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
胆结石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胆结石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胆囊和胆道中。
本
文将对一位胆结石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
病例描述:
该患者为女性,年龄为45岁,主要症状是反复腹痛和呕吐。
病史
表明病程已有半年之久,症状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体格检查显示右上
腹有明显压痛,并伴有胆囊区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中胆红素
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多发结石,结石最大
直径约为0.8厘米。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胆结石并决定行
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时发现胆囊壁有明显炎性改变,结石密集分布。
经过手术切除,结石被完全清除,并将胆囊送检。
术后,患者接受了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恢复良好,症状缓解。
讨论和总结:
该病例是胆结石常见的典型临床表现。
腹痛、呕吐、黄疸等是胆结
石患者常见的症状,临床医生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中应加以重视。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结石的关键检查方法,对于结石的数量和大小有很
好的显示作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该手
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患者的症状和疾病。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临床典型病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低脂肪饮食、定期运动等。
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治疗,相信患者的预后会更加良好。
胆结石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需与胆管癌、胰腺炎等鉴别,结合病 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典型图像特征
肝内胆管内出现强回声团块,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较大结石可引起胆管扩张。
鉴别诊断
需与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癌等鉴别,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04
胆结石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
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指导患者康复及随访观察
胆结石超声诊断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康复。
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结石复发或新发病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 治疗。
05
胆结石超声诊断注意事项与局 限性探讨
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操作技巧等
检查前准备
在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干扰。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 便更好地判断病情。
综上所述,胆结石超声诊断需要注意检查前准备和操 作技巧,同时需要注意设备的依赖性和操作者的经验 水平。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胆结石超声 诊断发展趋势预测
总结
胆结石超声诊断技术已逐渐成 熟,成为临床诊断胆结石的首 选方法。
超声诊断具有无创、便捷、准 确等优点,为胆结石的早期发 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临床需求 的变化,胆结石超声诊断将不 断发展和完善。
展望
01
02
03
04
未来胆结石超声诊断将更加注 重细节和精准度,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型超声技术和成像方法的应 用将进一步拓展胆结石超声诊
断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 用将为胆结石超声诊断提供更
胆囊结石彩超表现

胆囊结石彩超表现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来说都是人们生活不规律造成的,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不均衡,吃了太多的脂肪类食物以及油炸食品,患病的可能性就会增高,胆总管结石病人要注意先做检查,看一下胆总管结石的大小,然后再考虑后续的治疗工作,检查方面比较推荐病人做彩超,彩超图像比较精确,如果病人真的出现了结石,能够明显的看到胆管处出现阴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一、胆囊结石彩超图像特点(一)典型胆囊结石超声图像特点1、胆囊形态清晰,囊腔内有一个或数个强回声团块。
2、强回声团块可随患者体位的改变而沿重力方向移动。
3、在强回声团块后方有与之相应的清晰声影,呈一条无回声暗带。
这是声束在通过结石的途径中反射、衰减和折射使能量丧失的结果。
一般在结石直径>0.3mm、超声束垂直射于结石表面时,即可形成声影。
