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中夜莺与汉诗中杜鹃之意象观照_王改娣
英诗中夜莺与汉诗中杜鹃之意象观照

2002年11月第18卷 第6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Nov.,2002Vol 18 No 6英诗中夜莺与汉诗中杜鹃之意象观照王改娣(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提 要:英语诗歌中,夜莺常被作为悲伤的意象;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述忧愁与凄凉的鸟类意象却是杜鹃。
虽然象征义一致,但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使英诗中的夜莺与汉语古诗中的杜鹃各具独特的文化内涵。
另外,在具体的运用中,这两种意象也并非完全相同。
关键词:夜莺;杜鹃;诗歌意象;比较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2)06-0009-04English nightingales and the Chinese cuckoo:A comparative view of poetic imagesWANG Gai diAbstract:In English poetry,nigh tingal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an image of sorrow,while the same is true of cuckoos in Chi nese poetry.However,nightingales in English poetry and cuckoos i n Chinese poetry are marked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In addition,the t wo images are also used differently in poems despite their si milarity. Key words:nighti ngales;cuckoos;poetic i mages;comparison引 言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讲道:∀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一样花开两种情怀_华兹华斯_咏水仙_与王维_辛夷坞_之比较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2期,2004年5月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Vol.5,No.2,May2004一样花开 两种情怀———华兹华斯《咏水仙》与王维《辛夷坞》之比较王改娣(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02)Ξ摘要: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王维的《辛夷坞》都是自然诗中的咏花名篇。
在意象上,它们表达了不同的情怀;在禅意上,两诗也各有深浅;在境界上,《咏水仙》是“有我之境”,而《辛夷坞》则属“无我之境”。
关键词:《咏水仙》;《辛夷坞》;比较;意象;禅意;境界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Ο3893(2004)02Ο0112Ο04 作为英中两国自然诗人的杰出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与王维(701~761年)都有大量歌咏自然的名篇佳作。
其中,华兹华斯的《咏水仙》(“The Daf2 fodils”)与王维的《辛夷坞》就是咏花诗中的精品。
《咏水仙》为华兹华斯在英国湖区居住后所作,是他作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的重要代表诗作[1]: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漂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
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作各种象征的意象,例如爱情、孤寂、忠诚等。
在中国
古代诗词中,杜鹃鸟常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出现,因为它们通常是一对一对地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偎,代表着浓情蜜意。
杜鹃鸟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孤独和忠诚的意象,因为它们常常
在寂静的山林中孤独地鸣叫,表达着对爱人的思念和忠诚。
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也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的英译问题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杜鹃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独特的意义,而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杜鹃鸟往往代表着
不同的含义。
在进行古诗词的英译时,译者往往需要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杜鹃鸟所代表的
文化意象,以及如何使译文更好地融入英语文化中。
译者需要在译文中寻找恰当的英语词汇来传达杜鹃鸟的文化意象。
有时候,直译并不
能很好地传达出原文中杜鹃鸟所代表的含义,因此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英语词汇,甚至可能
需要加入一些注释或者解释,以便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所蕴含的意义。
在进行古诗词的英译时,译者还需要考虑如何使诗词更好地融入英语文化中。
这就需
要译者不仅了解原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还需要了解英语读者对于爱情、忠诚等主题
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在译文中更恰当地表达出原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古诗词中的杜鹃鸟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在进行英译时,译者需要深入理解这一意象,并通过恰当的词汇选择和文化解释,使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中所蕴含的意义,同时又
能够更好地融入英语文化中。
这对译者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也为传播和交流古诗词的文化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夜莺和杜鹃在英汉诗歌中的形象意义

作者: 夏力力;古绪满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27-33页
主题词: 英汉诗歌;夜莺;杜鹃;形象意义;诗歌翻译;美好的事物;郭沫若;英国文学史;子规;《快乐的人》
摘要: <正> 花和鸟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任何一个民族的诗歌里,不仅有百花齐放,而且有百鸟争鸣。
她们在诗歌中的形象,对于抒发诗人的感情、烘托诗歌的气氛、深化诗歌的意境、拨动读者的心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要谈的是夜莺和杜鹃这两种鸟分别现英汉诗歌中的形象意义,并作一些粗略的比较。
一 这两种鸟都有动人的传说。
我国《词源》中,《杜宇》条目下注曰: 杜宇:古蜀帝名,化为杜鹃。
后人因称杜鹃为杜宇。
太平御览一六六汉杨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
”又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
……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一称杜主。
关于蜀王杜宇之魂化为杜鹃的传说,我国读者一般都比较熟悉。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杜鹃又名啼鸟,是中国古诗词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动物形象。
它常常被赋予浪漫的文化意象,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
同时,杜鹃鸟在古代也被认为拥有一定的神秘力量,经常被用作农历五月份的标志。
本文将从文化意象和英译问题两个角度介绍杜鹃鸟在古诗词中的意义。
一、文化意象1.象征美好的爱情在古诗中,杜鹃鸟常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
比如李煜的《长恨歌》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在这里,“春花秋月”代表一时美好的感情,而杜鹃鸟的“啼声”则表示惆怅的离别之情。
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里杜鹃鸟也象征着两情相悦的爱情,随着离别的眼泪飞走了。
2.象征神秘的力量在中国古代,杜鹃鸟还被人们认为拥有神秘的力量。
《汉书》中就有关于杜鹃鸟的神话传说。
相传杜鹃鸟可以带走病魔,而在五月时,它的啼叫也可以辟邪驱邪。
在《晋书》中也有记载,称杜鹃鸟可以唤醒死去的人,故有“杀鸟毁巢”的典故。
3.象征美好未来在中国古代农历五月份,杜鹃鸟的鸣叫声从山中传出,人们便将其视作五月的标志。
杜鹃鸟的鸣叫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夏天的气息已经渐浓,也象征着美好未来的到来。
因此在古代,有“鹃啼初记五月天,惊蛰清明已过年”的诗句。
二、英译问题1.翻译的难度中文中的“杜鹃鸟”并不是英文中固定的一个词汇,而是有多种不同的译法,例如Cuckoo、Nightingale、Jay、Magpie Robin等。
同时,在不同的诗词中也可能有不同的内涵和用法,翻译难度较大。
2.翻译的灵活性在翻译古诗词中,译者需要根据诗词的意境和内涵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对于“杜鹃鸟”,如果想要表现其浪漫和美好的意象,可以选择用“Nightingale”等词汇。
而如果想要表现其神秘和神圣的意象,可以选择用“Jay”等更为难以捉摸的词汇。
古诗词中的杜鹃鸟意象

