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4.28(1)

合集下载

浅谈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浅谈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浅谈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

随着近些年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相继曝光,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食品检测作为把控食品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卡,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食品监测的诸多项目里,对于食品着色剂的检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故而备受重视。

鉴于此种状况,本文作者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中关于着色剂的检测方法,希望能对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有所裨益。

不妥之处,敬请相关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关键词:食品检测;合成着色剂;测定方法食品安全大如天,而与食品安全相对应的则是食品安全危害,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

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食品安全事故多数是化学危害。

按照我国政府颁布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的使用剂量添加使用,一般是不会对人产生危害的,但是如果使用了在食品添加剂名单之外的其他添加剂,或者是明确禁止使用的添加剂,或者是超过规定剂量使用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这些措施都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的发生。

一、何为合成着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着色剂,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改善食品的色彩,使食品看起来色泽更加艳丽,以达到在视觉上刺激人们食欲的目的,它是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食品色彩调节方法。

根据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一些无法直接试吃的食品时,一般会首先考虑食品的色、香、味、形等物理特征。

另外,根据一些科研就够的研究显示,食品的色彩对人们食欲的有刺激作用居于其他物理特征之首。

故而,食品生产机构为了增加产品的销量,于是就在食品色彩上大做文章,食品着色剂也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食品中。

如果人体摄入过多则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若想对各种各样的食品进行是否含有合成着色剂的安全检测,那么就必须采用恰当的检测方式。

加入食品中的着色剂来源各不相同,有些是天然形成的,有些则是后期经过化学合成的,目前在使用的食品着色剂就包括上述两种。

食品实验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4.28

食品实验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4.28
9
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
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 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 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 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 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 析。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高自动化
现状:超量使用,使用工业色素、染料色素
4
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合成着色 剂,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测定手段(GB/T 5009.35-2003):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示波极谱法 4. 其他:纸上层析、分光光度法
5
亮蓝、柠檬黄、日落黄
6
合成着色剂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合成着色剂: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 甲苯、萘等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有机色素。包括苋 菜红、柠檬黄、亮蓝、日落黄、诱惑红、赤鲜红等等。
3
合成着色剂的潜在危害——致泻性、致癌性
国际:JECFA制定各种合成着色剂的ADI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 准(GB2760-2011)。
PH 4的水(70℃) 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 加热
调PH 洗涤
甲醇-甲酸溶液
60mL甲醇+40mL甲酸
洗涤
无水乙醇-氨水-水 70mL乙醇+20mL氨水+10mL水 解吸附
乙酸铵溶液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 液
1.54g乙酸铵,纯水定容至 1000mL,乙酸调PH至4
浓度0.05mg/mL
流动相 定量分析
14
3. 除杂质 组装好G3漏斗,将样品倒入漏斗,抽滤; PH4的水(70℃)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沉淀物); 甲醇-甲酸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天然色素); 400mL PH4的水洗涤至PH为4。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4年第05期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方法。

方法:用乙醇氨水溶液提取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仪(配二極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

结果:11种合成着色剂在0.2~10.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1.000 0,加标回收率为94.2%~109.6%,相对标准偏差在0.55%~5.52%。

柠檬黄、喹啉黄、日落黄、胭脂红、新红和赤藓红的检出限均为0.5 mg·kg-1,定量限均为1.5 mg·kg-1;苋菜红、诱惑红、亮蓝、酸性红和靛蓝的检出限均为0.3 mg·kg-1,定量限均为1.0 mg·kg-1。

结论:该方法的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以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合成着色剂的含量。

