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答智慧与艺术第四周测试题答案
课堂问答,得智慧与艺术,试题

作为教师,此时较为合理的理答是( )。
A. 小王,你不要乱说,赶紧把嘴闭上。
B. 小王同学说的偏题了,和课文内容无关,我们下面进入下一个章节。
C. 小王你的观点很新颖。但是你能告诉老师这一课主要想描绘的是武松怎样的性格呢?你说的观 点能够补充武松的性格特征吗? 0.50/0.50
D. 大家觉得小王同学说的有道理吗? 正确答案:C 你选对了 10 单选(0.5 分) 张老师是一位历史老师,在执教《科举制度》一课中,张老师向同学们提问,请同学们比较唐 代和清代的科举制度。按照布鲁姆提出的认知水平分类,这是一个( )层次的问题。
A. 导入
B. 展开
C. 结束
D. 反思 0.00/0.50 正确答案:A 你错选为 D 7 单选(0.5 分) 沃尔什和萨特斯把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归成了“回忆”、“应用”和“创造”三类形象 地比作了一间房子。其中“创造”指的是这间房子中( )。
A. 第一层“他人的知识”
B. 第二层“自己的知识”
A. 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
B. 促进学习者的思考
C. 加快教学过程的进度 0.50/0.50
D. 激发学习者的动机 正确答案:C 你选对了 3 单选(0.5 分)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教授费舍尔把课堂问答比作“口头的网球比赛”,意思是指( )。
A. 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
智慧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智慧课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智慧课堂中,教师使用的主要教学工具是什么?A. 传统黑板B. 电子白板C. 纸质教材D. 投影仪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智慧课堂的特点?A. 互动性B. 个性化C. 标准化D. 数据驱动答案:C3. 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学习资源?A. 纸质书籍B. 网络资源C. 口头讲解D. 以上都是答案:B4.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如何实现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实时监控?A. 通过观察B. 通过问卷调查C. 通过学习管理系统D. 通过学生报告答案:C5. 智慧课堂中,学生反馈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口头反馈B. 书面反馈C. 电子反馈D. 以上都是答案:C6. 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如何进行课堂互动?A. 通过提问B. 通过小组讨论C. 通过在线投票D. 以上都是答案:D7. 智慧课堂中,数据分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教学质量B. 增加课堂趣味性C. 降低教学成本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智慧课堂中,学生如何参与课堂讨论?A. 举手发言B. 通过在线论坛C. 通过即时通讯工具D. 以上都是答案:D9. 智慧课堂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A. 通过直觉判断B. 通过学生反馈C. 通过数据分析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智慧课堂中,以下哪项不是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A. 多媒体课件B. 在线图书馆C. 纸质作业本D. 虚拟实验室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智慧课堂的核心是_________,它通过_________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
答案:教学互动;信息技术2. 智慧课堂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_________,提供_________的教学内容。
答案:需求;定制化3.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_________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答案:在线调查4. 智慧课堂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_________,从而进行_________。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人的音乐1.古琴的记谱方式是A:简谱B:五线谱C:减字谱D:工尺谱答案:C2.瞎子阿炳创作的经典二胡曲目是A:《流水》B:《二泉映月》C:《龙船》D:《昭君出塞》答案:B3.昆曲在_______年被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A:2007B:2001C:2003D:2005答案:B4.