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文言文之叶限
《叶限》参考译文

《叶限》参考译文岭南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传说,秦汉以前有位部族首领姓吴,当地人都称他“吴洞”。
他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妻子死了,留下个女孩,名字叫叶限。
叶限从小聪明善良,擅长淘金,父亲非常爱她。
这一年末,父亲死了,后妈虐待她,经常让她去高山上打柴,到深潭边汲水。
有一次,叶限得到了一条小鱼,两寸多长,红色的鳍刺,金色的眼睛,她就偷偷把它养在水盆里。
鱼儿一天天地长大,盆子换了几个,鱼儿大得装不下了,于是把它放养在屋后的池塘里。
叶限经常将自己省下的饭食倒进池里给它吃。
叶限到水池边,鱼儿就露出头,靠在岸边,别人到池边,它就不再出来。
叶限的后妈知道了,每次悄悄地守候池边,可是鱼儿不曾出现过,于是后妈欺骗叶限说:“你不是太辛苦吗?我为你做了一件新衣服。
”于是换掉了叶限的那件旧衣。
后来叫她到别的泉水池去打水,来回的路程有几百里。
后妈从容地穿上她女儿叶限的旧衣,扮作叶限的样子,衣袖里藏着锋利的刀,走向鱼池呼唤鱼儿,鱼儿一露出头来,她就用刀把它杀死了。
这条鱼已有一丈多长,鱼肉做成菜,味道比普通鱼加倍鲜美,然后把鱼骨头埋在粪堆下面。
过了一天,叶限回家,来到池边,再也见不到鱼了,于是跑到野外哭泣。
忽然有人披散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不要哭了,你后妈杀死了你的鱼,骨头就埋在粪堆下。
你回去,可以取出鱼骨来藏在屋里,你想要什么,只要向鱼骨祈求,就会如愿以偿。
”叶限照着这个人的话做了,果然是金银珠宝衣服食物想要的都有了。
到了洞节那天,后妈出去参加集会,让叶限留在家里看守庭院里的果树。
等后妈走远了,叶限也前往集会,她穿着用翠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服,脚上穿着金色的鞋子。
在集会上,后妈的亲生女儿认出了叶限,对母亲说:“这人很像姐姐。
”后妈也起了疑心。
叶限觉察到了,迅速返回家,慌乱中丢失了一只金鞋,被当地人捡了去。
后妈回到家,只见叶限正抱着庭院中的果树睡觉,也就不对她生疑心。
当地邻近有个海岛,岛上有一个国家名叫陀汗,兵力强大,统治着几十个岛屿,水域几千里。
文言文四类特殊句式的翻译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误译:(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这是从未有过的。 问题:“未之有也”是个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之”是代词,须译出实义。否则, 无法
体现句式特征。
改正:(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文言文四类特殊句式的翻译
文言特殊句式虽然在高考中不是每年必考,但是临场事实上无法回避。不少考生因缺 少特殊句式意识而出现强行翻译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最需要在翻译的“老君 炉”中不断炼就准确判断特殊句式的 “火眼金睛”, 重点解决那些临场翻译中最不应该忽视 的句式问题。
【例题引路】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译文:
问题反思: 在主要的几种特殊句式中,你最善判断的句式是哪种?为什么?你最判断不准、译不 好的句式是哪种?打算如何解决?
答:
【问题剖析 】
(1)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剖析“载”字译为“记载”,未尝不可,但最好结合语境活译为“写明”。该句译文 最大的问题在于句式;因句式误译,该译文在上下文中无法讲通。可能对“何资”这类疑问 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缺乏语感, 可能对“用”这个本该作名词却译作介词的字理解不够, 导致句式特点未译出。
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省略句。 总之,平时要多积累,在审题时方能激活原有记忆,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辨别。
趁热打铁 】
下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有语言标 志词的指出来。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
西阳杂俎文言文翻译

