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合集下载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案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案

初三专题复习: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溶解度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掌握溶解度曲线的相关应用。

【复习过程】:一、知识再现考点①溶解度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20℃时,20g某物质能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20g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C .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D.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20g某物质,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总结】固体溶解度四要素:①②③④思考: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1)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怎样计算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溶解度的影响因素3、物质溶解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考点②溶解度曲线观察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二、典例精析【例】t 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 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

(2)M点的含义。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两溶液质量甲<乙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三、当堂检测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5℃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 1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和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C. 3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时均是饱和溶液D. 3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属于可溶性物质B. 9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溶液含溶质最多。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工具,它们在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溶解度曲线,又称溶解度特性曲线,是一种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它反映了物质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是研究溶解度规律的重要工具。

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绘制溶解度曲线时,通常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

在曲线中,每个数据点表示在特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通过这些数据点,可以观察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溶解度曲线在化学中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在化学实验设计、生产工艺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规律,为实验和生产提供依据。

四、溶解度表的编制与作用溶解度表是一种列举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表格。

它可以为实验者提供有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数据,以便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溶解度表在化学、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关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都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度变化的重要工具。

溶解度曲线以图形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而溶解度表则以数据形式提供了这些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往往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六、如何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实验温度,以实现目标物质的溶解或结晶。

2.根据溶解度表,确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实验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3.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条件是否合理,优化实验方案。

4.在环保、化工等领域,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工艺优化和废水处理。

总之,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图1
图2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考查点3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大小比较(省卷5年3考,兰州5年2考) (4)5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8_5_._5_g_;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NaCl的质量为_3_6__g。 (5)温度小于t ℃时,NaCl的溶解度_>__(填“>”或“<”)KNO3。
考查点5 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省卷5年2考,兰
州5年3考)
(13)20 ℃时,将35 g KNO3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1_3_1_.6_g,溶质质量分 数约为_2_4_._0_%__(结果保留至0.1%),溶质和溶剂的 质量比为_7_9_∶__2_5_0_(填最简整数比);50 ℃时,137g 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3_7_g。 (14)10 ℃时,图示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为_N_a_C__l>__K__N_O__3_>__C_a_(_O_H__)2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 典例串讲 2 跟踪训练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典例串讲
考向1 溶解度曲线(省卷仅2022年未考查,兰州近5年连续考查)
例1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考查点1 交含义(省卷、兰州均5年3考)
(1)图1中P点表示_t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和__氯__化__钠_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3.
(2021省卷)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
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三种溶液溶解度曲线

三种溶液溶解度曲线

三种溶液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

一般来说,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常溶解度曲线、异常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解度曲线。

1. 正常溶解度曲线:
正常溶解度曲线是指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曲线。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典型的例子是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2. 异常溶解度曲线:
异常溶解度曲线是指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曲线。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些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特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然后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种情况通常涉及到一些非常规的化学现象,例如溶解热或者晶体结构的变化。

3. 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在一定压力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典型的例子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会减小。

总的来说,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包括正常溶解度曲线、异常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解度曲线。

这些曲线的研究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控制溶解度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 物质如:KNO3
)80
2、蒸发溶剂法
60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如:NaCl
0
70 90 100
小知识 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的原因是什么?
纯碱:主要成分碳酸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天 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 减小,水中溶解不了,所 以结晶析出。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不大,所以,夏天 温度高水份蒸发,氯化钠 析出。
2019/5/6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从点、 线、交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自学指导一、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说出图中A、B、 C三点的含义:
(1)A点位于曲线的 上方 ,表示此时溶液是 饱和 溶液, 且在溶液中有 剩余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
(2)B点位于 曲线上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
的 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 饱和
练一练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度曲线示意图, t1℃时,A、B、C三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在温度 ﹥t2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
解度。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看点(或线)的位置 高低 注意:只有在一定温 度下才能比较!!!
2、线 自学指导二、观察溶解度随温 度的变化趋势,思考:
(1)在50℃时,向100g水里放入 60 gA物质,可
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
(2)在40℃时,向100g水里
放入50gB物质,得到的溶液
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
量之比是 2:5 。
(3)要使A从它的溶液中结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个方面 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 ,可以 看出物 质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 Η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
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烫
3.面 :
对于曲线 下部面 积上的 任何点 ,依 其数据 配制的溶液为 赉
(B)t1℃时,用 l00 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

退
分数的 X、y、Z 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 Sy
(c)当 X 中含有少量 y 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X 嘤
(D)t2℃ 时,三种物 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X&gt;y &gt;Z
解析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选 择题,它综合了饱和溶 笠
出有关物质的 溶解度;(2) 根据物质的溶解 度查出对应 的温 度;(3) 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 溶解度的 大小或者饱 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争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 解度或溶解
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 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 抑
影响越大; 反之,说 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俺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
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
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 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 的点有三 个方面的作 用:(1) 根据已知温度查
两条溶 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

的溶解度 相同,此时 两种物 质饱和 溶液的 溶质 质量分数也相 她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90
.
图像法: 横坐标表示:温度(℃) 纵坐标表示:溶解度(g)
表述: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80 70
.
60 50
. 40 . 30 . .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曲线应用——1.根据温度查出某物质的溶解度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3_1_.6_g____ 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____1_1_0_g____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3_6_g_____ 氯化钠在60℃时的溶解度是____3_7_.3_g____ 氢氧化钙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0_.1_8_g____ 氢氧化钙在_6_0_℃__ 时的溶解度是0.12g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知识回顾:

