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届高三高考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六)(5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三高考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六)(5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三高考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六)(5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六)(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传统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始终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

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与月亮对话,将月亮看作上天对人事的见证,认为月亮能够带来人生的幸福,这种人生与自然的和谐是国人所特有的情感。

中秋节正是这样一个因月亮而生的节日。

早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当我们的祖先遥望浩瀚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时,不免对月中的奇妙影像产生一些神奇的联想,进而形成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融美月、美人、美景于一体,是人类以原始思维对月亮美好想象的结果。

这一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也直接促进了中秋这一岁时节日的形成,给节日笼罩上迷人而瑰丽的光彩,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不过,中秋节真正的源头却是我国古代的秋祀祭月。

在农耕社会,农业的发展与季节、天气密切相关。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祈求五谷丰登,人们往往要祭祀土地神。

春天播种时有“春祈”(春祀)习俗,待到秋季谷物成熟报告丰收时就有“秋报”(秋祀)习俗。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周语》中,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记载。

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经学家韦昭注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这其中的“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仪式。

由此可见,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

秋分拜月、祭月的礼制,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也体现出中国历法中巧妙地把季节转换与农事结合起来的智慧。

中秋赏月是自宋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

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

据史料记载,魏晋之时,我国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望月怀远》《月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望月怀远》《月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望月怀远》《月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问题:甲、乙两首古诗的最后一联都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指出其相同之处何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相同处:都表现了要与亲人相会团聚的愿望;不同之处:甲诗的对象是亲人,较泛,但婉转表示佳期难得;乙诗的对象具体指出是妻子,言外之意是全家,写出了相见时的欢乐,侧面反映出现在别离的痛苦。

2、杜诗试分析诗歌刻画的形象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感情。

【参考答案】:
刻画了一个久久伫立望月怀人的妻子形象。

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的诗人,月下深切思念丈夫的妻子和天真幼稚、未谙世事的孩子;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对比赏析】: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
亲人的一片深情。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月夜》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望月思家的有感之作。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全诗构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6)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6)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5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美观。

(4分)xì nìpái huái huánɡ kǒnɡqiè ér bù shě()()()()二、选择题。

(27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隐藏.(cánɡ)附和.(hè)屏.住呼吸(pínɡ)B.弓缴.(zhuó)散.步(sàn)悄.然无声(qiǎo)C.刹.那间(chà)憎.恨(zènɡ)狂风暴.雨(bào)2.下面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游手好闲落荒而逃鱼贯而入满不在乎B.天崖海角闻所未闻与世隔绝诚心诚意C.欣喜若狂撒腿就跑衣衫褴褛若无其是3.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座无虚席(空着)养尊处优(尊贵)莫名其妙(说出)B.惊心动魄(神魄)无缘无故(缘分)置之不理(代词,它)C.赴汤蹈火(热水)含辛茹苦(吃)专心致志(从事)4.下面四个选项中,全部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的一组词是()A.司空见惯喜出望外B.万不得已张灯结彩C.惊恐万状负隅顽抗D.慷慨激昂德高望重5.“等这些盐全部()在水里后再来(),感觉真是咸呀!”这句话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融化品味B.溶化品位C.溶化品尝D.熔化品味6.填入下面文段中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A.因为……所以……如果……就……B.只要……那么……不但……而且……C.因为……并且……就……所以……7.下列和“太阳他有脚啊”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C.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汉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黄粱美梦C. 风声鹤唳D. 滥竽充数答案:C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荀子》答案:D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句诗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采薇》答案:B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别出心裁B. 别具匠心C. 别开生面D. 别具一格答案:D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的出处是()。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的《》。

答案:《离骚》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

答案:《周易》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

答案:《望月怀远》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

答案:《望岳》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王维的《》。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多愁善感,聪慧过人,才华横溢,却也体弱多病。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命运多舛,终因情所困而早逝。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及其由来。

答案: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为人仗义疏财,乐于助人,经常在他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因此得名“及时雨”。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望月阅读答案

望月阅读答案

望月阅读答案望月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月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月阅读答案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视听寂静(2)孤寂,怅然月中的桂树(3)不行。

