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合集下载

球球墨铸铁600热处理力学

球球墨铸铁600热处理力学

球球墨铸铁600热处理力学
球墨铸铁600是一种球墨铸铁材料的牌号。

球墨铸铁,也称为球弧铸铁、球状石墨铸铁,是一种由球状石墨和铁基体组成的合金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工程机械等领域。

热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加热和冷却过程,对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调整的工艺。

球墨铸铁600的热处理力学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度: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球墨铸铁600的强度,使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2. 韧性:热处理可以改善球墨铸铁600的韧性,提高其抗冲击和抗断裂能力。

3. 硬度:热处理可以增加球墨铸铁600的硬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4. 剥离性:热处理可以减少球墨铸铁600表面的氧化物和夹杂物,提高其剥离性,降低加工难度。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600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将对其力学性能产生不同影响,具体的热处理方案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材料性能需求进行选择。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球墨铸铁是一种具有良好韧性和耐蚀性的耐磨铸铁,因而在电力集中器具、轴套、轴承座、注塑件、摩擦件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球墨铸铁热处理是提升球墨铸铁性能的关键技术,可以改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组织结构,它具有保温时间短、控制准确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热处理领域。

一般来说,球墨铸铁热处理分为普通热处理和特殊热处理,它们都具有一系列工艺参数,包括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热处理速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球墨铸铁的性能和组织结构。

此外,除了正确的参数外,热处理以及球墨铸铁的机械表面处理也是提高球墨铸铁性能的关键步骤。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选取合适的参数和对表面进行冷却处理,从而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性能。

球球墨铸铁600热处理力学

球球墨铸铁600热处理力学

球球墨铸铁600热处理力学摘要:一、球墨铸铁概述二、600热处理原理三、600热处理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四、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球墨铸铁概述球墨铸铁(Ductile Iron,简称DI)是一种铁素体基体,球状石墨为主要相组成的铸铁。

它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抗震性能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水利等领域。

球墨铸铁的性能受到热处理工艺的严重影响,其中600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二、600热处理原理600热处理,又称球墨铸铁石墨化退火,是将球墨铸铁件在高温(通常为600℃)下保温一段时间,使石墨球化,降低内应力,提高铸铁的韧性和塑性。

在这个过程中,铁素体基体逐渐转变为铁素体+石墨的双相组织,石墨球尺寸减小,分布更加均匀。

三、600热处理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1.提高韧性:600热处理使球墨铸铁的韧性得到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指标均有提升。

2.改善塑性:通过600热处理,球墨铸铁的塑性指标提高,可减少变形和破裂倾向。

3.降低内应力:600热处理有效降低球墨铸铁件内的残余应力,有利于防止裂纹产生。

4.优化组织:600热处理使石墨球尺寸减小,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铸铁的加工性能。

四、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1.汽车零部件:600热处理在汽车刹车盘、刹车钳等零部件的应用,提高了零件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建筑行业:600热处理应用于建筑用球墨铸铁件,提高了抗震性能和抗裂性能。

3.水利设施:通过600热处理,球墨铸铁闸门、管道等水利设施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五、总结与展望600热处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在提高铸铁力学性能、降低内应力、优化组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随着我国球墨铸铁产业的不断发展,600热处理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法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法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法球墨铸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球墨铸铁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变形、裂纹、硬度不均匀等。

这时,可以通过热处理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球墨铸铁的热处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首先,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常见问题之一是变形。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时,由于不均匀加热或急冷等原因,容易出现变形现象。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

在加热过程中,应采用均匀加热的方法,避免局部过热;在冷却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避免温度梯度过大。

其次,球墨铸铁的热处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裂纹。

裂纹通常是由于内应力过大引起的。

解决裂纹问题的方法包括适当的预热和退火处理。

预热可以减轻内应力,提高热处理的成功率;而退火处理可以缓解内应力,提高零件的延展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此外,球墨铸铁的热处理中还可能出现硬度不均匀的问题。

