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100例医院收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再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空腹血糖(FPG)、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等指标检测,并计算BMI指数、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除了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FPG、BMI、TC、TG、FFA以及HOMA-IR与RBP-4呈正相关性;通过多元逐步分析发现,FFA与HOMA-IR是造成血清RBP-4异常的高危因素,常数项为0.253。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4异常增高与糖脂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在2型糖尿病的出现和进展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糖脂代谢随着临床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深入,发现了视黄醇结合蛋白-4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形成机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3]。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100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收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为(59.1±3.4)岁;病程为1~8年,平均为(6.2±0.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并且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视力下降等典型症状,且糖尿病分型为2型[4]。

抗氧化药物添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抗氧化药物添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抗氧化药物添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范勤毅;干静;王晓蓉;李琳;张煜;刘振国【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035)002【摘要】目的探索抗氧化剂α-硫辛酸添加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2例)和添加治疗组(32例),添加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共14 d.观察入组患者发病48 h脑卒中患者NIHSS、改良Rankin评分;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hs-CRP、炎性因子(IL-1、IL-6、TNF-α)和血清8-OHDG、MDA和SOD.治疗14 d后重复上述血液指标和NIHSS评分.发病12 w进行mRS和ADL评分.结果常规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在治疗14 d时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及发病12 w时mRS评分差值均提示添加治疗组针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常规治疗组好,评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ADL评分在添加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治疗14 d 后,添加治疗组8-OHDG、MDA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中8-OHDG、MDA和 SOD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炎性因子(IL-1、IL-6、TNF-α)和hs-CRP差值在两组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添加α-硫辛酸进行抗氧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症状缺失程度的改善及恢复有较好的效果,能更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effect on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of alpha-lipoic acid addi-tive treatment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Methods 64 ACI cases with T2DM were randomiz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additive treatment group.Patients in additive treatment were given alpha-lipoic acid for 14 days except the sam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NIHSS,mRS or ADL were eval-uated and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HbA1c,blood lipid,hs-CRP,IL-1,IL-6,TNF-α,8-OHDG,MDA,SOD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14 days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the mean NIHSS scale difference of additive treate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12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of mRS score we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level of 8-OHDG and MDA in addit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of 8-OHDG,MDA and SOD in control group and addit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Conclusion For ACI patients with T2DM,alpha-li-poic acid antioxidant treatment have good effect of motor recovery an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oxidative stress reaction.This can be a guide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this kind of patients.【总页数】5页(P131-135)【作者】范勤毅;干静;王晓蓉;李琳;张煜;刘振国【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芪冬瘫复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孟雪莲;吴建波2.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J], 赵亮;赵健康;王广霞3.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J], 赵亮;赵健康4.达格列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J], 张中兴;李英群;5.达格列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J], 张中兴; 李英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

