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ppt课件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ppt课件

社交适应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
3
术后康复监测
术后康复监测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估和康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预防小儿脑性瘫痪
产前保健
婴幼儿保健
孕期定期产检和遵循医生建议, 预防患病风险。
关注婴幼儿健康,合理喂养和 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
接种疫苗
及时完成疫苗接种,预防感染 性疾病对婴幼儿大脑的不良影 响。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包括产前因素、围产期因素和出生后因素。 • 脑性瘫痪的影响因素包括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年龄等。 • 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元损伤、运动系统障碍和神经肌肉连接异常等。
康复治疗方法
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言语治疗
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运 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可 综合应用以提高患儿运动 功能。
小结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早期干预和全面治疗可以为患 儿带来最好的康复效果。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
本课件介绍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方法与效果评估。了解脑性瘫痪的概念和分 类,以及康复治疗的种类和重要性。
什么是小儿脑性瘫痪
1 脑性瘫痪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引起的。
2 脑性瘫痪的分类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受累部位,脑性瘫痪可分为四种类型:痉挛型、强直型、混合型和 不定型。
通过体操、按摩和理疗等 技术,促进肌肉协调和运 动发展。
通过语音训练和发音矫正 等方法,促进患儿语言和 交流能力的提高。
运动疗法
康复训练
通过各类运动和运动训练,增强患儿肌肉力 量和运动协调能力。
通过功能性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帮助患儿 逐步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技能。

小儿脑瘫的康复ppt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ppt课件

矫形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的应用
心理治疗及教育康复
综合治疗的方式——引导式教育
• 引导式教育是将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 是一个全面的体系。它首先是强调纵向的持续
性,包括从早期诊断、早期预防,过渡到接受 教育。第二是强调了横向的连续性,引导员对 患儿都有整体的认识,把学习和训练的内容融 合在全天的生活中,对患儿的要求也是全天一 致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引导员、全日的程序、 特殊的训练用具以及家长的参与而达到。
血型不合、遗传等等。
•发病率:发达国家大约为2‰左右,我 国约为1.5 ‰ -5 ‰ 左右。
概述
•意义:脑瘫是使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 之一,它严重地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生活自理和接受正常教育的能力。
小儿脑瘫的主要障碍
• 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
分型
•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痉挛型 :
病变在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
手握拳不会抓握。 • 经常有痉挛发作。
康复的目的和原则
• 目的:
• 原则:
减轻致残后果
早期综合
改善功能
(运动、语言、自理)
接受教育
三项结合 中西兼顾
(训练、教 育、玩耍)
(正常教育或特殊教育)
家长配合
生活自立
康复评定
• 精神、运动发育评定 • 平衡能力评定 • ADL评定 • 智力评定
康复的方法
神经手术:如神经的肌支部分 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跟 切断术;
骨性手术:如切骨术、关节融 合术等。
目的:纠正负重力线,矫正畸 形,平衡肌力,以减少肌肉 痉挛和挛缩为基本原则。
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
• Bobath法 :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 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 运动模式。基本手技有抑制性手技、促进 性手技、掌握关键点及各种叩击性手技。

小儿脑瘫的康复练习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练习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康复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功能、提高认知能力等
康复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 提高患儿的生活 自理能力,减轻 家庭负担。
促进生长发育: 康复训练有助于 患儿的骨骼、肌 肉、神经等系统 的发育,促进生 长发育。
预防并发症:康 复训练可以预防 和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如关节挛 缩、肌肉萎缩等。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家庭对患儿的关爱和支持。
康复练习的方法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手段如按 摩、电刺激等,帮助患儿改善 肌肉张力和关节活动度
家庭康复:家长在家庭中为患 儿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 果
早期干预:在脑瘫患儿早期进 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大脑发育 和功能恢复
言语治疗:针对患儿的语言障 碍进行训练,提高语言表பைடு நூலகம்能
解决方法:多样化康复练习方式,增加孩子的参与度和兴趣
