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支撑方案(新)

合集下载

地下室模板支撑加固专项方案

地下室模板支撑加固专项方案

地下室模板支撑加固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室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地下室层高为_____米,结构形式为_____。

由于地下室施工环境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大,为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图纸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一)模板选型1、地下室墙模板采用_____模板,板厚为_____mm。

2、地下室梁模板采用_____模板,板厚为_____mm。

3、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_____模板,板厚为_____mm。

(二)支撑体系设计1、墙模板支撑竖向龙骨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横向龙骨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对拉螺栓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_____mm。

2、梁模板支撑梁底支撑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梁侧支撑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梁底横杆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3、顶板模板支撑立杆间距为_____mm×_____mm。

横杆步距为_____mm。

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为_____mm。

四、材料要求1、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 Q235 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 级钢的规定。

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3、模板应选用表面平整、无裂缝、无变形的板材,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01#地块改造工程一标段3#、11#、12#、14#楼房及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3112.5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7285平方米,地下室车库二层层高为 3.5米,地下室二层板厚120mm,地下室车库一层层高为3.75米,地下室一层顶板厚320、300mm,地下室线荷载超过15KN/m的梁截面有:500×1000,300×700,300×1000,300×800,500×800,300×600,250×600等,平面情况见下页插图(本计算方案在施工前须经专家论证)。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荷载选择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四、材料选择五、施工方法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内混凝土框架柱先浇筑,剪力墙板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为了统一地下室整体支架,地下二层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900*900,地下一层立杆间距统一750*75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范本一:实用风格正文开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地下室回顶方案,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回顶是指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下沉或破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加固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供参考使用。

2. 地下室回顶方案2.1 安全评估在开始回顶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安全评估。

通过对原始顶板的材料、强度和承重能力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回顶加固工程。

2.2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回顶加固方案。

方案应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方法、支撑系统、设备和工具需求等细节。

确保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3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购买和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组织人员安排和培训等。

2.4 回顶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回顶施工。

包括顶板预处理、加固材料的安装和固定、支撑系统的构建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和施工质量。

2.5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回顶工程的验收。

检查加固后的地下室顶板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整个加固工程的效果。

3.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平面图、回顶施工设计图纸、工程方案和报价单。

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补充和变更。

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空间,通常用于储存、停车或其他特定用途。

4.2 回顶: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3 施工质量:指加固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等。

范本二:正式风格正文开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地下室回顶方案,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回顶是指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下沉或破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加固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的成功实施。

2. 地下室回顶方案2.1 安全性评估与工程背景在进行地下室回顶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1)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1)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1)一、施工准备在进行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工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认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理解支撑结构的要求和设计原则。

2.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支撑工程施工环境符合要求。

3.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施工培训。

二、支撑材料准备1.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支撑材料,包括支撑柱、横梁等材料。

2.检查支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求,必要时进行采购和加固。

三、支撑结构施工流程1. 预处理工作1.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影响施工进度。

2.检查地下室顶板及周边结构,确保支撑结构施工的平整性和完整性。

2. 支撑结构搭建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支撑柱和横梁的位置和尺寸。

2.进行支撑柱的固定和连接,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定期检查支撑结构的状态,及时调整和加固支撑结构。

3. 安全监测与控制1.安排专人监测支撑结构的变化和状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设立安全预警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支撑结构的异常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质量验收1.在支撑结构完工后,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验收,确保支撑结构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根据验收结果,及时修正和改进支撑结构,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保持工地秩序,严禁乱堆乱放和超负荷作业。

2.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并停止施工。

以上为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案,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地下室顶板支模方案250厚板模板

