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迹调查报告
古迹调查报告(共4篇)

古迹调查报告(共4篇)第1篇: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报告化古迹调查报告2020年4月19日1河北省易县历史文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报告易县古称易州,始建于开皇十六年,历经一千多年的沿革变迁,易州大地胜迹叠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易州因易水之“易”得名,史载商代有易氏部落在此居住,隋开皇(公元596年)置易县,时称易州,迄今已有14 的历史。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一幕幕悲壮的历史,镌刻下一张张鲜活的面容。
燕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燕都遗址至今清晰可辨,而“黄金台”的故事则伴随着悠悠易水千古传诵。
易州古燕文化与邯郸赵文化共同构成闻名全国的“燕赵文化”。
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勾勒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历史画面,高标着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的精神风骨.这里是中国古代名将乐毅、军事家孙膑、一代名医张元素的故里,更有聂荣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的战斗足迹。
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就是在易县西部山区黄土岭上被击毙,“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为尽快开发资源优势,近年来,易县县委、县政府从加强基础建设起步,改进投资软硬环境,投资1800万元扩宽改造津(天津)同(大同)112国道易县段,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县畅通。
利用拒马河丰富的水利资源建设电站5座,年发电量7698万千瓦时,保证工农业生产用电需要。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地形地貌:全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分山区、丘陵、平原三个类型区。
其中山区1414平方公里,占55.83%,丘陵929平方公里,占36.68%,平原190平方公里,占7.49%。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西部群山起伏,中部丘陵相连,东部地势平坦。
民族:全县有十多个民族,汉族占95%,满族、回族等占5%。
山:境内有五大名山。
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50米。
历史遗迹调研报告

历史遗迹调研报告《古都遗迹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22年6月调研地点:中国古都西安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国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历史价值、文化意义以及保护现状,为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古城墙: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城垣之一,调研团队对其历史演变、保护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2. 秦始皇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墓葬之一,我们对其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了解到了陵墓的最新保护措施。
3. 大雁塔:作为唐代代表性建筑,大雁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对其展览和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4. 历史街区:调研团队还对西安的历史街区进行了考察,包括回民街、碑林、钟楼等地,了解了其历史背景和现状。
三、调研成果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西安古都的历史遗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虽然这些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混乱、游客涌入、保护措施不力等。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这些遗迹保护工作的努力和投入。
我们认为,应加强遗迹的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同时注重遗迹的合理利用,提高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发掘。
四、调研建议1. 制定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保障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
3. 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遗迹的损害。
4. 推动历史遗迹的合理利用,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
五、结语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中国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我们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代留下更加丰厚的文化遗产。
历史遗址调查报告