球墨铸铁的硬度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比例决定。

如果硬度不均匀,一般是由于珠光体的形貌和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解决硬度不均匀的方法包括适当的退火处理和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度。

退火处理可以使珠光体更均匀地分布在铸件中,提高硬度的均匀性;而控制冷却速度可以使珠光体形成更细小的球状,进一步提高硬度的均匀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球墨铸铁热处理问题,如氧化、贝氏体转变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例如,对于氧化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炉气调节和瓦斯清洁方法,避免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氧化;对于贝氏体转变问题,可以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来解决。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的热处理的主要问题包括变形、裂纹、硬度不均匀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适当的预热和退火处理,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度等。

同时,对于其他常见的问题如氧化、贝氏体转变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通过科学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性能和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球墨铸铁活塞环的热处理工艺试验

球墨铸铁活塞环的热处理工艺试验

球墨铸铁活塞环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球墨铸铁活塞环的热处理工艺试验是指对球墨铸铁制成的活塞环进行一定的加热和处理,以改变其内部结构和性能。

该试验步骤如下:
1.加热处理:将球墨铸铁活塞环放入高温炉中,让其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温度范围在800-900℃之间。

该处理可以消除球墨铸铁活塞环内部的应力,同时改变其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增强其硬度和耐磨性。

2.钝化处理:将加热处理后的球墨铸铁活塞环浸泡在一定的钝化液中,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

钝化液一般采用硝酸或磷酸等酸性物质,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活塞环表面氧化和腐蚀。

3.冷却处理:将钝化处理后的球墨铸铁活塞环放入水中或其他冷却介质中进行快速冷却。

冷却处理可以使球墨铸铁活塞环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保护其内部结构和性能。

4.磨削工艺:将冷却处理后的球墨铸铁活塞环经过一定的磨削工艺,以使其表面光亮平整,适合使用。

总之,球墨铸铁活塞环的热处理工艺试验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艺,可以改变其内部结构和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球墨铸铁退火热处理工艺

球墨铸铁退火热处理工艺

球墨铸铁退火热处理工艺介绍球墨铸铁是一种优良的铸造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等优点。

然而,在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浇注和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组织缺陷,使得材料的性能和密度不如预期。

为了改善球墨铸铁的性能,需要进行退火热处理工艺。

退火热处理的作用退火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球墨铸铁内部的晶粒和组织回复到均匀状态。

通过退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应力和缺陷,提高其强度、硬度和韧性。

此外,退火还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加工性能,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退火热处理工艺流程退火热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加热1.将球墨铸铁样品置于加热炉中,加热温度一般介于800℃至950℃之间,具体温度取决于球墨铸铁的成分和要求的性能。

2.控制加热速率,一般为10-20℃/min,过快的加热速率可能导致温度不均匀和组织不均匀。

3.达到指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使得温度均匀分布至整个材料。

保温1.在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以使材料内部发生相应的晶粒生长和组织改善。

2.保温时间一般为1-3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球墨铸铁的厚度和材料的成分。

冷却1.将球墨铸铁样品从炉中取出,放置于自然冷却环境中。

2.冷却速率对于球墨铸铁的结构和性能非常重要,过快的冷却速率可能导致材料的组织不均匀和应力生成。

3.为了保证冷却速率的均匀性,可以在冷却过程中采用气体冷却或浸水冷却等辅助手段。

退火热处理的影响因素退火热处理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时间、冷却速率和球墨铸铁的成分等。

温度温度是影响退火热处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温度过低,无法使晶粒发生明显的生长和回复;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晶粒长大过快、组织不均匀等问题。

时间保温时间的长短对于晶粒的生长和组织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时间过短,晶粒不能得到充分生长和回复;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晶粒长大过大,进一步影响材料的性能。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直接影响着球墨铸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较慢的冷却速率可以促进球状石墨的生成,提高强度和韧性;较快的冷却速率可以提高硬度和强度,但可能降低韧性。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法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法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法除了可锻铸铁球墨铸铁退火将渗碳体分解为团絮状石墨外,铸铁的热处理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改变基体组织,改善铸铁性能,二是消除铸件应力。

