方法起草人自行选择,则可能出现所选验证参数不全面或不具代表性的问题。此外,即使是对同一参数的验证,起草人的做法也不统一和不规范。新验证程序中规范了验证参数的选择及具体验证过程的实施等技术要点,统一验证做法。 (2)原验证模式中对验证实验室的选择、验证物料的获取等直接影响到验证结果有效性的步骤未设定具体要求。

检验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1/4 检验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目的:验证或确认分析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信,有效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范围:分析方法的验证、确认及转移。 责任: 1.检验分析方法验证工作小组组长一般由质量部经理担任,负责制定分析方法 验证、确认及转移的项目,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批,组织成员起草分析方法验证检验操作程序,验证方案、培训、实施及完成分析方法的验证报告工作。 2.验证主管:负责验证实施过程的跟踪、确认、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汇总、 归档等工作。 3.QC:执行实施验证计划,按分析方法验证检验操作程序起草验证方案,报告。程序: 1.方法验证: 1.1.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 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项 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特点确定。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 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1.2.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1.2.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1.2.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1.2.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它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1.2.4.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1.3.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 1.3.1.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定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进 行验证:如外观、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1.3. 2.检验项目是为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而设定的测试项目。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X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 原则中规定了不同的检验项目需验证不同的内容。详见下表 验证内容检验项目 鉴别杂质测定含量测定 定量限度 准确度否是否是 精密度重复性否是否是中间精密度否是* 否是* 专属性** 是是是是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异烟肼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原因:验证类型: 新项目验证再验证 其它 预验证 回顾性验证转移验证 方法描述: 本分析方法为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方法。为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对该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系统精密度、方法精密度、中间精密度)、线性和范围、准确度、耐用性进行评价。 验证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析方法(295页) 验证时间: 2010年07月09日~2010年07月10日 验证项目组成员及职责:

验证内容:-

a)人员培训: b)仪器设备、标准品和试剂: 仪器设备 标准品和试剂 c)样品

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ODS-2 长度:250cm ,内径:4.6mm ,填料 C18 ,填料粒度:5μm 检测波长:262nm,带宽30 柱温:25℃ 进样量:20μl 流速:1.0ml/min 流动相A: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6.0),流动相B:甲醇 A:B=85:15 停止时间:12min 1.系统精密度 1.1.溶液配制 系统精密度溶液:取异烟肼10mg,置100ml容量瓶中,精密称量,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2验证过程及结果 系统精密度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其异烟肼峰面积、保留时间。 可接受标准:异烟肼峰面积RSD≤2.0%,保留时间RSD≤2.0%。 结论:

2.重现性试验(方法精密度) 2.1.溶液配制 2.1.1.对照溶液:取异烟肼工作标准品10mg,精密称量,置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2.1.2.方法精密度溶液:取异烟肼样品10mg置100ml容量瓶中,精密称定,用水溶解并 稀释至刻度。用此方法配置同一批号的样品溶液6份。 2.2.验证程序及结果 工作标准品溶液进2针,样品溶液各进2针。记录异烟肼峰面积,计算样品含量。 可接受标准:异烟肼含量的RSD≤2.0%。 结论:

设备清洁验证标准操作规程(SOP)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标 题 设备清洁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共5页 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 GMP办公室编 号: SOP--F—006 分发部门 设备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 √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目 的: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规定方法(清洁规程)清洁后的设备,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工艺设备清洁方法的验证。 贵 任 者: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 程 序: 清洁验证实际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通过验证建立合适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洁验证的目的足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又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清洁后残留的污染,使之达到可接受限度标准。 1、清洁验证的步骤 1.1列出待进行清洁验证的设备所生产的一组产品。 1.2选择参照产品。在所生产的一组产品中,选择最难清洁(即溶解度最小)的产品作参照产品。相对于辅料而言,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对下批产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有更大的威胁,通常将残留物中的活性成分确定为最难清洁物质。 1.3选择设备最难清洗部位和取样点。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带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小变大处,容易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均应视为最难清洗部位。取样点应包括各类最难清洗部位。 1.4选择最不利清洗条件的参数 A=一组产品中最小NOEL=活性成分最小LAD/40(μg/60kg体重) 其中:NOEL—活性成分的无显著影响值; LAD—每60kg体重最小有效剂量;