关键词:合成着色剂;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ZHU Xiaolei(Guangdong Dongguan Quality Supervision & Testing Center, Dongguan 52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The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were extracted with ethanol ammonia solution, purified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 with diode array detector ), and quantified by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Result: The linear range of 11 synthetic colorants was 0.2~10.0 μg·mL-1,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 4~1.000 0, the recovery rate was 94.2%~109.6%,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0.55%~5.52%.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artrazine, quinoline yellow, sunset yellow, carmine, new red and erythrosine were 0.5 mg·kg-1, and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were 1.5 mg·kg-1.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amaranth, allura red, brilliant blue, acid red and indigo were 0.3 mg·kg-1, and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1.0 mg·kg-1. 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various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Keywords: synthetic colorants;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lid-phase extraction着色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核心提示: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数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泽和香味,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也认识了各种食品应有的色泽,食品的色泽已经成为食品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数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泽和香味,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也认识了各种食品应有的色泽,食品的色泽已经成为食品的一个重要感官指标。

然而,食品在保存及加工过程中,其色泽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使食品尽可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除采取一定护色措施外,往往还得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色素,进行着色。

食用色素就来源可分成两大类: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的优缺点:1、优点:⑴其色素是从一些动物、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⑵安全性高;2、缺点:⑴稳定性差(对光、热、酸、碱等条件敏感);⑵着色能力差;⑶难以调出任意的色泽;⑷资源短缺,不能满足食品工业的需求;⑸价格昂贵。

合成色素优缺点:1、优点:⑴资源十分丰富(来自于煤焦油及其副产品);⑵稳定性好、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能调出任意颜色;⑶价格低廉;⑷应用广泛;2、缺点:⑴毒性较大(因为属合成所以毒性大,有的甚至致癌);⑵食用剂量加以限制。

对合成色素在测定时采用的几大步骤如下:样品前处理→提纯→分离→鉴别(何种色素)→定量(此色素含量是否超标)⑴前处理方法有:前处理不外乎是将样品打浆或者将着色部分用刀刮下,定容、吸附、解吸等方法处理;⑵提纯的方法(1)羊毛染色法:此法应用较广泛,主要是简单,材料容易弄到,操作也方便。

缺点为:要在热的酸性条件下吸附色素,用氨溶液解吸色素时,往往色素起变化。

当溶液中含量低时(色素含量低),用羊毛染色法吸附色素不完全,回收率低;(2)聚酰胺粉法:此法是分离两种以上的色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因为食品中大多数使用拼色。

聚酰胺粉在酸性溶液中能与人工合成色素牢固地结合,并能在很稀的溶液中吸附色素,但对天然色素的吸附不紧密,能被甲醇-甲酸洗脱下来;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摘要:在日常试验用HPLC测定食品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国家标准GB/T5009.35- 2003时,我们发现该方法测定高蛋白质油脂等固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梯度洗脱程序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该方法的前处理以及梯度洗脱程序加以改进,使得样品前处理简便快捷,六种色素回收率均在90%以上,而且延长了色谱柱的寿命。

关键词:人工合成着色剂 HPLC 食品前处理Through daily test with HPLC determination food products in the artificial synthesis colors agent of national standard GB/T5009.35-2003, we found law determination high protein oil,solid samples of processing method and gradient wash program exists must of insufficient, therefore, on the method of processing and gradient wash program be improved, makes samples processing easy shortcut, six kind of pigment recovery are in 90% above, and extended the spectrum column of life人工合成着色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中,GB2760-2011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但在市场上却时有发现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被滥用,如染色馒头,所以对它的检测监管是相当重要的,测定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1]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涉及样品前处理。

国标法第一法是用HPLC测定合成着色剂,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1] 。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Table of Contents一、目的Objective -------------------------------------------------------------------------------------------2二、适用范围Scope -----------------------------------------------------------------------------------------2三、职责Responsibilities -----------------------------------------------------------------------------------2四、工作程序Contents --------------------------------------------------------------------------------------2五、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s -------------------------------------------------------------------------3六、相关记录Related Records -----------------------------------------------------------------------------3七、历史修订记录Revisions ------------------------------------------------------------------------------3八、附录Appendix ------------------------------------------------------------------------------------------4文件审批记录Review And Approval1 目的为了规范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

浅谈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浅谈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浅谈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成了民众关心的大事,如何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则成为热点问题,其中作为食品安全的一种监控手段,食品检测的重要性就在过程中凸显出来了。

