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痉挛评定
小儿脑瘫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脑性瘫痪因其类型 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而表现各异。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
也为治疗目标的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等危险因素的(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的运动模式与姿势与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与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的分型吗?是的。
从分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
(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
(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混合型: 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的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
临床上以四肢瘫和双瘫为多见。
但这种“瘫”并不是不能动,而是动得不好是有障碍的“瘫痪”。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的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一).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出生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龄-6)*0.5 2 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脑瘫评估的常用方法

碍④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同时,判定是否存在癫痫、语言
等障碍⑤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重视量化指标及客观依据⑥以
评定为前提,将评定贯穿于康复治疗全程的不同阶段。
三方 、法 评及 定注 内意 容项
体格发育的评定
运动治疗评 定
评定内容
感觉统合能力发 展评定
作业治疗评定
术前、术后康复评定
视听觉障碍评定
言语障碍评定
(7)股角(又称内收肌角)
(2)围生期因素: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早产、缺血缺氧等。
(2)观察家长抱扶患儿的方式,对患儿的支持部位和范围的大小;
在评定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借鉴患儿过去的病历,同时又要认真进行团队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来判断患儿是否需要手术、需要哪
2、评定 种手术、术后的效果如何。评定程序一般应为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并
反射发
育评定
(1)原始反射 ①觅食反射②吸吮反射③手与足
握持反射④拥抱反射⑤张口反射⑥跨步 反射⑦踏步反射⑧躯干侧弯反射。
(2)姿势反射 ①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ATNR) ②对称紧张性颈反射(STNR) ③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④调正反应 ⑤平衡反应 ⑥保护性伸展反射(降落伞反射
) ⑦背屈反应
脑瘫评估的常用方法
一、脑瘫的概述
目
二、康复评定要求
录
三、评定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脑瘫概述
1、定义
脑性瘫痪是由于发育中胎儿 或婴儿期脑的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活 动受限的一组综合征。脑瘫常并 发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 为紊乱、癫痫、继发性肌与骨骼 问题。脑瘫的三大特点为:发育 性、非进行性、永久性。
感知觉、 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智力评定、行为评定、学习
脑瘫评价cff

⑶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略)
3、智能障碍评定智力测验是评定智力水平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发育诊断的具体方法,可得知智力发育水平,作为对了解CP患儿是否合并智力障碍客观指标的参考,以便为康复教育和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可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合并症,及早开展特殊教育。
⑴智商测试:智力评定所应用的智力量表分为筛查与诊断两种。最常用的筛查测验手段是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o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此法适用于从出生至6岁儿童;另外,还有绘人测验(draw a man test),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新生儿行为量表等。诊断性测验是我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 –Binet intelligence scale)、格赛尔(Gesell)量表等。
5、功能独立性评定日常生活活动是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从实用角度来进行评定是对患儿综合活动能力的测试,包括以下方面:①个人卫生动作;②进食动作;③更衣动作;④排便动作;⑤转移动作;⑥移动动作(包括行走、上下楼梯);⑦认知交流能力。
其评定方法称为WEEFIM,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了解及FIM评定表(见表5-2-1)。
(3)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如果是由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则称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用测角计进行,参照第章第节。
(4)肌力的评定: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能配合的患儿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法。
(完整)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神经系统评定表检查者签名: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颈及躯干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注:M P二二趾间关节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上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二掌指关节,PIP二近端指间关节,DIP二远端指间关节2。
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颈、躯干及下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二掌指关节,PIP二近端指间关节,DIP二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表示。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主观评估: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情况:汉语构音能力测验汉语构音清晰度(%):%)声调清晰度:韵母清晰度:声母构音清晰度:汉语构音清晰度相对年龄: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记录表出生年月:评估日期:记录说明:正确“歪曲:遗漏替代:实发音的拼音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本测试采用4级计分评定:0分:完全不能做1分:开始做(完成不到10%)2分:部分完成(完成10%——99%)3分:全部完成计分方法如下:A:卧位和翻身项目部分/51X100二%B:坐位项目部分/51X100二%C:爬和跪项目部分/51X100二%D:站立项目部分/51X100二%E:走、跑、跳项目部分/51X100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定结果:原始分标准分1.前庭失调(大肌肉及平衡)2.触觉过分防御及情绪不稳3.本体感失调(本体感不佳,身体协调不良)4.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或协调不良5.大年龄的特殊问题感觉统合综合评定:属感觉统合度失调。
脑瘫的评定