40(即4×10)—总体安全系数; B—一组产品中最大口服日剂量(m1/g或mg/日) C—一组产品中最小批量(mg或m1) D—棉签取样面积(25cm2/每个棉签); E—设备内表面积(或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总面积) (cm2) F—取样有效性(一般取50%,即假定棉签所取样品有50%的量被洗脱出来); 共5页 第2页 G—冲洗溶剂的体积(m1)。 1.5化学验证及可接受标准限度。清洗效果的最终评价根据是产品活性成分即主药及洗涤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目前,企业界普遍接受的限度标准基于以下原则: (1)生物活性限度:任何产品不能受到前一品种带来的超过其0.001的日剂量的污染; (2)分析方法客观能达到的能力:污染不能超过10PPm。 (3)微生物限度:视取样方法不同而异。棉签法取样可接受标准≤50CFU/棉签,最终冲洗水取样可接受标准≤25CFU/ml。 (4)以目检为依据的限度:不得有可见的残留物,假定为4μg/cm2(100μg/4in2),且不得有残留气味。 1.5.1 所选择的参照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设备,目检无可见残留物或残留气味. I.5.2 最难清洗部位棉签法取样。 目的:评价活性成分可能的残留物浓度,取样前棉签要在最合适的溶剂中润湿。 检验方法:HPLC或效果类似的方法。 可接受标准:每一棉签最大允许残留量为 B A×E C×D ×F(ug/棉签) 注意:A值选择有两种情况 第一:当活性物质效力较低,A=最小活性物质浓度×0.001; 第二:当活性物质效力较强,A=最小NOEL值。 1.5.3 冲洗溶剂取样。 目的:评价活性成分在整个设备内表面(或与物料 所接触部位)的潜在残留量,应采用对活性成分溶解效果好且对设备及人员较

实验室认证资料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确认程序

实验室认证资料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确认程序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确认程序 一、总则 1、为规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方法的确认工作,保证方法确认 结果的公正、准确和可靠性,特编制本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确认,包括对拟纳入CNAL检测方法库 的文件的建议或申请、受理、文件初审、技术评审、审核确认、通报、批准发布全过程。 3、非标准检测方法确认工作由能力验证分委员会检测方法研究工作组 (CNAL/TC/SC5/WG4,下简称工作组)负责。工作组由聘请的各领域分析测试专家组成,设组长1人负责全面工作。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和若干个专业组。 二、基本要求 需要确认的非标准检测方法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方法来源 可由各专业组依托国家分析测试体系或其他权威资源库直接提出; 也可由相关实验室经本单位同意并推荐提出申请。 2、文件格式 文件格式符合有关的规定,提交的方法应同时包括按要求格式填写的将用于发布的文本和方法研究、验证等用于证明方法可靠性的背景材料,用于发布的文本材料应同时提交电子版本和书面材料。 3、技术内容 方法应可靠、实用,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提交验证材料应齐全,包括非标准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操作性、准确性、重复性及再现性等方面的内涵、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验证: (1)利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作校准或比较; (2)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 (3)通过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的比对; (4)影响结果诸多因素的系统评估; (5)建立在对方法原理的科学理解和实际经验基础上对结果不确定度的评

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文)

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1、目的 本文件的目的是为分析方法验证的数据收集提供基本指南。该指南参考了USP,EEC(BP/EP)和ICH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指南,能够满足公司的产品的分析方法验证工作。 2、范围本文件中提供的定义和程序是为了促使公司质量方针的基本原则符合所有关于方法验证 的法 规要求。本指南适用于API、原料、中间体的检测和放行的分析方法,并为新药物的应用收集支持性的数据。本指南是为了规范验证为公司的产品提供一个通用和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现有的方法中的小变化不需要全面验证,如:对柱子的固定相的生产厂家变化,样品准备的变化(搅拌和超声,震摇和超声)。在实际分析中,方法验证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或细节,需要制定的特殊的方案。这个指南不包括微生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3、参考文件 USP<1225>,法定方法的验证 ICH 指南Q2A&Q2B,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公司关于有效数字修约原则 4、定义降解物:降解物是由于一个物质经一段时间的化学变化(经过诸如光照、温度、pH、水分,经与容器发生反应)产生,也叫降解产物或分解产物。大剂量原料药:原料药在产品中的最大剂量大于2g/天。定量限(LOQ):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值,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线性: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通常相关系数(R)在回归线上有一定的斜率(m)。小剂量原料药:原料药的在产品中的最大剂量小于或等于2g/天。 测量精密度(ICH-重复性):多次测定同一样品时的重现性(%RSD)。在HPLC 或GC 中也叫进样精密度。方法精密度:同一样品或标准品(若有时)准备多份供试品在测定含量时的重现性(%RSD)。回收精密度:测定同一标准时对准确度和线性的评估。也叫水平精密度。报告限度(RL):低于某一数值的时候报告中就不体现。报告限度一般大于或等于定量限。再现性 (ICH-中间精密度):在不同检测条件下对样品检测结果的重现性。(不同的实验室、分析人员、仪器、试剂、分析时间、日期等) 5、指南A、总则因为在对产品的物理性质的评估时,分析方法会因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而有所不同,故验证的可接受标准也不同于一般的检测方法。一个可接受的标准可能需要根据方法的特性和检测的指标