历史遗址调查报告历史遗址调查报告一、引言历史是一座庞大的宝库,里面蕴藏着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遗址,我们进行了一次历史遗址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提供对历史遗址的认识和保护建议。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历史遗址的状况和价值;2. 探索历史遗址的背后故事;3. 提出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址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遗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实地考察:前往历史遗址,进行实地勘查和考古发掘;3. 专家访谈:与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专业意见。
四、调查结果1. 遗址概况我们选择了位于某省某市的一处历史遗址进行调查。
该遗址是一座古代城市遗址,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遗址内保存有多处建筑遗迹和文物,如城墙、宫殿、寺庙等。
2. 历史背景根据文献记载和专家意见,该遗址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是当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王朝的兴衰和战争时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3. 文物价值该遗址的文物价值非常高。
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古代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 保护现状然而,该遗址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盗掘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监管机制,大量文物被非法盗掘和贩卖,严重损害了遗址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
五、保护建议1.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文物盗窃和非法贩卖行为。
2. 增加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教育等渠道,提高公众对历史遗址保护的意识,增强爱护文物的责任感。
3. 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历史遗址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巡查和保护设施的建设,防止遗址再次受到破坏。
4. 加强考古研究:继续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深入挖掘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六、结论历史遗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保护和传承这些遗址是我们的责任。
社会实践调研历史古迹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历史古迹报告2021年9月10日-12日【调研地点】北京市【调研目的】了解并探索北京市著名历史古迹,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以吸取历史智慧,推动社会发展。
【调研方式】1. 实地考察2. 记录图片、视频3. 采访当地居民和导游【调研成果报告】第一章: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在清朝时期是一位避暑山庄,也是当时皇家贵族狩猎和迎宾的地方。
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一。
整个园林以昆明湖为中心,主要景点有佛香阁、石舫、长廊等。
在颐和园,我们了解到清朝时期建筑、园林和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皇家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手段。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颐和园是一个非常受人喜爱的地方,尤其是在节假日,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了解到颐和园向游客免费开放的一些政策,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赞许。
我们还听取了导游的讲解,了解到颐和园背后的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故宫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皇家宫殿博物馆,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们在对故宫进行调研时,不仅仅是对宫殿的建筑结构进行了了解,还参观了其中的一些珍贵文物和历史遗址。
我们了解到,在清朝时期,故宫曾经是举行文化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外国游客,他们对故宫的宏伟和历史底蕴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和敬意。
第三章:天坛天坛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坐落在北京市南部,总占地面积约273公顷。
天坛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结构最为严谨的祭祀建筑群。
我们在实地调研时,不仅对天坛建筑进行了考察,还了解到了天坛所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文化和宗教思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当天坛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革命遗址遗迹报告范文

革命遗址遗迹报告范文某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报告本报告旨在对某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调查与描述,以便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梳理,我们对以下几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详细描述。
一、某某广场革命纪念碑该纪念碑位于某某广场的中央,高耸入云。
建筑结构为石质,十分坚固稳定。
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一组组革命烈士的名字和事迹,寓意着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的宝贵生命。
纪念碑四周绿树环绕,景色宜人。
作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心灵寄托,该革命纪念碑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展示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建筑。
二、某某博物馆革命展览区某某博物馆建筑庄重典雅,其中设有革命展览区,用以展示该城市的革命历史。
在展览区内,陈列着众多珍贵文物、图片和实物,详细记录了该城市在革命时期的活动和战斗。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展品,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某某博物馆的革命展览区是向公众普及革命历史知识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
三、某某红色教育基地某某红色教育基地是以革命纪念馆为核心,以周边红色遗址为支撑,打造的一处集红色教育、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地方。
基地内有多个革命遗址,包括革命旧址、红色纪念碑等。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和互动体验,进一步了解该城市的革命历史,感受那段艰苦而充满荣光的岁月。
某某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为了通过互动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四、某某烈士陵园某某烈士陵园是对革命烈士的崇高纪念和告慰,也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永久展现。
陵园内广阔的场地上矗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纪念碑和墓碑,记载着无数英勇的革命战士的名字。
烈士陵园始终保持整洁,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每年的革命纪念日,人们会在这里举行庄重隆重的纪念活动,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深敬意。
综上所述,某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是该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革命烈士的壮志豪情和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通过对这些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可以将革命的光辉演绎给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弘扬革命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调查报告

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摘要:本文对近代历史遗迹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背景介绍、历史价值、保护状况和对公众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对多个历史遗迹的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近代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加强对这些遗迹的保护和利用。
引言:近代历史遗迹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近代历史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些遗迹,我们对多个近代历史遗迹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将对这些遗迹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一、背景介绍近代历史遗迹是指那些与近代历史事件相关的建筑、遗址、文物等,包括抗战遗址、革命纪念地、旧址、纪念馆等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对于了解和研究近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价值近代历史遗迹反映了近代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通过对这些遗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近代历史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同时,这些遗迹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保护状况尽管近代历史遗迹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由于多种原因,许多遗迹正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一方面,部分遗迹的建筑结构已经老化,需要加强维修和保护;另一方面,一些遗迹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面临着土地利用和城市化带来的压力。
因此,加强对近代历史遗迹的保护是当务之急。
四、对公众的意义近代历史遗迹是公众了解近代历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这些遗迹,公众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力,进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近代历史遗迹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结论:通过对多个近代历史遗迹的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近代历史遗迹的重要性和当下面临的保护挑战。
为了保护这些遗迹,我们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遗迹的维修和保护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近代历史遗迹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历史遗迹调研报告(共6篇)

