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歌唱的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中的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中的艺术表现摘要:歌唱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通过声乐技巧、作品的二度创作和形体表演方式来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内在情感。
歌唱者要正确处理声乐演唱技巧、内心情感的流露以及形体艺术的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歌唱艺术中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从而满足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二度创作歌唱艺术情感艺术形体艺术艺术风度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
歌唱艺术,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表现,而且还要通过视觉来传达。
也就是说,观众既要听演唱者的声音,又要看到演唱者的表演。
所有优秀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的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喜爱,是因为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娴熟的技巧以外,他们还运用准确的肢体语言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
一、音乐艺术表现中的“二度创作”作为一名歌唱者,要想完整成功地塑造音乐形象,将艺术的美展现给观众,就必须懂得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为“二度创作”做准备。
当歌唱者拿到作品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作品,然后根据歌词的艺术特点及内容规定的情景进行歌唱语言方面的处理。
当歌唱者能够把歌词朗诵并背诵下来之后,那就开始记歌谱了。
记谱的最好方法就是默记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省嗓音,而且背得快,记得牢。
歌者将作品熟悉之后,就可以放声歌唱了。
通过放声练唱,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咬字吐字方面以及发声技巧方面的不足,然后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在歌唱的过程中,可以对着镜子将表情、手势等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揉合进去,但要注意过程当中律动的节奏、细腻流畅的行腔和有感情的换气。
换句话说,那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处理。
处理歌曲,应该从速度、力度、音色、语气、风格等几个方面着手。
二、歌唱中情感艺术的表现要把歌唱得优美、动听,使观众喜欢听,令人感动并真正体验到音乐美感的愉悦享受,这就要求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艺术表演才能。
歌唱者要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歌唱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基本修养和美妙的歌喉,情感因素在歌唱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谈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

谈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摘要】声乐演唱是一门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声音的传达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在声乐演唱中,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发声、气息控制和音准等方面。
声乐演唱也需要表现力,艺术家要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让听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声乐演唱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能够让人们沉浸在音乐中。
声乐演唱不仅可以展现出艺术家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展示出其气质和个性。
通过声乐演唱,艺术家可以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让观众得以感同身受。
声乐演唱在艺术表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美感和魅力让人们深深着迷。
未来,声乐演唱将继续发展,并探索出更多的表现方式,让这门艺术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声乐演唱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情感传递的方式,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声乐演唱,艺术表现,定义,重要性,技巧,表达力,魅力,情感表达,气质展示,艺术表现,未来发展,美感1. 引言1.1 声乐演唱的定义声乐演唱是一种运用声音进行歌唱表达的艺术形式,是古今中外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声乐演唱通过歌者的声音、音准、音色、音量、音域等方面的表现,将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达到沟通感情、表达情感、传递情感的目的。
声乐演唱在古代的宗教仪式、战争激励、庆祝活动等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传统和历史意义。
声乐演唱不仅在传统音乐舞台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现代流行音乐、音乐剧、电影配乐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声乐演唱不仅仅是简单的歌唱,更是歌者通过声音的表达,将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氛围等内容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引起观众共鸣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当今社会,声乐演唱已经成为了一种受人们喜爱和重视的艺术形式,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1.2 声乐演唱的重要性声乐演唱在艺术表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直接传达情感和情绪的方式。
通过声乐演唱,歌手可以用声音的力量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共鸣和情感共鸣。
歌 唱 中 的 艺 术 表 现[1]
