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用户数据资料

合集下载

oracle实验报告及答案 用户、权限安全

oracle实验报告及答案   用户、权限安全

实验三用户、权限安全班级:座号:姓名:时间:一、实验目的1.创建用户2.创建角色3.使用GRANT和REVOKE语句授予和撤销对象权限二、实验设备一台PC机,widows操作系统,oracle 10g三、实验内容1. 使用sys身份连接到数据库。

2.创建一个用户TEMPUSER,其口令为oracle,默认表空间为USERS,对表空间没有配额限制,临时表空间为TEMP。

3. 创建一个用户配置文件TEMPPROFILE,包含的资源及口令限制如下:该用户最多可以建立3个并发的会话连接用户执行语句使用的CPU最长时间为20分钟空闲时间超过15分钟后,断开与用户的连接限制用户每次调用SQL语句时,能够读取的数据库块数200限制用户在登录到Oracle数据库时允许失败的次数24. 为用户TEMPUSER指定配置文件5. 向用户授予连接数据库系统权限。

6.向用户授予对对象HR.JOBS的SELECT权限,并以用户TEMPUSER连接到数据库,以查询jobs表。

7.以sys身份登录,撤销向用户TEMPUSER授予的系统权限,向用户授予CONNECT,resource角色。

8. 以tempuser身份登录,在exer_tabspace表空间创建表customer(x number)。

四、实验步骤1.使用sys身份连接到数据库。

Connect sys/oracle as sysdba;(查看表空间信息SELECT TABLESPACE_NAME FROM DBA_TABLESPACES;)2. 创建一个用户TEMPUSERCreate user tempuser identified by oracle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quota unlimited on users;3.创建一个用户配置文件TEMPPROFILE4.为用户TEMPUSER指定配置文件Alter user tempuser profile tempprfile;5向用户授予连接数据库系统权限6、ALTER SYSTEM SET RESOURCE_LIMIT=TRUE SCOPE=BOTH;(启用资源限制,参数立即生效)(再开第二个窗口,第三个窗口,第四个窗口都用TEMPUSER/ORACLE登陆,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7. 向用户授予对对象“HR.JOBS”的SELECT权限,并以用户TEMPUSER连接到数据库,以查询“JOBS”表。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实验三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实验三

实验三 索引和视图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利用SSMS 和T —SQL 语句创建和删除索引的两种方法。

2. 掌握利用SSMS 和T —SQL 语句创建、查询、更新及删除视图的方法。

0到100;2.索引的建立、删除①用SSMS的方式为Student表按Sno(学号)升序建唯一索引②用T—SQL语句为Course表按Cno(课程号)升序建唯一索引,③用T—SQL语句为SC表按Sno(学号)升序和Cno(课程号)号降序建唯一索引。

④能否用T—SQL语句再为表Students的Sname(姓名)和Sno(学号)列上建立一个聚簇索引?若不能说明原因?不行。

因为一个表只能建立一个聚簇索引;⑤用T—SQL语句删除基本表SC上的唯一索引。

3.用T—SQL完成如下视图的建立、查询、修改及删除1)建立数学系学生的视图C_Student,并要求进行修改和插入操作时仍需保证该视图只有数学系的学生,视图的属性名为Sno,Sname,Sage,Sdept。

2) 用SSMS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学号(Sno)、姓名(Sname)、选修课程名(Cname)及成绩(Grade)的视图Student_CR。

3) 定义一个反映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Student_birth(Sno, Sname, Sbirth)。

4)建立先修课程为空的课程视图v_course5) 建立成绩高于90分的女生成绩视图v_F_grade(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号及成绩列)6)建立视图S_AVGAGE(其中包括性别SSEX与平均年龄AVG_AGE两列)用以反映男生、女生的平均年龄7)对前面创建的视图S_AVGAGE执行更新操作:UPDATE S_AVGAGESET AVG_AGE = 85WHERE ssex = '女'上述语句能否成功执行?为什么?不能进行。

因为其含有派生域或常量域8) 在数学系的学生视图C_Student中找出年龄(Sage)小于20岁的学生姓名(Sname)和年龄(Sage)。

用户管理实验报告

用户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Linux系统中用户管理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2. 熟悉用户和组的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