值得注意的是:铸件的热处理不能改变铸件原来的石墨形态及分布,即原来是片状或球状的石墨热处理后仍为片状或球状,同时它的尺寸不会变化,分布状况不会变化。

一、球墨铸铁时效铸造过程中铸铁件由表及里冷却速度不一样,形成铸造内应力,若不消除,在切削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它会使零件变形甚至开裂。

为释放应力常采用人工时效及自然时效两种办法。

将铸件加热到大约500~560℃保温一定时间,接着随炉冷取出铸件空冷,这种时效为人工时效;自然时效是将铸铁件存放在室外6~18个月,让应力自然释放,这种时效可将应力部分释放,但因用的时间长,效率低,已不太采用。

二、改善铸铁件整体性能为目的热处理为改善铸铁件整体性能常有消除白口退火,提高韧性的球墨铸铁退火,提高球墨铸铁强度的正火、淬火等。

(1).提高球墨铸铁强度的正火球墨铸铁正火的目的是将基体组织转换为细的珠光体组织。

工艺过程是将基体为铁素体及珠光体的球墨铸铁件重新加热到850-900℃温度,原铁素体及珠光体转换为奥氏体,并有部分球状石墨溶解于奥氏体,经保温后空冷奥氏体转变为细珠光体,因此铸件的强度提高。

(2).提高韧性的球墨铸铁退火球墨铸铁在铸造过程中此普通灰口铸铁的白口倾向大,内应力也较大,铸铁件很难得到纯粹的铁素体或珠光体基体,为提高铸铁件的延性或韧性,常将铸铁件重新加热到900-950℃并保温足够时间进行高温退火,再炉冷到600℃出炉变冷。

过程中基体中的渗碳体分解出石墨,自奥氏体中析出石墨,这些石墨集聚于原球状石墨周围,基体全转换为铁素体。

若铸态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基体,以及球状石墨组成,为提高韧性,只需将珠光体中渗碳体分解转换为铁素体及球状石墨,为此将铸铁件重新加热到700-760℃的共析温度上下经保温后炉冷至600℃出炉变冷。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球墨铸铁是一种合金铸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热强度、耐腐蚀性和冲击强度等性能,
广泛用于制造机械动力装置,汽车、船舶等工程机械部件等。

作为一种热处理材料,球墨
铸铁的成色高、寿命长、表面硬度好、机械特性优异,其热处理方法也众多,直接影响着
球墨铸铁性质的发挥。

球墨铸铁在生产工艺中,热处理非常重要,其热处理方式如下:
①正火处理
正火处理是指将球墨铸铁加热至一定的温度,然后维持一定时间,冷却到一定的温度,以改善加工的热改性效果,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可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偏析和残余应力。

正火处理常用于Ⅰ类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②备火处理
备火处理是指在合金铸铁中添加某些元素,将球墨铸铁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过程,以
改善其组织结构,并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以及耐磨性等性能,是一种非常有用
的热处理方法。

③回火处理
回火处理是指经过正火处理后,即使实现了球墨铸铁材料的正火处理,但为了改善其
力学性能,一般还要经过回火处理,以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使材料的构造更
加立体,以提高材料的韧性。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方式具有很强的多样性,要根据当前需要情况来进行选择,以保证
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由此可见,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方式在球墨铸铁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陆卫倩:(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4/2010 高级工程师,原任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磨床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电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零件失效分析和金属材料热处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球墨铸铁件的各种热处理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球墨铸铁件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从文献资料来看,经纳米技术表面处理后的球墨铸铁件具有良好的自润性、良好的耐磨性、良好的耐蚀性,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表面处理。