![歌 唱 中 的 艺 术 表 现[1]](https://img.taocdn.com/s3/m/610ff1bdc77da26925c5b0ce.png)
歌唱中的艺术表现作者:马莉指导教师:李建林内容提要:歌唱中的艺术表现是歌唱者“声与情”的有机结合,是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是一种有个性,有创造性的音乐倾诉。
在歌唱中能很好地做到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相结合是很难的,这需要广大教师与学习者的共同努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声乐艺术会更加辉煌。
关键词:艺术表现、演唱技巧、声情并茂声乐艺术——歌唱本身就是一种表演,它综合了声乐技巧以及舞台上的风度仪表,给观众视觉上与听觉上的一种艺术享受。
好的歌唱是技巧与感情的巧妙结合的一门科学,要想使声乐演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就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的表演原则。
这样才能使演唱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就歌唱中的艺术表现提出几点浅见。
一、歌唱中的“声”与“情”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除了他们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情感,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了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毫无疑问,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全面的歌唱技巧是一切歌唱者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没正确的发声方法,歌唱技巧也就没有了艺术表现的手段。
就好象我们要过河必须要有桥梁或渡船一样。
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音给唱出来,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技工匠而已。
在以前演唱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及演员,有着良好的嗓音条件,也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技巧,其中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他(她)们往往只单方面注重了声音的运用,声音技巧的运用。
而忽略了在训练中“情”的运用,以及艺术表现的运用。
有许多歌者,练起声来呆板机械,不注入活力与感情,枯燥的发声与歌唱,毫无生气与朝气,缺乏表达作品的激情。
我们知道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
发声,咬字、吐词和内容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又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
好的歌唱不仅技巧好,更重要的是内容表达的好,而且还有再创造。
浅谈歌唱艺术的表现52

浅谈歌唱艺术的表现歌唱的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有些演唱者凭主观想象和融合自己的感情去唱就满足了。
其实这种感情不一定与歌曲情感相吻合,甚至有时是背道而驰。
所以必须是客观地分析、研究,把主题思想弄清,这样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体现它,在使用音色及其它手法上就有了目的性。
否则,滥用技巧就会是一种搬弄“噱头”。
有关声乐的论著中对感情表现是很重视的,如《乐府传声》中说:“唱者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重。
”“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之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调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
”前人总结了这些经验,没有感染力的歌唱,即使有很好的声音,也会使人感到只是在卖弄声音而已。
的确,我们也听到过有些很有技巧的演唱者,在演唱中感到是“口唱心不唱”,是在“叫曲”而不是“唱曲”。
某些情况下在玩弄与内容无关的声乐技巧,这会使人感到肉麻,对初学者来说应当提高这方面的认识。
声乐艺术不光是声音和掌握声音技巧问题,如果不能利用所掌握的声音技巧去正确地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使用,否则这种技巧是一文不值的。
在初学者接触练声的过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入正道,注意一开始练声就应孕育着感情的种子,使声音健康地成长,为“声情并茂”打下基础。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在舞台演唱的歌者,确有“口唱心不唱”之辈,是不是他们愿意这样?我认为不是。
他们都想很好地表现歌曲内容,只是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不足,又没有比较懂行的老师引导之故。
艺术表现如果光凭声音技艺是不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而只有正确的理解歌词内容,分析它主要表现的是什么,处理它要合乎逻辑,分析主题是个关键,歌唱是再创作的过程,把停留在字面的歌词和音乐旋律,利用已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把死音变活曲。
艺术表现需要经过一定的安排和构思,正像画家笔下的色调,根据分析后着手运用技巧,在围绕突出主题的前提下,可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去发挥,正如“攀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目的只有一个,但表现方法是各有不同的。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曾莹歌唱是人们用以抒发感情,交流情感的一种手段,它通过美的语言和美的旋律表达着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
所以最富有感染力,最能引起人们之间的心灵共鸣。
歌唱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音乐,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人们的听赏水平和学唱能力,通过对歌唱的艺术表现几大方面的剖析以便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歌唱,欣赏歌唱,以及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和修养水平,从而更深一层的走进音乐殿堂的歌唱艺术,体会歌唱艺术的美。
歌唱是一门古老的音乐艺术。
这里所说的歌唱,是一种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歌声,而不是任何人随便发出的声音。
它必须经过严格合理的训练过程才可以获得。
歌唱的艺术表现是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凭借熟练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达到声情融合后对音乐作品具体而又准确的表现。