问题:康复练习过于依赖家长,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 解决方法:鼓 励孩子自主完成康复练习,家长适当引导和帮助
解决方法:鼓励孩子自主完成康复练习,家长适当引导和帮助
问题:康复练习缺乏系统性,导致效果不明显 解决方法:制定系统 的康复计划,定期评估孩子的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解决方法: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定期评估孩子的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心理支持:通 过鼓励、安慰 等方法,提高 患者的自信心
和积极性
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 身体协调性和灵 活性
训练方法:通过 游戏、运动等方 式进行
注意事项:避免 过度训练,注意 安全
训练效果:有助于 改善身体协调性和 灵活性,提高生活 质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穿衣训练:学习如何穿脱衣服,提高自理能力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可编辑课件PPT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可编辑课件PPT
19
20.特殊教育
可编辑课件PPT
40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4
5.Vojta疗法: 1)反射性腹爬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射性翻身
可编辑课件PPT
5
6.引导式教育疗法 1)2岁以上任何年龄组患儿; 2)采用运动和游戏与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 3)小组训练 4)日课
可编辑课件PPT
6
7.上田疗法 1)颈部法 2)肩-骨盆法 3)肩胛带法 4)上肢法 5)下肢法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30
3.吞咽训练:
a.按摩齿龈; b.冰刺激;
可编辑课件PPT
31
(四)睡眠体位
1.痉挛型脑瘫患儿—侧卧位,降低肌张力, 促进动作的对称。
2.痉挛型屈曲患儿—俯卧位,胸下放一枕头 3.身体和四肢伸展的患儿—侧卧位,吊床内卧位。
可编辑课件PPT
32
(五)坐位体位
1.伸腿坐位—最佳体位:进行坐位平衡、 重心移位、体轴回旋训练。
可编辑课件PPT
34
(七)站立体位
1.扶物站立 1)肌张力低下患儿 2)痉挛性双瘫患儿 3)具有抓握能力的患儿 2.靠墙站立 3.独站:数数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课堂PPT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课堂PPT
37
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 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 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患儿由于反应过激 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 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 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 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 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 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 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
26
4、肌张力异常
⑴、肌张力↓时肌肉松驰无力,易受重力影响而下垂, 被动活动时没有抵抗的感觉。
⑵、肌张力↑时肌肉发紧发硬,被动活动时有折刀样 或齿轮状抵抗感觉,肌张力↑时有明显姿势异常,如交叉
腿即是双下肢内收肌张力亢进所致 。
⑶、肌强直是肌张力明显亢进并持续存在,类似抽搐, 是重症CP的表现,如去大脑强直。
PDMS-2是专门测试儿童运动发育的 评价量表,用于评测儿童的运动能 力,并有相配套的运动训练方案。
适用范围0~6岁 由6个分测验组成:反射、姿势、移
动、实物操作、抓握、视觉-运动整 合 结果以粗大运动商、精细运动商和 总运动商表示。
33
PDMS-2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价 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的较理想的测查工具, 我们将它及与之配套的运动训练方案联合 使用,必将能为残疾儿童提供更有针对性 的个体化服务,最大程度地促进其功能的 发挥,这正是我们康复的意义所在。
34
粗大运动功能评测(GMFM量表)
脑瘫评定的标准方法 可用于脑瘫的疗效评估
35
GMFM量表
分为五个功能区: l 原始反射的残存,姿势反射的建立及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培训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培训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一. 进行运动康复疗 法应遵行的原则和注 意事项 :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2
1.对脑瘫患儿运动障碍宜尽早进行恰当的治 疗,采用运动康复为主的综和措施。
2.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以及神经生理 学的原理和神经发育规律,改变异常的肌张 力和运动模式,促进正确的肌肉关节自主活 动。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4
5.宜将运动康复的训练项目贯穿在
游戏和娱乐中进行,避免训练项目
枯燥乏味。当患儿对训练发生厌倦
时,要立即停止训练,切勿采取强
迫手段,防止患儿对康复训练产生 Nhomakorabea恐惧和抗拒,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和创伤。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5
6.发展患儿的实用性功能,运动康复与日常 生活活动训练相结合。
7.重视家庭康复,动员和督促脑瘫患儿的家 庭成员与治疗师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康复训练。
3
3.按照婴幼儿运动发育规律,即自上而下, 由近至远,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逐项训练, 但可灵活运用,穿插进行,不必过于强求一项 活动达到标准后再进行另一项训练。
4.根据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病残程度和范 围制订康复计划,定期复查和修改,要有总目 标和分目标,可将训练项目分成数个阶段进行。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24
