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上课用课件)

合集下载

《溶解度曲线》课件

《溶解度曲线》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判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确定物质的溶解度范围 预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趋势 指导工业生产中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过程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准备实验材 料:包括待 测溶液、溶 剂、温度计 等
设定温度范 围:根据实 验需要设定 温度范围, 如0-100℃
绘制曲线: 将待测溶液 在不同温度 下的溶解度 数据绘制在 坐标轴上, 形成溶解度 曲线
葡萄糖的溶解度曲线是表示葡萄糖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曲线的拐点:在特定温度下,葡萄 糖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曲线的形状:随着温度的升高,葡 萄糖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曲线的应用:在制药、食品等行业 中,葡萄糖的溶解度曲线用于指导 生产过程和优化产品质量
硫酸钙的溶解度曲线
硫酸钙的溶解 度曲线是表示 硫酸钙在不同 温度下的溶解
优化结晶工艺:通过溶解度曲线优化结晶工艺,提高结晶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过程中的问题,如结晶速度慢、结晶 质量差等,并提出解决方案
物质含量的测定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物质的溶解度 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溶解度 应用实例: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含量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增加压强,气体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结晶过程中的应用
确定结晶条件: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合适的结晶温度和浓度
控制结晶过程:通过溶解度曲线控制结晶速度,避免结晶过程中的杂质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影响实验结果

溶解度曲线图(课堂PPT)

溶解度曲线图(课堂PPT)
5
2.含义
• 注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 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 例如:NaCl在20 ℃的溶解度为36 g, • 表示的意义就是: • ①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 g 氯化钠时溶液
达到饱和状态, ②在20 ℃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
6
练一练
1.(2016·安徽)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
量分数为___3_7__.5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 液中变化的是____b_c__(选填序号)。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t_℃__时__,__甲__、__乙__两__物__质__的溶解度相等 _________(答出一条)。
g

180


17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0.20 解 度
g 0.15
0.10 160
150
0.05
140
130
硝 酸
12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温度/℃
110
100

90


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80
高而 增大 ,例如硝酸钠、氯
易溶 >10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的种类
溶剂的种类
温√ 度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5、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课 件
目录
• 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 • 溶解度曲线的影响因素 •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 溶解度曲线的发展历程 • 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 • 溶解度曲线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01
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
溶解度的定义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 溶解量。
溶解度通常用单位为质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的溶质来表示 。
溶解度曲线对于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溶 解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有 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溶解度曲线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测量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溶解 度曲线的测量精度不断提高,对 于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
意义。
新型材料
随着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型材 料的出现,溶解度曲线的研究和应 用领域不断拓展。
溶解度曲线还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例如,溶 解度曲线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标准焓变等热 力学参数。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制备 和加工过程。例如,可以通过溶解度 曲线了解不同溶剂对材料制备的影响 ,从而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解度曲线还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结 构和性质。例如,可以通过溶解度曲 线研究材料的相变过程、晶体结构和 物理性质等。
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容易结晶,而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则难以结晶。
通过改变温度,可以使得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方便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在化工生产中,了解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对于确定工艺条件、提高 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溶 剂,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为溶解度曲 线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提供了新的手 段,有助于深入探讨溶解度曲线的 规律和应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22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22张PPT

9.(2019·常州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B的溶解度是__3_6_.0__g;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 SA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升度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 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ωA__>____ωB(填“>”、“=”或 “<”) (继3续)蒸现发有掉t21℃0g的水B,的仍溶将液温10度0将恢其复蒸到发t2℃掉,10此g水时,析再出将B的温质度量恢_复__>到_t_23℃g时(,填析“>出”、3g“=B。”或若“≥”)
D.16g
12.t1℃时,向盛有等体积水的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 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1℃时,_①__(选填“①”或“②”)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 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w
100Leabharlann S gS100
%
3.固体饱和溶液不同情况下各量变化
恒温蒸发
溶解度 溶质 质量
不变 减小
溶剂 质量
减小
溶液 溶质 质量 质量
分数
变化趋势
减小 不变 析出晶体
KNO3饱和 溶液升温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变不饱和
氢氧化钙饱 减小 和溶液升温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析出晶体
S 100 w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 1 w
中考真题集训
1.[2019·威海]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B.20 ℃时,50 g水中溶解了15 g的硝酸钾,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 g C.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 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90
. .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解 200
度 190
( 克
180 170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解 度
所有气体 与 固体Ca(OH)2
0
温度/℃
①硝酸钾 ②熟石灰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
19
应用1: (1)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喷出。—— 压强
打开瓶盖, 瓶内压强下降,气体溶解度减小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温度 喝汽水后,温度上升,气体溶解度减小
应用2: 烧开水过程中,不断有气泡冒出。
B.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D. 甲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溶 解