历史遗迹调研报告(共6篇)历史遗迹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历史遗迹调查报告--- 芒,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护着这片大地。
在这座让无数人瞻仰的革命历史圣地我们将进行一次访谈式的社会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增进人们对烈士陵园的了解和认识,并收集游客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建设革命历史遗迹而尽我们的一份微力。
整个调查共有四个不同年龄段的对象,分别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其比例如下图所示二.少年篇少年们全都出生在90年代以后,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体现着全新一代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和老师既社会环境等对他们影响程度。
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对烈士陵园和广州近代的历史的了解作一番调查。
调查显示,来烈士陵园参观的少年学生有近60都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以组团的形式来到这儿的,他们来这儿基本上都是以大部队的形式参观游览。
2-当问到他们对烈士陵园的最深的体会时,他们这样答道烈士陵园是个庄严的地方,和课本里讲到的公园很像。
特别是那些高大挺拔的常绿松柏和雄伟的纪念建筑更令少年们心怀尊崇,而对于里面的革命故事则不多人知道,凡知道者皆来自于老师或者老一辈的人。
他们更多的是只知道这里是纪念革命先烈的地方,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则表现不适,具体比例如下图所示。
至于每年的清明都会有很多家长带他们过来祭拜,或许这也是一种让他们增进认识的方式,对此我们也顺便与家长进行了一些沟通,而家长则普遍认为现在的少年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越来越薄弱,他们认为他们自己也有做的不过的地方,如自己本身也较缺乏这方的认识等,所以家长提出希望陵园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少年们能处身感受会更深,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学着去认识。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少年们对4- 个不错的晨运地点。
当然也不乏有些游客是专程过来了解烈士陵园的一些烈士及其英勇事迹的,强调自己对烈士无限的敬仰。
除了那些专门过来了解革命烈士事迹的游客外,其他的对于我们所问及的“是否了解烈士陵园里面的烈士事迹”这一问题都比较迷茫,并不了解里面的历史。
历史文化遗迹调查报告