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A:白沙细乐B:山西鼓乐C:江南丝竹D:南音答案:D5.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A:赵元任B:田汉C:李叔同D:聂耳答案:D令人迷醉的古希腊艺术1.古希腊雕塑原作大多已毁损或轶失,不过后世的复制品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最重要的复制品主要来自:A:古埃及B:中国C:古罗马D:伊朗答案:C2.“尼多斯的阿弗洛狄忒”这一雕像体现了古典美的标准,吻合:A:多样复杂的统一的原则B:巴洛克艺术的特点C:黄金分割比D:理性压倒感性的原则答案:C3.不少品牌借助古希腊文化资源提升其知名度,其中有A:丰田B:辉腾C:菲亚特D:毕加索答案:B4.古希腊艺术中的神的形象令人着迷,因为A:它们与人的形象大同小异B:它们与人的形象没有关系C:它们与人的形象判若云泥D:它们与人的形象完全一致答案:A5.“帕里斯的判断”与以下哪场战争有关:A:伯罗奔尼撒战争B:温泉关战役C:希波战争D:特洛伊之战答案:D艺术品的层面1.在艺术品的层面问题上,中国古代的重要观点有A:言象意B:虚与实C:言与文D:真善美答案:A2.西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层次论观点的提出者是A:罗杰·弗莱B:罗曼·雅各布逊C:罗曼·英伽登D:罗兰·巴特答案:C3.根据课堂讲授,符合艺术品的五层面构造顺序的是A:艺术形象层、艺术媒介层、艺术余衍层、艺术品质层、艺术形式层B:艺术余衍层、艺术品质层、艺术形象层、艺术媒介层、艺术形式层C:艺术媒介层、艺术形式层、艺术形象层、艺术品质层、艺术余衍层D:艺术形式层、艺术媒介层、艺术形象层、艺术品质层、艺术余衍层答案:C4.根据课堂讲授,在艺术品的五层面构造中,尤其能够体现中国艺术理论传统的独特品格的层面是A:艺术余衍层B:艺术形式层C:艺术形象层D:艺术品质层答案:A5.根据课堂讲授,按照中国艺术理论传统,优秀的艺术品总是会A:把话说满B:把话说绝C:留有余地D:留有遗憾答案:C中西美学视野下的抽象艺术1.“积淀说”是谁提出来的?A: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B:舒斯特姆(Richard Shusterman)C: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D:李泽厚答案:D2.“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最初是谁提出来的?A:阿洛伊斯·李格尔(Alois Riegl)B: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C:罗杰·弗莱(Roger Fly)D:亚当·斯密(Adam Smith)答案:B3.“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是谁提出来的?A: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B: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C:波洛克(Jackson Pollock)D: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答案:D4.《风筝不断线》一文的作者是谁?A:吴大羽B:朱德群C:赵无极D:吴冠中答案:D5.1958年在巴黎Galerie Iris Clert表演行为艺术《空》(The Void)的艺术家是谁?A: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B: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C: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D: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答案:D数字图像的媒介特性与艺术1.世界上第一本商业销售的摄影画册是《大自然的铅笔》A:对B:错答案:A2.从1960年代开始,电视开始在美国和欧洲普及起来。
课堂智慧艺术期末试题

单选(0.5分)小张同学是刘老师班上的一位同学,他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发言比较积极,但是总是无法讲到要点。
对于这种“小唐僧”式的学生,刘老师可以考虑采取的理答有()。
得分/总分•A.我怎么没听明白你的意思呢?太啰嗦了,你先坐下吧,听别人说吧!•B.小张同学,最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观点哦!0.50/0.50•C.你很爱思考,值得表扬!同学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D.小张同学,这个问题下课你再找老师交流吧。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2单选(0.5分)下列哪一项不是有效教学问答应该具有的特征()。
得分/总分•A.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B.促进学习者的思考•C.加快教学过程的进度0.50/0.50•D.激发学习者的动机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3单选(0.5分)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教授费舍尔把课堂问答比作“口头的网球比赛”,意思是指()。