数年后,洞主亦撒手人寰,叶限遂受后母虐待。
后母令其往高山伐薪,至深潭取水。
叶限于闲暇之余,得一小鱼,长约两寸,红鳍金目,珍异异常。
叶限珍爱之,以脸盆养之,日日投以食物。
鱼日长夜大,换盆无数,终至盆不能容。
叶限遂移鱼于院后池塘,仍日以节省之食投之。
每至叶限过往,鱼必游至岸边,昂首待食,他人近之则沉于水底。
后母知之,每至池边窥视,未见鱼影。
遂骗叶限曰:“尔近日疲累,吾为尔制新衣。
”遂脱叶限之旧衣,令其往他泉水取水,往返百有余里。
后母渐换叶限之衣,袖中藏刀,至池边呼鱼,鱼果跃出。
后母遂以刀斩之。
鱼已长至丈余,其肉味美,胜他鱼十倍。
食之余骨,后母藏于粪坑之中。
翌日,叶限至池边,不见鱼影,遂于野外痛哭。
忽有人披发着粗布衣自天而降,慰之曰:“勿悲,尔母已杀尔鱼矣!骨弃于何处?”叶限以实相告。
其人曰:“尔勿忧,吾助尔。
”遂取鱼骨,咒之再三,骨立变作鱼,复长如初。
后母闻之,心生贪念,欲得鱼以供己食。
一日,后母潜至池边,以刀刺鱼,鱼跃出水面,后母随之跃入池中。
鱼遂吞后母,复长如初。
叶限知之,喜不自胜,遂与鱼共游于池中。
洞主闻之,心生疑惑,遂往池边察看。
见叶限与鱼共游,欣喜若狂。
遂以鱼为宝,供于神庙,香火鼎盛。
叶限亦因鱼而声名远播,世人皆称其为“鱼仙”。
自此,叶限与鱼相依为命,度过了无数欢乐时光。
而洞主亦因叶限与鱼之奇遇,感激不已,遂将叶限立为继室,夫妻恩爱,共度余生。
这段故事,流传于世,成为千古佳话。
人们从中领悟到,善者得善报,恶者得恶报。
而叶限与鱼之间的情谊,亦成为世间珍宝,流传千古。
古诗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翻译赏析

古诗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翻译赏析文言文《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期,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焦险汲深。
时尝得一琉,二寸余,,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撵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之,每饲之,鱼未常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唔为尔新其韖。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跳,千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渔,鱼即出,因剪杀之。
鱼已长丈余,浯其肉,味倍常鱼,蔽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途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orG,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全现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远行,往,衣翠纺上衣,及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
”母亦疑过,女觉邃反,逐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洞人以为禖祀,求女必应。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翻译】南方人祖上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
趣味文言文之叶限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文后各题。
(共20分)叶限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
日日长,易.数器。
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略有删。
[注]①赪:红色②郁栖:粪土堆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A.日日长,易.数器易:更新B.忽有人被.发粗衣被:同“披”,披散C.所须第.祈之第:只管D.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货:进贡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吾为.尔新其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鱼即出首,因.斫杀之因.击沛公于坐C.膳其.肉,味倍常鱼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洋洋乎与.造物者游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以叶隐形文言文翻译

以叶隐形文言文翻译1.以叶隐形这篇文言文及翻译翻译: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
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
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
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开头总是说:“看得见。
”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妻子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
”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还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
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2.古文《以叶隐形》的翻译以叶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
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辨,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恒言答曰:“见。
”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翻译: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
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
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
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开头总是说:“看得见。
”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妻子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
”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还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
叶限文言文翻译

昔有叶限者,家贫而志坚,性好读书,日以继夜,未曾稍懈。
父老见之,皆叹其志,曰:“此子必成大器。
”然叶限不以为意,曰:“吾志在学问,岂愿成大器乎?”一日,叶限读书至深夜,忽闻窗外有声,似有人哭泣。
叶限遂起床,披衣出户,见一女子,容貌甚美,立于庭院之中。
女子见叶限,泪如雨下,曰:“吾父为仇人所害,家破人亡,无依无靠,愿借君一宿,以避风雪。
”叶限闻言,心中不忍,遂让女子进屋,安顿其住宿。
次日,女子起床,向叶限道谢。
叶限曰:“君无依无靠,吾亦何忍见君受苦?愿随君往他乡,共度难关。
”女子闻言,泪如泉涌,曰:“君之恩情,吾终身难忘。
然吾有一事相求,望君允之。
”叶限曰:“君但有吩咐,吾无不从。
”女子曰:“吾父生前有一宝剑,剑中藏有秘术,可助人成就大事。
吾愿将此剑赠与君,望君能善自珍重。
”叶限接剑,见剑柄上刻有“叶限得之,必成大器”八字,心中暗喜,遂与女子同行。
沿途,叶限凭借剑中秘术,屡次化险为夷,名扬四海。
然叶限始终不忘女子之恩,便在途中寻找女子,欲报答其情。
一日,叶限在一片树林中,见一女子,容貌与那日女子相似,遂上前询问。
女子答曰:“吾乃叶限,曾蒙君救命之恩,今特来报恩。
”叶限闻言,大喜过望,遂与叶限结为夫妻。
婚后,叶限夫妻恩爱,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
叶限凭借剑中秘术,终于成就一番事业,名垂青史。
而叶限亦不忘女子之恩,时常资助贫困之人,使之脱离困境。
岁月如梭,转眼间,叶限已白发苍苍。
一日,叶限对妻子曰:“吾年事已高,恐不久于人世。
吾有一事相托,望君铭记于心。
”叶限遂将剑交给妻子,曰:“此剑乃吾之至宝,望君传承下去,助后世有志之士,成就一番事业。
”妻子接过剑,泪如雨下,曰:“君放心,吾必传承此剑,不负君托。
”言罢,夫妻俩携手共度余生,直至叶限离世。
叶限离世后,妻子将剑传承于后世。
后人得剑,凭借剑中秘术,成就了无数伟业。
而叶限之事迹,亦流传千古,成为后世楷模。
此篇文言文,讲述了叶限坚毅好学,最终成就一番伟业的故事。
《叶限》-吴姜峰