众所周知:热处理是一项改进金属材料品质的方法,借助热处理可以改变或影响铸铁的组织及性质,同时还可获得更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

铸铁热处理的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组织构造不会由热处理而发生变化或者也不应该发生改变的,第二类则是基本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者。

第一种热处理主要是用于消除内应力,热处理后组织、强度及其它力学性质等没有因热处理而发生明显变化。

第二种热处理能使基体组织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热处理大致分为五类:①退火:其目的主要在于分解碳化物,降低铸铁的硬度,提高加工性能;②正火:其目的主要用于改进铸铁组织、获得均匀分布的力学性能;③淬火: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比较高的硬度和表面耐磨性;④表面硬化处理:其目的主要是获得表面硬化层,同时得到较高的表面耐磨性;⑤析出硬化处理:其目的主要是为获得更高强度。

铸铁种类繁多,有灰口铸铁、白口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等等,它们的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

一般根据凝固过程中的析出物———共晶石墨或共晶碳化物来分类:基体内主要含片状石墨者称之为灰铸铁,主要含碳化物者称之为白口铸铁。

事实上白口铸铁由于具有很高的硬度与脆性用途较少;而灰铸铁的性质主要是由共晶石墨的形状与大小而定,这些析出的石墨无法经由热处理予以改进,因此具有非常低的强度及硬度。

但若铁液添加镁及稀土金属能使石墨在凝固过程中以球状析出成为球墨铸铁,那么情况就有所不同。

由于球墨铸铁其性质与基体相同的钢接近,故通过热处理可使强度、硬度明显提高,弹性模数、伸长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不同的热处理对球墨铸铁的作用完全不同,在工程上用的比较多的是退火、正火和析出硬化处理;事实上球墨铸铁同样可以通过调质、等温淬火处理以及渗氮、渗硼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下面就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方法予以探讨。

【1】球墨铸铁的常规热处理
1.1退火处理
若要提高球墨铸铁的韧性可采用退火处理。

球墨铸铁在铸造过程中比普通灰口铸铁的白口倾向大,内应力也较大,球墨铸铁件很难得到纯粹的铁素体或珠光体基体。

为提高球墨铸铁件的延性或韧性,可将球墨铸铁件重新加热到900~950℃并保温足够时间进行高温退火,再炉冷到600℃出炉变冷。

在此过程中基体中的渗碳体会分解出石墨,奥氏体中会析出石墨,这些石墨集聚于原球状石墨周围,基体则全转换为铁素体,从而提高球墨铸铁的韧性。

若铸态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为基体+球状石墨组成,那么只需将球墨铸铁件重新加热到700~760℃的共析温度上下经保温后炉冷至600℃出炉变冷,就能将珠光体中渗碳体分解转换为铁素体及球状石墨来提高其韧性。

1.2正火处理
若要提高球墨铸铁强度可采用正火处理。

球墨铸铁正火的目的是将基体组织转换为细珠光体组织。

工艺过程是将基体为铁素体及珠光体的球墨铸铁件重新加热到850~900℃温度,原铁素体及珠光体转换为奥氏体,并有部分球状石墨溶解于奥氏体,经保温后空冷奥氏体转变为细珠光体,从而提高球墨铸铁件的强度。

1.3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
若要提高球墨铸铁的硬度可采用淬火并低温回火的方法。

当球墨铸铁用作轴承等零件时往往需要比较高的硬度,此时可将球墨铸铁件淬火并低温回火处理。

具体工艺是:将球墨铸铁件加热到860~900℃的温度,保温让原基体组织全部奥氏体化后再在油或熔盐中冷却实现淬火,后经250~350℃加热保温回火,原基体转换为回火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组织,原球状石墨形态不变。

处理后的球墨铸铁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一定韧性,同时还保留了石墨的润滑性能。

1.4调质处理
若要提高球墨铸铁综合力学性能可采用调质处理。

当球墨铸铁件用作为轴类件,如柴油机的曲轴、连杆,要求强度高同时韧性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此时可对球墨铸铁件进行调质处理。