得分/总分•A.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B.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0.50/0.50•C.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D.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4单选(0.5分)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问答中,我们强调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
得分/总分•A.教授固定的教学内容•B.维持课堂教学的秩序•C.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0.50/0.50•D.进行合理的学生评价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5单选(0.5分)在一节以“如何接待顾客”为主题的销售课程中,教师向同学们提问:“各位同学,刚才我们学习了接待顾客的三步曲,即热情问候、开放提问、真诚回应。
大家能以两人为一组,角色扮演练习一下吗?”在这个案例中,按照问题的功能分类,教师的问题属于()类。
得分/总分•A.技能•B.事实0.00/0.50•C.类属•D.原理正确答案:A你错选为B6单选(0.5分)在特级教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华老师在课堂伊始向同学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寻宝图上这样写着宝物距小明的左脚3米。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1、问题:芭蕾舞从肢体层面的几个质量元素是什么? A:长稳直立B:开绷直正C:飘长稳开D:轻长准稳2、问题:芭蕾舞从身体层面的几个质量元素是什么? A:开绷直正B:轻长准稳C:长稳直立D:飘长稳开3、、问题:芭蕾舞的两个最基础的训练动作是什么? A:Plie TenduB:Passe CoupeC:Coupe PlieD:Tendu Passe4.问题:举一个芭蕾术语动作相似,但是一个是位置一个是动作的例子。
A:Passe vs Cou-de-piedB:Passe vs RetireC:Cou-de-pied vs RetireD:Coupe vs Passe5、问题:古希腊雕塑原作大多已毁损或轶失,不过后世的复制品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最重要的复制品主要来自:A:古埃及B:古罗马C:中国D:伊朗6、问题:“尼多斯的阿弗洛狄忒”这一雕像体现了古典美的标准,吻合: A:理性压倒感性的原则B:巴洛克艺术的特点C:黄金分割比D:多样复杂的统一的原则7、问题:古希腊艺术中的神的形象令人着迷,因为A:它们与人的形象判若云泥B:它们与人的形象没有关系C:它们与人的形象完全一致D:它们与人的形象大同小异8、问题:不少品牌借助古希腊文化资源提升其知名度,其中有A:毕加索B:菲亚特C:丰田D:辉腾10、问题:“帕里斯的判断”与以下哪场战争有关:A:伯罗奔尼撒战争B:希波战争C:特洛伊之战D:温泉关战役见面课:从似与不似之间看中国画的欣赏11、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区分了几种绘画?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12、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提到谁提出了“看作”(seeing-as)理论? A:贡布里希B:沃尔海姆C:波德罗D:苏轼13、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提到谁提出了“看出”(seeing-in)理论? A:贡布里希B:沃尔海姆C:波德罗D:苏轼15.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讲到中国画具有怎样的特征?A:制造幻觉B:侧重对象的非对称性C:侧重媒介的非对称性D:似与不似之间的对称性16.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提到谁提出了身心关系理论?A:贡布里希B:沃尔海姆C:波兰尼D:苏轼见面课:电影:艺术与商业(或工业)的矛盾与张力-以当下“新力量”电影导演为例1、问题:下列电影中,能体现美国好莱坞“梦幻工厂”特征的电影有: A:《开罗的紫玫瑰》B:《盗梦空间》C:《黄土地》D:《寻梦环游记》E:《一九四二》2、问题:下列导演中,基本符合“体制内的作者”标准的导演有: A:希区柯克B:姜文C:陈凯歌D: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E:马丁·斯科西斯3、问题:下列电影中,具有明显的“假定性”寓言特征的电影有: A:《楚门的世界》B:《海上钢琴师》C:《雪国列车》D:《一出好戏》E:《我不是药神》F:《江湖儿女》4、问题:下列导演中,属于新力量导演的有:A:贾樟柯B:乌尔善C:陈思成D:郭帆E:毕赣F:张猛G:姜文H:田壮壮I:王小帅J:大鹏K:韩寒L:郭敬明5、问题:“电影工业美学”指:A:电影既具有艺术的属性也具有工业的属性或特点。
课堂智慧艺术期末试题

单选(0.5分)小张同学是刘老师班上的一位同学,他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发言比较积极,但是总是无法讲到要点。
对于这种“小唐僧”式的学生,刘老师可以考虑采取的理答有()。