穿 衣服
鞋子 穿
(3)乃哭于野 王贪求祈于鱼骨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在 向 比 (4)乃哭于野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就 竟然
(5)洞人哀之 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6)辄沉以食之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王好战,请以战 喻
(7)常令樵险汲深。
(8)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畅所欲言
故事的结尾是陀汉国王贪得无厌,鱼骨不复应允, 国王原来所得也为海潮所淹没,这样的结尾有什么 样的意味?
• 《醉中吟》 • 只爱糟床滴滴声, • 长愁声绝又醒醒。 • 人间荣辱不常定,
• 唯有南山依青青
报
金 履
母 疑
赴遗
会履
试履
3、因履 得贵
适履
显贵
掌握以下特殊文言句式
• 1、为后母所苦 被动句 • 2、常令 之 樵险汲深。 省略句 • 3、鱼未尝见也。倒装句 • 4、亦不之虑。 倒装句 • 5、藏其骨于郁栖之下。状语后置句
翻译下列句子
•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
鱼已长到一丈多长。把鱼肉烧成菜肴,味道比一般的 鱼鲜美数倍。
叶限
(唐) 段成式 (小说)
作者简介
•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邹 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 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 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 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 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 筠齐名。
雾中黄山
黄山碑石
安徒生《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在中国可谓 家喻户晓,但是段成式的《叶限》这样的故事你 还是第一次了解,对此你有何感想?
段成式诗二首
• 《汉宫词》(其一) • 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 • 君王厌世妾白头,闻唱歌声却泪垂。 • 二八能歌得进名,人言选入便光荣。 • 岂知妃后多娇妒,不许君前唱一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文后各题。
(共20分)
叶限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
日日长,易.数器。
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略有删。
[注]①赪:红色②郁栖:粪土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日日长,易.数器易:更新
B.忽有人被.发粗衣被:同“披”,披散
C.所须第.祈之第:只管
D.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货:进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为.尔新其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鱼即出首,因.斫杀之因.击沛公于坐
C.膳其.肉,味倍常鱼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4分)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3分)
(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4分)
参考答案:
1.D,货:卖
2. B(A项,前有主语“吾”,后有谓语动词“新”,为应作介词,替;“为……所”为固定结构,为也为介词,被。
B项,趁机。
C项,代词,它的;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D连词,和;介词,和。
)
3. 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洞人们哀怜母女,并没有表示“以示追悔”。
4.(1)(几年后的)年末,父亲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嫌弃(虐待),后母常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第一句,“为后母所苦”被动句,“樵险汲深”为省略句,即樵于险,汲于深;樵,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深山,高山;深也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深水,深潭。
)(3分)(2)后母从洞节上回来,看见叶限正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但:只。
“亦不之虑”是宾语前置句,此句的“虑”为怀疑的意思。
)(3分)
(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
(意:猜测。
以:介词,通过。
拷(栲)掠:拷打。
竟:最终。
所字结构。
)(4分)
叶限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①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②唐宋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吴氏,土人(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末岁:岁末)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赪:chēng,红色。
鬐:通“鳍”)金目,遂潜(潜:悄悄地)养于盆水。
日日长,易.(更换)数器。
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靠着)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观察侦候)之,鱼未常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破旧的)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袖(袖:名作动,在袖子里藏着)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乘机)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膳(食物;烹调)其.肉,味倍(于)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
忽有人被.(被:同“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通“需”。
需要)第.(只管,只要)祈之,
踏,穿着)金履(鞋)。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立刻,马上;急忙,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水界:水域)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穿)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
其轻如毛,履(践踩,走过)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不正当的途径)得之,遂禁锢而拷掠(拷打。
栲,通“拷”)之,竟(最终)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追寻,搜寻)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仙人,神人)也。
始具事(陈述事实)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大妇,正妻)。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古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藏之,以金为际(边缘)。
至征卒叛时,将发(打开、拿出)以赡(供养)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