同时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是超声诊断典型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二)不典型结石的声像图特点(1)胆囊泥沙状结石:显示清晰的近侧胆囊壁轮廓,远侧胆囊壁则因多量结石堆聚以至明显增厚和粗糙,回声增强,后方伴有声影。
变换体位,胆囊后壁强光带随重力方向移动并且形态有改变,可散开呈细小点状回声或堆积成团。
(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的液性暗区消失,仅在胆囊区见一半圆形或弧形强回声带,后方伴有相应宽度的声影。
(3)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表现为典型胆囊结石图像,但结石位于颈部,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也可表现为胆囊颈部囊腔被结石充满而不显示,呈团块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4)无声影的疏松结石:表现为囊内中等回声团块,无声影,随体位移动。
此型结石需与凝血块、蛔虫残体、脓液、淤积胆汁、炎症坏死组织等鉴别。
后者均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且体位改变时移动缓慢,可出现漂浮状或分层征。
二、彩超检查胆囊结石的优势胆囊结石b超具有无痛苦、无创伤、操作方法简便、能多次重复检查、图像显示清晰及出结果迅速等优点。
尤其对胆囊疾病,其诊断符合率较高,一般直径0.3cm的结石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即使是0.1cm的结石也可以见到光点,其准确率可达95%左右。
胆囊结石超生报告模板

胆囊结石超生报告模板
一、背景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通常需要进行治疗。
经过手术或药物治疗后,我们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
本篇报告模板就是针对胆囊结石患者提供的。
二、检查结果
1.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男(女)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2.超声检查结果
•胆囊内结石:3枚(大小分别为5mm x 4mm、6mm x 5mm、7mm x 6mm),分布在胆囊底部和颈部。
•胆囊壁:未见明显厚度增加。
•胆总管:径约5mm,内部未见明显扩张。
3.检查结论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提示:
•胆囊结石处于较多状态,建议继续进行治疗,如通过手术或药物进行治疗等;
•胆囊壁未见明显异常;
•胆总管未见明显狭窄,建议注意观察和复查。
三、医生建议
1.治疗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建议:
•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采用药物溶石或监测观察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存在并发症的情况建议行手术治疗。
2.防治建议
为了减少胆囊结石的再次发生,医生建议患者:
•饮食上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及高蛋白等食品;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提高胆汁流速,减少胆汁滞留;
•维持适度的身体活动,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四、总结
本报告模板为胆囊结石患者提供了常规查体内容,如超声检查结果、医生建议等。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和预防。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临床分析

查。
石 。可无 明显症 状 , 可有 上腹 部不适 、 胃饱 胀 、 嗳气
及食 欲不 振 等 非 特 异 性 症 状 , 可 有 右 上 腹 部 疼 也 痛, 向右 肩 部 放 射 、 热 , 至黄 染 等 情 况 出现 , 发 甚 尤 其是 伴 有胆 囊 炎 时 ¨ 。超 声 、T、 I 可显 示 胆 J C MR 均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 , 1 黑龙江 哈尔滨 10 2 ;. 京第 二炮兵 总医院 , 50 0 2 北 北京 100 ; 0 0 0
3 .黑龙江省 医院, 黑龙 江 哈尔滨 10 0 ) 5 0 1
摘要 : 超声检 查在诊 断胆 囊结石 中的作用 以及 漏误 诊 原 因的 分析。方 法 对 经临床 手术及 病理检 目的 查证 实且超声诊 断为胆 囊结石的 8 患者进 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漏误诊 6例 , 余超声诊 断胆 囊结石病例 6例 其 均与临床 诊断相符 。结论 超声检 查对胆 囊结石 的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 , 囊结石诊 断的首 选方法。 为胆
GAO n Ho g,GAO n Yi g,XU n Yi g— tn i g,e 1 ta .
( h ee l al o i lfH i n f n r ic , ab 5 0 0, H N T eG nr i r s t eo g a gP o ne H ri 10 2 C I A) a S oH pa o l i v n A s a tObet e T n l etedan sc at n o hao n d r g c0eyt i i i a d i esn f b t c : jc v o aa z h ig ot ci fu rsu ui h l s lha s n t rao so r i y i o n c 0t s s
病例分析--胆囊结石

病例分析--胆囊结石(1)病史摘要:徐XX,女,66岁,发现胆囊结石3年,右上腹隐痛10天,无黄疸,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泻,无肝炎病史。
主诉:发现胆囊结石3年,右上腹隐痛10天。
(2)体格检查:T36.8℃,P72次/分,R16次/分,Bp126/70mmHg。
