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石头》阅读答案
2020-2021学年初中语文寒假生活群文阅读素材:李娟散文

初中语文寒假生活群文阅读素材:李娟散文【作家名片】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中国当代作家。
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报纸开设专栏。
2003年1月,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
2010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
2011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2012年,相继出版长篇散文《冬牧场》与《羊道》系列散文。
2017年,出版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她的散文生动地呈现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原始生存状态、民风民俗、地貌风情,以及民族大融合的和谐情景,真实地反映了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们坚强乐观、尊重自然、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美好品德。
李娟以其文章的题材独特新鲜,语言清新活泼,风格个性鲜明,被誉为“阿勒泰的精灵”,深受文学界的好评和普通大众读者的欢迎。
【群文阅读】图片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李娟我们祖上几乎每一辈人都会出一个嗜赌成性的败家子。
到了我外婆那一代,不幸轮到了我外公。
据外婆回忆,当时破草屋里的一切家私被变卖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只木箱一面铁锅和五个碗。
此外就只剩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
连全家人冬夏的衣裳都被卖得一人只剩一身单衣,老老少少全打着赤脚。
但是外婆一直藏着一只手掌心大小的铜磬。
那是她多年前有一次走了五十里的山路,去邻县赶一场隆重的庙会时买的。
对她来说,这只小小的磬是精美的器物,质地明亮光滑,小而沉重,真是再漂亮不过了。
更何况她曾亲眼见过庙子里的和尚就是敲着它来念经的(当然,那一只大了许多)。
于是它又是神圣的。
她时常对外公说,那是观音菩萨的东西,不可"起心"。
可外公偏偏起了心,有一天输得红了眼回家对外婆拳打脚踢,逼她交出磬。
后来外婆实在是被打急了,只好从怀中掏出来掷到门槛外。
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
六十多年过去了,外婆至今还时常唠叨起那只小磬,不时地啧啧夸赞它的精巧可爱。
202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好姑娘加孜玉曼李娟在冬库儿,卡西弄坏了我外套上的拉链,并且将我的一件外套、两件毛衣、一件T恤和三条裤子上挂出了大洞。
另外,还弄丢了我一条纱巾、一条围巾、三把梳子、三面镜子、一串项链、一枚成指、十来枚小卡子,七八只圆珠笔。
又因为我全部的家当差不多就只有这些,这位姑娘施加于我的所有破坏行为也只好到此为止。
总之,经历过这家伙的洗礼之后,再面对加孜玉曼这样的好姑娘,简直快要流泪了。
加孜玉曼和卡西是初中同学,也同时回去放羊。
卡西总是四处桂彩,大大咧明,像个孩子一样。
而加孜玉曼总是整齐清洁,坐在大家中间总是默默无声,被人注视时会羞赧地微笑,也还是像个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孩子吧。
海拉提一家人口单薄,牛羊又多。
于是海拉提的妻子沙拉古丽常常请这两个小姑娘来家里帮忙千活。
海拉提每天都要出去放羊,沙拉古丽身体瘦弱多病,爷爷托海又上了年纪。
于是很多事情都得靠邻居们帮忙。
比如洗羊毛什么的。
洗羊毛是很辛苦的活。
因为羊毛实在太脏了,又脏又沉重,而溪水冰凉刺骨。
大家洗衣服时都会生火烧热水洗,为什么洗羊毛时就只用凉水呢?我们四个人抬着一只长铁盆、一只大塑料圆盆以及几大块刚剥离的羊毛片,来到山下的水流边。
两个姑娘面对面蹲着,不停地地揉啊拧啊,还洒了洗衣粉用木棍又捶又捣的,忙乎了两个多钟头,才洗完这几块羊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00一、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石头会唱歌顾晓蕊①我想说的石头,不是溪水畔或山坡上冷硬的带有棱角的石头。
石头是一个人的名字。
②初见时,几名临时工围在一起说笑,只有他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儿。
他50岁上下,长得黑瘦,裹着一身破旧的沾满油污的灰褐色工装。
许是常年奔波的缘故,晒得黑红的脸庞刻满沧桑,一双凹陷的眼睛,却深邃而明亮。
③老石踏实勤快,脑子又灵活,相熟以后,大家都愿意跟他搭帮干活。
“石头,跟着走喽。
”“老石,来搭把手。
”他“嗯嗯”应道,脸上现出谦卑的笑。
④一天清晨,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
我循声朝窗外望去,不禁惊住了。
⑤那个唱歌的人竟是老石,只见他站在屋前的空地上,身着白衫黑裤,看上去很精神。
他唱罢一曲又一曲,唇间轻吐的乐符,如一簇绚丽的火苗,弥散成温暖的笑容。
⑥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听,抛出些难听的话,“大早上的,抽什么风……”歌声戛然而止,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扭身逃进屋里去了。
⑦后来的几天早上,听不到老石的歌声,我心里有点儿失落。
没想到有天下班吃过晚饭后,我去离驻地不远的河边散步,又遇到他。
他拣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继续练起了歌。
⑧有一次周末,我乘车到市里闲逛,在返回的公交车上遇见了刚买磁带回来的老石,他主动帮我拿东西。
攀谈间,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唱歌。
正说着,从旁边的小道上走来两个人,一高一矮,高个子男人夸张地叫道:“哎哟,老石,今天有啥好事,买这么多东西?”⑨“不不……不是的,我是帮朋友拎的。
”⑩矮个子男人撇撇嘴,说:“我想着也不可能,老石平日抠得紧哩。