地下室顶板支模方案250厚板模板

250厚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15;采用的钢管(mm):Φ48×3.2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每层标准施工天数:7;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36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6.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250.00;楼板的计算长度(m):7.80;施工平均温度(℃):25.0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板底支撑采用方木;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52/6 = 37.5 cm3;I = 100×1.53/12 = 28.125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 25×0.25×1+0.35×1 = 6.6 kN/m;1(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q= 1×1= 1 kN/m;2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1.2×6.6+1.4×1= 9.32kN/m最大弯矩M=0.1×9.32×0.32= 0.084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83880/37500 = 2.237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2.237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其中q = 6.6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6×3004/(100×9500×2560000)=0.015 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15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2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8×8/6 = 64 cm3;I=6×8×8×8/12 = 256 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25×0.3×0.25 = 1.875 kN/m;q1(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3 = 0.105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1 + 2)×0.8×0.3 = 0.72 kN;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2 × (q1 + q2) = 1.2×(1.875 + 0.105) = 2.376 kN/m;集中荷载 p = 1.4×0.72=1.008 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008×0.8 /4 + 2.376×0.82/8 = 0.392 kN;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008/2 +2.376×0.8/2 = 1.454 kN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0.392×106/64000 = 6.12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6.12 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 = 2.376×0.8/2+1.008/2 = 1.454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1.454×103/(2 ×60×80) = 0.455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455 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q1 + q2= 1.98 kN/m;集中荷载 p = 0.72 kN;最大挠度计算值 V= 5×1.98×8004 /(384×9500×2560000) +720×8003 /( 48×9500×2560000) = 0.75 mm;最大允许挠度 [V]=800/ 250=3.2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75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2 mm,满足要求!四、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2.376×0.8 + 1.008 = 2.909 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 0.63 kN.m ;最大弯矩 Mmax最大变形 V= 1.065 mm ;max最大支座力 Q= 8.424 kN ;max最大应力σ= 630014.568/4730 = 133.195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33.195 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1.065mm 小于 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施工方案一、前言地下室作为建筑的重要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其顶板模板支撑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性。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工具与材料准备在进行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与材料: - 梁板支撑架 - 模板支撑杆 - 模板板材 - 手动千斤顶 - 排水设备 - 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2. 现场准备工作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物 -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支撑点和支撑方向 - 检查施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全施工三、施工步骤1. 设置梁板支撑架首先需要搭设梁板支撑架,在地下室顶板的四周设置支撑点,并确保支撑点位置准确、平稳。

2. 安装模板支撑杆在梁板支撑架上安装模板支撑杆,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支撑间距,保证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安装模板板材将模板板件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模板支撑杆上,确保板材之间的连接牢固、平整,以支撑顶板混凝土的浇筑。

4. 调整支撑高度使用手动千斤顶或其他调整工具,对模板支撑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与顶板设计高度相符合。

5. 完善细节在支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工作,如设置排水设备、加固连接部位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2. 注意支撑稳定模板支撑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顶板的施工质量,要确保支撑结构牢固、稳定。

3. 质量把关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量把关,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总结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施工是地下室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操作流程能够保证地下室顶板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以上便是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地下室建设有所帮助。

地下室回顶支撑施工方案

地下室回顶支撑施工方案

地下室回顶支撑施工方案
首先,地下室回顶支撑的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来确定。

根据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确定是否存在地下水、地震活动等影响地下室稳定的因素。

如果存在地下水,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例如施工水下混凝土回顶、施工水下桩或泥浆柱等。

如果地下室处于地震带,需要采取加强墙体和回顶结构的方法,提高地下室的抗震能力。

其次,地下室回顶支撑的施工方案还需要考虑地下室结构的特点。

地下室结构一般包括墙体、顶板和地板等部分,需要根据其特点来确定回顶支撑的具体方法。

一般来说,地下室回顶支撑可以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或者组合支撑的方式。

钢支撑可以选择钢梁、钢柱等材料,具有施工方便、轻量化等优点,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腐蚀问题。

混凝土支撑可以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等结构,在地下室搭建临时支架,可以保证地下室稳定,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组合支撑可以将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兼顾两者的优点。

最后,地下室回顶支撑的施工方案还需要考虑回顶材料的选择。

回顶材料一般包括脚手架、支撑架等,需要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脚手架可以选择脚手架梁、脚手架柱等材料,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拼装,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地下室。

支撑架可以选择金属支撑、木质支撑等材料,需要根据地下室的荷载和跨度等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材料。

总之,地下室回顶支撑的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下室结构、回顶材料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地下室梁、顶板支架模板施工方案

地下室梁、顶板支架模板施工方案

地下室梁、顶板支架模板施工方案顶板用松木胶模板,原则上整块立拼或横拼,不切割,拼余部分配少量木模补缺。

梁侧模采用18厚松木模板,投入一层周转,梁板底模采用12厚松木模板散拼散拆。

一、梁、顶板支架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满堂架→安装梁底模→绑筋后安装侧模并校正加固→安装板底木楞→调整板标高及起拱→铺设平可板模并堵缝→满堂加固→验收二、满堂架搭设间距要求:1.2m×1.2m,于梁底加设一排间距1.2m的支撑,同时所有立杆底需垫不少于10cm见方的木板和离地30cm内的扫地杆,往上纵横水平拉杆间距1.8cm内。