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
肽还原 酶组 常规治疗 + i Vt E组
常规治疗 + i Vt C组
3 讨论 .
2 4 2 5 2 4
933 7 . 6±2 6 0. 4 l 7 . 1±1 . 6 162 97
9 2 9 ±1 3 1.4 7. 4
放射学杂志,03 ( )8 4 20 ,5 : 0—8
2 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
陈祖 香
湖 南省 长沙市二 十三冶 中心 医院 。 湖南 长沙 400 100
【 摘要】 目的: 探宄2 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 现时间的影响。方法: 20 年 6 选取 04 月至20 年 6 06 月2 型糖尿痛 患 9 名, 者 8 随机分为常规 治疗组、 常规治疗+谷胱苷肽还原酶组、 常规治疗+Vt i E组和常规治疗 + i Vt C组四组, 随访 患者, 比较并发症出现 时间。结果: 常规治疗 +谷胱苷肽还原酶 组、 常规治 疗 + i 和常规 治疗 + i Vt E组 Vt 的并发症 出现 时间均大 于常规 治疗组 ; C组 常规 治疗 +Vt 的并发 症 出现 时 间大于常规 治疗 + 胱苷肽 还原 酶组 i E组 谷 和常规 治疗 + i Vt ; 治疗 + C组 常规 谷胱 苷肽还原 酶组的 并发症 出现 时间大 于常规 治疗 + i Vt 。结论 : C组 糖尿病早 期抗 氧化治 疗延缓 并发症发 生。 【 关键词】 糖尿病; 抗氧化治疗; 并发症 di1.9 9 in 10 15 .000 .4 0: 36 s .06— 9 921.902 0 s 文章 编号 :06—15 (00 一 9 23 0 10 99 2 1 ) o — 39— 2
本 研究结果 表 明: 规治疗 + 胱苷 肽还原 酶组 、 常 谷 常规 治疗 +Vt 和 i E组 常规治疗 +Vt i C组在 延缓并发 症出现 时 间上优 于常规 治疗 组 。这 与文 献 的 报道~致 , 氧化剂 治疗可 以有 效 防止 或 减慢 T D 抗 2 M大 血管 或 微血 管 并发 I11 病例 选择 : 2 o 年 6月至 20 .. 选取 o 4 06年 6月 2型糖 尿 病患 者 9 8 症 的进展 [ 。 名, 男性 5 , 性 4 , O例 女 8例 年龄 l 6 , 8— 0岁 平均 4 .8± .6岁 。 8 1 84 本研 究结果 表 明: 种抗氧 化剂 延缓并 发症 出现 时间效果 依次 为 Vt、 三 i E 112 纳入标 准 : .. 2型糖尿病 诊 断标 准为 19 9 9年 WH IF公 布 的诊 O、D 谷胱苷肽 还原酶 和 Vt。大量 研究 表 明抗氧 化 Vt i C i可以 降低 糖尿病 患 者及 断标 准 : 动物模 型的氧化应 激水平 和脂质 过氧化 物反应 , 中最主要 是 Vt 其 i C和 Vt。 i E 1121 具 有 典 型 症 状 , 腹 血 糖 ≥7 O m l1 餐 后 血 糖 ≥ 1. . .. 空 .m o 或 / 1 Vt 脂溶性抗 氧化剂 , 用于脂质 过氧化 物反 应 的连锁 反应 , 除超过 氧 i E是 作 清 1 mmo l l ; / 化 自由基 , 中和正常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簇并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 I 12 2 没 有典 型 症状 , ... 仅空 腹 血糖 ≥7 O m l1 . m o 或餐 后 血 糖 ≥ l. 物 反应 , / 1 也可 以和水溶 性抗氧 化剂 ( Vt 如 i C和谷 胱 苷肽 ) 相互 作用 , 减少 蛋 1 mo l 再重 复一次 , 以上值者 , 以确诊为糖 尿病 ; m l应 / 仍达 可 白质 糖化 、 脂质 氧化及 血小 板聚 集 。合理 摄 入水 果 、 菜 、 物脂 肪 和植 物 蔬 动 112 3 没 有典 型 症状 , ... 仅空 腹 血糖 ≥7 O m ll . m o 或餐 后 血糖 ≥ 1. 油等 可 以满足人体 需求 。关 于 Vt / 1 i E补充对血 糖水 平及糖尿 病心血 管并发 症 1 mo 1 耐量 实验 2小 时血糖 ≥1.m o l m l糖 / 11 m l 者可 以确 诊为糖 尿病 ; / 发 生率影 响的临床 研究结果 仍存 在争议 。多项 研究 指 出在 T D 2 M患 者 中补 1 13 排除标 准 : .. 