我们将从语言之美,音乐之美,表演之美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歌唱的艺术表现。
1分析歌唱中的语言之美歌唱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融合的语言艺术。
在语言和音乐的关系上,语言是歌唱的根本,歌唱是语言的艺术载体。
歌唱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优美的歌声和清晰的语言中明确歌曲中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语言在歌唱艺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作品光靠美的声音、高超的技术而没有诗歌般的语言的话,那就易产生“噪声论”的倾向,像喝白开水一样,这个作品也就不可能成为艺术作品。
例如王洛宾改编的哈萨克族民族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只有两三句旋律,可是有着四段歌词,却让人百听不厌,谁都能唱上两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等等,这些歌词让每个人听了都有所感动,容易产生共鸣。
它能很好的向听众观众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就是语言的美。
语言在歌唱中很重要,语言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性:1)语言的准确性歌唱语言的美要达到“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调”的境界与效果,可不是“动动嘴”就能达到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区域之间差别很大,语言类别复杂,要达到规范语言的准确性,先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标准的语言。
浅谈歌唱中的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中的艺术表现摘要:歌唱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通过声乐技巧、作品的二度创作和形体表演方式来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内在情感。
歌唱者要正确处理声乐演唱技巧、内心情感的流露以及形体艺术的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歌唱艺术中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从而满足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二度创作歌唱艺术情感艺术形体艺术艺术风度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
歌唱艺术,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表现,而且还要通过视觉来传达。
也就是说,观众既要听演唱者的声音,又要看到演唱者的表演。
所有优秀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的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喜爱,是因为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娴熟的技巧以外,他们还运用准确的肢体语言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
一、音乐艺术表现中的“二度创作”作为一名歌唱者,要想完整成功地塑造音乐形象,将艺术的美展现给观众,就必须懂得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为“二度创作”做准备。
当歌唱者拿到作品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作品,然后根据歌词的艺术特点及内容规定的情景进行歌唱语言方面的处理。
当歌唱者能够把歌词朗诵并背诵下来之后,那就开始记歌谱了。
记谱的最好方法就是默记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省嗓音,而且背得快,记得牢。
歌者将作品熟悉之后,就可以放声歌唱了。
通过放声练唱,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咬字吐字方面以及发声技巧方面的不足,然后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在歌唱的过程中,可以对着镜子将表情、手势等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揉合进去,但要注意过程当中律动的节奏、细腻流畅的行腔和有感情的换气。
换句话说,那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处理。
处理歌曲,应该从速度、力度、音色、语气、风格等几个方面着手。
二、歌唱中情感艺术的表现要把歌唱得优美、动听,使观众喜欢听,令人感动并真正体验到音乐美感的愉悦享受,这就要求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艺术表演才能。
歌唱者要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歌唱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基本修养和美妙的歌喉,情感因素在歌唱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作者:曾莹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6期歌唱是人们用以抒发感情,交流情感的一种手段,它通过美的语言和美的旋律表达着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
所以最富有感染力,最能引起人们之间的心灵共鸣。
歌唱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音乐,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人们的听赏水平和学唱能力,通过对歌唱的艺术表现几大方面的剖析以便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歌唱,欣赏歌唱,以及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和修养水平,从而更深一层的走进音乐殿堂的歌唱艺术,体会歌唱艺术的美。
歌唱是一门古老的音乐艺术。
这里所说的歌唱,是一种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歌声,而不是任何人随便发出的声音。
它必须经过严格合理的训练过程才可以获得。
歌唱的艺术表现是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凭借熟练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达到声情融合后对音乐作品具体而又准确的表现。
我们将从语言之美,音乐之美,表演之美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歌唱的艺术表现。
1分析歌唱中的语言之美歌唱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融合的语言艺术。
在语言和音乐的关系上,语言是歌唱的根本,歌唱是语言的艺术载体。