三、梁起拱要求支撑梁跨度超过4m,支设梁底模时应按梁跨度的2‰起拱;超过2m的悬臂梁,支设梁底模时,按梁跨度的3‰起拱;对于跨度超过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L/400。

四、梁、顶板支架模板安装支模体系采用普通钢管架满堂红脚手体系,大梁下架设刚性支撑,穿梁螺杆采用竹套管,拆模后,用膨胀水泥砂浆灌实。

支柱间距≤1200mm ,采用钢管作大龙骨,间距600mm ,60×80mm 的木枋作小龙骨,间距300mm ;安装时,先通线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楼面模板铺完后,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

柱、梁、板模板见下图:五、质量措施a 、支撑系统及附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严密,保证不变形、不漏浆;1.定型竹胶合板2.通长杉木枋60×803.对拉螺栓φ(14)M144.70×70×6垫板5.钢筋定位卡6.同配比砂浆柱模115 3 41202 梁、板模板7b、当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75%时,方可拆除纵横龙骨及模板,支撑板带及梁底模板须在楼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

c、已拆除模板的楼板承受的施工荷载大于300KN/m2时,须进行强度验算,必要时加设临时支撑;d、模板要认真涂刷脱模剂,以保护面板,增加周转次数;e、安装、拆卸模板时不能硬砸硬撬,不能随意扔、抛,防止模板变形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顶板支撑方案(新)-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工程概况滁州七彩世界欢乐城项目位于滁州市会丰路与全椒路交叉口,设计为大型商业综合体。

现场施工区域位置狭小,为典型的无场地施工。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施工现场不能满足现场材料的转运和堆放,影响各个施工环节施工需要,故地下室顶板需加以利用,部分临时行车道路、钢筋原材堆场及电梯基础均要设置在或通过地下室顶板。

经分析部分顶板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为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处理。

二、地下室顶板加固范围单车总荷载按400KN计算,因地下室顶板进行回填1m厚土方,按照土体大放脚受力情况,顶板受力面积为(车辆轴距×4m)27㎡。

消防车道设计荷载为20KN/㎡,故顶板可承受车辆运输荷载540KN(即54T),考虑车辆行驶中急停等动荷载因素,上顶板车控制在45T以下。

7#楼南侧道路在回填土后不需进行支撑加固。

受力示意图6#、7#楼之间钢筋料场设计荷载为20KN/㎡,考虑顶板在回填土之后的受力情况,钢筋料场面积约140㎡,按土体大放脚受力,实际受力顶板面积约160㎡,故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00KN。

故此钢筋料场理论值可堆放320T钢筋,因6#楼每层钢筋用量约55T,7#楼每层钢筋用量27T,每次进场可用两层钢筋即170T。

材料堆放荷载小于顶板设计承受荷载,故可不用支撑。

商业中心1#、2#、3#钢筋原材料场,考虑室外设计荷载为5KN/㎡,材料堆放20KN/㎡,需进行支撑,计算支撑荷载为15KN/㎡依据计算结论,现场严格按照此荷载堆放,钢筋场地10×13米,可堆放钢材260吨;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上,需进行支撑,6#、7#楼设计使用SCD200型施工电梯。

基础面积×。

支撑面积5m×8m。

地下室支撑范围为:钢筋堆场、施工电梯等,加固部位详附图施工布置图。

为保证加固区域地下室顶板安全,地下室顶板钢筋原材堆场四周加宽1000m范围加固。

施工电梯加固范围:施工电梯基础四周加宽1000mm范围内加固。

地下室顶板支撑加固范围为:1、钢筋原材堆场:(1)商业1#钢筋料场加固范围:商业中心20~22/M~P轴,对负一层及夹层加固。

(约180㎡)(2)商业2#钢筋料场加固范围:商业中心1/20~23/AA~AC轴,对负一层进行加固。

(约100㎡)(3)商业3#钢筋料场加固范围:商业中心21~23/AR~AT轴,对负一层进行加固。

(约80㎡)3、施工电梯(1)6#楼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加固范围:C-7~C-8/C-A南侧一跨,加固负一层及夹层。