得分/总分∙A.我怎么没听明白你的意思呢?太啰嗦了,你先坐下吧,听别人说吧!∙B.小张同学,最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观点哦!0.50/0.50∙C.你很爱思考,值得表扬!同学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D.小张同学,这个问题下课你再找老师交流吧。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2单选(0.5分)下列哪一项不是有效教学问答应该具有的特征()。
得分/总分∙A.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B.促进学习者的思考∙C.加快教学过程的进度0.50/0.50∙D.激发学习者的动机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3单选(0.5分)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教授费舍尔把课堂问答比作“口头的网球比赛”,意思是指()。
得分/总分∙A.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B.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0.50/0.50∙C.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D.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4单选(0.5分)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问答中,我们强调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
得分/总分∙A.教授固定的教学内容∙B.维持课堂教学的秩序∙C.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0.50/0.50∙进行合理的学生评价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5单选(0.5分)在一节以“如何接待顾客”为主题的销售课程中,教师向同学们提问:“各位同学,刚才我们学习了接待顾客的三步曲,即热情问候、开放提问、真诚回应。
大家能以两人为一组,角色扮演练习一下吗?”在这个案例中,按照问题的功能分类,教师的问题属于()类。
得分/总分∙A.技能∙B.事实0.00/0.50∙C.类属∙D.原理正确答案:A你错选为B6单选(0.5分)在特级教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华老师在课堂伊始向同学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寻宝图上这样写着宝物距小明的左脚3米。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直尺,在纸上画出宝物的位置。
教学技术与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在教学走动中,讲述性内容走动可频,而解说性内容宜走停相间。
A:对B:错答案:A2.教学语气技术的操作规程要领包括:A:语调B:力度C:速度D:停顿答案:ABCD3.教学姿态言语包括了站姿、行姿和坐姿。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教学口语是指执教者通过发声(包括借助其他媒体以声音形式)传达呈现和交流教学信息的操作。
A:对B:错答案:A2.教学单向表达技术规程要领包括:A:语气B:词句C:提问D:语流答案:ABD3.教学回答技术包括:A:评价B:赞扬C:引导D:批评答案:AC4.教学的停顿艺术的操作要求要明确:“停顿只是相对的,不能超过了限度”,即停顿不宜过长。
A:对B:错答案:A5.“是非问题多,真正问题少”是提问教学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这里的“是非问题”是指“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问题。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体态言语是最丰富的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辅助言语。
A:错B:对答案:B2.在教学走动中,概念和原理解析的关键部位或关键词表述时,应停止走动。
A:错B:对答案:B3.面部言语是传达教学信息最富有形象的动感的部分,也是最简便、最丰富的、最可利用的教学动态言语。
A:错B:对答案:A4.传达教学信息最富有形象的动感的部分,也是最简便、最丰富的、最可利用的教学动态言语是:A:口语B:外表C:手势D:眼睛答案:C5.教学外表言语操作的共同要领是职业规范化和个性化。
A:对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板书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结果。
A:错B:对答案:B2.板书这种教学操作行为所传达的教学信息与体态言语信息一样,也具有可视性,但与体态言语可视的瞬时性、模糊性、松散性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
A:错B:对答案:B3.板书设计是对要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的整体规划。
主要包括了板书什么和如何板书两个主要构成部分。
A:对B:错答案:A4.从板书的介质来划分,板书可以分为:A:电脑式板书B:黑板式板书C:白板式板书D:投影式板书答案:ABCD5.由大小不同的番号和文章的要义语句构成的板书类型是纲领式。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大学