再将患儿呈仰卧位,先将孩子的双臂举 过头,分别抓住患儿的俩肘部或一个肩 部,使患儿的头向一侧,从而带动肩和 躯干也转向一侧,同时要用语言诱导患 儿向这边转动,鼓励他由仰卧位翻至俯 卧位。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25
4、盘坐位训练
盘坐是指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 曲外展的状况下,臀部负重的体位。
d、婴幼儿期因动作协调控制不良,不易有痉 挛性紧缩肌肉。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康复课件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康复课件

➢(3)肌张力评定 ➢1)肌张力评定分类表:肌张力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 力。脑瘫患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过低,评定指标量化比较困难, 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表28-2)。
➢(4)关节活动度评定:脑瘫患儿应在被动运动下进行对关节活动范围 的测定。当关节活动受限时,还应测定主动运动的关节活动范围,并与 前者相比较。 ➢决定活动度的因素有: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 收缩)肌张力,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肌张力。 ➢测量可采用目测,但准确的测量多使用量角器。脑瘫易发生挛缩,患儿 容易出现关节的变形。变形后容易造成肢体的形态变化,因此还要注意 测量肢体的长度以及肢体的周径。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一、康复评定目的
1.详细了解患儿功能障碍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 2.详细了解患儿发育程度和发育障碍的状况以及发育障碍对患儿功能障碍的影响。 3.对患儿身体功能状况、家庭和社会环境情况进行收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判定治疗效果等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4.为判定残疾等级提供依据。 5.为享有平等权利、义务及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8.感知认知评定 感知觉检查按一般临床方法进行,而认知等高级脑功能障碍因脑瘫患儿往
往年龄小,加之伴有智力障碍,检查起来困难,准确性差,所以一般只做智力评定,不再详细
检查。 9.言语功能评定 小儿的言语是随着发育的成长逐步达到完善的,在言语评定之前需要掌握小 儿言语发育规律。脑瘫患儿言语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二、评定内容 1.身体发育程度评定 2.运动功能评定 ➢ (1)运动功能发育评定 ➢1)全身粗大运动的发育 ➢2)精细运动的发育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38
②手足徐动型:治疗师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再 用双手抓住患儿的肘关节,将患儿双上肢伸展并内 旋,然后稍稍往下压,以增加稳定性。再慢慢将患 儿拉成坐位。这样可促进患儿的头保持直立抬高面 向前。
39
③弛缓型:治疗师用双手抓住患儿的双肩,并 用双手拇指在患儿胸前施加压力用以增加支持力。 同时其余四指将肩关节做内收动作,这样可以给患 儿较大的稳定性以协助抬头,并保持在身体正中位。
40
④其他:若配合康复训练器械、音乐、玩具等, 以听、看、玩的方式训练效果更好。让患儿以手膝位 趴在高度适合的滚筒上,用带声响的玩具在其前方逗 引他,使患儿头部上下左右的看,还可让患儿趴在治 疗球上,双手玩玩具,也能促进其头的抬起。
41
(2)翻身的训练 ①反射式的翻身:先将患儿头转向欲翻向的一
侧,治疗师用一手紧紧固定患儿下颚,另一手在患 儿胸骨中部往下压,同时双手用力给予推向胸前对 侧的力,这样患儿的躯干旋转带动骨盆诱发出反射 式的翻身动作。
42
②腿部控制式翻身: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 的踝关节,首先使欲翻向侧的下肢伸展并外展,另 一侧下肢屈曲并内收,内旋转到对侧。这样由于双 下肢的旋转,带动上身翻转至对侧,就完成了腿部 控制式翻身。
43
(3)坐位保持训练 坐位时,躯干的控制能力也较好,就可以开始 进行坐位保持的训练。 ①痉挛型:治疗师首先使患儿髋关节屈曲后再 坐下,坐下后治疗师用双手将患儿双下肢外展,外 旋,并使其躯干前弯以促进髋关节充分屈曲,最后 再将患儿膝关节伸展。这时治疗师要不断用语言提 示患儿学习独自向前弯腰,以保持坐位。
儿童
家长或照顾着训练 如:扶抱技巧 喂食技巧 日常生活照料技巧
家长
36
1、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的训练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5
2)诊断要点
• 引起瘫痪的脑损伤是非进行性的。 • 有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存在。 • 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 有运动、姿势及反射的异常。 • 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
他异常等伴随症状。 • 排除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
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落后。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6
鉴别诊断
• 与正常小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相鉴别 • 与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相鉴别 • 与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相鉴别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7
脑瘫的康复
• 全面康复的内容:
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讲课内容
• 脑瘫基本知识 • 康复评定 • 训练内容和方法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
什么是脑瘫
• 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 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 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听觉、摄 食等多种障碍。