1型糖尿病 患者 ; 糖尿 病患 者 , 已有 并 发症 出 充 rt 能可 以有效地 防止低密 度脂 蛋 白 ( D ) 化 , 而 防止心 血 管并 2型 但 i e可 L L氧 从 现 ; 耐量 2小时血糖 78—1.m /1 间 , 如糖 . 11 mo 之 / 为糖耐量 减 ; 如空腹 血糖 6 发症 的发生 , 未发现 相应 的空腹血 糖和糖 化 血红蛋 白水 平 的降低 。 能 . 但并 可 1 7O m l1 — .m o 为空 腹血糖 受损 , / 均不诊 断为糖尿 病 ; 若餐 后血 糖 < .m o 是由于 Vt 78 ml / i E作用于质膜而不是线粒体呼吸链 , 后者正是细胞内 R S产生或 O l 空腹 血糖 < .m o l 以排除糖 尿病 。 及 56 m l 可 / 者其 它包括 细胞凋 亡、 因转录等 细胞 内事 件 的主要 场所 圈。关 于这 点 , 基 有 12 方 法 : . 报道指出胰岛 P细胞线粒体功能易受氧化损伤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和线粒 12 1 研究 分组 :8名 2型糖 尿病患 者随 机分 为常 规治疗 组 、 .. 9 常规 治 体膜通透性降低, 从而引起细胞坏死或凋亡。Vt i E可以抑制 L L氧化但不 D 疗 +谷胱 苷肽还 原酶组 、 规治疗 +Vt 常 i E组和 常规治疗 +Vt 四组 , 组 能改 善胰 岛 P细胞 功 能 。谷 胱 苷 肽 还原 酶 也 是 一 种 重 要 的抗 氧 化 剂 , i C组 每 与 人数分别 为 2 、4人 、5人 和 2 5人 2 2 4人 。各 组患者 年龄 、 性别 差 异不 明显 ( Vl Vt P i i E、 C等多种 抗氧化剂 具有协 同作用 。Vt 水 溶性 抗氧 化剂 , 以清 i C是 可 > .5 。 O 0 ) 除O H等 自由基 , 通过氧化 一还 原 反应 使 Vt 由基 再生 成具 有抗 氧 化作 i E自 常规 治疗方法 为 : 教育 、 健康 控制饮食 、 强运 动 、 加 口服降糖 药 物和 注 射 用 的 Vt 并且 可以提 高 C H水平 。 i E, S 胰 岛素等 。 有 证据 表明 : 营养过度 、 岛素抵抗 、 耐 量损 害、 胰 糖 糖尿病 均有 氧化 应激 122 结果 判断 : 2型糖 尿病 患者 人院确 诊的时 间算起 , 录出现 急 发生 。氧化 应激是指 机体在 遭受 各种 有 害刺 激 时 , .. 从 记 活性 氧 族 ( O ) R S 的产 生 性或慢性并发症的时间。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 和抗氧化防御之间严重失衡, 导致 R S O 在机体或组织蓄积而引发细胞毒性, 糖尿病昏迷、 感染。慢性并发症… :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从而造 成组织 损伤 的过程。共 同土壤学 说 ( 指冠 心病 、 尿病 都源 于一个 是 糖 糖尿 病性视 网膜病变 、 心脏微 血管病变 和心肌代 谢紊 乱 )神 经病 变 、 的其 共同的致病基础 一一 、 眼 胰岛素抵抗 , 她是导致冠心病、 糖尿病的“ 共同土嚷” 医 学界将 这一理论 称为 “ 共同土 嚷学说 ” ) 。 中提 出: 化应 激是 胰 岛素抵 抗 、 氧 B 他 病变 、 糖尿病 足 。 并 12 3 统计方法: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 )4 ) 采用统计 细胞和 内皮 功能异 常 的根 本 发病 机 制 , 最 终 导致 糖 尿病 和心 血管 疾病 。 x一 - , s 高血糖 、 离脂肪酸 ( 游 即脂 毒性 ) 导线 粒体 电子传 递链 R S生 诱 O 软 件 SS 1. P S5 0进行统计 分析 , 本均数 比较采用 t 两样 检验 , 个样 本均 数 比 研究表 明 , 多 产过剩 , 能是激 活参与高 血糖 、 可 血脂紊 乱相 关性 内皮 功能 障碍 发病 的其他 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 .5检验水准, O 0 按 00 P< .5为有显著性差异。 各个通路的首要关键性事件。1细胞是氧化应激损害的重要靶点。氧化应 3 2 结果 . 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 损伤线粒体并 常规治 疗 +谷 胱苷 肽还 原 酶组 、 常规治 疗 +Vt i E组和 常 规治 疗 +Vt 激通过抑制 B细胞中胰岛素表达, i C 从而