歌唱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优美的歌声和清晰的语言中明确歌曲中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语言在歌唱艺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作品光靠美的声音、高超的技术而没有诗歌般的语言的话,那就易产生“噪声论”的倾向,像喝白开水一样,这个作品也就不可能成为艺术作品。
例如王洛宾改编的哈萨克族民族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只有两三句旋律,可是有着四段歌词,却让人百听不厌,谁都能唱上两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等等,这些歌词让每个人听了都有所感动,容易产生共鸣。
它能很好的向听众观众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就是语言的美。
语言在歌唱中很重要,语言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性:1)语言的准确性歌唱语言的美要达到“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调”的境界与效果,可不是“动动嘴”就能达到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区域之间差别很大,语言类别复杂,要达到规范语言的准确性,先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标准的语言。
歌唱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摘要: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歌唱是用人声来表现音乐和情感的艺术,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艺术形象能给观众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歌唱者必须懂得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进行艺术歌唱的二度创作,包括语言的咬字、技巧合理运用、表情动作以及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表现歌曲内容与音乐的深刻内涵,使艺术歌唱的舞台实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唱审美表现艺术一、语言在声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一)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的语言表达,它的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歌曲思想内容表达的正确性。
演唱者演唱一首歌曲,如果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就必须让观众能够听清你所演唱歌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样观众才能明白你所唱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如果在歌唱中,语言不清晰,就会给观众带来错误的理解。
在声乐考试或声乐课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声音条件很好,技巧也不错,但演唱歌曲中经常唱错字,如:在《又唱浏阳河》中“家乡有支(zhi)歌”,唱成(zi);《那就是我》中“吱吱zhi zhi歌唱”唱成(zi zi)等等。
演唱者对歌唱语言不够重视,对自己演唱的歌曲不够重视,对不认识或混乱的字不去弄清楚。
这样,唱出来的歌声就不能够使听众所认可,我们所要追求的优美动听的歌声就无从谈起。
(二)语言的歌唱性。
语言的歌唱性是歌唱者在表现音乐语言的时候通过声音的对比来表现音乐形象。
包括声音力度(音量的强弱)的变化、对比。
通过语言的音乐化不仅可以塑造音乐形象,渲染环境气氛,更主要的是,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使其产生艺术的魅力。
如《大森林的早晨》中描绘的:大森林的早晨多么美多么美,淡淡的晨雾静静的流水,水重重,树重重,重重绿树中鸟儿歌声脆。
这完全就是对大森林早晨的生动写照,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非常赏新悦目。
对森林早晨的感觉,很多人都体验过,歌唱者演唱时就要用优美的声音把美景唱出来。
这说明了语言的歌唱性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语言的生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歌唱的艺术表现
浅论歌唱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歌唱艺术情感整体美审美心理
【摘要】从音乐起源至今,音乐可谓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作为一名声乐学员,学习的目的就是把歌唱好,得到听众的认可。
简单的歌唱时不能满足听众的要求,歌唱艺术即人们所说的声乐,它是人体科学领域里的一门音响学科,以身体为乐器,建立一种良好的歌唱生理状态,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用来演唱歌曲,为表达情感服务。
从音乐起源至今,音乐可谓经历了漫长又复杂的发展过程。
事实证明,那些荡涤历史尘埃、历久弥芳的音乐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存在的。
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人情。
歌唱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要求歌唱者把自己化为曲中之人、在情的贯穿下,把歌唱的外部技巧与心理因素统一起来,把心中所想艺术的转化为眼中所见、口中所唱。
用歌声塑造艺术形象,它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与歌声的内涵,取决于深刻表现情感的成功于否。
那么,要怎样才能成功的表现这种情感呢?
首先,应以理解作品的“一度创作”为基础。
从现实意义讲,音乐是通过创作者主观的感受写出来的,多为静态的谱面创作。
要理解这个过程,重点就要从谱面上下功夫。
这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歌词的理解一=是对曲谱的分析。
例如,歌曲《黄水谣》从谱面上就可以分为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前黄河两岸人民幸福生活、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奸淫烧杀以及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黄河两岸凄惨悲凉的三部分情景。
又如,在演唱歌曲《乌苏里船歌》时,就要严格按照谱面所标记出的力度记号来演唱,如果该用轻声演唱的地方不轻声演唱,那就必将破坏意境。
理解作品的原意后,就要进行一个最重要的过程——“二度创作”。
何谓“二度创作”呢?它是指在理解、尊重原作品风格与思想感
情的基础上,通过演唱者自身的诠释,用其特有的艺术手法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
严格意义上讲,理解作品“一度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必须投入全部的热情、丰富的感情、智慧和才能去窥探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思想,理解作曲家所特有的音乐语言,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应有的准确的解释。
这种解释既要符合原作的风格与思想感情,又要能体现演唱者的创作个性与感情色彩:在追求音乐美的间时又能很好地展示自身的音色美,从而赋予音乐以有机的生命力。