(g) 乙
冰水


-0
温度( C)
12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3课时)
-
13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书》P38
101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
6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g乙,则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比( D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
溶解度随着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而变化。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可以提高溶解度。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溶解度的单位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为 “g/100g溶剂”或 “g/mL溶剂”。
不同单位之间可以通 过换算关系进行转换。
在科学研究中,也使 用其他单位如摩尔/ 千克(mol/kg)来 表示溶解度。
污染治理
溶解度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土壤修复
了解污染物的溶解度有助于确定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
水质控制
溶解度的测量可以帮助评估水质,预测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 险。
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1 2 3
食品添加剂 溶解度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分散性和应用效果。
风味物质 溶解度影响食品中的风味物质的释放和感知。
06
CATALOGUE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模拟技术
计算机模拟原理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
01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运动状态,预测溶解度。
蒙特卡洛模拟
02
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分子的分布状态,预测溶解度。
量子化学方法
03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溶解度。
模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
设计实验步骤
确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实验条件 的控制(如温度、压力)、取样、数 据记录等。
选择合适的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 如恒温水浴、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根据实验设计,准备所需的实 验仪器和试剂。
安装实验装置
按照实验步骤,安装实验装置, 确保仪器连接正确、密封良好。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34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34张)

2.气体溶解度 (1)含义:气体在一定温度时溶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的气体体积,常记为1∶x。 (2)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强,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 增大溶解度增大。
3.溶解度与结晶方法: (1)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KNO3,应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结晶。 (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如NaCl,应 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结晶。
(3)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t2 ℃时,将15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解析】(1)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 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使a、c的饱和溶液 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蒸发溶剂。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c相似。
答案:(1)蒸发溶剂 (2)c (3)b>a>c (4)100
【加固训练】 1.20 ℃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水的质量/g
10 10 10
加入的NaCl 质量 2 3 4
未溶的NaCl 质量/g 0 0 0.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实验②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0 g D.实验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
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 到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 多。
a.80 ℃ b.60 ℃ c.40 ℃ d.10 ℃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想在初中化学中应用的例子比较常见,溶 解度曲线图正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化学 中典型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 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 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由于该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因 而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本节课 围绕溶解度曲线的学习来引导同学们分析读懂溶 解度曲线图并能尽可能熟练地应用于解题。
30
<
B

5.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 。 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 不能 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 (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 (填序号) 的是_______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硼酸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知识与技能
重点 重、难点
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 理的过程,和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注重学生科 学素养的培养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t/℃)为横坐标,溶解度 (s/g)为纵坐标,能形象地看出物质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是不同的。
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 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是 明显增大 。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 6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 的含义是 。 相等,均为 52g (3)37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 30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92.5 。 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 和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 的 冬 季捞取纯碱。
分析:由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影响不同,所以导致了不同季节的生产 产物不同.夏天由于水蒸发量较大,水 分损失多,所以导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的氯化钠析出.而冬天时,由于大 温差的存在,导致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碳酸钠结晶析出.故答案:冬
A.
硝 酸 钾
硝 酸 钠
.B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2.A点的含义是 在 60℃时,硝酸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度为 110g。 __________________ 3.70℃时氯化铵的溶解 60g 度为______ 4.B点表示60℃时硝酸 钾的溶液为 不饱和 ______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 和”)
溶 解 度 g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溶解度曲线
熟悉 意义 掌握应用
布 置


练习册:28页 基础训练 1~11题
甲的饱和溶液 且有未溶的甲
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大小 甲的恰好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 饱和溶液 度大小; 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 甲的不饱 化趋势; 和溶液 ④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和增加溶质将不 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如何通过增加溶质、改变温度或蒸 发溶剂,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2017通辽)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 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 象如图 1 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 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考 A.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 链 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接 B.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 是氯化钾 C.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 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中 考 链 接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甲 。
度相等。
2.(2016通辽)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 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③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 N ;P点表示的含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3.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0℃时,A的溶解度是 20g 。
(2)在
t2
℃时,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B、C的饱和溶液
溶 解 度 /g 60 40 20 0 t1
A B
从t2℃降至t1℃时,没有 晶体析出的是
C
t2 温度/℃
C

4.下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 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 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3.(2015通辽)如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中 考 链 接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形成 100gA C. 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降至20℃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
规律: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 等,曲线为 陡升型 ;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缓升型 而略有增大,如氯化钠等,曲线为 ;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曲线为 下降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度/℃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如图,A、B、C分别表示三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C>B>A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
⑵ 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B>C=A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 t 2 ⑶ __________℃时, B和 C
的溶解度相等。
前 提 诊 测
1.在20℃时,100g水中溶 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36 是 _____ g,氯化钠属于A _____ 物质。
A.易溶 C.微溶
B.可溶 D.难溶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g
硝 酸 铵
前 提 诊 测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