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连锁总部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药品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运输环境的要求、运输设备的管理、药品包装的要求、运输人员的培训和运输记录的管理。
正文内容:1. 运输环境的要求1.1 温度控制要求:药品运输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温度,确保药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输。
根据不同药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温度控制要求。
1.2 湿度控制要求:湿度对某些药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要求在运输过程中控制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品的影响。
1.3 光照控制要求:某些药品对光照敏感,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保护药品的质量。
2. 运输设备的管理2.1 车辆要求:药品运输车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保温性能,能够满足药品运输的要求。
2.2 车辆清洁和消毒:要求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车辆内部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2.3 车辆定期维护:要求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药品包装的要求3.1 包装材料的选择:要求选择符合药品包装要求的材料,确保包装材料对药品的质量无影响。
3.2 包装密封性要求:要求药品包装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避免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3.3 包装标识要求:要求在药品包装上标明必要的信息,如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方便药品的追溯和管理。
4. 运输人员的培训4.1 药品运输知识培训:要求对药品运输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药品质量管理、温度控制、包装要求等。
4.2 安全操作培训:要求对药品运输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包括运输车辆的操作、药品包装的操作等,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4.3 紧急情况处理培训:要求对药品运输人员进行紧急情况处理的培训,包括火灾、事故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医药公司(连锁店)冷藏车管理操作规程模版

医药公司(连锁店)冷藏车管理操作规程模版医药公司(连锁店)冷藏车管理操作规程一、前言为加强对医药公司(连锁店)的冷藏车的管理,确保车辆内的药品质量安全,避免药品损失和浪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药公司(连锁店)所有从事冷藏车管理的人员。
三、操作指导1.冷藏车的购买为确保车辆质量,冷藏车的采购应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商家,并选择质量稳定的车型。
车辆应该有完整的购车发票、保修单等相关资料。
2.冷藏车的运输在冷藏车运输途中,应当确保药品安放位置的稳定性,药品应放置在车内最佳的安放位置,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同时,车辆应当尽量选取平坦宽敞的道路行驶,避免剧烈颠簸。
3.冷藏车的保养为确保冷藏车长期地工作在良好的状态之下,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保养手册中的要求进行保养,包括定期更换机油、检查机械部件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冷库温度等方面。
4.药品安放的规范化操作药品应当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放置,防止医药品之间的交叉感染,根据药品的属性可在车箱内装上相应的布设,保证各类药品的冷链温度要求得到遵循。
5.药品运输前的冷藏车预冷冷藏车的预冷是为了坚持车内镇定的温度,明确药品的安全性,并且是一项重要的运行准备工作,卡车准备期间的药品及各类药品的冷链温度要求,应适时完成预冷作业。
6.药品蓄冷期的控制药品蓄冷期的控制应适时、适度、适量,避免过度过期,控制总药品蓄冷时间应不超过规定范畴。
7.药品货架的规范化操作药品货架应随着药品的运输而及时调整,保证医药品的温度要求得到遵循,防止各类药品的交叉感染。
8.药品的签收运输药品的签收运输是药品经过检验、验收而开始进行驾驶之前预设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药品货架放置的稳定性。
否则,应对预置器材和药品监测仪进行重新调整。
9.冷藏车的密封性管理冷藏车的载荷应处于最高限额,尽可能实现冷藏车的密封性管理,规避空气流动影响药品的质量安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四、结尾本规程的制定,准确分享了冷藏车的操作规范。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药品运输操作规程,规范出库交接、药品装车、药品运输和购货单位交接等一系列药品运输活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依据:《药品运输管理制度》。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配送员。
四、责任:配送员负责按操作规程运输药品。
五、内容:1.配送员:从事药品运输的人员必须持有合法的驾驶执照,身体条件符合岗位要求。
2.运输工具2.1.运输药品,应当根据药品的包装、质量特性并针对车况、道路、天气等因素,选用适宜的运输工具,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出现破损、污染等问题。