自主体位,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右上腹压痛,肝脾脏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正常。
(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7×109/L,N 77.4%,RBC 3.7×109/L,Hb 118g/L,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大小约6.7cm×4.8cm,壁厚约0.2cm,囊内见直径1.8cm强回声团,声影(+),移动(+)。
CT检查:胆囊大小正常,壁不厚,囊内见高密度结石影,直径约1.8cm。
问(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答:1.病史分析:该病例病史比较典型,病人有胆囊结石病史,表现为右上腹隐痛10天,无黄疸及发热,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进一步检查主要是针对胆囊及胆管疾病,要考虑到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
右上腹隐痛需考虑胆囊、胆道或胃十二指肠疾病等。
病例特点为:℃右上腹隐痛;℃胆囊结石病史;体格检查分析:体格检查方面此病例无过多的阳性体征,仅发现右上腹压痛,提示胆囊疾病可能大;辅助检查分析:本例病人实验室检查正常,特别是肝功能中转氨酶及胆红素指标无异常,可以初步除外合并胆总管结石。
通过B超、CT等检查,进一步证实为胆囊结石。
2.诊断:胆囊结石。
诊断依据:℃右上腹隐痛。
℃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正常。
℃多普勒超声:胆囊结石,胆总管无扩张。
℃CT:胆囊结石;鉴别诊断:℃右肾结石:腰痛,血尿等。
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胆结石超声诊断

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胆结石超声诊断今天我们来聊聊胆结石的超声表现和典型结石的诊断方法。
胆囊结石的超声显示率在90%以上,诊断的价值较大,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在我们超声里能看到的胆结石,主要有两大类,典型结石和不典型结石,在今天的课程里,我们了解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和典型超声诊断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声像图表现。
一、声像图表现结石的声像图表现主要有下面3点。
1. 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团,并能在两个垂直方向的切面中得到证实。
结石的形状、结构和种类不同,强回声形态有所不同。
1)比较大又单独出现的结石,多呈半圆形、新月形或是圆形强回声团。
如图1、图2。
图1图22)比较小的多发结石,堆积在胆囊后壁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成片强回声带,很难区分一个个结石。
如图3、图4图3图42.伴有声影在结石强回声后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无回声暗带就是声影。
结石的声影根据结石的成分也有强弱的差别。
1)结石的结构致密,出现的声影边缘锐利,结石的后方出现无回声,我们说它是干净或者强声影。
如图5、图6.图5图62)结石的结构较为疏松,出现的声影边缘模糊,结石后方出现的声影不明显,我们说它是浅淡声影或者弱声影。
如图7。
图73)有时胆结石没有明显的形状或相互堆积,结石的强回声不明显,但是胆囊后方出现声影,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诊断更有帮助;如图8。
图83. 改变体位的时候结石根据依重力方向移动大多数胆石的比重大于胆汁,患者仰卧的时候结石沉积于胆囊后壁。
变动体位时迅速向位置较低的方向移动,出现这种变化对结石或胆囊内新生物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发现“藏匿”的小结石。
根据胆结石出现位置的不同,胆结石的移动也有不同。
1)在胆囊内的结石,是单发,而且在胆囊腔内,有很好地移动度。
2)在胆囊内的结石,多发,在胆囊腔相互堆积,移动度就会弱一些。
3)在胆囊颈部的结石,如果嵌顿,那它可以不发生移动,这个时候如果结石声影不明显,鉴别诊断困难。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超声诊断

三.超声检查技术
1
1.病人准备(?):
空腹8小时以上;
检查前24h内少食油腻食物或 清淡饮食。
禁止服用影响胆囊收缩的药物
(阿托品及利胆素等)。
2
超声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及 胆系造影2-3日后进行。
2.体位:仰卧位(最常用体位)、 左侧卧位、坐位及半坐位等。
三.超声检查技术
3.仪器:常用凸阵及矩阵探头, 成人选用频率为3.5MHz的探头, 肥胖者用2.5MHz,儿童和消瘦者 用5.0MHz的探头。
③小结石型(IIIa型)
④泥沙型(IIIb型)
1
超声表现:胆囊腔内显示细小 颗粒强回声堆积于胆囊后壁及 底部,后方声影不明显,可随 体位改变缓慢移动。
2
超声表现:胆囊腔内显示粗大 颗粒强回声堆积,呈泥沙样, 后方伴宽声影明显,可随体位 改变移动。
其他类型的结石
1
胆囊颈部结石
2
胆囊壁内结石 (彗星尾征)
粗大光点,呈“云雾状”
慢性胆囊炎
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增大,少 数可萎缩,出现“WES”征 增厚、毛糙,回声增强
可
墨菲征
阳性
阴性
其他表现
多伴有嵌顿型结石
伴有或不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收缩功能差
“双边影”: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其间出 现断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
1
2
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1
2
1
胆囊结石
思考:
如果结石发生在胆管内, 超声应该如何诊断?与胆囊 结石如何鉴别?