1.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 里到达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
的 质量 。
固体溶解度四要素:
a.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b.溶剂的量:100g水 c.溶液的状态:饱和状态
d.单位: g
提笔小练:
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有固体剩余
温度/℃
C点
溶液不饱和
溶解度曲线应用——3.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及转化
溶解度/g
线下方的点转化为线上方或线上的点: 溶液状态变化: 由不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 方法:①向左平移:降低温度
②向上平移: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
温度/℃
不饱和 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饱和 溶液
溶解度曲线应用——3.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及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
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
(2)曲线法
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
3.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 NaCl 溶液蒸干可得 NaCl 固体 B.将 MgCl2 溶液蒸干可得 MgCl2 固体 C.Mg(ClO3)2 中混有少量 NaCl 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 MgCl2 和 NaClO3 制备 Mg(ClO3)2 答案:B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核心要点归纳 1.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g 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固体的溶 公式:S=mm溶 溶质 剂×100 g 解度 影响因素:①溶剂的影响:如 NaCl 易溶于水不溶于汽油。②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 Ca(OH)2; 温度对 NaCl 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
如何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
出晶体的方法呢?
1、如何从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方法:蒸发结晶
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 蒸发结晶法
操作: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
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
观察下图,思考:



/
NaCl
g
温度/℃
2、如何从硝酸钾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
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 K(2)N少O数3固体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不大。例如 NaCl
(3) 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例如 Ca(OH)2
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 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同一温度下,溶解度越小越容易析出。.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 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 析出晶体的方法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 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分析下图,讨论: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的原因是什么?
“冬天捞碱”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结 晶析出。 “夏天晒盐”—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夏 天温度高水份蒸发,所以结晶析出。
.
5.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某 Cr2O3 样品中含有少量 Al2O3、MgO 等杂质。实验室以此样品为主要原料制取 K2Cr2O7,相关流程及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
.
已知:2CrO24-+2H+ Cr2O27-+H2O 操作 X 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
仪器中的_______。
a.烧杯
b.容量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玻璃棒
d.滴定管
答案:ac
.
3.(2016·全国高考卷Ⅱ)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 27.5%(密度为 1.10 g·cm-3),其浓 度为________mol·L-1。 答案:8.9
.
4.(2017·江苏高考卷)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 Cua(OH)bClc·xH2O。为测定 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称取样品 1.116 0 g,用少量稀 HNO3 溶解后 配成 100.00 mL 溶液 A;②取 25.00 mL 溶液 A,加入足量 AgNO3 溶液,得 AgCl 0.172 2 g;③另取 25.00 mL 溶液 A,调节 pH 4~5,用浓度为 0.080 00 mol·L-1 的 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 Cu2+(离子方程式为 Cu2++H2Y2-===CuY2-+2H +),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30.00 mL。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 过程)。
a∶b∶c∶x=n(Cu2+)∶n(OH-)∶n(Cl-)∶n(H2O)=2∶3∶1∶1,
化学式为 Cu2(OH)3Cl·H2O。
.
程。 (1)提纯KNO3(含少量NaCl)。
步骤: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
(2)提纯NaCl(含少量KNO3)。
将一定量KNO3样品溶于热水中,配制饱和溶 液,然后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步骤: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将一定量NaCl样品溶于水中,配制饱和 溶液,然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热 水洗涤、干燥。
.
答案:(1)蒸发结晶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在 HCl 气氛中加热,蒸发结晶
.
2.如图是 X、Y、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 X 溶液中混有少量 Y,怎样提纯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 Y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X,怎样提纯 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
6.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实验室可由 NaClO3 等原料制取(部分物质溶解度如 图),其实验流程如下:
.
(已知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 (1)将 80 ℃时的浸取液冷却至 0 ℃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 化学式)。 (2)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氯 化 铵 饱 和 溶 液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表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 水):
(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10 ℃
NaNO3 KNO3 NaCl KCl
80.5
21.2
35.7 31.0
100 ℃
175
246
39.1 56.6
用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晶体,其流程如图所
.
[做真题·对接高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探明考向 提升考能
(1)(2018·全国高考卷Ⅱ)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评价
配制 0.400 0 mol·L-1 的 NaOH 溶液
称取 4.0 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 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 250 mL 容量 瓶中定容
.
.
概念: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 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 1 体积水里
气体的溶 解度
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 1∶x。如 NH3、HCl、SO2、CO2 等气体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1∶700、1∶500、1∶40、1∶1 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
.
解析:(1)80 ℃时浸取液主要含有 NaClO4 和 NaCl,NaClO4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而 NaCl 受温度影响很小,当冷却至 0 ℃时,NaClO4 会因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而析 出,所以滤渣中主要物质是 NaClO4。(2)反应器中含有 NaClO4,加入氯化铵饱和溶 液后,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关系,可知溶解度最小的 NH4ClO4 首先结晶 析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ClO-4 ===NH4ClO4↓。 答案:(1)NaClO4 (2)NH+ 4 +ClO- 4 ===NH4ClO4↓
1×12050..0000mmLL=9.600×10-3 mol,n(OH-)=2n(Cu2+)-n(Cl-)=2×9.600×10-3 mol -4.800×10-3 mol=1.440×10-2 mol。
.
m(Cl-)=4.800×10-3 mol×35.5 g·mol-1=0.170 4 g,
m(Cu2+)=9.600×10-3 mol×64 g·mol-1=0.614 4 g,
m(OH-)=1.440×10-2 mol×17 g·mol-1=0.244 8 g。
n(H2O)=
1.116 0 g-0.170 4 g-0.614 4 g 18 g·mol-1
-0.244 8 g=4.800×10-3 mol,
.
【小结】:解题方法、思路
1、若得到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方法:蒸发结晶 若是有杂质(如KNO3):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2、若得到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KNO3 方法: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 干燥。
.
专题突破训练 1.请填写下列物质的结晶方法 (1)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 FeCl3 溶液中得到 FeCl3·6H2O 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