3. 了解权限管理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4. 熟悉用户切换、登录和注销等操作。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如CentOS、Ubuntu等)2. 虚拟机软件:VMware、VirtualBox等3. 实验主机:一台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机三、实验内容1. 用户管理的基本概念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是指能够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实体。

用户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用户创建、用户信息修改、用户权限设置等。

用户管理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2. 用户和组的创建(1)创建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创建用户,如下所示:```# useradd -m -d /home/username -s /bin/bash username```其中,`-m`参数表示创建用户的同时创建用户的主目录,`-d`参数指定用户的主目录,`-s`参数指定用户的默认Shell,`username`为用户名。

(2)创建组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组,如下所示:```# groupadd groupname```其中,`groupname`为组名。

3. 用户信息修改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如下所示:```# usermod -m -d /home/username -s /bin/bash username```该命令与创建用户命令类似,用于修改用户的主目录、Shell等。

4. 用户权限设置(1)设置文件权限使用`chmod`命令设置文件权限,如下所示:```# chmod [权限] 文件名```其中,权限包括:r(读取)、w(写入)、x(执行),可组合使用。

(2)设置目录权限使用`chown`命令设置目录权限,如下所示:```# chown [用户] [目录名]```其中,`[用户]`表示所有者,`[目录名]`表示目录名。

用户数据分析实训报告总结

用户数据分析实训报告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用户数据分析作为企业运营和产品优化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实训报告旨在总结用户数据分析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探讨数据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本次用户数据分析实训是在我国某知名互联网公司进行的,旨在通过实际项目操作,让学生掌握用户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数据分析实战能力。

实训过程中,我们针对公司旗下的一款社交APP,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用户数据,旨在探寻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为产品优化和运营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社交APP的用户数据进行了收集,包括用户属性、行为数据、转化数据等。

数据来源包括APP后台日志、数据库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数据完整性:收集全面、详实的数据,涵盖用户行为、属性、转化等各个方面。

(2)保证数据质量: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补全等预处理,确保数据准确性。

(3)数据安全:严格遵守数据安全规定,保护用户隐私。

2. 数据分析与挖掘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我们对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了以下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用户属性、行为数据的基本特征,如用户年龄、性别、活跃度、转化率等。

(2)相关性分析:探究用户属性与行为、转化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

(3)聚类分析:将用户按照行为特征进行分类,挖掘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和需求。

(4)预测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用户行为和转化趋势,为产品优化和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3. 结果展示与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撰写了用户数据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概览:介绍数据来源、数据量、数据质量等基本信息。

(2)用户画像:分析用户属性、行为数据,描绘用户特征。

(3)关键因素分析:探究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为产品优化和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4)预测分析:展示用户行为和转化趋势预测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实验三-用户和组的管理

实验三-用户和组的管理

实验项目3 用户和组的管理一、实验目的●熟悉Linux用户的访问权限。

●掌握在Linux系统中增加、修改、删除用户或用户组的方法。

●掌握用户账户管理及安全管理。

二、项目背景某公司有60个员工,分别在5个部门工作,每个人工作内容不同。

需要在服务器上为每个人创建不同的账号,把相同部门的用户放在一个组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目录。

并且需要根据工作性质给每个部门和每个用户在服务器上的可用空间进行限制。

三、实验内容●用户的访问权限.●账号的创建、修改、删除。

●自定义组的创建与删除。

四、实验步骤子项目1.用户的管理● 创建一个新用户user01,设置其主目录为/home/user01:● 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记录的。

● 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记录的。

● 给用户user01设置密码:#passwd user01。

● 再次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 使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 锁定用户user01:#passwd —l user01。

● 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 再次使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解除对用户user01的锁定:#passwd -u user01● 更改用户user01的帐户名为user02:#usermod –l user02 user01。

● 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 删除用户user02.子项目2.组的管理● 创建一个新组,stuff:#groupadd stuff。

