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0

合集下载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感受母亲的爱,学会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符和节奏的掌握,以及情感的抒发。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献给母亲的歌》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自带乐器(如口琴、吉他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献给母亲的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音符等,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伴奏。

4. 演唱展示:每组轮流演唱歌曲,其他同学欣赏并提出改进意见。

5. 情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鼓励学生用歌声表达对母亲的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度、流畅度。

2. 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课堂,让学生在父母面前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表达对父母的爱。

2. 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特别活动,如手工制作、写信给母亲等,进一步弘扬孝道文化。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献给母亲的歌》,并尝试为歌曲编写自己的歌词。

2. 写一篇关于母亲节的感悟文章,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八、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学会了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通过演唱、伴奏、情感交流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时刻铭记父母的爱,做一个孝顺、感恩的人。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了解并感悟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歌颂和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阅读与理解。

2. 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3. 学生创作献给母亲的歌或诗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3.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献给母亲的歌或诗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阅读课文《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母爱的歌颂和感激。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讨论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5. 创作:引导学生创作献给母亲的歌或诗歌,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活动。

2. 评估学生对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对母爱的表达。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文本。

2. 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和视频。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一节40分钟的课堂。

2. 课堂活动分配:导入(5分钟)、阅读课文(10分钟)、讲解课文(10分钟)、讨论(5分钟)、创作(10分钟)。

九、教学扩展1. 组织一次母亲节庆祝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制作礼物等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激和爱意。

2. 邀请学生的母亲参加课堂活动,增进学生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并感受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学习并演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曲《妈妈的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学会演唱《妈妈的吻》。

2. 教学难点:掌握《妈妈的吻》的旋律和歌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采用示范法,教授并引导学生学会演唱《妈妈的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歌唱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并演唱《妈妈的吻》,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曲学习:分析《妈妈的吻》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唱。

4. 歌唱练习: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歌唱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歌曲《妈妈的吻》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和歌词。

3. 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括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的相关图片和文字。

2. 歌曲《妈妈的吻》的曲谱和歌词。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学习歌曲《妈妈的吻》。

2. 第二周:歌唱练习,分组进行表演。

3. 第三周:课堂小结,进行教学评价。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的理解程度如何?学生对歌曲《妈妈的吻》的掌握程度如何?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十、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复习歌曲《妈妈的吻》,加强歌唱练习。

3. 了解并学习其他关于母亲的歌曲,下周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通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母亲节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并学会通过歌唱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4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4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4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4、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感悟“爱”的内涵。

【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有关“母爱”的资料。

2、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长,明确学习小组长的职责。

3、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1、导语: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寒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提起“母亲”这个词语,我们感觉尤为熟悉、亲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亲密的人。

为了子女的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女一天天长大了,母亲却一天天的老了……今天,就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2、道不尽的母爱:⑴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或俗语。

⑵ 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⑶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歌曲、电影、广告等。

3、说真话、诉真情:举出一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并说出你的感受。

(尽量每组1人,教师也参与其中)(过渡语)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的差异,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让我们多角度看母爱。

4、多角度看母爱: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学会这首歌曲,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展示:学生进行表演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歌曲《献给母亲的歌》,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学生也通过歌曲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了感恩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特征。

七、作业布置1. 学生需在家中练习《献给母亲的歌》,并尝试对自己的演唱进行录音,以检验学习效果。

八、课程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母亲节特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向母亲表达爱意。

2. 学生可以参与创作一首关于母亲的歌曲,锻炼音乐创作能力。

九、安全与纪律1. 教师需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安全地使用音乐设备,避免发生意外。

2. 学生应保持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十、课程总结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会了演唱《献给母亲的歌》,并通过歌曲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献给母亲的歌》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目的和方式。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目的和方式。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献给母亲的歌》全诗,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标题。

步骤二:欣赏与鉴赏(15分钟)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闭目听歌。

2.学生自由表达对歌曲和诗歌的感受。

3.教师用PPT展示诗歌的内容,解释少儿诗歌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方式。

4.教师指导学生分段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用词、文学修辞手法等。

步骤三:诗歌创作(20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一首献给母亲的诗歌。

2.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并修改自己的诗歌。

3.学生交流自己的诗歌,展示给全班同学。

步骤四:分享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全班同学用轻声鼓掌表示欣赏。

2.学生就自己的创作体会谈论“写诗和写散文有什么不同?”“写诗的难点是什么?”等问题。

步骤五: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创作的特点和好处。

2.学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反思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四、教学资源1.《献给母亲的歌》音频2.PPT3.学生课桌纸和笔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与鉴赏中培养了对诗歌的情感认同,了解了诗歌创作的方式和目的,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分享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不过,本节课在导入和反思环节的设置上还可以有所改进。

导入环节可以加入一些与母亲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反思环节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加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在诗歌创作环节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绘画、舞蹈、演讲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通用13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通用13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通用13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学生中有些同学对母亲不理解,相互缺乏沟通,乱花钱,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有的欺骗母亲:有的讨厌母亲的唠叨……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了这次主题班会课,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学生深刻认识到母亲的辛劳,体谅母亲,尊重母亲,从而更加热爱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母亲罗大佑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寒冷的冬天怕你在夜里着凉温暖的春天是你年幼的阳光绵延里跌中盼你往归途遥望母亲的怀中是个蓝蓝的海洋抚育了你终于成青春的脸庞挥挥手告别的光阴不再回头抬头看看那苍老的目光依旧温柔童年的旧事绵绵如岁月停留片片的拾回是终于拥抱你的手母亲的怀中有个蓝蓝的海洋曾经你也有一个青春的脸庞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寒冷的冬天依然有夜深寒凉春天的温暖只因你年幼的阳光119孩子亲手做的礼物上面写着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欣赏法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的主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献给母亲的歌》原文及其注释、翻译。