历史文化遗迹调查报告篇一: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题目_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学院_____班级___ __姓名____ _ ___ _学号____ ___ _ _ 联系电话_ _成绩_____ ___ _ _ 评阅教师签名_____ ___ _ _日期:年月日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因此,以名人故居为主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大众热衷的景点已不足为奇。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
本次调查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虞洽卿故居)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
关键字:历史文化古迹;破坏;保护;解决方案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一)调查的背景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的感情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
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
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
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深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在本次暑期实践的调查活动中,我小组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史文化遗迹调查报告
篇一: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题目_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
学院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联系电话__
成绩__________评阅教师签名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
——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
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因此,以名人故居为主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大众热衷的景点已不足
为奇。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
本次调查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虞洽卿故居)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
关键字:历史文化古迹;破坏;保护;解决方案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
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的感情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
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
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
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深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
在本次暑期实践的调查活动中,我小组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
除了制定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意识,有助于景区所属单位多角度地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让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能在社会各界更好的保护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发挥其价值和真正效用。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本次的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
根据搜集得到的以上四方面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以虞氏旧宅为代表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
(二)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
问调查法等。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我们先搜集了有关虞氏旧宅的相关历史资料,以普通群众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制定了两份问卷。
普通群众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
景区工作人员版问卷共设置了15
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和1道填空题。
在实地观察了虞氏旧宅后,我们分别向普通群众(游客、附近的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分发了调查问卷。
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
比如在向附近的村民发放问卷时,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识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指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变更了原来的调查方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近似于采访的方式完成的。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达192份,回收率达87.3%。
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后,我们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情况,讨论分析后又提出了6个关于虞氏旧宅保护方面的问题,向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以提高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
1、普通群众的年龄分布
1-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图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调查的对象各个年龄段都有分布。
如上图所示,十六岁以下占据了23.7%,十七到三十岁占14.3%,三十一到五十岁占49.7%五十岁以上占据了12.3%。
考虑到地域的影响,我们分发问卷的地点也不一样。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与中年人群占了调查对象中的很大一部分,这符合我们的预期。
因为从大体情况来看,会选择以历史文化古迹作为旅行地点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
两个年龄段内的。
同时,这些年龄段的人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与指向,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广大群众,使本次调查活动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2、普通群众眼中的现状
篇二:文化遗址调研报告
关于仁怀市文化遗址的
调研报告
调研单位:仁怀市文体广播电视局
调研时间:20XX年10月31日
据考证,早在4000年前,仁怀市域内,人类的先祖们已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现将市内文化遗址,特别是赤水河流域文化遗址报告如下。
一、仁怀市文化遗址基本情况
仁怀市文化遗址分为上等级文化遗址(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等级文化遗址(未经审批的文物单位)两类。
其中,上等级文化遗址18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纪念碑、鲁班红军烈士墓、鲁班红军战斗遗址、长岗毛泽东住地、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红军医院旧址、梅子坳毛泽东住地、刘伯承打乌鸦处等9处捆绑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两岔河宋墓、鹿鸣塔),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怀阳洞摩崖、茅台酒老酒房),仁怀市级文保护单位13处(水口寺县署遗址、无水明墓、德庄石院墓、德庄陈于逵墓、天圣寺、永安寺、茅台贞节坊、鲁班双魁田四合院、国酒门、焉家渡石刻、五马三洞桥、德庄三合院、巨型茅台酒瓶)。
十八处上等级文化遗产分布范围较广。
红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长岗、坛厂、鲁班、茅台、盐津办事处一线,酒文化、盐运文化主
要分布在沿赤水河一线的茅台、二合、合马、沙滩一线,至今仍遗留有盐号、码头、客栈、碑刻等遗物。
其它文化遗产,主要为近年发现且具一定文物价值,但还未公布的遗物,包括:
1、革命文化遗址:坛厂陈胡屯红军烈士纪念园、坛厂红军烈士公墓、中枢伟人亭、茅台怀红亭、坛厂明广寺红军
鲁班场战斗指挥所、大坝黄坝镇松林坡毛泽东住址、喜头镇杜营沟村竹林湾毛泽东住址、大坝镇尧村枧槽沟朱德、李富春住址等,主要为长征中红军领导人居址或仁怀人民纪念缅怀红军的遗物。
2、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云仙洞商周遗址(中枢城南社区,1994年4月,经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发掘面积10平方米)、西汉土坑墓(合马镇罗梅子坳之赤水河畔,贵州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熊水富等人于1991年11月8日前往清理发掘,共清理出陶器、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重要文物数百件,另有尸骨残骸和丝绸碳化物)、东汉砖石墓址(合马镇大渡口,1991年12日16日,县文管所所长蔡永德发现后,报贵州省文管会,由贵州省考古工作者顾新民和汤
鲁彬等人,于1991年12月19日至22日赴该地进行发掘清理)、奢宣谕墓遗址(位于九仓镇金吏司村,《续遵义府志》记載:“明奢宣谕墓,在仁怀县南一百三十里之牌楼。
墓碑缺其半,仅见孝男奢书四字。
墓前石狮一对,高八尺,石坊已圮,仅存石柱墓室四片,厚尺余,溶铁铸其外,土人以铁坟呼之,
亦谓之奢王坟”)、黎民镇总兵衙署遗址(茅坝镇石山沟,清初,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为了抵御清军,于永历二年即公元1648年)委蔡鹏霄为蜀勋援剿北路左协总兵,在此修建了总兵衙署。
衙署建在石山沟小河北岸的台地上,坐南向北,木结构,占地5000平方米。
其周围十里内,设有哨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