”⑪高个子男人接话道:“你还别说,老石用节省下的钱,供出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呢。
”⑫那一瞬间,我心里一阵翻涌。
他常年在外奔波劳碌,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任都市的风沙将自己变得粗粝。
然而一唱起歌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眼眸里升起股柔亮的东西,像两簇火苗。
这背后藏着的,是一位父亲的隐忍和坚守。
2020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玛克家的小儿子李娟阿玛克家的小儿子特别坏,老是朝我扔雪球。
到了夏天,就朝我扔石头。
活该这个死小孩都长到一米七了还在上小学六年级。
喀吾图乡小学放学时,就是喀吾图最热闹的时候。
整条马路上到处大呼小叫的,无数个书包上下乱飞,丢来甩去。
——阿玛克的小儿子突然从背后袭来,一把揪住我的辫子。
出于对他长期以来的经验性的防备,我迅速做出反击,用手肘往后一顶,另一只手连忙攥着辫子根往回拔。
并且回过头来用脚踢他。
可是这死小孩左闪右闪的,就是踢不着,而且死也不松手。
我急了,拽着他的衣服,用力往回扯辫子,还伸出指甲去抓他的手背。
可是他个子比我高那么多,我哪是他的对手呀,而且又不敢太猛地跟他拼命,辫子扯着会很疼……结果当然是他赢了——同过去无数次发生过的一样。
我哪能善罢甘休!咬在他后面紧追不舍,我们两个一前一后地呼啸着穿过整个村子,一直追到边防站圈马的院子的后院墙那儿。
我就知道我逮不住他的——他冲到院墙跟前,往墙上一扑,双手撑在上面,长腿一迈,就跳过去了。
我又气呼呼往回跑,径直去到这死小孩家,堵在门口等。
他美丽的母亲从那儿进进出出的,不时地给我打着招呼。
我正气得要死,又和她说不清楚——她一句汉话也不会,只好哼哼哈哈和她应付一阵……突然瞥见院墙拐角处有人影鬼鬼祟祟往这边看,可一转眼的工夫又不见了。
我真是快要疯掉了!直冲进他家正屋,大喊一声,向他爸爸冲去:“哥哥!你家娃娃坏得很!他太坏了,他抢我东西呢!”“哦?”他把头扭向儿子:“怎么回事?”他那个臭儿子这会儿又一副老实得不得了的样子,飞快地给他说了两句什么,然后再委屈地把衣服左边的口袋翻出来,再把右边的口袋也翻出来,然后翻裤子口袋。
“还有书包!”我不依不饶。
这个死小孩很无奈的样子,捞过书包带子,把里面的书呀本子呀铅笔呀什么的稀里哗啦全抖出来倒了一炕。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
小寒时期会依次出现以下物候:首先是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向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第二候是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
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
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
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
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
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
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
雁有智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
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
李娟《石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头李娟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
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和不好看的两种。
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
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
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
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我说:“不值钱。
但我觉得很好看。
”他表示怀疑。
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你们汉族人才知道。
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
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
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
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
”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
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
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
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
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
玉应该是更细腻绵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
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夏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Ⅰ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蚕与蜘蛛①世界上有两种会吐丝的动物,它们吐丝,都在叙述着美丽的心境。
蚕吐丝成茧后,将身子幻化其中,做了一个“能入能出”的美梦;蜘蛛吐丝成网后,置身其外,定了一个“能进能退”的战略。
它们都替自己做了精细的盘算。
②蜘蛛是肉食主义者,一出手即显强悍,从东到西,从竖到横,所拉的每一根丝都将置对手于死地。
它选择通风的天井,或者艳花枯枝之间,占住必经的要道,布下罗网,不怕对方不送上门来。