验证管理程序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验证的定义、分类、验证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验证实施的时间要求,验证的一般步骤,验证文件的管理、验证的变更与重新验证。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涉及药品生产、检验中的所有验证。 3职责 质量部QA室: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制定验证计划,协助起草 验证方案,并负责起草验证报告。 综合部:负责协助生产技术部起草新产品、新工艺的验证方案,并指导 生产技术部完成首批产品的验证。 设备动力科:负责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方案的起草,并负责预确认、 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的组织实施。 生产技术部:负责相关验证的实施,并负责起草变更后的工艺再验证方 案。 质量部QC室:负责按计划完成验证中相关检验任务,确保检验结论正 确可靠。 质量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质量总监: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4定义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5验证的分类 以验证的内容可以分以下四大类。 5.1检验方法验证,详见《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5.2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详见《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规程》 5.3工艺验证,详见《工艺验证规程》 5.4清洁验证,详见《清洁验证规程》 6验证实施的时间要求 6.1在建筑物建造或改造以后。 6.2在设备、系统安装后或有大的改造后。

6.3引进新处方或新方法后。 6.4在处方或方法有重大变更时。 6.5按照验证周期的要求,我公司关键生产设备、设施、清洁验证、工艺验证 的验证周期一般为一年,可根据验证具体情况由验证小组决定是否需进行再验证。 7验证常用方法 7.1前验证 7.1.1验证对象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并达到设定要求的验证。 7.1.2适用范围: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等。灭菌设备及关键生产工序(如总 混等)必须采用前验证。 7.2 同步验证 7.2.1指生产中在某项工艺运行的同时进行的验证,即从工艺运行过程中获得的 数据来确立文件的依据,以证明某项工艺、设备等达到预定要求的活动。 7.2.2适用范围:对所验证的对象已有相当的经验及把握的情况下采用。 7.3回顾性验证 7.3.1指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旨在证实正式生产工艺条件适用性的验 证。 7.3.2适用范围:原来未经验证的老产品、老工艺、老设备的验证。 8验证的实施步骤 8.1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的成员组成详见各验证规程) 8.2制定验证实施计划 验证计划主要包括验证的项目(内容),主要责任部门、实施时间、完成时间、负责人等。验证计划由QA验证管理员起草。 8.3制定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是指为实施验证而制定的一套包括待验证项目(系统、设备或工艺)、目的、范围、标准、步骤、记录、结论、评价及最终结论在内的文件。 8.3.1验证方案由需要进行验证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起草,经验证小组会签, 质量部经理审核,质量总监批准后方能生效。 8.3.2验证方案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8.3.2.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的验证。

设备清洁验证中的取样方法

副本编号: ***制药厂 颁发部门: 技术质量科题目: 设备清洁验证中的取样方法 共6页 第1页 文件编码:SOP―A7―005版本号: 01 替代:起草: 部门审查:QA审查:批准:执行日期: 2008-01-25 变更记载: 修订号:批准: 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文件副本分发明细 质监部01 药检中心02 提取车间03 正本:技术质量科副本编号:01-03