● 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设置的。

● 创建一个新帐户user02,并把他的起始组和附属组都设为stuff:#useradd –g stuff –G stuff user02。

● 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实验三用户数据全解

实验三用户数据全解

实验三用户数据一、目的学习完本节,你将能掌握:1.如何放号2.如何进行号码分析3.如何修改用户属性4.如何进行用户线改号和用户号改线二、准备工作5.完成了系统的物理配置6.掌握了号码分析在交换机系统中的作用ZXJ10交换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网络寻址,电话网中用户网络的地址就是电话号码。

号码分析主要用来确定某个号码流对应网络寻址和业务处理方式。

ZXJ10交换机系统提供7种号码分析器:新业务号码分析器、CENTREX号码分析器、专网分析器、特服号码分析器、本地网号码分析器、国内长途业务号码分析器和国际长途业务号码分析器。

对于某一指定的号码分析选择子,号码按固定的顺序经过选择子规定的各种分析器。

各种分析器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号码分析。

7.已做好数据备份。

方法如下:选择数据管理/数据备份/数据备份,进入数据备份与恢复页面,可进行备份与恢复。

平常用得比较多的备份方式是“生成备份数据库的SQL文件”,即将数据库中的表备份成数据库文件*.SQL,存放在硬盘上的指定目录下:和“从SQL文件中恢复备份的数据库”,是“生成备份数据库的SQL文件”的逆过程,即将硬盘上某个目录下的数据库备份文件*.SQL倒回到数据库里,覆盖数据库中原有的表。

三、步骤1.号码管理选择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号码管理/号码管理菜单,在号码管理截面中首先进入局号和百号组子页面。

1)增加局号选择“网络类型”,一般为公众电信网;点击增加局号钮,进入增加局号窗口,键入“局号索引”,一般从1开始编号;“局号(PQR)”,即局码,如可设为666;和“号码长度”,一般为7或8,表示本局号码流长为7位或8位。

“描述”没有实际意义,为方便记忆。

点击确定钮,回到号码管理界面。

则“局号属性”框中显示出刚刚创建的局号属性。

2)分配百号点击分配百号钮,进入分配百号组窗口,选择刚才创建的“局号”666和“模块号”2,则左侧“可以分配的百号组:”框中列示出该局号可分配的若干百号组。

实验三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实验三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04
文件和文件夹的高级管理
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和解压缩
• 总结词:掌握常见的压缩和解压缩工具,了解压缩和解压缩的原理及过程。 • 常见的压缩和解压缩工具:如WinRAR、7-Zip、Zip等,这些工具支持多种压缩格式,如ZIP、RAR等。 • 压缩和解压缩原理:通过减少文件中的冗余数据,将多个文件或文件夹打包成一个单独的文件,便于存储和传
实验三:文件和文件夹管 理
• 实验简介 • 文件和文件夹基础知识 •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 文件和文件夹的高级管理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01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 本操作,如创建、重命 名、移动、复制、删除 等。
02
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权 限管理,包括设置权限、 更改权限和查看权限等。
文件和文件夹的存储位置
• 文件和文件夹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的各个位置,如桌面、硬盘分区、移动存储设备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位 置,以便于管理和查找。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文件夹,以组织和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0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
总结词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是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操作之一,通过创建新的文件和文件夹,用户可以组织 和管理自己的数据。
权限类型
包括读取、写入、执行等 权限,这些权限决定了用 户对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权限。
用户和组
Windows系统中用户和 组是权限管理的核心概念 ,通过为用户或组设置权 限,可以实现不同用户对 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控制 。
权限设置方法
右键单击文件或文件夹, 选择“属性”,在“安全” 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权限; 也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 icacls进行设置。