(约40㎡)(2)7#楼施工电梯加固范围:B-5~B-7/B-C轴北侧,加固负一层及夹层。

(约40㎡)三、地下室顶板加固支撑搭设要求地下室顶板加固方式采用承重脚手架加固方式,使用时间:土方回填~内外粉刷完工。

具体施工方法见下:1、顶板加固区域内支模用材料:Φ48×钢管、顶托、方木。

2、加固区内的支设方法:立杆、水平杆全部采用钢管搭设,顶托上设置支撑方木,与结构顶紧顶牢。

顶撑示意图加固区搭设前,首先按临时堆放场地道路等进行定位放线,规划出需要加固的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范围周边用钢管搭设栏杆,禁止车辆及材料堆放进入未加固区域。

3、加固区模板承重支撑体系:采用Φ48×钢管,脚手架搭设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的有关要求。

采用满堂支撑脚手架搭设方式。

、加固区承重脚手架独立体系,该部分脚手架在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后拆模完成后单独搭设,待上部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完工后再拆除。

、脚手架的材料符合下列要求:(1)、立杆、横杆:钢管选用Ф48×的焊接钢管,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新、旧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第8.1.1和第的规定,并且钢上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要求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0N·m时不得发生破坏。

、商业1#钢筋料场支撑:立杆的纵横间距800mm,步距1200mm;平面图立面图商业2#钢筋料场支撑:立杆的纵横间距800mm,步距1200mm;平面图立面图商业3#钢筋料场支撑:立杆的纵横间距800mm,步距1200mm;平面图立面图6#楼施工电梯基础支撑脚手架立杆的纵横间距800mm,步距1200mm。

7#楼施工电梯基础支撑脚手架立杆的纵横间距800mm,步距1200mm。

平面图立面图脚手架纵横方向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斜杆与地面的夹角45°~60°。

横向剪刀撑在纵向剪刀撑的与扫地杆节点处沿架体横向设置。

、支撑脚手架立杆至于200×200垫板上。

、脚手架每根钢管顶部采用托方木背楞,以防止加载后地下室顶板开裂。

、脚手架设扫地杆和纵横剪刀撑,纵横剪刀撑见附图。

纵横剪刀撑4跨连续搭设,剪刀撑斜杆夹角约45°~60°,脚手架顶部采用顶托。

、施工电梯坐落于地下室顶板上,加固方式采用相同方式加固。

施工电梯基础浇筑在顶板上,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四、6#、7#楼南侧地下室顶板行车在土方回填之前进行地下室顶板建筑做法施工,防水及面层完成后覆500厚回填土。

车辆行驶线路由南侧大门进入,驶向南侧冠梁,沿6#楼南侧冠梁上行驶,至6#、7#楼之间开始行驶至顶板上。

(见附图)为保证车辆顺利通过,6#坡道口填土高度为,但坡道口实际标高为,低于外侧填土高度,为避免回填土此处需砌筑米高挡土墙。

因6#楼南侧自6#坡道开始至6#楼塔吊位置,行车空间不足,需顶板上砌筑挡土墙,以便于车辆进出通畅。

挡土墙高度米,长度25米。

7#楼南侧需先进行建筑做法施工,对顶板进行回填后,才能作为临时道路使用。

但因塔吊及电梯基础周边不可回填,所以塔吊基础及施工电梯周边需砌筑挡土墙,高度米,总长30米。

挡土墙做法见下图:平面图剖面图五、地下室顶板行车及堆放材料安全事项、顶板加固区作法:在地下室顶板拆模完成后进行加固,加固完成才能作临时道路、材料堆场,电梯基础等。

