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教案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人生价值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的关系怎么样? 人生价值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的关系怎么样?
基础 源泉
贡献
影响
索取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把贡献和索取割裂 开来,陷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开来,陷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1、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二、走出拜金 主义和享乐主 义的误区 2、走出享乐主义的误区
从以上事例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认为“ 从以上事例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认为“金钱万 的人真不少,从理论上说这就是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 能”的人真不少,从理论上说这就是拜金主义。
什么是拜金主义? 什么是拜金主义?
其实质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1、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
人教版
哲学常识
7-2-2
四川.甘孜 康定中学 四川 甘孜.康定中学 甘孜 韩雪丽
本课时的地位
现实生活中,有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庸俗化为“钞票经 现实生活中,有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庸俗化为“ 有的人奉行“金钱万能” 有钱使得鬼推磨” 济”,有的人奉行“金钱万能”、“有钱使得鬼推磨”的处 世哲学。而且拜金主义对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 世哲学。而且拜金主义对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一些中小学 生为了钱中途辍学,从事商业活动,一些大学生无心学习, 生为了钱中途辍学,从事商业活动,一些大学生无心学习, 下海赚钱。同时享乐主义也大有市场。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 下海赚钱。同时享乐主义也大有市场。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 讲究吃喝等现象,部分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精神而只想享受。 讲究吃喝等现象,部分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精神而只想享受。 可见,在上一框题讲授了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的基础上, 可见,在上一框题讲授了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的基础上, 还有必要说明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要反对只讲索取, 还有必要说明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要反对只讲索取, 不讲贡献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不讲贡献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 正确人生观,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 正确人生观,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一、课前预习★预习指南学习本框时,可以采用讨论法和辩证分析法突破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这一重点和难点。
首先,金钱与人生价值有没有关系?——金钱对人生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具有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获得的金钱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报酬。
金钱足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足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物质保证。
从上述意义上讲,金钱与人生价值是有联系的。
其次,金钱既然与人生价值有密切关系,那么是不是一个人拥有的金钱越多,他(她)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呢?一一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内容虽与金钱有关,但并非金钱的同义语.不是金钱所能体现的。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追求远大的理想、实现壮丽的事业,放弃功名利禄,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
一一获得金钱的途径(或手段)的合法性。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获取金钱的途径,归结起来不外是正当的、合法的和不正当的、非法的两种。
根据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属于正当合法的范围。
现在,有的人视金钱为万能,一味追求金钱、享乐,把幸福和金钱划等号。
在这种错误金钱观的支配下,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3.情景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一男一女在月下约会,但他们的“相爱”是以金钱为基础的。
他们的这种价值取向说明了什么?(2)图中那位女士把自己的恋爱婚姻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这说明她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提示](1)他们的价值取向说明他们缺乏正确的金钱观,把金钱当作惟一的追求,陷入了拜金主义的泥坑。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说课案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说课案1.教材分析与处理:如何理解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影响和多元价值观念冲击下,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摆脱“空讲大道理”的阴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并在思想情感上认同和接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解决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突破口。
为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整合和挖掘,一方面联系高一经济常识中“货币和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内容,从纸币和产生与发展谈到金钱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另一方面,突出情感主线,着眼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合理支配金钱谈到培养经济独立意识,从对社会生活实全角及现象的剖析引发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断提高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能力;此外注重哲学思维方法引领,明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是歪曲了人生价值两方面(贡献与索取)的关系,违背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思想。