一.目的 建立设备清洁验证中的取样方法,以规范设备清洁验证中的残留物取样方法,确保所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防止由于取样不当,而造成错误的验证结果。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分厂精烘包洁净区内原料药生产关键设备的清洁验证中的取样方法规定,包括:擦拭取样方法和最终淋洗水取样方法。 三.职责 1、洁净区设备清洗人员:应严格按设备清洁SOP规定,对设备进行清洁、记录; 2、药检中心取样人员:负责在设备清洁验证中,按本取样方法规定取样、记录; 3、药检中心主任:负责按本规程规定,确保其正确实施; 4、质量科、质监部:负责按本规程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四.程序 1、总则 1.1设备清洁验证中,需对设备清洁后进行残留物质取样、检测,必须确定取样位置。取样位置的确定原则是设备上的最难清洁部位作为取样点,目的是保证取样在设备清洁后的最差部位上进行; 1.2取残留物样的取样方法有最终淋洗水取样和擦拭取样二种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设备的取样,具体要求如下; 1.2.1最终淋洗水取样:为大面积取样方法,其优点是取样面大,对不便拆卸或不宜经常拆卸的设备也能取样。因此其适用于擦拭取样不易接触到的表面,尤其适用于设备表面平坦、管道多且长的液体和浆料生产设备。 1.2.2擦拭取样优点是能对最难清洁部位直接取样,通过考察有代表性的最难清洁部位的残留物水平评价整套生产设备的清洁状况。通过选择适当的擦拭溶剂、擦拭工具和擦拭方法,可将清洗过程中未溶解的,已“干结”在设备表面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擦拭下来,能有效弥补淋洗取样的缺点。 1.3不管是何种取样方法,在对化学残留物和微生物残留物取样时,应先取微生物残留样,后取化学残留物样,以防止后取微生物样时,样品受到污染; 1.4取样方法应经过验证,以证明其适用性。取样方法的验证实际上是对溶剂或和药签的选择、取样人员操作、残留物转移到溶剂或和药签、样品溶出(萃取)过程全面考察; 1.5设备清洁验证中取样,应从设备最终每一次淋洗结束后进行,以确定设备的淋洗次数。但是,在每一次淋洗时,如残留物检测不合格,不能进行重复取样,直至检测合格,这表明淋洗次数不足够。 2、最难清洁部位和取样点 2.1根据取样点确定原则,确定最难清洁部位为取样点,具体要求如下;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案(沙门菌)剖析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学验证方案文件编号:YZ-WJ-001-0

批准签字页

目录 1.目的 (4) 2.责任者及职责 (4) 3.验证简介 (4) 4.验证过程 (5) 5.结果判断 (5) 6.结论和建议 (5) 7.再验证 (5) 8.附件 (5) 附件1:培养基的灵敏度复核 (6) 附件2:稀释液的无菌性检查 (7) 附件3:方法验证 (8) 附件4:培养基厂家报告 (9)

1.目的 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规定,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沙门菌的测定。照此检测法和检验条件进行沙门菌检查,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2.责任者及职责 3.验证简介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控制菌检查法所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验证实验至少进行3次独立平行实验。 3.1验证用菌株 3.2样品名称及数量 3.3实验用品

3.4培养基 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 4.验证过程 4.1试验器具准备 试验前,将先前已准备的适量稀释液和培养基灵敏度复核检查合格的培养基、检品和所用仪器一同放入无菌室的传递厨内。用消毒剂对无菌室进行消毒,并擦拭超净台,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及紫外灯灭菌1小时以上。 4.2测定 4.2.1 按照无菌室更衣程序更衣,进入无菌室。 4.2.2 用70%酒精棉球擦拭工作台面与待测品表面。 4.2.3菌液制备:沙门菌菌数控制在10~100cfu/ml 4.2.4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两份,分别加入10ml供试液及1ml10~100cfu/ml沙门菌菌悬液,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各培养物0.2ml,接种至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算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沙门菌在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算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为淡红色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心有或无黑色。未接种的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算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作为空白对照。用接种针挑选疑似菌落于三铁琼脂培养基高层斜面上进行斜面和高层穿刺接种,培养18~24小时,或采用其他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 5.结果判定 若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疑似菌落生长,且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为红色、底层为黄色,或斜面为黄色、底层为黄色或黑色,应进一步进行适宜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沙门菌。如果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未见红色、底层未见黄色;或斜面黄色,底层未见黄色或黑色,判定供试品未检出沙门菌。 6.结论和建议 此项中将根据实际测试的结果给出运行确认的结论,有异议的将给出建议。 7.再验证 如该验证的试验方法或试验相关试剂发生改变,需再验证。 8.附件 8.1附件1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记录 8.2附件2 稀释液无菌检查记录 8.3附件3 微生物方法学验证记录 8.4附件4 培养基厂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