交换原理实验三 6

交换原理实验三  6
图3-7空分综合实验原理框
3、时分交换原理
电信系统中的程控交换机的时分交换网络是利用控制存储器存取的原理进行PCM各话路时隙间数字信息的交换,因此又将其称为数字交换网络或时隙交换器(TSI,time slot interchanger)。
时分连接网络主要由话音存储器与控制存储器两部分组成。它首先将输入的PCM复用码流以时隙(8bit)为单位按顺序写入话音存储器,然后根据呼叫的要求,将来自微处理器的接续命令存入控制存储器,这样,控制存储器按要求的顺序从话音存储器中读出有关时隙信息,并构成输出复用码流。这种方式一般称为“顺序写入、控制输出”或者“顺序写入、随机读出”,简称为“输出控制”方式。当然,若改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或“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时隙交换功能。由于输入、输出复用码流与各实际用户有固定的时隙关系,因而通过上述的时隙信息转移的过程,可以完成呼叫用户间话音信息的交换。
图3-4交换网络原理方框图
下面将对该管脚功能作一简要说明。
Y0~Y7
列输入\输出,开关阵列8路列输入或输出。
X0~X15
行输入\输出,开关阵列16路行输入或输出。
AY0~AY2
列地址码输入,对末关阵列进行列寻址。
AX0~AX3
行地址码输入,对开关阵列进行行寻址。
ST
选通脉冲输入,高电平有效,使地址码与数据得以控制相应开关的通、断。在ST上升沿前,地址必须进入稳定态,在ST下降沿处,数据也应该是稳定的。
接收部分:包括扩张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
图3-8为本实验系统中PCM编译码原理方框图
图3-8 PCM编译码原理方框图
其中U1和和晶振构成分频器为四个PCM编译码器提供2.048MHZ的时钟信号和8KHZ的时隙同步信号。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译码器的时钟信号(即位同步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应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提取。此处将同步器产生的时钟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直接送给译码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用户数据一、目的学习完本节,你将能掌握:1.如何放号2.如何进行号码分析3.如何修改用户属性4.如何进行用户线改号和用户号改线二、准备工作5.完成了系统的物理配置6.掌握了号码分析在交换机系统中的作用ZXJ10交换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网络寻址,电话网中用户网络的地址就是电话号码。

号码分析主要用来确定某个号码流对应网络寻址和业务处理方式。

ZXJ10交换机系统提供7种号码分析器:新业务号码分析器、CENTREX号码分析器、专网分析器、特服号码分析器、本地网号码分析器、国内长途业务号码分析器和国际长途业务号码分析器。

对于某一指定的号码分析选择子,号码按固定的顺序经过选择子规定的各种分析器。

各种分析器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号码分析。

7.已做好数据备份。

方法如下:选择数据管理/数据备份/数据备份,进入数据备份与恢复页面,可进行备份与恢复。

平常用得比较多的备份方式是“生成备份数据库的SQL文件”,即将数据库中的表备份成数据库文件*.SQL,存放在硬盘上的指定目录下:和“从SQL文件中恢复备份的数据库”,是“生成备份数据库的SQL文件”的逆过程,即将硬盘上某个目录下的数据库备份文件*.SQL倒回到数据库里,覆盖数据库中原有的表。

三、步骤1.号码管理选择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号码管理/号码管理菜单,在号码管理截面中首先进入局号和百号组子页面。

1)增加局号选择“网络类型”,一般为公众电信网;点击增加局号钮,进入增加局号窗口,键入“局号索引”,一般从1开始编号;“局号(PQR)”,即局码,如可设为666;和“号码长度”,一般为7或8,表示本局号码流长为7位或8位。

“描述”没有实际意义,为方便记忆。

点击确定钮,回到号码管理界面。

则“局号属性”框中显示出刚刚创建的局号属性。

2)分配百号点击分配百号钮,进入分配百号组窗口,选择刚才创建的“局号”666和“模块号”2,则左侧“可以分配的百号组:”框中列示出该局号可分配的若干百号组。

以转移键将其中的一个百号组如00转移到右侧“可以释放的百号组:”框中。

点击返回钮回到号码管理界面。

选中“局号属性:”中的一项,则对应的百号组信息在“百号组:”框中列示出来。

注意此时该百号组的“使用情况”为空闲。

3)放号在号码管理界面中进入用户号码子页面,点击放号钮,进入号码分配窗口。

在“号码范围:”域选择“局号”如666,“百号”如00,则“可用的号码:”框中列示出该6660000到6660099共100个逻辑号码。

在“用户线范围:”域选择“模块”如2,“机架”如1,则“用户线范围:”域列示出位于模块2机架1机框1板位3的用户板所提供的24条用户线,序号从2到23。

在“用户线的类型:”域选择普通用户线,另外两种用户线类型(2B+D)ISDN 基群速率用户线在做BRI和PRI数据时会用到。

到此,就可以放号了。

放号有两种办法:i.在“可用的号码:”域中选中欲放的逻辑号码,在“可用的用户线:”域选中意欲使用的物理用户线,点击放号钮,系统会在逻辑号码个数和物理线路个数中间选择一个小的个数,进行放号。

ii.在“放号数目:”域填入意欲放号的个数,系统会默认使用当前可用的逻辑号码和物理线路,并且从最低序号开始,按要求的个数进行放号。

2.增加号码分析选择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号码管理/号码分析菜单,进入号码分析界面,该界面包括两个子页面,号码分析选择子和分析器入口。