脑瘫病人的异常步态最常见有由于痉挛引起的剪刀步态,垂足(划
圈)步态,及各种肌无力步态如臂中肌,臂大肌步态等。
康复评定
-----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
◎ 视觉障碍的评定
可以粗略的检查是否有斜视,弱视,散光 视神经萎缩等
◎ 听觉障碍的评定 可利用视听反射了解患者听觉,听力等是否有问题. ◎ 触觉障碍的评定 可触摸患者身体某些部位如口唇 手掌等以了解患者反应是否过敏或迟钝
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肌力评定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发育前期,患者主动 运动较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但当患者会坐爬,甚至会站,走 路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步态分析
对有行走能力但异常步态者必须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揭示 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估和矫正提供必要的依据.
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内收角:患者两下肢伸直,外展至最大限度,两大腿间的夹角 腘窝角: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 腿逐渐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 足背屈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手托住足底向背推,观察 足从中立位开始背屈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足背屈角减小,降低时足背屈角大。 足跟耳试验: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牵拉足部尽量靠向同侧耳部,骨盆不离开床面, 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正常4个月龄后该角度应大于90°,或足跟 可触及耳垂。 头部侧向转动试验:正常时下颌可达肩峰,左右对称,肌张力增高时阻力增大下颌 难以达肩峰。 围巾征: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向后拉,观察 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过中线,4~6个月小儿过中线。肌张力低下时,手臂 会像围巾一样紧紧围在脖子上,无间隙;肌张力增高时肘不过中线。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
脑瘫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评估,旨在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脑瘫并确定其疾病
的种类和程度。
脑瘫是一种导致运动和姿势异常的永久性疾病,通常是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发生的。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评定过程通常会开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
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脑瘫的原因和可能的诱因非常重要。
2.身体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运动和姿势
异常。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肌张力、协调性和姿势控制等方面。
3.功能评估:评定过程中会评估患者的功能能力,包括行走、坐立、卧位等。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对患者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程度。
4.神经影像学检查:通过使用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
技术,医生可以检查患者的脑结构和神经电活动。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的类型和程度。
5.发育评估:对于婴儿和幼儿,医生会评估其迟缓的发育情况,包括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交等方面。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对他们发育的影响。
6.病情分级:根据评定结果,医生会将脑瘫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等级。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总之,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进行身体检查和功
能评估,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最终确定脑瘫的种类和程度。
这些评定结果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至关重要。
03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李初阳对脑瘫儿童运动障碍进行合理的康复管理是脑瘫康复的主要任务,科学的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基本思路:1、发展学的观点;2、系统科学的观点;3、注重治疗与评估相结合的观点;4、循征医学的观点。
动态运动系统理论强调多因素、动态化、系统化原则,所以在对脑瘫儿童的运动障碍进行康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几点:1、对治疗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确定各种要素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程度,这些要素包括姿势、反射、肌肉、骨骼、感觉、认知、动机和环境等,应用各种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适当合理地干预和调整;2、各种治疗手段之间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有机地整合,运用各种手段在预防和控制脑瘫儿童二次损害的基础上,帮助并促进脑瘫儿童选择与自身条件最为适宜的优化运动模式。
评估是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评估的主要目的有:1、明确脑瘫儿童运动发育水平,了解患儿的关于特征和进展状况;2、帮助判断进行运动治疗的适时性;3、回答家长对患儿运动发育水平的疑问,引导家长配合进入系统的康复管理4、为设定运动治疗目的和计划收集必要的情报;5、测定运动能力的改变状况,评价治疗的效果,鼓励家长坚持接受系统康复管理;6、为科学研究进行数据收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见图1对人体功能残障进行了5个维度的最新定义:1、生理、病理学改变(组织生化学);2、机体受损(器官系统、解剖学);3、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受限);4、日常生活能力低下5、社会活动受损国际脑瘫新定义:脑性瘫痪是指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部的非进行性功能紊乱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理解、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脑瘫的新定义中本质特征是发育核心表现是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肌肉和骨骼问题首次被加入定义活动受限是脑瘫人群的共性,而提高活动能力正是康复医学的宗旨。
脑瘫儿童康复评价量表汇编

神经系统评定表检查者签名: _____________ 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颈及躯干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注:MP=跖趾关节,PIP=近节趾间关节,DIP=末节趾间关节,1卩=趾间关节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 )上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颈、躯干及下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主观评估: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DR )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语构音能力测验汉语构音清晰度(%):\37 = (%)声调清晰度:_________________ 韵母清晰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母构音清晰度:__________________汉语构音清晰度相对年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记录表出生年月: __________ 评估日期:记录说明:正确“ V” 歪曲:“X”;遗漏:“一” 替代:实发音的拼音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 )本测试采用4级计分评定:0分:完全不能做1分:开始做(完成不到1 0%)2分:部分完成(完成10%――99 3分:全部完成计分方法如下:A :卧位和翻身B :坐项目部分/51 X 100= %位项目部分/51 X100= %C:爬和跪项目部分⑸X 100= %D :站立项目部分/51 X 100= %E:走、跑、跳项目部分/51X 100=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从不这样5 很少这样4 有时候3 常常如此2 总是如此1评定结果:原始分标准分1.前庭失调(大肌肉及平衡) ___2.触觉过分防御及情绪不稳________3•本体感失调(本体感不佳,身体协调不良)___________4•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或协调不良________5.大年龄的特殊问题___________感觉统合综合评定: __________________ 属感觉统合 _________ 度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儿童痉挛评定
脑瘫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期出现,会导致运动和姿势的障碍。
痉挛是脑瘫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征是肌肉过度紧张、僵硬和不自主收缩。
评定脑瘫儿童痉挛的严重程度和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定量测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定方法和工具:
1.爱丁堡痉挛量表(Edinburgh Spasticity Scale):这是一种用于评
估痉挛程度的量表,通过观察和评估肌肉的抵抗、活动范围和动作质量等方面来对痉挛进行评分。
2.痉挛严重度评定量表(Spasticity Severity Scale):该量表基于痉
挛的程度和影响,从0到4或0到5进行评分,以描述痉挛的严重程度。
3.修订版阿什沃斯痉挛评定量表(Revised Ashworth Scale):这是
一种用于评估肌肉痉挛程度的常用量表,通过对肌肉抵抗的定量评估来确定肌肉的痉挛程度。
4.动作分析和观察:通过观察和分析脑瘫儿童的日常动作、姿势
和活动,包括步态分析、手臂功能评估等,可以了解痉挛对其运动和功能的影响。
5.影像学评估:脑瘫儿童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脑部MRI)可以
提供有关脑损伤程度和定位的信息,从而辅助评估痉挛的程度和影响。
评定脑瘫儿童痉挛的过程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康复师和专业团
队来进行,结合临床观察、量表评估、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全面了解痉挛的严重程度和对儿童的影响,并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