感谢您与我的共同学习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atching
2
2
胆囊息肉样病变
鉴别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例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胆囊结石症患者的超声表现。
结果结石大小0.3cm--4.5cm不等,超声下均表现为高密度强回声,其后伴声影,其中单个结石126例,多个结石74例。
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准确性高,经济﹑方便﹑无创伤、无副作用,是胆囊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
标签:胆囊结石;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1],女多于男。
因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
90%以上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
大部分的胆囊结石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少数发作胆绞痛,进而可并发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急性胆囊炎等。
为提高胆囊结石的临床诊断水平,我院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20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111例,年龄39-84岁;临床表现:62例患者明显伴有右上腹疼痛、发作时向右肩背放散,伴黄疸或寒战发热等现象,经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其中墨菲氏症阳性38例,24例患者进食后有腹胀症状,138例患者无相关症状。
1.2 检查方法
经腹检查,探头频率2.5-5MHz及5-2MHz。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2小时,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右前斜位或立、卧位对比检查,常规探查胆囊、胆道,观察并记录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厚度,胆囊内有无异常,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有无结石等。
胆囊壁以大于0.3cm为增厚,小于0.3cm为不厚。
2 结果
200例患者结石大小0.3cm--4.5cm不等,超声下均表现为高密度强回声,其后伴声影,其中单个结石126例,多个结石74例。
62例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患者,手术治疗45例,术后病理确认超声诊断正确率100%,17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
超声表现:较大而孤立分布的结石多呈新月状、半圆形强回声,边界清楚、明亮稳定,并能在两个垂直方向的断层中得到证实;较小的多发结石堆积于胆囊后壁时,则形成一片强回声带,难以分辨各个结石,结石强回声后方的一条无回声暗带即是声影,结石的声影边缘锐利,内部无多重反射的回声,可与胃肠气体形成的声影鉴别[2];改变体位时,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多数胆石的比重大于胆汁,仰卧时沉积于胆囊后壁,变动体位时迅速移动,
对结石或胆囊内新生物的鉴别有重要意义;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床区正常胆囊声像消失,胆囊轮廓的前壁呈弧形或半月形中等或强回声带,其后拖有较宽的声影带,使胆囊后半部和后壁轮廓完全不显示,另一种特征性图像即增厚的胆囊壁弱回声带包绕着结石强回声,其后方伴声影[3]。
3 讨论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目前超声仪能显示在胆汁充盈状态下小至1mm的结石,当直径大于2mm时,则可出现典型的结石超声征象,即强回声和声影。
有时结石强回声不明显,而声影显著。
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特别对小结石的诊断更有价值。
单纯性胆囊炎,囊壁轻度增厚,缺乏诊断性特征。
在形成化脓性胆囊炎后声像特征较明显,胆囊壁弥漫增厚,呈强回声带,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壁的“双边影”表现。
胆囊结石往往合并胆囊炎并且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胆囊缩小,囊壁增厚,腔内可充满结石[4]。
国内尸检报告胆石发生率为7%,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增加。
近年来使用B型超声检查自然人群胆石症发生率达10%左右,在中年妇女胆石症的发病率高达15%,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生率还在不断上升。
国内外资料证明,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准确率达95%左右,对临床确诊有很大帮助。
胆固醇结石多呈球形或椭圆形,常为单发直径较大,约0.5-5cm。
因其比重小,在含碘胆汁中可以漂浮;泥沙样结石为层粒状紧贴胆囊壁的强回声带,形成所谓“壁-强回声-声影”三合征。
胆囊息肉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粘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了向粘膜表面突出的黄色小结节,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或等回声结节,通常不超过1cm,多数有长短不等的蒂,或基底较窄,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无声影。
超声诊断常以声影的有无作为结石与息肉的鉴别依据。
声影的出现不仅证实结石的存在,也可说明结石的大小和形状,但声影却不是结石的独具特征。
国内外文献报道,胆囊及胆道内结石如直径小于3mm,声像难以显示,结石的成分以及结石的胆固醇晶体含量的多少,亦为影响声影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区分。
总之,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准确性高,经济﹑方便﹑无创伤、无副作用,是确诊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韩天权,姜羽戈,张圣道.胆固醇结石病的病因和机制研究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5):269-270.
[2]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957-962.
[3]黄承孝.超声医学影像诊断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2-203.
[4]徐飞,史赛敏.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显示方法的探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