2.2.运输工具应当保持密闭。
2.3.冷藏药品应当采用冷藏车或保温箱运输。
3.出库交接3.1.药品出库时,保管员与配送员须交接以下单据:3.1.1.随货同行单;3.1.2.同批号药品检验报告或批签发报告等。
3.2.配送员依据保管员提供的随货同行单当面核实药品品名、规格,清点数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封箱是否牢固,有无异样。
严禁包装有破损或整件包装未封口的货物出库。
3.3.配送员经查无误,确保单货相符后,开始装车。
4.药品装车4.1.装车前必须检查运输车辆,发现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装车。
4.2.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的要求搬运、装卸药品。
运输装车时,药品的堆码要整齐、稳固,防止滑动、震碎。
不得倒置药品,避免药品受重压。
4.3.药品运输车辆不得装载与运输药品无关其他物品。
4.4.使用冷藏车运送冷藏药品的,启运前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操作:4.4.1.提前打开制冷机组和温度监测设备,使车厢内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4.4.2.开始装车时关闭制冷机组,并尽快完成药品装车;4.4.3.药品装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4.4.4.启动并检查制冷机组以及温度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设备运行正常方可启运。
4.5.使用保温箱运送冷藏药品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进行药品包装和装箱的操作:4.5.1.装箱前预冷保温箱,使温度达到运输药品所要求的范围内;4.5.2.在保温箱内合理放置与温度控制及运输时限相适应的、相应数量的蓄冷剂;4.5.3.保温箱内使用蓄冷剂时,必须将药品与蓄冷剂进行有效隔离;4.5.4.药品装箱后,保温箱内启动温度记录设备,对箱内温度开始实时监测和记录后,将箱体密闭;4.5.5.按照温控时限,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药品送达目的地。
药品连锁总部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药品运输操作规程,规范药品运输工作,确保药品安全,准确送达目的地。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药品运输过程的管理。
4. 职责配送中心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内容5.1装车前5.1.1 配送中心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包装特点、数量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搬运、装卸方法,制定运输路线,尽可能缩短药品在途运输时间。
5.1.2装车前,养护员应对车辆安全性能及卫生状况进行检查,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
5.1.3装车前,养护员应确认冷藏药品使用保温箱运输,并达到相应的储存温度要求。
5.2装车:5.2.1 药品装车时,运输员应按单逐一复核购货单位、药品件数,做到单货相符。
5.2.2 药品包装破损或被污染,不得装车。
5.2.3 药品装车时,应轻拿轻放,堆码整齐、捆扎牢固,防止药品撞击、倾倒。
5.2.4 药品装卸时,禁止在阳光下停留时间过长或下雨时无遮盖放置。
5.2.5 搬运、装卸药品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倒置药品,以防止药品破损,混淆等,保证药品的质量。
5.2.6 运输药品的车,不得装载对药品有损害的物品,将重物压在药品包装箱上,怕压药品应避免受重压。
5.2.7应考虑道路状况和运程,采取措施如用塑料泡末板、厚纸皮等,防止因道路状况不好,车辆发生颠簸,药品相互碰撞而造成损失。
5.2.8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保温箱上应注明贮藏条件、启运时间、保温时限、特殊注意事项或运输警告。
5.2.9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在冷藏药品出库后10分钟内装载完毕。
5.3 药品的运输:5.3.1 运输员必须按指定路线,不得中途、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须报经储运负责人同意。
5.3.2 司机须谨慎驾驶,避免易使药品损坏的不安全因素。
5.3.3 车辆运输时,车厢必须密闭加锁,禁止敞棚运输,做到人离车锁,卸货禁止非本车人员进入车厢,防止药品盗抢、遗失、调换等。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

2023年GSP操作规程-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2023年GSP操作规程是指药品运输管理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药品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性文件。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运输管理对于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部份详细介绍2023年GSP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运输车辆管理1.1 车辆清洁卫生要求1.2 车辆装载规范1.3 车辆定期检查维护二、药品包装管理2.1 包装材料选择2.2 包装标识要求2.3 包装防护措施三、运输温度控制3.1 药品储存温度要求3.2 运输中温度监控3.3 温度异常处理四、运输文件管理4.1 运输合同签订4.2 运输单据记录4.3 运输文件保存五、运输人员管理5.1 人员资质要求5.2 人员培训要求5.3 人员健康管理正文内容:一、运输车辆管理1.1 车辆清洁卫生要求:运输车辆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药品。