一、情感体验与表现
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能积极地影响和推动人的认知,激发想象与联想,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演唱者在再创造中的情感体验主要是在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或问接的途径,具体、细致地体会情感形态的程度、层次、个性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的逻辑,并在演唱中予以充分的体现,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情感的表达应建立存良好的歌唱技术的基础上,精神的体现离不开演唱的技巧,而对声音的控制与调整则需要足够的演唱经验,演唱者应该非常清楚怎样使用声音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在日常的练习中,演唱者要逐渐地使对作品的情感与技巧获得稳定,并成为自己的演唱轨迹。
在这里,技巧与内容已融为密不可分的音乐整体。
表面化的投入感情或者企图以身体的动作来解释感情都是虚假的、肤浅的:过分的严谨、冷漠、缺乏情感的炫技也是不可取的。
这些都是造作、感情疆硬的表现。
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不仅要求演唱者技巧纯熟,得心应手,更重要的还是演唱者要将音乐融会于心,变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发自内心地进出自身的情感。
二、审美心理与演唱个性
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活的制约与影响。
演唱者的生活阅历、个性气质、环境际道、艺术素养以及审美意识,将有形无形地支配着他的创作思路。
同是抒情的美,莫扎特的抒情体现心灵的净化与音乐自身的美,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均衡理想而崇高。
而普契尼的
抒情则是情爱的、世俗的、悲剧性的美;同是撼人心魄,戏剧性的力量,威尔第的戏剧力量来自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血与火,而瓦格纳的戏剧力量则来自奥林比亚山上的众神。
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经历,其情感必具个性。
透过作品我们总能窥视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艺术家学识修养的具现,也是品德修养的具现;不仅是心胸、气度或意志的具现,更是人格的具现。
卢乐表演艺术中的创造性与真诚性是美学原理的最好体现。
如能将二者恰到好得地平衡、完美的结合这将是艺术家的个性与人格的具现。
音乐家刘德海曾说:“每位音乐家在奏乐前皆须从三方面进行构思——用什么样情感去宣扬什么样理念;用什么样音响去抒发什么样情感:用什么样技法制造什么样音响。
”演唱者在对某一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智慧和才能,仔细的研究前人的成就,吸取其精华,了解其局限,而不受前人之束缚,寻找自己创作的新视角,挖掘再创作的可能性,并结合自身的条件、专业特长、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审美感受,充分地体现自己的创作个性。
许多声乐表演艺术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培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一条最好的道路。
它不仅表明演唱者对音乐作品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能利用自身条件及专业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演唱方式,形成个人独特的演唱风格。
风格源于个性,置于知识的最深厚的根基之中,它是一个艺术家成就的主要标志。
三、把握激情与实现整体美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除了必须具备的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使之转化为美妙歌喉的演唱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强烈的创作意识、创作激情以及在理性的支持和引导下的支配、控制激情的能力,这种创作的意识与激情,能使演唱者获得美的音乐表现的基础,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情感积累,唤起真实的情感记忆,以演唱的热情去拨动听众的心弦。
但与此同时,演唱者又必须用理性来控制这种激情,使激情沿着理性的轨迹发展而不会溢出理智所设置的堤岸,使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能按照美学的规律进行,并逐步地达到完美的境界。
声乐表演中,过于理性会阻碍演唱者通向无意识的道路,给人以冷漠
和无动于衷的感觉:过于感性又会使音乐表演中的激情泛滥,而无法控制技术。
只有当两者恰到好处地均衡,演唱才能进入最佳的境界。
曾经看到不少人尽情地表演,但其过程不是声嘶力竭就是扭捏作态,毫无艺术水准。
因此要提高歌唱的表演能力,必须提高歌唱的声乐技巧。
任何技艺不以技术力量作保证,声乐的美感则无从谈起。
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歌唱者来说,既要注意技巧又要兼顾表演,这也许只能是理论上的愿望,实践中很难同时并进,但不失为追求的目标,为技术而技术和为表演而表演的路子都不是可取的,声乐艺术是声音技巧和表演相互结合的综合艺术,作为声乐演唱者还应花气力掌握好发声技巧为首位,逐渐的雕琢表现力。
现实生活是获得艺术想象力的基础。
一个演唱者,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演唱技巧之外,应不断地扩人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研究文学、诗歌、观赏书画、戏剧等,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尤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要热爱生活,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多方面的熏陶是获得艺术想象力的有力保证。
演唱者再创造的情感体验主要是在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或问接的途径,具体、细致的体会情感形态的程度、层次、个性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的逻辑,并在演唱中予以充分的体现,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一首歌曲完整的艺术表现过程,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还得考虑听众如何来欣赏和理解这个作品,此为“三度创作”。
因此,一一首歌曲完整的艺术表现过程应该是三度创作的过程。
声乐作品的素材分为很多种,有政治的、爱情的、生活的、人文的……但任何类型的作品,其演绎过程都是三度一体的创作过程,做为声乐演唱者,既要作好优秀创作的代言人,又应体会三度创作的旁观性,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一首声乐作品拟出一份完美与细致的创作蓝图,以最贴近个体与群体的感染效果来完成艺术表现的全过程。
演唱者的成功演唱,是心灵的再现,用声乐教育家许讲真老师的话来说:一靠修养,二靠且日识。
眼光不高,不能越众;胆子不大,不能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