第一章测试1.普通话发音部位“齿龈”一般指上齿龈,就是俗称的上牙床,位于硬腭的前方。
A:对B:错答案:A2.“日”发音时,舌尖要适当后移与硬腭前部靠近形成窄缝构成阻碍,声带颤动。
A:错B:对答案:B3.“s”发音时,舌尖位于两齿中间。
A:错B:对答案:A4.j、q、x的发音部位是()。
A:舌面前部与硬腭中部B:舌尖与上齿(背)C:舌面与上齿龈D:舌尖与上下齿缝答案:A5.“封”与“患”两个音节声母的发音部位区别在于:前者是上齿与下唇,后者是舌根与软腭。
A:对B:错答案:A6.“r- l”发音相同点二者都是浊音,并且舌尖都参与发音,只不过r 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硬腭,l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上齿龈。
A:对B:错答案:A7.“帮、兵、郑、诵、涌”韵母发音的共同点是()。
A:鼻辅音韵尾韵母B:都是前鼻韵母C:都是开口呼韵母D:都是后鼻韵母答案:AD8.anɡ的主要元音—韵腹是a,韵尾是舌根鼻辅音-nɡ。
发音时,要先发一个圆润饱满的舌位低、后的a。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高语阶和快语速往往传达激昂、兴奋、热切的心理状态。
A:对B:错答案:A2.“话不投机半句多”指说话中由于双方语词传递的信息不和谐导致的,与声音形式无关。
A:对B:错答案:B3.调模是由于思想感情或语境的变化而使气息主宰的音强、音长产生变化所致。
A:错B:对答案:A4.普通话测试中,被测试人在说话题的语速一般为每分钟150-200个音节。
A:错B:对答案:B5.运动会上,运动员代表宣誓:“我代表全体运动员郑重宣誓,我们将以积极、饱满、热情的态度参加本届运动会……”此时发言者使用哪种声音形式比较合适?()A:中语阶,中语速B:中语阶,慢语速C:高语阶,中语速D:高语阶,慢语速答案:C6.“我知道你会唱歌”,当“知道”是重音时,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A: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B:你不要瞒我了。
C:你怎么说不会呢?D:别人会不会唱我不知道。
答案:B7.句子“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当学生回答正确或错误时,教师作出判断和引导的理答方式,包括肯定和否定两种。
这样的理答我们称之为()。
•
A.
•
其他
•
•
B.
•
诊断性理答
•
0.50/0.50
•
•
C.
•
发展性理答
D.
•
支架性理答
•
2
下面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嗯!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
师:嗯!听出来了!青年画鱼那一丝不苟的劲儿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是吗?其他同学呢?
请问,在这个教学片断中,王崧舟老师使用的肯定方式是()。
•
A.
•
简单肯定
•
B.
•
提升肯定
•
•
C.
•
重复肯定
•
0.50/0.50
•
•
D.
•
其他
•
3
下面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把你的话写下来,就是你献给长城的题词。
生:长城是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伟大奇迹!题词人:张亮。
师:超过克林顿。
(笑声)
生:我爱我们伟大的长城,更爱我们伟大的中华!题词人:鲁平凡。
师:感情真挚,表达凝练!
生:长城是我的骄傲,我们的骄傲,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所言:“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题词人:李为栋。
师:由我到我们再到中华民族,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真好!
请问,在这个教学片断中,王崧舟老师使用的肯定方式是()。
•
A.
•
其他
•
B.
•
简单肯定
•
•
C.
•
重复肯定
•
•
D.
•
提升肯定
•
0.50/0.50
3
分)
小张同学是刘老师班上的一位同学,他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发言比较积极,但是总是无法讲到要点。
对于这种“小唐僧”式的学生,刘老师可以考虑采取的理答有()。
得分/总分
•
A.
•
小张同学,最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观点哦!
•
0.50/0.50
•
•
B.
•
我怎么没听明白你的意思呢?太啰嗦了,你先坐下吧,听别人说吧!•
•
C.
•
你很爱思考,值得表扬!同学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
•
D.
是这样吗?再认真想一想。
•
4.一般来说,特级教师最常使用的否定理答方式是()。
•
A.
•
否定纠正
•
•
B.
•
简单否定
•
•
C.
•
以上都不是
•
D.
•
否定探索
•
0.50/0.50
•
5
王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班上的小李同学性格活泼,课堂上发言踊跃,但是他的发言总是答非所问,是班上有名的“小跑题”。
例如有一次王老师提问:“当‘我’放小鸟飞上蓝天时会想些什么呢?”小李同学回答了“老师,每次我爸爸出差时,我总是非常舍不得他。
”。
此时,王老师比较合适的理答是()。
•
A.