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

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

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98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谷胱苷肽还原酶组、常规治疗+VitE组和常规治疗+VitC组四组,随访患者,比较并发症出现时间。

结果:常规治疗+谷胱苷肽还原酶组、常规治疗+VitE 组和常规治疗+VitC组的并发症出现时间均大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VitE组的并发症出现时间大于常规治疗+谷胱苷肽还原酶组和常规治疗+VitC组;常规治疗+谷胱苷肽还原酶组的并发症出现时间大于常规治疗+VitC组。

结论: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延缓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抗氧化治疗;并发症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已成为许多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焦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与T2DM密切相关,本文探究2型糖尿病早期抗氧化治疗对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影响,并比较几种抗氧化剂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病例选择: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98名,男性50例,女性48例,年龄18-60岁,平均48.18±8.46岁。

1.1.2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1999年WHO、IDF公布的诊断标准:1.1.2.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1.1.2.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1.1.2.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1.1.3排除标准: 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但已有并发症出现;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如空腹血糖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若餐后血糖0.05)。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95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AUG. 2023,Vol.30, No.8, Total No.169【第一作者】陈素华,女,主管,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患者管理。

E-mail:****************【通讯作者】陈素华·论著·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陈素华1,* 孙继红21.郑州颐和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其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展开研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40例),分别为有氧运动组:实施有氧运动干预;抗阻运动组:实施抗阻运动干预;联合组:实施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干预;空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饮食,不做其他干预。

统计四组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联合组患者的FB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与联合组相比,空白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患者的FB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更高(P <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联合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与联合组相比,空白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更高(P <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联合组患者的MDA水平显著升高,SOD、8-OHdG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与联合组相比,空白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患者的MDA水平均显著更高,SOD、8-OHdG水平显著更低(P <0.05)。

抗氧化剂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影响

抗氧化剂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影响

抗氧化剂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关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要注意抗氧化剂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影响,这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会带您一起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抗氧化剂的作用抗氧化剂是指一类化学物质,它们能够防止或减缓细胞中因氧化而引起的损伤。

氧化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它的结果可能导致细胞膜破裂、DNA损伤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而抗氧化剂的作用在于抑制或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细胞的健康。

抗氧化剂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体内代谢紊乱,容易引起细胞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是指一种由于氧化反应引起的细胞特定生理功能的改变,这种反应会影响到蛋白质、糖类等代谢过程。

而抗氧化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氧化状态,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

其次,抗氧化剂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酸化反应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

再次,抗氧化剂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受阻,从而导致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

而一些抗氧化剂如多酚类化合物等,可以通过减少胰岛素敏感细胞中氧化应激的情况,从而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抗氧化剂的应用尽管抗氧化剂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影响十分积极,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抗氧化剂不应该作为糖尿病控制的唯一手段。

除了注重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节,还需要结合相关药物的治疗进行治疗。

其次,抗氧化剂也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应用。

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有着不同的治疗指向,而且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因此药物的应用也需要个体化。