2.目标确立及其依据:知识与技能:明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进一步理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提高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社会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哲学思维方法,正确处理贡献现与索取、义务与权利的辩证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真情实感的体验与理性思考,明晰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自觉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金钱观和人生价值观。
3.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既对思想政治课“空讲大道理”普遍反感,又容易表现出“思想巨人、行动矮子”的双重人格(如课堂上义正词严喊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生活中却对需要帮助的他人漠然视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情感的体验和哲学方法的引领,切实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意识和能力。
4.教学方式与方法: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课运用了角色体验法(目的是突出真情实感,强化自我教育)、直观演示法(目的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教学素材,再现真实生活场景,增强感性认识)、案例分析与研讨法(目的是通过分析社会现象或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课堂辩论法(目的是激发参与热情,澄清模糊认识,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以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境界。
高二政治下册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一、课前预习★预习指南学习本框时,可以采用讨论法和辩证分析法突破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这一重点和难点。
首先,金钱与人生价值有没有关系?——金钱对人生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具有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获得的金钱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报酬。
金钱足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足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物质保证。
从上述意义上讲,金钱与人生价值是有联系的。
其次,金钱既然与人生价值有密切关系,那么是不是一个人拥有的金钱越多,他(她)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呢?一一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内容虽与金钱有关,但并非金钱的同义语.不是金钱所能体现的。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追求远大的理想、实现壮丽的事业,放弃功名利禄,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
一一获得金钱的途径(或手段)的合法性。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获取金钱的途径,归结起来不外是正当的、合法的和不正当的、非法的两种。
根据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属于正当合法的范围。
现在,有的人视金钱为万能,一味追求金钱、享乐,把幸福和金钱划等号。
在这种错误金钱观的支配下,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3.情景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一男一女在月下约会,但他们的“相爱”是以金钱为基础的。
他们的这种价值取向说明了什么?(2)图中那位女士把自己的恋爱婚姻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这说明她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提示](1)他们的价值取向说明他们缺乏正确的金钱观,把金钱当作惟一的追求,陷入了拜金主义的泥坑。
(2)把自己的恋爱婚姻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政治:7.2.2《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误区》课件(大纲版高二下)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 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 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 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⑵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道:/那到底是壹样还是别壹样?//壹样/也别壹样///嗯?//要说壹样呢/那是因为它们还是您の眼睛啊/要说别壹样呢/以前您の眼睛里只有妾身/从现在开始/您の眼睛里又有小 小格咯//水清の话音刚壹落下/他就忍别住被她逗笑咯/继而又酸溜溜地报复道:/爷那眼睛里好歹还有您呢/从今往后/您那眼睛里/可是只有福宜壹各人咯///妾身谨遵您の吩咐/ 以后那眼睛里就只有小小格壹各人///您?别许//他壹听水清顺坡就下/胆敢眼睛里再也没什么他/立即拿出咯壹家之长の威风/严厉禁止她那种/目无尊长/の行为/水清则故作无辜 地说道:/爷啊/您壹会儿让妾身那样/壹会儿让妾身那样/您到底想要妾身怎么样?//爷要您„„/下面の话已经被淹没在他の热吻之中/还好/虽然那各热吻依然是况日持久/但是 他还没什么忘记将快要被他吻得窒息の水清及时解救出来/虽然暂时放过咯她/他仍是止别住地开始咯淳淳教诲:/就算是现在有咯福宜/也别管以后再有好些各小小格/小格格/您 也壹定要将爷放在第壹位/将小小格放在第二位//水清壹听他那番蛮别讲理の教诲/当即差点儿笑出声来/刚才是谁抱着福宜爱别释手?居然转眼之间就将小小格撇到咯壹边/那脸 变得也太快咯吧/唉/爷都那么大の人咯/怎么还跟小小格争风吃醋呢/别过水清转念壹想/当即又释然咯:他爱吃啥啊醋就去吃啥啊醋吧/以前总让她因为他の那些妻妾们伤心难过/ 现在终于有小小格可以替她/报仇雪恨/咯/就让福宜去治治他/让他也好好尝壹尝吃醋の滋味/于是水清心中暗生坏主意/以后有他の地方就有小小格/她只跟福宜玩耍/坚决别理他/ 就让他去吃他那宝贝小小格の醋去/看他怎么办/第壹卷//第1095章/见闻第1095章//见闻水清由于心里打着坏主意/脸上禁别住地笑意盈盈起来/他壹看她の表情就晓得她の心里指 别定又打啥啊如意算盘呢/于是问道:/怎么/爷说得别对吗?难道您想将小小格放在第壹位?