1)增加号码分析选择子在号码分析选择子子页面,选择“选择子类别”为被叫号码的分析选择子,按增加钮,进入增加号码分析选择子界面,键入“号码分析选择子”,从1开始编号;并根据个人记忆方便键入一个容易记忆的“选择子名称”。

此时分析器还未创建,所以8个分析器入口的标识还都是0。

点击确定钮,确认刚才的操作再点击返回回到号码分析页面。

2)增加分析器在分析器入口子页面,点击增加钮,进入创建分析器入口窗口。

选择8种分析器入口中的一个,如新业务号码分析器,键入“分析器名称”,点击确定钮,系统会自动创建该分析器,再回到分析器入口子页面。

选中该分析器,点击分析号码钮,进入新业务被分析号码窗口,可以看到该分析器中包含的一些新业务号码和被做成空号的字冠(缺省)。

再按照上述方法创建本地号码分析器。

然后选中本地网分析器,点击分析号码钮,进入本地网被分析号码窗口。

可以看到只有一个0被作成了空号。

我们需要把在号码管理中创建的局码加进去,则交换机在收到用户所拨的号码后,才可以此为据进行分析,进而完成接续。

点击增加钮,进入增加本地网被分析号码窗口,该窗口包括4个子页面:基本属性、附加属性、SSP触发准则和职能网附加属性。

其中304版本新增了对被叫号码的变换,这个变换功能就在附加属性中实现。

SSP触发准则主要用于与其它设备的SCP对接用。

智能网附加属性主要用于独立IP,一般联通IP前置机,设有独立IP。

在基本属性子页面依次键入如下各项:被分析号码666呼叫业务类别本地网本局/普通业务局号索引 1目的网类型公众电信网分析结束标记分析结束,不再继续分析话路复原方式互不控制复原号码流最少位长7号码流最多位长7注:“呼叫业务类别”又多种,与本地呼叫有关的有“本地网本局/普通业务”、“本地网出局/市话务”和“本地网出局/农话(网话)业务”共3种;对于在本局局码(在号码管理中创建的局码)请选择“本地网本局/普通业务”,如果是出局局码,请选择“本地网出局/市话业务”。

与国内长途呼叫的有国内长途(大区内/间)人工/自动业务共4种;与国际长途呼叫有关的有人工和自动2种;目前多使用自动业务。

在增加本局被号码分析时,需注意“局号索引”即为号码管理中创建的本局局码序号;而在增加出局被分析号码时,“出局路由链组”即为中继管理中创建的出局路由链组编号。

在10机系统中,共有4种结束标记,需谨慎选择。

在做长途自环或对接时需要几个分析器配合,尤其要注意。

号码分析的常用标志字的简要说明见本节附录。

在附加属性子页面,本节暂时不用做,但我们对各功能块进行一个说明。

◊有主叫号码时进行主叫号码变换号码流变换方式有4种:增加号码、删除号码、修改号码和固定号码(即用新号码代替原号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号码分析中对主、被叫做变换,是先做号码分析后再做变换,中继话单对变换后的号码出。

◊被叫号码变换号码流变换方式有4种:增加号码、删除号码、修改号码和固定号码(即用新号码代替原号码)。

◊无主叫号码时进行主叫号码变换在没有主叫号码时,此选项才有作用。

号码流变换方式有4种:增加号码、删除号码、修改号码和固定号码(即用新号码代替原号码)。

◊设置最大通话时长为了防止出现超长话单和拨打信息台时对方不发送释放消息,号码分析中增加最大通话时长告警或最大通话时长拆线标志,以及最大通话时间。

最大通话时长告警是指向后台发送告警消息,最大通话时长拆线是指达到最大通话时长时,向后台发送告警并拆线。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后台对这两个标识进行设置。