具体工艺是:将球墨铸铁件加热到860~900℃的温度保温让基体组织奥氏体化,再在油或熔盐中冷却实现淬火,后经500~600℃的高温回火,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一般尚有少量碎块状的铁素体),原球状石墨形态不变。

处理后强度、韧性匹配良好,适应于轴类件的工作条件。

1.5等温淬火处理
若要获得较高强度的球墨铸铁可采用等温淬火
处理。

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处理目的在于让球墨铸铁件的基体组织转换为强韧的下贝氏体组织,强度极限可超过1100MPa,冲击韧度aK≥32J。

处理工艺是:将球墨铸铁件加热到830~870℃温度保温使基体奥氏体化后,投入280~350℃的熔盐中保温,让奥氏体部分转变为下贝氏体,原球状石墨不变,从而获得比较高强度的球墨铸铁。

【2】球墨铸铁表面热处理
2.1表面淬火和激光热处理
若要在球墨铸铁件表面获得比较高的硬度而心
部仍保持一定韧性可采用表面淬火处理的方法。

表面淬火处理方法很多,可以是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也可以是火焰加热淬火和激光加热淬火等。

具体工艺与整体淬火差不多:将球墨铸铁件表面加热到860~900℃,保温一段时间让表面组织全部奥氏体化后再在油或熔盐中冷却实现表明淬火,然后在250~350℃加热保温回火,以使表面组织转换为回火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组织,表面组织中的原球状石墨形态不变。

处理后的铸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心部仍具有一定的韧性。

激光表面热处理除激光加热淬火外,还可在球墨铸铁件表面上实现激光相变硬化、激光冲击硬化等以提高球墨铸铁件的表面硬度。

2.2表面化学处理
若要在球墨铸铁件表面获得非常高的硬度而心部仍保持一定韧性还可采用表面化学处理的方法。

球墨铸铁的表面可进行渗氮、渗硼、渗硫以及低温气体碳氮共渗等,现用的比较多的是渗氮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

渗氮前一般需要对球墨铸铁件进行退火、正火等预处理,然后用氨作为介质进行二段氮化处
理。

第一阶段氨分解率20%~35%,
保温一段时间后将氨分解率提高到45%~55%,保温后炉冷至200℃出炉空冷,
经过处理后球墨铸铁件表面硬度可达900HV,脆性2级。

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同样可以明显提高球墨铸铁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共渗温度一
般为530~570℃,
共渗介质为甲酰胺或三乙醇胺50%+乙醇50%。

由于球墨铸铁中的碳和硅等元素比较多,可在共渗介质中再添加NH4Cl和TiH2;NH4Cl和TiH2有催渗作用,能加速球墨铸铁的共渗过程。

【3】纳米技术在球墨铸铁件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粒尺寸在1~100nm之间的高性能材料。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抗高温性能,因此在表面处理中已成为一种新途径。

但因受纳米材料成本之约束,目前能运用于实际生产的主要是纳米复合涂层处理。

所谓纳米复合涂层处理,是指在零件表面涂覆一层含有纳米材料的复合涂层(在纳米复合涂层中除纳米材料外还有其他相存在),这种复合镀层具有超强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此外还具有高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并且因为涂层为多层复合,因此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及涂层的韧性非常高,大幅提高了零件的疲劳抗力,使零件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试验证明,如果将这种纳米复合涂层涂覆在球墨铸铁件表面,能使球墨铸铁件表面具有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及复合涂层的综合力学性能[1]。

当然,尽管纳米复合涂层技术在实验阶段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目前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的纳米复合涂层技术主要还是添加性的纳米复合涂层技术。

目前添加的纳米颗粒主要有纳米氧化物、纳米碳化物、纳米氮化物以及纳米金属和纳米合金,具体添加那种纳米颗粒应视球墨铸铁件表面要求的力学性能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