/水清懒得跟他继续纠缠那件事情/于是赶快岔开话题:/爷/您那些日子出门在外/给 妾身讲讲壹路の见闻吧//晓得水清久住王府/深居简出/生活单调枯燥乏味/而两各多月以来那壹路上の所见所闻确实令他有壹肚子の话憋别住想要说出来/假设今天他没什么回府 里/而是去咯十三小格の府上/他壹定会与十三小格彻夜畅谈整整壹各晚上/由于急需要壹各发泄の渠道/所以憋咯壹路の王爷就借着水清挑起の那各话题/滔滔别绝地讲咯起来/他 那壹次去河南是视察灾情/既有令他心情沉重の灾后惨景/更有令他深恶痛绝の贪官污吏/挪用朝廷の赈灾银两终饱私囊の丑恶行径/两股强烈の情绪纠结在壹起/令他壹时头脑发热 /控制别住地向水清壹骨脑儿地发泄出来/水清那是第壹次听他谈论公务之事/虽然她壹直刻意避免卷入他の公事/但是今天の那各话题却让她格外地感兴趣/所以早就忘记咯避嫌の 事情/全神贯注地倾听他滔滔别绝地话语/并且随着他所讲述の内容/心情也跟着别停地跌宕起伏/如他の心情壹模壹样/当水清听到灾后の惨境、灾民の悲惨生活/揪心般地疼痛/听 到那些贪官污吏令人发指の行径/更是义愤填膺/恨别能将他们千刀万剐都别解恨/于是两各人壹各慷慨激昂地讲述/壹各情绪激动地倾听/时间在别知别觉中飞逝/待他好别容易因 为讲得口干舌澡而别得别暂时停下来の时候/才忽然惊觉时间好像已经过去咯很久/再壹抬眼望向外间屋の更漏/更是发现三更天都快要过去咯/晓得水清睡眠别好/虽然他是越到晚 上精神头越大/可她却是白天黑夜地备受睡眠问题の困扰/他刚壹回来就让她又开始咯黑白天颠倒の生活/而且还是生完小小格才两各多月/正是需要养身子の时候/壹想到那里/他 の心中陡生愧疚之情/另外他也觉得对水清那样壹各深居内府の柔弱女子讲那些丑陋阴暗の社会现实与矛盾实在是别合时宜/凭白地惊吓咯她更是得别偿失の事情/于是赶快停止咯 滔滔别绝/对她抱歉地说道:/唉/爷今天那是怎么咯/怎么净跟您讲那些各污七八糟の腌臜事情/您只当没听到罢咯/没事儿の时候啥啊也别要多想/您就安安心心地给爷养育好福宜 就是咯/别の事情也别是您那各诸人家能够听得咯/能够管得咯の//王爷の那番抱歉、宽心之语根本就没什么达到他の预期成果/相反却是火上浇油般地将水清那颗沉睡咯十年の心 重新唤醒/激情澎湃、愈演愈烈/第壹卷//第1096章/大义王爷哪里晓得/水清虽然久居闺阁内府/但是在她当姑娘の时候就有壹颗侠肝义胆/假设他晓得她曾经实施过救火、施粥等 等行侠仗义之举/他壹定会像与十三小格那样/与她彻夜长谈/尽兴方休/因为那是他の理想/他の大志/壹定会与知己分享/此时の水清根本没什么注意听到他の那些抱歉之语/相反 却是格外地动容/别仅仅是因为那些惨绝人寰の灾情以及那些深陷痛苦深渊之中の灾民/更是因为她の眼前人/孩提时代/她随父亲大人辗转各地/所见所闻别仅开拓咯她の眼界/更 是对社会中の种种残酷现实以及人世间の悲欢离合有着深刻の认识与各人の见解/后来水清出嫁咯/迫于皇家の礼仪规矩/她别得别远离那些社会现实/安心相夫教子/可是她那颗同 情弱者の心却永远都别会改变/现在听到他说起
高二政治导学案 7.2.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新人教版必修4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2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文,做好勾画,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
3.检测题限时完成,并且能独立认真完成。
学习目标1、理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懂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危害性。
2、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从思想方法上必须把贡献与索取、义务与权利统一起来,不应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
3、使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例子,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使自己健康成长。
课前预习利用课前20分钟,理解熟记课本的基础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自主学习1、纠正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倾向①贡献与索取二者关系是怎样的?②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哪一方面是居于首位的?2、反对拜金主义(1)拜金主义的含义(2)我们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3、反对享乐主义(1)享乐主义的含义(2)享乐主义的表现(3)享乐主义的错误和危害性(4)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反对合理消费活动探究材料一:“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家有百万资产,本人经商,初见成效。
但他富不忘国家,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的人生路——当兵。
在抗洪抢险斗争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
材料二:钱是人发明创造的,是用来表示人的劳动和经营所获并进行再交换的符号。
金钱多少无是非,金钱来去有曲直。
在金钱面前,苛求超前者常是不自量力,自感委屈者常是比高不比低,追求过量者常是贪得无厌。
不论你是哪种类型的人,都要当心金钱只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行事,从不让人白占便宜,谁想在它身上巧取豪夺,金钱就会把他引入歧途、绝路,甚至刑场。
成克杰、胡长清等经历历历在目。
根据材料请回答:(1)实现人生价值没有金钱行吗?(2)为什么说:“金钱多少无是非,金钱来去有曲直”?(3)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说明为什么不能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教案

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教案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懂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危害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并借助典型案例,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进行启发探究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和自身实际的例子,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教学难点】享乐主义的错误和危害性;正当享受与享乐主义的区别【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事例导入:谁最诚实法国一个小镇每年在收成的时候,都会举行一个丰收庆典,时间长达一个星期。
在庆典期间,大家庆贺丰收也表达感恩。
仪式由大家共同努力举办,每家都要供应佳肴与美酒。
他们要带五公升自家酿的酒来,灌进庆典场地中的公共大酒桶,好让大家共饮。
在丰收庆典的最后一天,镇长来主持开桶仪式,然后大家传杯,互相祝颂。
镇长启开桶塞,饮了一口。
但那不是酒,而是白开水。
设问:为什么镇长喝的是白开水?学生回答:原来每个人带来的都是白开水,每个人都把好酒藏在自己家里,因为大家都以为一大桶酒里,有那么一点水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设问:这个故事在人生价值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讲授新课: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方面的内容,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1)贡献和索取的关系(板书)教师归纳:贡献是索取的前提和基础(义务);索取是贡献的保障(权利),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复习,我们对贡献、索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案例分析:《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案例分析:《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一、主题内容:政治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就需要在营造的生活化的课堂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案例概况: 在2005年4月20 日举行的嘉兴市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及观摩活动中,周斌老师公开课的内容中充分体现了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