盘算既定,就算秋风一再地把网刮破,它也阴沉沉地耐心重做。
等到蛛网既成,它就在网中央逡巡,每天总是擒获、杀戮无数,并为之踌躇满志。
③蚕乃素食主义者,秉性保守节俭,吃桑叶时浴着叶缘扫食,连一点碎屑都舍不得浪费,涓滴不漏地吃光,所以叫作“蚕食”。
它生性坦荡,只顾自己的成长与蜕化,把粗糙的桑叶化成细韧的丝线,把臃肿的身躯化作蛹,化作能飞的蛾。
它不像蜘蛛那样今日斩获今日享用,只顾当下的苦乐,蚕寄希望于实现未来理想,完成化蝶的梦。
④但不知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许多诗人同情蜘蛛,讥笑着蚕。
有人从“网疏”“网密”上着眼,说蜘蛛结的网疏,春蚕结的网密。
网密,自以为护住了身体,没想到丝绵却被别人用来取暖;网疏,反倒没人去摘取,便有了享用美味的可能。
所谓“密织不上身,网疏常得食”,真是令人始料不及:算计得太精的密网,反而落了个空,不如疏疏的网,似有似无,飨食无穷!⑤又有诗人从“吐尽”与“藏腹”上着眼,同样肚里“满腹经纶”,春蚕全吐了出来,到死方休;而蜘蛛则用多少吐多少,腹内总是盈满,高深莫测,令人难论长短。
爽快吐尽的蚕,注定了悲剧收场,而深藏不露的蜘蛛,却来去自如,永远是赢家。
诗人郝经这样评论:“作茧才成便弃捐,可怜辛苦为谁寒?不如蛛腹长丝满,连结朱檐与画栏!”他认为蚕不如蜘蛛聪明。
⑥又有人从“藏身”反而“误身”的角度着眼。
孩子们阅读理解李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孩子们李娟①一个年轻的母亲拖着自己满脸鼻涕的小孩子到我们店里,说要买玩具,这使我们非常惊奇。
在山里待久了,几乎都忘记了世上还有“玩具”这个东西。
是呀,山里面的小孩子都是怎么长大的呢?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像个秘密一样。
②在顾客们看来,我们店里十全十美,样样都有,清油呀,面粉呀,酒呀茶叶呀盐呀糖果呀,衣服裤子鞋子呀,汽水呀娃哈哈呀,还有电池和铁皮烟囱,还有补鞋子用的麻线和莫合烟--卷莫合烟的报纸都有卖的呢!可就是没有玩具。
③我们这里小孩的玩具一般都是空酒瓶子。
空酒瓶子很好玩的,因为它可以用来装水;而且,装了水后,还可以把水再倒出来。
④更多的小孩子是空着手跑来跑去地玩。
⑤还有的小孩子进森林拾柴火玩,有的放羊玩,有的挑水玩。
总之,在我看来,他们的游戏和劳动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玩得那么高兴。
我把我们有限的商品浏览了一遍,又和我妈商量了半天,最后向这个母亲推荐浇花用的喷水壶。
⑥最后她只好把喷水壶买走了。
⑦从此,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她的小孩用那壶在自家毡房子门口的草地上⑧再想一想,我们居然卖喷水壶!居然在深山老林里卖喷水壶!真不知我们当初提货的时候到底怎么想的……喷水壶到了深山里,也的确成了一个跟玩具差不多的东西……⑨阿依邓,会弹电子琴。
其实我们这里的所有孩子都会弹电子琴的,他们好像天生对音乐--对音阶高低的细微变化敏感异常,刚刚听完一首歌,顺手就可以在琴上完整地敲出来。
然后保准会被大人逮个正着:“满手都是泥巴,竟敢摸琴!”⑩而阿依邓不一样,她是一个文静的、神情轻松的女孩子,在所有孩子里年龄最大,都已经上初中了。
大人们都很喜欢她,唤她名字的时候,都是很心疼地唤着:“阿依邓?在吗?”⑪阿依邓很勤快懂事,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全是她一个人拿下的。
她揉面粉的架势特别地道,站在巨大的面盆旁边,小小的身子浑身都鼓动着力量似的,每揉一下,身子就涌动一次。
而这时候从背影上看,她的样子和一个成年家庭主妇没什么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石头
李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
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两种。
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
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
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
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的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我说:“不值钱。
但我觉得很好看。
”他表示怀疑。
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你们才知道。
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
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
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
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
”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
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
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
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
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
玉应该是更细腻绵
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
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炫目。
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在海南三亚,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
满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
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
如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