•
小李同学你先坐下,我们请下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0.00/0.50
•
•
B.
•
老师的问题是当“我”放小鸟飞上蓝天时会想些什么呢?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到了爸爸。
•
•
C.
•
你在认真听课吗?有没有听懂问题?
•
•
D.
•
你回答的不对,坐下吧。
•
6
课堂问答的完整过程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四部分。
对7
理答的主要作用是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考。
对
•
8
在诊断性理答中,特级教师更喜欢用简单肯定的方式去告诉学生他们的回答是对的。
错
•
9
千篇一律的肯定,往往脱离具体的课堂情境,缺乏针对性。
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才能既鼓励回答的学生,同时也给其它学生作出示范。
只有提升肯定才能做到百变。
对
10
下面是一段课堂实录:
师:5+3=?你能计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先数5,接着再数3个数,得6、7、8.
生: 5和3组成8,5加3得8.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学生边举手边站起来大声地说:“5加3得1”
师:哦!5加3还会得1?你是怎么想的?请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
生:今天是星期五,再加3天,不是星期一吗?所以5加3得1。
师:真棒!原来是这样。
师:这样的5加3得1,实际应该怎样说更好呢?
生:5加3只能是8了,因为一星期只有7天,8减去7才得1.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的理答类型是否定纠正。
错
•
11
特级教师戴银杏在执教《画角》一课时,发现有两三个学生把100度的角画成了80度,戴老师于是邀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画角的过程。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师: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A:他画错了,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
师: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帮助呢?
生B:它提醒我画角是要看清刻度,可不能看反了。
生C:它提醒我画好角后,可以先大致估计一下是锐角还是钝角,这样可以减少出错。
生D:(兴奋、激动)我发现画错的角加上正确的角刚好是平角。
生E: 我发现,只要沿着已经画好的角的两边,向反方向延长就可以得到100度。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学生的错误是一种资源,否定探索能引起有价值的思考。
对
12
刘老师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在班上的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时经常对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提供有关问题的一些线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刘老师的做法是支架性理答中的“转问”。
13
在支架性理答中,教师最常用的应该是探问,探问能让学生有机会完善自己的思路,真正起到支架的作用。
对
•
14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珍珠鸟》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
它......” ;“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不动声色。
这是一个引答。
对
15
探问和引答区别就在于留给学生思考空间的大小,如果空间小就是探问,如果空间大就是引答。
错
•
16
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一书中指出教师智慧理答要做的三件事是倾听、串联和反刍。
17
刘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了“解释通行证”这一合作学习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前需要用三句话以内的话语概括上一位学生的发言。
从理答的角度看,这个活动主要培养学生串联能力的提升。
错
18
下文是特级教师蒋军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下面我再请你们欣赏一些神话,你们会有新的发现。
生读材料
师:当我们把三个神话放在一起,它们有没有共同点?(比较)生:我发现每个神话开头都说这个世界一开始是一个蛋。
师:这些地方的原始人是不是能像今天的人一样,发一个电子邮件:“今天我创作了一个神话,你是怎么样的?”或者打个电话商量一下。
大家都笑了,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想到一起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混沌的原始世界比作一
个蛋?我相信你们有自己的解释,没有一定的答案,你们可以大胆地推测。
蒋老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运用了“反刍”的方法,通过各种思维动词帮助学生嚼透问题。
对
•
19
反刍只能由教师完成,学生自身无法完成反刍。
错
20
串联主要是指把大家的思路贯穿起来,像“其他同学呢?”“你们有谁也像她一样?”都是典型的串联型问句。
对
得分/总分
19
在课堂中出现学生群体性的“冷场”,如果不是这个问题的措词和句法等有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对于全班来说都过难。
此时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等待时间,或者提供线索,采用合作学习等方式来降低难度。
对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