课题是《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本节课的内容是结合人生观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要正确对待金钱、要有个正确的生活态度。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周老师无论是从问题的设计,从组织学生的讨论,还是到落实知识点等方面,都是在轻松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达到教学的目标。
具体是怎样贯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环节:(一)、创设教学情景,引入话题1、问题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喜欢钱吗?”“为什么?”(学生从生活的俗语中作出不同的回答)。
以“金钱买得到什么,买不到什么”为讨论话题,分小组讨论。
(组织成学习小组:分工协作,充分讨论,教师巡视全场,适当的提示学生。
)讨论结束后以模拟辩论的形式:正方与反方轮流去反驳对方,这样在学生的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买得到的,也有买不到的;但也知道没有钱是不行的,强调金钱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去获得金钱呢?2、引入教学主题:谁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但是对待金钱我们到底应该有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又该追求怎样的人生价值呢?(提出问题)(二)、生活事例的比较,强化主体内容1、通过多媒体出示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比,提出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推选出代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针对材料中不同人的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选择只为金钱的话,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从而引导学生作出真确的选择。
2、紧接着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怎样去获得金钱呢?手段是(合法经营,付出自己的劳动)反对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说生活中的顺口溜:“男人有钱就学坏,女人学坏就有钱”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教案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懂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危害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并借助典型案例,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进行启发探究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和自身实际的例子,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教学难点】享乐主义的错误和危害性;正当享受与享乐主义的区别【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事例导入:谁最诚实法国一个小镇每年在收成的时候,都会举行一个丰收庆典,时间长达一个星期。
在庆典期间,大家庆贺丰收也表达感恩。
仪式由大家共同努力举办,每家都要供应佳肴与美酒。
他们要带五公升自家酿的酒来,灌进庆典场地中的公共大酒桶,好让大家共饮。
在丰收庆典的最后一天,镇长来主持开桶仪式,然后大家传杯,互相祝颂。
镇长启开桶塞,饮了一口。
但那不是酒,而是白开水。
设问:为什么镇长喝的是白开水?学生回答:原来每个人带来的都是白开水,每个人都把好酒藏在自己家里,因为大家都以为一大桶酒里,有那么一点水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设问:这个故事在人生价值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讲授新课: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方面的内容,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1)贡献和索取的关系(板书)教师归纳:贡献是索取的前提和基础(义务);索取是贡献的保障(权利),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复习,我们对贡献、索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首位。
因此,只讲索取,不讲贡献,是片面的,割裂了两者的的辩证关系,毫无价值和意义,因而是错误的。
我们就坚决反对。
(2)纠正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倾向(板书)教师:从另一方面看,我们不是不要索取只讲贡献;索取是贡献的保障,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金钱。
那么现在我就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对金钱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略)教师:社会上流传着哪些看法?学生:摘要如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没有金钱,生活就无光彩。
“有钱能使鬼推磨。
”“市场经济就是钞票经济。
”“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
”“脚板朝前长,钞票人人想。
”“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我不喜欢人民,但喜欢人民币”……思考:①上述这些观点说明了什么?教师归纳:上述这些观点说明了金钱对人们的作用,金钱对人们非常重要,所以,有的人一生拼命追求金钱,认为金钱万能,金钱至上,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是拜金主义的思想。
前面我们讲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那么人生价值又如何实现呢?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尤其需要发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只讲索取不讲贡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误区。
2、反对拜金主义(板书)思考:②拜金主义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有哪些表现?政治领域: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经济领域:走私贩私、制假贩假、偷税漏税文化体育领域:盗版刊物、有偿新闻、演员假唱、足球黑哨、运动员服兴奋剂等社会生活领域;为钱偷盗、敲诈勒索、杀人越货思考:③下面请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看看拜金主义的本质是什么?(1)拜金主义的含义(板书)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普遍奉行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信条。
思考:④拜金主义这种思想有什么危害?人与人之间出现损人利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最终导致全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危害国家。
教师介绍:下面我给同学介绍一段出自《钱本草》的关于金钱的描述,希望对你有所启迪。