具体作法如下:4.1.1、首先在地下室顶板上定位相应位置,定位须与加固承重脚手架相对应。

由于临时道路、堆场等不能直接接触地下室结构顶板,故需加固完成后方可使用。

、临时道路及顶板加固完成后,在周边用钢管搭设临时栏杆,临时栏杆高度,并采用红白双间油漆,禁止车辆及材料堆放进入未加固区域。

、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限速5公里/小时,车辆限重40吨。

临时施工道路安全管理由专业安全员负责。

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看守,着重注意车辆行驶速度及形驶在预定的道路上,同时随时对承重脚手架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定员定职,同时将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五、加固脚手架计算书(一)、钢筋原材堆放场地验算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架体参数二、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材料堆放荷载q1k(kN/m2)0值g k(kN/m)施工均布荷载q2k(kN/m2)15平台上的集中力F1(kN)0立杆轴心集中力F2(kN)0三、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钢管类型Ф48×3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钢管弹性模量E(N/mm2)×105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G1k=g1k=mG2k=g2k×l b/(n+1)=×(2+1)=mQ1k=q1k×l b/(n+1)=0×(2+1)=0kN/mQ2k=q2k×l b/(n+1)=15×(2+1)=4kN/m1、强度验算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脚手架无集中力q1=×(G1k+G2k)=×+=mq2=×(G1k+G2k)=×(0+4)=m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M max=×q1+×q2)×l a2=×+××=·mR max=×q1+×q2)×l a=×+××=σ=M max/W=×106/×103)=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满堂脚手架平台上无集中力q'1=G1k+G2k=+=mq'2=Q1k+Q2k=0+4=4kN/mR'max=×q'1+×q'2)×l a=×+×4)×=ν=×q'1+×q'2)×l a4/100EI=×+×4)×8004/(100××105×107800)=≤min(800/150,10)=满足要求!四、横向支撑钢管验算平台横向支撑钢管类型双钢管钢管类型Ф48×3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205钢管弹性模量E(N/mm2)×105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立柱间纵向钢管支撑根数n2横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横向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下三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板底支撑钢管传递最大支座力。

满堂脚手架无集中力q=×g1k=mp=R max/2=p'=R'max/2=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弯矩图M max=·m剪力图R max=变形图V max=V max=≤min{800/150,10}=σ=M max/W=×106/×103)=mm2≤[f]=205N/mm2满足要求!五、立杆承重连接计算12横杆和立杆连接方式双扣件双扣件抗滑承载力(kN)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1双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1=12kN≥R=+0=满足要求!六、立杆的稳定性验算钢管类型Ф48×3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cm)205钢管的净截面A(cm2)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立柱布置形式单立杆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N G1=g k×H+g1k×l a×n+g1k×a+g1k×l b=×+××2+×+×=N G2=g2k×l a×l b=××=N Q1=q1k×l a×l b=0××=0kNN Q2=q2k×l a×l b=15××=N Q3=F1+F2=0+0=0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N G1+N G2)+×(N Q1+N Q2+N Q3)=×++×(0++0)=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0=kμh=××=长细比λ= L0/i=2611/=≤[λ]=250满足要求!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L0=kμh=××=长细比λ= L0/i=3016/=由λ查表得到立杆的稳定系数φ=不考虑风荷载时σ=N/φA=×103/××102)=mm2≤[f]=205N/mm2满足要求!七、混凝土板面承载力验算1、抗冲切验算楼板抗冲切承载力:βh=1,f t=mm2,σ=1N/mm2,η=+βs=+2=1,ho=300-15=285mm,μm=4×(a+ho)=4×+285)=F l=βh f t+σημm h0=×1××103+×103×1)×1××=≥N=满足要求!1、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N G1+N G2+N Q1+N Q2+N Q3=++0++0=楼板局部受压承载力:ω=,βl=(A b/A l)=,f cc=×=mm2F l=ωβl f cc A=×××103×=≥N=满足要求!(二)、施工电梯基础验算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楼板参数3.荷载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6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210kg):210kg×67=1407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2000×2+1480+1000×2+200+14070)+2000×2)×10/1000=;施工升降机自重:P=×(2000×2+1480+1000×2+200+14070)+×2000×2)×10/1000=317kN;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P j=×l×d×h×25=××××25=P=n×(P+ P j)=1×(317+=三、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楼板均布荷载:q=P/(l ×d )=×=m2设梁板下Ф48××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N=(N GK+×N QK)×la×lb=(+×1)××=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N】=30 ≥N=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2×)/ = ≤[λ]=210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 = ≤[λ]=210满足要求!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2×)/ =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 =取λ=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f=N/(φA)= 15861/(×424)=mm2≤ [f]=205N/mm2满足要求!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配筋如下图所示:配筋示意图支撑如下图所示:支撑立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