结语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抗氧化剂对代谢的影响。

复合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复合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将 6 符合研 究条件的 T D 患者 随机 分为 非干预组 ( 0例 2M B组 ) 低 剂量组 ( 、 C组 ) 中间剂量组 、
( D组 ) 高剂量大豆异 黄酮和 Vt 、 i 、 i Vt 合干预 组 ( C E混 E组 ) 同时以正 常人为 对 照组 ( , A组 ) 。检 测各 组空腹 及 O T 后 12 4 6h的血糖及胰 岛素水平 , Cr ,, , 计算各 自的 6 h曲线下面积。结果 4个糖尿 病( M) O Tr D 组 G 后血胰 岛 素/ 血糖 曲线下面积及血糖水平均显著 高于正 常对 照组 ( 0 0 ) P< . 1 。4个 D 组 间比较 : M 血胰 岛素 曲线下 面积 , c,
空 腹 水 平 。4个 D 组 血 糖 于餐 后 lh即 显 著 升 高 , 后 2h达 峰 值 , 后 6h才慢 慢 回 落 至 空 腹 水 平 。血 糖 的 增 M 餐 餐
值 D组和 E组均显著低 于 B组和 C组( 0 0 ) P< .5 。结论 中等剂量和 高剂量的 大豆异黄 酮 Vt 、 i i Vt C E复合 抗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词 】 大豆异黄酮 维 生素 c 维生素 E 胰 岛素 曲线下 面积
氧 化 剂
血 糖曲线 下面积 营养支持 复合抗
近 年来 , 后 血糖 代 谢 状 态 的异 常 在 心血 管 病 餐
变发生 中的作用 日益 引起 人们 的高 度重 视 … 。餐 后
病病史和家族史, 年龄 3 8 , 9例 , 6 。 0~ 0岁 男 女 例 按性别 、 年龄将研究对象分层 , 每层 内按 体质指数
D, E组 均低 于 B组 , E组与 B组 比较 虽差异无显著性 , 也有一定的 意义( 且 但 P=0 03 。血糖 曲线 下面积 : .6 ) D组 和 E组均低 于 B组 , 各组 间差异无显著性 ( 0 0 ) 但 P> . 5 。血糖 变化 : 正常人 于餐后 1h达峰值 , 餐后 2h即恢复至

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郭郁郁;顾婷;隋春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18)001【摘要】目的探讨α-硫辛酸与维生素C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α-硫辛酸组、维生素C组,各30例.60例患者均接受7d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α-硫辛酸组,继续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给予α-硫辛酸治疗,维生素C组,继续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给予维生素C片治疗.检测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CH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CRP)、细胞黏附分子(ICAM-1).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SOD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血清MD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经α-硫辛酸或维生素C治疗后血清SOD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血清MDA含量均较治疗前、降糖治疗7d 后明显降低.结论强化降糖治疗加用α-硫辛酸与维生素C存在一定抗氧化能力,但不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总页数】3页(P95-97)【作者】郭郁郁;顾婷;隋春华【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11;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11;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荷丹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陶志敏;王丹萍;张素贞;孔蕊2.高通量血液透析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毒素清除和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何建忠;陈光权3.增液汤联合格列美脲对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郝立鹏; 吕洋; 张有涛4.短期胰岛素强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高银虎;左军;汤之铭5.利拉鲁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J], 张冰;尚军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

患者均行生活方式干预,给予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循环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将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RBP4、胱抑素C(Cys-C)、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FPG、2 h PG、HbA1c)、血脂(TG、TC、LDL-C、FFA)、β细胞功能(HOMA-IR、HOMA-β)、血压、体重指数、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NIHSS评分等方面的变化,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RBP4、Cys-C、Hcy、hs-CRP水平、FPG、2 h PG、HbA1c、HOMA-IR、TG、TC、LDL-C、FFA较治疗前均下降,HOMA-β均升高,其中治疗组变化更明显,治疗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抗氧化剂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RBP4和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可降低NIHSS评分。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共同机制,抗氧化已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新的治疗手段,α-硫辛酸是目前抗氧化剂中作用最强的一种,在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备受关注[1-2]。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脂源性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成为新的研究热点[3]。

有学者将RBP4视为判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4]。

抗氧化治疗对该类患者RBP4水平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使用α-硫辛酸治疗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旨在观察其对患者血清RBP4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住院的T2DM合并ACI患者110例,其中男57例,女53例;年龄37~84岁,平均(60.7±12.8)岁;糖尿病病程11个月~28年,平均(9.3±4.1)年。

将患者按入院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 或MRI证实,且脑梗死发病时间均在72 h之内,并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感染、继发性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脑出血、胃肠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