(多媒体显示)“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饿之患,能利邦国,污贤达,罢清廉。
贪婪者服之,以均贫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才至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若服之非理,则弱智伤神,切需忌之。
”(收自《钱本草》)由此,在金钱和人生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进行客观的分析。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板书)第一,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法取得金钱,成为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正如作家王朔讲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第二,还要看到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获取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第三,更应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内容虽与金钱有关,但并非金钱的同义语。
(多媒体显示)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
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丛飞都是这样亮出自己的“名片”。
36岁的丛飞,唯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没有薪水、只有爱心。
作为一名职业歌手,丛飞以唱歌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级义工,10年来他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达到3600多小时。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的商演频繁,本可以过上富裕生活,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为贵州等地的贫困孩子提供学费和生活资助,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身患晚期胃癌的他曾经获得深圳市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颁发的深圳市“鹏城青年爱心荣誉勋章”及“关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五星级义工”。
教师小结: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追求远大的理想、实现壮丽的事业,放弃功名利禄,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
教师过渡:近些年来,少数青年学生在较为优越的家庭条件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缺乏艰苦朴素精神,滋长了享乐主义倾向,甚至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触目惊心。
(多媒体显示)材料一:这些轮滑鞋中,最贵的3000元一双;周末逛专卖店是部分中学生的喜好。
材料二:某县公安局成功摧毁了一个入室抢劫团伙。
令人惊讶的是,被抓获的抢劫团伙成员均是在校中学生,而他们侵害的对象也是在校的学生,其作案目的竟是为了还在饭店吃喝、网吧上网的欠债。
材料三:穿要穿名牌,喝要喝饮料,零食当饭吃,随身带手机……时下,这种中小学生比家里的老子还敢花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稀罕。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其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以上现象说明,在人生价值观问题上,还存在着另一误区,享乐主义。
3、反对享乐主义(板书)(1)享乐主义的含义(板书)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
(多媒体显示)走近都市“傍老族”到5月,小毛失业已经超过整整一年了。
XX年高中毕业后,小毛打过几个散工,却因种种理由都放弃了。
如今父母每天出门前会给他留下20元,他就靠这20元生活费,日日与麻将为伍。
生活不宽裕,但他觉得过得很轻松,并乐此不疲。
“小毛们”已经形成一个不小的群体。
他们年轻,有一定学历,却处于失业或间歇性失业状态,经济上依赖父母,成为“傍老族”。
在国外,类似的一个群体被称作“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ning”,即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岁到34岁。
思考并分析: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看法?学生讨论(略)(2)享乐主义的错误表现(板书)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表现为过分看重人生的物质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
这种人生价值常常表现为无远大理想,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主张及时享乐,讲眼前“实惠”,甚至把追求个人快乐看作人生第一要义。
第一,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第二,它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
第三,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3)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板书)享乐主义给人的危害,小到个人,它会导致一个人贪图安逸,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一事无成。
大到国家,它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腐败没落。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最好的概括和总结。
(4)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反对合理消费(板书)我们批判享乐主义人生观,并不等于反对人们追求适度的物质享受、要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反,我们主张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的条件下,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思考:当前我国提倡扩大消费,鼓励大家旅游、买房、买车,这是不是享乐主义?不是,这是国家扩大内需,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正当的享受。
注意:享受与享乐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反对享乐主义,但我们不反对正当的享受,人的合理消费是人成长过程所必需的条件,我们反对的是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顾条件的高消费现象。
对青年学生来说。
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思想和作风,对个人健康成长以及实现人生价值都是十分有利的。
小结: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所以,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课后作业:结合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建议学生针对本校学生在对待金钱方面的现象做一调查,来评价中学生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