他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职干这个。
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
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
疯狂开采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
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
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震时期。
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
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
接下来,日复一日地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地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边,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看到它被暴力挖开,露出身下和自己同样形状的洞窟。
看到虫子四散奔逃,植物白嫩的根系坦曝在日光暴晒之下。
更多的石头在挖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地被翻出大地。
失陷绝地的蚂蚁们不知所措。
一个个保护着蚁后,衔着蚁卵,面对眼下没完没了、天翻地覆的世界,不知逃往何处。
一窝蚂蚁的毁灭,其惨烈不亚于一个王国的覆灭吧?亿万万蚁窝和虫穴的毁灭,亿万万微小的惊骇与怨恨游荡于天地之间,无处可去,便依附于戈壁玉上。
附着在它的色泽上,附着在它所有细微的裂缝里。
所以戈壁玉的颜色黯淡压抑,所以戈壁玉的饰物一碰即碎。
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
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
去年那场大旱,不只令农业受灾,牧业也遭到极大重创。
一位年长的牧人痛心地说:“捡石头!都是捡石头的人害的!”他的意思大约是,捡石头改变了大地的面貌,而这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我仍然喜欢石头。
我喜欢长时间蹲在河边的空地上,一块一块地翻捡、摸索,不停地惊异于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
当我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漫漫迁徙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我又拾起一块石头。
看到石头下的空穴里有弯弯曲曲的细小道路,被突然曝光的虫子惊慌不已。
我改变了这只虫子的命运,也许还改变了更多—一季节、气候、降雪量,甚至是冰川融化、雪线后退,甚至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了,海平面上升了。
我目睹那只海鸟在无望的寻找中筋疲力尽,最终跌落大海。
而在此地,在我的脚下,在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在大陆的最深处,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牧羊人居麻对“我”仅是因为“喜爱”而捡石头表示怀疑和不相信,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
B.戈壁玉在荒野中才是美丽的,可一旦离开荒野,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可见作者懂得戈壁玉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表现了作者对戈壁玉被疯狂采伐的痛心。
C.作者描写了人们从节假日当作野游一样来捡石头,到后来专职干这个,并开着挖掘机进入来疯狂开采的过程,影射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对自然的无度侵扰,并以此给人们以启示。
D.本文文字素净、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8. 本文结尾处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却迟迟不敢触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9. 文中第三段作者问:“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阅读答案:
7.A 说明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A 项错误。
错在“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
原文是“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
”原文表述的是牧羊人居麻不相信“我”的说法,认为“我”知道石头的秘密而且不告诉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并不是对石头起了贪念。
8.参考答案:因为“我”深深地认识到:①“我”虽然喜爱石头,但不能把“喜爱”变成“贪婪”而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石头。
②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
③戈壁玉的确美丽,但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9.参考答案:①“喜爱”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贪婪”力量巨大,难以满足,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甚至毁灭世界。
②“喜爱”的对象不属于“我”,而是独立地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贪婪”的对象会被“我”占有、支配、利用,甚至改变,失去其独立性。
③“喜爱”是自娱,不会伤及其他;“贪婪”是自利自私,会伤及其他,进而影响世界。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