车辆内部应定期清理,确保无异味和异物。
1.2 车辆装载规范:药品应按照规定的装载方式进行摆放,避免受潮、挤压和碰撞。
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开装载,避免混淆。
1.3 车辆定期检查维护: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避免影响药品的安全性。
二、药品包装管理2.1 包装材料选择:药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护性。
应避免使用易破损或者易渗漏的包装材料。
2.2 包装标识要求:药品包装应标明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包装清晰明了。
应避免使用已损坏或者含糊的包装。
2.3 包装防护措施:药品包装应采取防潮、防晒、防震等措施,避免药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应避免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或者高温环境中。
三、运输温度控制3.1 药品储存温度要求: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温度控制。
应避免药品受到过高或者过低温度的影响。
3.2 运输中温度监控:运输过程中应对药品的温度进行监控,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某医药公司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规程目的:规范药品在库储存养护与出库运输过程,保证在库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管理。
责任部门:质量管理部、储运部药品入库操作规程:1、仓库保管员收到入库验收员签字的入库单后,应立即到待验区将药品与入库单所列内容逐项进行核对,对待入库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库存记录;2、仓库保管员在收货时,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报告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3、对办理了入库手续的药品,仓库保管员按规定将储存药品按剂型实行分类、专库(区)保管与储存:3.1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危险品等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蛋白同化制剂、肽类等专门要求的特殊管理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包装的零件药品应当集中存放;不合格药品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库(区);3.2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库(区)、待发药品库(区)、零货称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4、仓库保管员在进行专库、分类存放的原则下,根据药品的质量特性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并符合以下要求:4.1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4.2药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冷库2~10℃,如其中有一个药品储藏要求为2~8℃时冷藏设备应设置为2~8℃。
阴凉库不得高于20℃,常温库0~30℃;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5、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药品包装;正确搬运堆码作业,轻拿轻放,严禁倒置;6、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7、销后退回药品,凭“销后退回通知单”收货,存放于退货药品库(区),并做好退货记录。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1.目的:做好药品运输配送工作,确保药品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财产安全、确保冷藏药品运输符合冷链规定、确保麻精药品运输过程安全可控。
2.范围:适用公司药品的运输配送管理。
3.职责:仓储部部负责培训、执行。
4.内容
4.1车辆检查
待发药品装车前,应检查确保本次配送任务的油箱油量足够。
同时应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喇叭、灯光等汽车功能完好。
4.2货物检查
待发药品装车前,应检查待发药品的完好,发现药品外包装损坏的不得装车,应报告配送中心负责人确认情况。
4.3装车要求
药品装车应按配送线路“先卸后装”原则装车,做到货物固定,防雨、防潮,特别是厢式货车内药品的防颠簸措施,以防药品损坏。
4.4车厢上锁
装车完成后应立即上锁,防止药品遗失。
在执行多个配送任务过程中,卸货后应立即上锁,以防药品遗失或调换。
4.5冷藏药品
冷藏药品应严格执行药品冷链规定运输配送,装车前车厢应预冷,装车后应启动车载GPS温度实时监测系统,确保运输温度符合规定。
发生应急情况,立即启动《冷藏药品运输应急预案》。
4.6安全意识
药品运输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以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货物安全,发生药品遗失、被盗、被抢等特殊情况应立即报告储运部门负责人,情况紧急严重的应立即报警。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药品运输涉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药品的安全及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药品运输操作规程,包括规程的制定及实施、药品包装、运输温度控制、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