“落”能给人以动的形象感。

望月阅读答案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9、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2分)10、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答案:(一)《十五夜望月》(4分) 9、地白树栖鸦10、示例一:“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示例二:“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更衬托出夜的寂静。

(选其它文字亦可,写出该词在诗中的表现力即可。

)望月阅读答案3望月有感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职业中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业中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业中专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冒然迫不及待B. 冒昧迫不急待C. 贸然迫不急待D. 贸然迫不及待答案:D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不经历危险,就得不到成功B. 不进入虎穴,就无法得到虎子C. 不付出努力,就无法获得成果D. 不进入虎穴,就无法得到虎子,比喻不经历风险就不能获得成功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优异。

B.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C. 他虽然学习刻苦,成绩却优异。

D. 他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却优异。

答案:B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诗经》D. 《左传》答案:C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形容()A. 忠诚B. 勇敢C. 智慧D. 勤奋答案:A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意思是()A. 金钱比时间重要B. 时间比金钱重要C. 时间和金钱都很重要D. 金钱和时间都不重要答案:B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春望》C. 张继的《枫桥夜泊》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答案:C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形容()A. 年老的马B. 年老的人C. 有抱负的人D. 有远大理想的人答案:D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A. 李白的《望岳》B. 杜甫的《登高》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 王维的《终南山》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答案:《论语》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答案:《滕王阁序》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

初中八年级古诗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古诗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古诗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下面是一些八年级古诗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读下面这首《静夜思》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象?诗人是怎样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的?答案: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天空中明亮的月光以及地面像霜一样的景象。

诗人通过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阅读下面这首《登鹳雀楼》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色?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答案:这首诗描绘了白天山势尽头,黄河蜿蜒入海的景色。

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对壮丽景色的欣赏和对进取精神的赞美。

3. 阅读下面这首《春晓》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感?答案: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处处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同时也描绘了夜晚风雨声和花朵的凋谢。

诗人通过描绘对比表达了对春天万物萌发和风雨交替的深切感受。

4. 阅读下面这首《江雪》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象?诗人通过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寒江,周围没有人迹,只有一个戴着蓑衣帽的老人孤独地在冰雪中垂钓的场景。

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孤独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5. 阅读下面这首《望月怀远》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诗人揭示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的明月和身处天涯的人共同感受这美好时刻的景象。

诗人透露出情人彼此相思的怨思之情。

以上是一些八年级古诗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通过阅读理解古诗词,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同时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1.下列作品属于六朝志怪小说的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是【 】A .《齐民要术》 B.《世说新语》C .《搜神记》 D.《水经注》2.下列选项中,所有作品都是老舍创作的一项是【 】A.《四世同堂》《月牙儿》《正红旗下》B.《四世同堂》《月牙儿》《林家铺子》C.《月牙儿》《正红旗下》《死水微澜》D.《正红旗下》《死水微澜》《林家铺子》3.中国戏曲史上被称作“南戏之祖”的作品是【 】A.《桃花扇》B .《琵琶记》C.《小孙屠》D .《张协状元》4.下列选项中,有关中国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张恨水、秦瘦鸥、程小青都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成员。

B.萧军、萧红、端木燕良都是抗战时的“东北流亡作家”。

C .钱锺书的《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D.卞之琳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5.下列选项中,有关外国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B.《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C.《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D.《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王维——《终南别业》《永遇乐》(落日熔金)B.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C.李商隐——《安定城楼》《梦游天姥吟留别》D.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7.下列选项中,对老舍《骆驼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语言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
导读: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

尤其是第一句“海上生明月”之“生”字,历来为炼字经典,你认为“生”字妙在何处?诗中的“生”字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生”字,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生”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从无到有的'动态变化过程。

《春江花月夜》中,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动态的景象。

两个“生”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通过写两地情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表达了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悠悠不尽的相思之情。

【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
1.《望月怀远》阅读附答案
2.《望月怀远》《月夜》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3.张九龄《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
4.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答案汇总
5.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练习答案
6.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答案
7.《望月怀远》阅读训练题
8.《望月怀远》阅读训练
上文是关于望月怀远的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