食品中的着色剂的检测是食品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鉴于此,作者全面分析了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以期提高食品检测的效率,保障食品安全。

标签:食品检测;合成着色剂;测定方法与食品安全相对的就是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安全危害可以大致分为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

食品添加剂就是化学危害的一个重要来源。

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对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按照规定量添加使用不会对人产生危害,但是对于在食品添加剂名单上明确规定不可以添加或是超量添加允许添加的添加剂,都会产生食品安全危害。

合成着色剂目前的使用范围广、用量大,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但是要想对为数繁多的食品进行是否含有合成着色剂的检测,则需要采取适宜的测定方法,方可提高检测效率,提高监管力度和监管的有效性,从而打击违法添加有害物质的行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1 合成着色剂概述着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食品的色彩,是一种相对传统的食品色彩调节方法。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般会考虑食品的色、香、味、形情况,同时,根据研究显示,食品的色彩对于人的食欲有刺激作用,可以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因此,食品生产商为了所生产食品的销量,在食品色彩上大下功夫,着色剂也就被广泛的应用开来。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不乏着色剂的滥用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

事故频发导致了民众对于着色剂产生了怀疑与强力排斥,同时也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大力监督治理,在消费者的排斥与国家部门的监管下,着色剂滥用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试图通过食品检测的漏洞来避免不法行径被发现。

2017年新版食品中和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17年新版食品中和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验方法,编制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饮料、配置酒、硬糖、蜜饯、淀粉软糖、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方法。

本作业指导适用于饮料、配制酒、硬糖、蜜饯、淀粉软糖、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

三、编制依据GB5009.35-2016《食品中合成做着色剂的测定》四、实验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

五、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试剂5.1.1甲醇(CH3OH):色谱纯。

5.1.2 正乙烷(C6H14)。

5.1.3 盐酸(HCl)。

5.1.4冰醋酸(CH3COOH)。

5.1.5 甲酸(HCOOH)5.1.6 乙酸铵(CH3COONH4)。

5.1.7柠檬酸(C6H8O7 〃H2O)。

5.1.8硫酸钠(Na2SO4)。

5.1.9 正乙醇(C4H10O)。

5.1.10 三正辛铵(C24H51N)。

5.1.11 无水乙醇(CH3CH2OH).5.1.12氨水(NH3〃H2O):含量20%-25%。

5.1.13 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μm(目)筛。

5.2 试剂配置5.2.1 乙酸铵溶液( 0.02mo 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L,溶解,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5.2.2 氨水溶液: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

5.2.3 甲醇-甲酸溶液( 6+4,体积比):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

5.2.4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5.2.5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7+2+1,体积比):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溶液20mL、水10mL,混匀。