一、规程的制定及实施药品运输操作规程是由药品生产企业制定并实施的,其核心内容包括药品包装、运输方式、温度控制、运输路线、装卸方式、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以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制定药品运输操作规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药品特性:不同的药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要求可能不同。
2.运输方式:航空、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特点会影响药品的安全性。
3.环境条件: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也会对药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药品运输操作规程的实施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运输公司、药品保管员等。
二、药品包装药品的包装也是药品运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包装必须能够保护药品,防止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
通常要求药品包装具备以下特点:1.防水:药品包装必须能够防水。
2.防震: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颠簸、碰撞,药品包装必须能够防震。
3.抗压:药品包装必须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以防止在装卸过程中因撞击等原因而破裂。
4.防光:某些药品对光敏感,必须要使用防光的包装。
5.标签明确:药品的包装必须有明确的标签,以便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识别。
三、运输温度控制药品的运输温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冷链、温链和常温渠道。
1.冷链:对于一些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的药品,必须使用冷链运输。
冷链运输采用低温保温箱或冷冻车进行运输。
2.温链:对于需要在高温条件下保存的药品,必须使用温链运输。
3.常温渠道:对于不需要在特殊温度下保存的药品,可以使用常温渠道进行运输。
四、异常情况处理药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如天气突变、车辆故障等,这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1.及时处理:面对突发情况,应及时联系药品生产企业、运输公司等相关单位,采取应对措施。
2.查验药品:当运输工具遭受撞击等情况时,应及时查验药品的包装,确认药品是否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药品运输操作规程,规范药品运输工作,确保药品安全,准确送达目的地。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药品运输过程的管理。
4. 职责
配送中心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内容
5.1装车前
5.1.1 配送中心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包装特点、数量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搬运、装卸方法,制定运输路线,尽可能缩短药品在途运输时间。
5.1.2装车前,养护员应对车辆安全性能及卫生状况进行检查,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
5.1.3装车前,养护员应确认冷藏药品使用保温箱运输,并达到相应的储存温度要求。
5.2装车:
5.2.1 药品装车时,运输员应按单逐一复核购货单位、药品件数,做到单货相符。
5.2.2 药品包装破损或被污染,不得装车。
5.2.3 药品装车时,应轻拿轻放,堆码整齐、捆扎牢固,防止药品撞击、倾倒。
5.2.4 药品装卸时,禁止在阳光下停留时间过长或下雨时无遮盖放置。
5.2.5 搬运、装卸药品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倒置药品,以防止药品破损,混淆等,保证药品的质量。
5.2.6 运输药品的车,不得装载对药品有损害的物品,将重物压在药品包装箱上,怕压药品应避免受重压。
5.2.7应考虑道路状况和运程,采取措施如用塑料泡末板、厚纸皮等,防止因道路状况不
好,车辆发生颠簸,药品相互碰撞而造成损失。
5.2.8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保温箱上应注明贮藏条件、启运时间、保温时限、特殊注意事项或运输警告。
5.2.9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在冷藏药品出库后10分钟内装载完毕。
5.3 药品的运输:
5.3.1 运输员必须按指定路线,不得中途、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须报经储运负责人同意。
5.3.2 司机须谨慎驾驶,避免易使药品损坏的不安全因素。
5.3.3 车辆运输时,车厢必须密闭加锁,禁止敞棚运输,做到人离车锁,卸货禁止非本车人员进入车厢,防止药品盗抢、遗失、调换等。
5.3.4运输途中,使用温度监测记录系统实时监测保温箱内的温度数据,每隔2分钟自动记录和存储一次。
5.3.5运输过程中,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冰袋、冰排等蓄冷剂,防止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5.4到货交接:
5.4.1货到配送分店后,运输员应与分店营业员清点所交药品后在”配送交接单”上签名确认;配送清单红色联留作分店记录凭证,白色联配送中心留存。
5.4.2交接药品时如有异议,运输员应与配送中心经理联系,查清事实,写好处理措施,双方签字确认。
5.5退回交接:
5.5.1对配送分店拒收或退货的药品,运输员必须在返回当天与收货人员交接,作退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