• 诊断脑瘫的三要素: 1、发育阶段 脑瘫是在脑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引 起的,成人的脑卒中也可以出现相同的症状,但不 诊断为脑瘫。 2、非进行性 病变是非进行性的,某些脑部疾病是进 行性的。 3、永久性 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经康复治疗可以发 生变化和改善,但各种功能障碍将伴随其一生。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0
弛缓型
• 两岁以下的脑瘫儿童表现出身体与头颈 发软、无力,肌肉张力低下,仰卧时呈 青蛙状,膝腱反射检查时可以引出或亢 进。
• 随着年龄增长也会转变成痉挛型或手足 徐动型。2/22/2021源自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1
混合型
• 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各类型的特点, 最常见的是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同时存 在。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3
四肢瘫
双瘫
截瘫
偏瘫
双重性偏瘫
三肢瘫
单瘫
脑瘫的诊断
1)早期症状
脑瘫的早期症状一般是指患儿在6个月前或9个月 前表现出来的脑性症状,常有: • 易于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微弱, 哺乳吞咽困难,易吐、体重增加不良。 • 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 • 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 • 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 • 痉挛发作。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7
痉挛型
• 最常见的类型,占70%—80%。
• 患儿主要表现为: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运动时肌肉僵硬, 主动或被动活动困难,并由此导致身体长期处 于异常姿势,易出现关节的挛缩和变形。头颈 控制发育延迟;长坐位时躯干前屈、双下肢屈 曲;常采取“W”样坐姿,并像兔子样跳跃前 移。站立时躯干前屈,双足尖着地。步行时出 现双下肢交叉样剪刀式步态。
• 综合康复的手段: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按摩、针灸 、理疗、特殊教育(包括引导式教育)、音乐治疗 、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治疗、药物与外科手术治 疗、矫形器等。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8
康复治疗的目的
• 脑瘫现在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 是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尽量提高患儿的 运动、生活自理、言语和认知能力,争取达到生 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 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9
总 原则
• 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争取达到最理想效果。 • 康复治疗要与游戏玩耍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 • 康复治疗要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 • 中西医结合,如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等。 • 采用综合手段,全面康复。 • 康复训练内容要个体化。 • 康复训练患儿的同时与培训家长相结合。 • 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2
病因
1、出生前的原因 染色体异常,母亲患风疹、
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妊娠中毒症及胎盘异常 等。
2、围产期的原因 颅内出血,早产,过期分娩
,新生儿呼吸异常等。
3、出生后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部外
伤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窒息,早产,核黄疸
2/22/2021
• 乳儿期多表现为软瘫,竖颈迟,逐渐出现颜 面、手、足等肢体末梢的不自主运动。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9
共济失调型
• 主要表现为肌肉张力偏低,上下肢动作 不协调,距离辨别不准确,关节活动度 过大。
• 运动时可见身体有粗大的摇摆。站立、 步行的发育延迟。站立时以双下肢外展、 足间距加宽来保持稳定。行走时身体摇 摆不定,上肢在有意接近物体时可出现 震颤。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5
• 反射异常
多种原始反射消失延迟,痉挛型脑瘫患儿腱 反射活跃,可引出踝阵挛和阳性Babinski征。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6
脑瘫分类
按运动障碍性质可分为
• 痉挛型 • 手足徐动型 • 共济失调型 • 弛缓型 • 混合型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3
主要临床表现
• 运动发育落后
患儿到一定的年龄, 却不出现应有的运动 能力,即粗大和精细 运动发育落后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4
• 姿势异常:
全身僵硬或特别松软, 身体不对称,有的孩 子则无法维持稳定的 姿势,身体扭曲变形 两手常处于握拳姿势 仰卧时,全身过度升 直,下肢伸直甚至呈 现严重的“剪刀型” 交叉姿势 站立时足后跟不着地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8
手足徐动型
• 肌张力呈动摇状,运动为非对称性,难以保 持稳定的姿势,缺乏平衡反应。咀嚼、吞咽 困难,说话费力、语句不连贯,表情异常, 常因情绪变化是症状加重。
• 主要表现为肢体或面部出现难以控制的不自 主运动,紧张或活动时增多,安静时动作减 少,入睡后动作消失。
2/22/2021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和训练全解
12
脑瘫分类
按瘫痪部位
• 四肢瘫:四肢、躯干均受累,上下肢程度相似 • 双重性偏瘫:四肢受累,上肢较重 • 双瘫:四肢受累,下肢较重 • 三肢瘫:三肢受累 • 截瘫:双下肢受累,躯干及上肢正常 • 偏瘫: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 • 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2/22/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