5.2.6 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除去二氧化碳。(已脱气)。
3. 2. 色素吸附
4.
称取聚酰胺3g(约3平勺),用少许PH4的水(70℃)调
成糊状,加入待测样品,搅拌5min。
精品课件
14
3. 除杂质 组装好G3漏斗,将样品倒入漏斗,抽滤; PH4的水(70℃)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沉淀物); 甲醇-甲酸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天然色素); 400mL PH4的水洗涤至PH为4。
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高自动化
精品课件
10
3.结果分析
保留时间(定性):组分从进样到出现信号最大值 时的时间;根据样品中各物质被洗脱至检测器的时 间差异来进行定性分析;
峰面积(定量):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反映组分 含量;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品峰面积的比较来进 行定量分析。
精品课件
11
二、试剂与器材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 —色素提取
精品课件
2014.4.28
1
课程目的:
1. 掌握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原理; 2.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精品课件
2
着色剂: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的 一类物质,这类食品本身具有色泽,因此又称为色素。
天然着色剂: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米、胭脂虫红、高粱 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 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6
合成着色剂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GB2760-2011)
着色剂
柠檬黄 日落黄
亮蓝
最大使用量(g/kg) 0.1 0.1 0.025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 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 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精品课件
7
一、实验原理
1.聚酰胺吸附法提取合成着色剂
现状:超量使用,使用工业色素、染料色素
精品课件
4
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合成着 色
剂,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测定手段(GB/T 5009.35-2003):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示波极谱法 4. 其他:纸上层析、分光光度法
精品课件
5
亮蓝、柠檬黄、日落黄
精品课件
4. 解吸附 更换抽滤瓶。用乙醇-氨水-水溶液洗涤三次至无色
(5mL、10mL、5mL),收集解吸液。
5. 样品浓缩及保存
解吸液倒入蒸发皿中,80℃水浴蒸发至约2mL,以乙酸
(一小滴)调节PH至6。收集样品至离心管,加水定容至5mL。
4000转离心8min。标记并保存于4℃冰箱,以备下次课上机测
定。
浓度0.05mg/mL
流动相 定量分析
50%乙醇 其他
定容样品
乙精酸品、课件甲醇、氨水、蒸馏水水
12
二、试剂与器材
器材:
烧杯、玻棒、吸管、移液管、G3漏斗、抽滤瓶*2、 针筒、温度计、5mL玻璃离心管
电子天平、水浴锅
精品课件
13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脱气
2.
称取饮料20g,倒入50mL烧杯,碳酸饮料用电炉加热或
精品课件
9
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 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 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 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 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 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 的分析。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聚酰胺(尼龙)通过氢键吸附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影响测定)在酸性条件下被洗脱 去除,合成着色剂在碱性条件下被洗脱收集, 浓缩后上机测定。
吸附——洗涤——解吸附——浓缩——上机 理化测定一般步骤:除杂质、收集目标物、 调整浓度、上机
精品课件
8
2.1 色谱法基本原理
色谱法(又层析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 学的分离分析方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分配、 离子交换、亲和力、分子尺寸等差异,使固 定相各组分的保留作用不同,当两相做相对 运动时,不同组分产生反复多次的差速迁移 从而分离分析。
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高自动化
精品课件
18
高效液相色谱仪
四大系统:
1.高压输液系统(高压泵:
使流动相连续不断地送入色 谱柱)
2.进样系统(可同时进120个
样,标记每个进样孔所放的 样品)A、B泵
合成着色剂: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 甲苯、萘等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有机色素。包括苋 菜红、柠檬黄、亮蓝、日落黄、诱惑红、赤鲜红等等。
精品课件
3
合成着色剂的潜在危害——致泻性、致癌性
国际:JECFA制定各种合成着色剂的ADI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 准(GB2760-2011)。
精品课件
15
3g聚酰胺
20g饮料
70℃ PH4水,糊状
加热脱气
混合搅拌5min
G3漏斗抽滤
注意密 封性!
抽滤过程注意 搅拌、倒废液
70℃ PH4水,20mL,洗3次
目标物
甲醇-甲酸,20mL,洗3次 直至漏斗下水滴
PH为4
70℃ PH4水,400mL洗涤 更换抽滤瓶
直至漏斗下水滴 为无色
乙醇-氨水-水,洗三次,5ml、10mL、5mL
精品课件
17
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 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 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 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 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 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 的分析。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收集滤液,80℃水浴至2mL
清洗漏斗:自来水-盐酸-蒸馏水
乙酸调PH至6,离心管定容至5mL,4℃冰箱保存
1小滴
精品课件
16
2.1 色谱法基本原理
色谱法(又层析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 学的分离分析方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分配、 离子交换、亲和力、分子尺寸等差异,使固 定相各组分的保留作用不同,当两相做相对 运动时,不同组分产生反复多次的差速迁移 从而分离分析。
试剂
配方
作用
聚酰胺粉
吸附
柠檬酸溶液
20g柠檬酸,100mL水溶解
PH 4的水(70℃) 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 加热
调PH 洗涤
甲醇-甲酸溶液
60mL甲醇+40mL甲酸
洗涤
无水乙醇-氨水-水 70mL乙醇+20mL氨水+10mL水 解吸附Biblioteka 乙酸铵溶液合成着色剂标准溶 液
1.54g乙酸铵,纯水定容至 1000mL,乙酸调PH至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