“最大通话时长告警”和“最大通话时长拆线”标志是互斥的;当这两个标志是置上时,才允许填限制时间,时间单位:分;时间是以10分钟为起始的。

“最大通话时长告警”:当达到最大通话时长时,只出后台告警。

“最大通话时长告警并拆线”:当达到最大通话时长时,出后台告警,并进行拆线。

◊定义号码流分段位置此部分是为美国开局而加,在其他版本暂时无用。

3)将分析器加到分析子中回到号码分析选择子子页面,选中分析选择子1,选上“新业务分析器”和“本地分析器”的标志1和5,点击确定钮,至此用于本局呼叫接续的号码分析选择子1创建完成。

8.修改用户属性i.定义用户模板在10机系统中,用户属性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属性、呼叫权限和普通用户业务。

选择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用户属性菜单,进入用户属性定义界面。

该界面包括用户模板定义和用户属性定义两个子页面。

用户模板为方便地定义用户属性提供了一个途径。

10机系统中定义了三种缺省模板:普通用户缺省模板、ISDN号码用户缺省模板和ISDN端口用户缺省模板。

前者用于模拟用户,后两者用于数字用户。

选中“普通用户缺省”模板,在基本属性子页面中选择“用户类别”为普通用户;“号码分析子(普通)”为1;“计费类别”为定期计费;“长途过网号类别”为自由选择用户,用于不同的长途网时选择预置用户;“终端类别”对于模拟话机通常需要勾上音频允许和脉冲允许,对于数字话机通常需要勾上可以显示主叫号码和ISDN话机类型;同时放开开通权限。

在呼叫权限子页面中选择常用权限模板定义普通权限,欠费权限模板定义欠费权限。

你还可以在权限模板管理中自定义不同种类的权限,在呼出号码限制管理中定义不同的呼出限制组。

在普通用户业务子页面中,如果用户申请了其中的某项新业务,则在此页面中勾上该业务项即可。

一般的新业务在用户属性中定义以后,只要用户在话机上登记以后即可获得服务。

但一些特殊的新业务如呼叫转移、目的码限制与接续等需要定义转移或限制的目的码,此时在用户属性中定义以后还不够,还必须到数据管理/动态数据管理的新业务子页中定义目标号码甚至登记。

完成以上三部分的用户属性定义后,键入新的模板名,点击存储钮,则该模板中即存储了你需要的用户属性。

以后在批量修改用户属性时,就可以使用该模板了。

ii.用户定位选择用户属性定义界面/用户属性定义子页面/需要配置的用户定义子页面,系统提供了三种用户定位方法:手工单个输入:方法为:选中手工输入方式,单个输入,在“输入号码”域输入待定位号码,点击确定钮,系统自动切换到属性配置子页面。

此时对属性所做的配置是针对该单个用户的。

适用于:零星新开户的用户;属性需求特殊的用户。

手工批量输入:方法为:选中手工输入方式,批量输入,选中“模块号”2,“局号”666,“用户类型”为普通用户,则“百号组”域中显示该局号下已分配的百号,“号码”域中显示该百号下已放号用户。

选中百号组和其下的一批号码,点击转移钮,将该批号码转移到“需修改属性的用户号码列表:”域中,再点击确定钮,系统自动切换到属性配置子页面。

此时对属性所做的配置是针对该批量用户的。

适用于:小批量新开户的用户和属性需求相同的用户。

自动批量输入:方法为:选中“模块号”2,“局号”666,“用户类型”为普通用户,则“百号组”域中显示该局号下已分配的百号,“号码”域中显示该百号下已放号用户。

选中百号组和其下的一批号码,点击确定钮,系统自动切换到属性配置子页面。

此时对属性所做的配置是针对该批量用户的。

适用于:较大批量的新开户用户和属性需求相同的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要查询用户属性时只能单个手工方式进行。

系统默认批量用户属性不同,不予显示。

iii.定义用户属性用户定位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属性配置子页面,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得到不同的用户数量提示。

强烈建议采用模板来定义或修改用户属性,不但方便快捷又减少出错几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