2. 学生准备:预习《献给母亲的歌》,了解诗歌的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妈妈的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讲解:讲解《献给母亲的歌》的背景、作者、诗歌结构、意象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表达的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朗读展示:学生朗读《献给母亲的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5.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母爱的力量,培养感恩情怀。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感悟文章,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献给母亲的歌》的理解和感悟,包括诗歌内容、情感表达、艺术特色等方面的掌握。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朗读展示等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以“母爱主题”的作文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母爱、感恩的文学作品,如《妈妈》、《感恩的心》等,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0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感受母爱的平凡而伟大,尊重母亲,热爱母亲。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高尚的道德价值观。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口语表达及综合思维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请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多个研究小组,从“忆母爱”、“谈感受”、“赞母爱”、“送祝福”四个角度进行准备材料。

2、由组长负责,明确小组成员职责:信息搜集员、材料整理员、“新闻发言人”“歌星”、“设计员”、“画家”等。

3、学生每人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让学生做给母亲端一杯茶、洗一次脚、捶一次背的家庭实践活动。

5、各小组将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查找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这次活动的成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生命的跪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了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

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宰杀,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

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

突然,牛的前两条腿“扑通”跪下了。

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了,倒在他手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眼泪他见得的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

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

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膛。

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肚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已经成形的牛犊。

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动物尚且如此疼爱孩子,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通过故事,触动学生的内心,思绪定格在母爱的旋涡中。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敬爱的母亲,感受母爱的平凡而伟大。

二、忆母爱
让各小组同学准备好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相关内容:
成果展示:
撰写的一段刻骨往事;难忘的的歌谣《世上只有妈妈好》、《摇篮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妈妈给我讲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狼外婆的故事》……;
学生发言:
“画家”:
展示自画的母子图片。

我给她取名为:《童年的回忆》。

其中包含一段刻骨往事:五岁时候的一天,我正在树杈上玩耍,突然,我一把没抓住树枝,从树上摔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母亲从旁边扑了过来,一下子抱住了我,由于速度太快,母亲的脸重重撞在了前面的石头上,牙齿断了两颗,一直到今天。

我为这件事画了一幅画,一看到这张画,心中就一阵酸痛,觉得非常对不住母亲。

故事2:……
“歌星”1:
我的童年是在**的歌谣中长大的,童年的温馨歌谣让我的童年充满快乐。

妈妈教我的第一支歌我现在还会唱。

试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的怀抱,幸福享
不了……
“新闻发言人”2:
夏夜里,我躺在母亲怀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听妈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多么的幸福。

简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三、谈感受
1、请各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家庭实践活动,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新闻发言人”1:
我回家给母亲洗了一次脚,感触很深:母亲的脚皮肤非常粗糙,厚厚的老茧让我知道了母亲的操劳的辛苦,却从未在任何人面前诉过苦,而是默默无闻地、精心关爱孩子,关爱着这个家,我感到母亲的伟大。

“新闻发言人”2:……
2、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

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

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新闻发言人”1:
(展示相片)这张相片是我三岁时候拍摄的。

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一次我在暑假,
妈妈带我到车溪去旅游。

走进车溪风景园,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波光粼粼的水桥,人们都涉水过桥,我也兴奋地光着脚丫走在水桥上。

开始,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感觉到水流过我的小脚趾,好象亲吻着我的小脚丫,我忍不住想捧起这些小家伙。

正在这时,只听见妈妈在喊:“小语,抬头。

”我一抬头,“咔”的一响,吓得我一伸舌头,于是,就留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在照片中,我头戴小白帽,身穿白纱裙,伸出小舌头,正在高兴的玩水呢!我为相片取名为:欢乐在线。

每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就想起了和母亲一起快乐情景,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满足感。

“新闻发言人”2:……
“新闻发言人”1:……
四、赞母爱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朗诵。

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闻发言人”1: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

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
“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新闻发言人”2:
在文学史上,诗歌《游子吟》中赞母爱的名篇。

让学生齐背全文。

这首诗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请学生展示赞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新闻发言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新闻发言人”:有一个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就是母亲!我们要感谢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

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学生小结:
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五、送祝福
1、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新闻发言人”1: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由安娜小姐(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05年逝世,安娜·贾维斯小姐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安娜·贾维斯小姐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安娜·贾维斯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

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2、让学生出示自己做的送给母亲的礼物,并说明自己的构思意图。

每个小组选一名最有代表性的礼物进行说明,并对母亲说一句祝愿的话:
“设计员”1:
展示出两个红丝线做成的心形图案。

我给她起名为“永远的红心”。

这个大一点的心
形图案代表母亲,小一点的图案代表我,小图案在大图案的下面,代表母亲在关心着我,呵护着我,大小两个图案系在一起,象征我和妈妈永远在一起。

“设计员”2:
展示出一张“决心书”。

我想了很长时间,什么让妈妈最高兴的?我苦思冥想……。

哦,对了。

每当我上课认真听讲,学习上取得进步时,妈妈就会发自内心地高兴,并鼓励我再接再厉。

对!于是,我马上来到写字台前,写下了一张决心书:
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

⑵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
“新闻发言人”:我送给**的礼物是代替妈妈做一天的家务。

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询问学生材料来源,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说说这些材料从哪儿得来的吗?
“新闻发言人”1:这几天,通过到图书室查阅、上网游览、请教老师、家长、长辈等多种形式获得的。

师:这几位同学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整理、
调查等多种能力,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值得同学们去借鉴、学习。

小结: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

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

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投影)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
师生同唱一首歌,爱心献母亲:
播放伴奏带:《烛光里的妈妈》;
师生同唱:《烛光里的妈妈》。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