本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所有受检者入院24 h内空腹采血,用日立7180Q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FPG、2 h PG、HbA1c)、血脂(TG、TC、LDL-C、FFA)、β细胞功能(HOMA-IR、HOMA-β)、胱抑素C(Cys-C)、半胱氨酸(Hcy)、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肝肾功能等,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RBP4滴度,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其说明书程序操作。

入院后患者均行生活方式干预,停用口服降糖药物,单纯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应用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循环药物,并根据患者血脂、血压水平选用调脂、降压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将α-硫辛酸注射液(亚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

对照组将维生素C 3.0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

治疗结束后空腹采血复查上述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RBP4、Cys-C、Hcy、hs-CRP、β细胞功能、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方面的变化,按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的RBP4、Cys-C、Hcy及hs-CRP比较两组治疗前的RBP4、Cys-C、Hcy、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RBP4、Cys-C、Hcy、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和β细胞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的FPG、2 h PG、HbA1c、HOMA-IR、HOMA-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A1c、HOMA-IR、HOMA-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的TG、TC、LDL-C、F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G、LDL-C、F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的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分别为(4.67±2.51)分和(6.18±2.74)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02),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x±s)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54)12.17±3.48 7.51±3.02*治疗组(n=56)12.36±4.15 6.28±2.43*t值 2.641 1.835P值0.806 0.002*与治疗前比较,P<0.012.5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微腹胀,1例出现皮肤瘙痒,经对症处理2 d内症状消失;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压、体质指数、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无患者退出冶疗。

3 讨论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最近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8周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6%[5]。

长期高糖状态下,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血黏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脆性增加,循环血流减慢,红细胞淤积、破裂,动脉内膜光滑程度减低,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在动脉管壁中层的沉积增多,因此,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脑梗死[6]。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致死率、致残率高,存活者50%~70%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智力障碍、言语功能减退或丧失等后遗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措施,对于促进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

急性脑梗死时缺血、缺氧的线粒体产生大量自由基,再灌注时这些自由基大量进入缺血组织引起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使细胞膜生理功能遭到破坏,导致神经元结构异常而坏死。

抗氧化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新策略,在动物实验中疗效确切,但因临床研究所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等不同所获得的结果差异较大。

α-硫辛酸是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氧剂中作用最强的一种,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再生体内其他抗氧化剂、螯合金属离子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7]。

同时α-硫辛酸还参与三羧酸循环,改善K+-Na+-ATP酶的活性,恢复神经细胞能量通路;另外,α-硫辛酸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可以顺利通过血脑屏障深入到细胞各个部位发挥作用,所以也被称为“万能抗氧化剂”。

α-硫辛酸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8]。

本研究应用抗氧化剂α-硫辛酸治疗后发现患者的RBP4、Cys-C、Hcy、hs-CRP 水平均明显降低,与使用维生素C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yar等[9]的研究类似。

RBP4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主要来源于脂肪细胞和肝细胞,与IR、肥胖及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10]。

研究认为RBP4与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相关,有学者将RBP4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预测因子[11]。

胱抑素C(Cys-C)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研究显示Cys-C不仅是早期肾损害的标志,还能够预测糖尿病的发生,参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半胱氨酸(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2-13]。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上最敏感的炎性标志物之一[14]。

使用抗氧化剂α-硫辛酸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说明α-硫辛酸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再生其他抗氧化剂等途径而发挥降低脂肪因子分泌、调节半胱氨酸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本研究也发现在胰岛素用量相当的情况下使用α-硫辛酸治疗后患者FPG、2 h PG、HbA1c下降更明显,可能是通过α-硫辛酸直接保护β细胞免受自由基攻击、抑制肝糖原分解、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机制达到显著降糖作用,与Bao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使用α-硫辛酸治疗后患者的TG、TC、LDL-C、FFA均明显下降,显示α-硫辛酸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从而降低血脂异常对胰岛β细胞的脂毒性,利于β细胞功能的恢复。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应用α-硫辛酸治疗后患者的HOMA-IA下降明显,HOMA-β升高显著,说明α-硫辛酸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另外,本研究发现应用α-硫辛酸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表明α-硫辛酸可通过降糖、调脂、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途径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