古诗词中的杜鹃鸟意象“杜鹃”意象杜鹃鸟,俗称布谷,别名子规、子鹃、杜宇、望帝、蜀鸟、蜀魄、蜀魂、催归等,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悲凉,故借以抒悲苦哀怨思归之情。
高中课文中多次说起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秦观《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关汉卿《窦娥冤》)等。
一、衬托伤春、惜春之情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松林间沙路干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喊声在回荡。
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光景中吸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衬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惟恐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
”(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孤独帘栊空月痕。
” (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傍晚,荷锄回去掩重门。
”(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衬托伤春惜春之情。
二、抒发乡愁、想念之情想念家乡、想念亲人向来都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要主题。
《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简单勾起人们别恨乡愁。
”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回去。
”因此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简单惹起游子的乡愁和想念亲人的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光景中寄寓分别感慨之情,波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穷想念与深切怜悯。
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 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回去。
”以上均是思乡之情。
三、倾吐悲苦、哀怨之情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代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古代诗词中,杜鹃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意象,它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杜鹃鸟通常被用来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新的开始。
它的鸣叫声可以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在诗词中,杜鹃鸟的形象常常与花朵和春光联系在一起。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花开日复日,鸟鸣春欲曙。
”这里的“鸟宿池边树”指的就是杜鹃鸟,它宿在花园中的树上,而夜晚的花开和清晨的杜鹃鸟鸣声则预示着天气变暖,春天即将来临。
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整个大自然的活力。
杜鹃鸟也常常在诗词中用来比喻思乡的情怀。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就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中的“鹤”就是杜鹃鸟,它高飞在空中,俯瞰着万里山河,象征着诗人思乡的心情。
通过与杜鹃鸟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与杜鹃鸟高飞的形象相结合,使其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将杜鹃鸟的文化意象译成英语时,需要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
对于杜鹃鸟的译名,英语中通常使用"Cuckoo"来表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Cuckoo"通常给人一种轻松和欢快的感觉,而中文中杜鹃鸟的意象更多表达了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在译作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译名外,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传达诗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在翻译诗词时,应尽量保持原诗的意境和韵味。
以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为例,可以选择一些与春天和自然相关的词汇来传达原诗中的意义。
在翻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将"鹤"译作"crane",用以表达杜鹃鸟高飞的形象。
还可以通过诗句的排列和节奏来传达原诗中的韵味和情感。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与英译问题杜鹃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视为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象。
它通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爱情的芬芳。
以下是一些古代杜鹃鸟的诗句和文化意象。
1、《长恨歌》中出现了“杜鹃啼血”的情景,这一意象象征着悲痛和疼痛。
在这首诗中,杜鹃的哀鸣被用来描绘王昭君的悲痛之情。
这些诗句被广泛引用,以形容深刻且无法挽回的悲痛。
2、在《江南春》这首诗中,杜鹃鸟被用来描述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其中杜鹃的啼叫声被描绘为春天来临的标志。
这首诗以美丽的语言和诗歌完美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让人们想象着江南的美丽景色。
3、在《卧春》这首诗中,杜鹃鸟被用来象征即将到来的春天。
这首诗诗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之情。
杜鹃的哀婉的啼声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春天,让人们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4、在《钗头凤》这首诗中,杜鹃鸟被用来象征爱情的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恋人之间的情感,其中杜鹃鸟的哀婉声被描绘为二人情感的象征。
这首诗富有情感和浪漫,带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但是如何正确翻译杜鹃鸟成为了一个问题。
因为不同于中文,英语中没有杜鹃的概念,如何将文化意象的翻译体现在英语中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果简单地翻译成Cuckoo Bird是不妥的,Cuckoo Bird在英语中被用来形容傻瓜或者某些品种的真杜鹃,传达出来的感觉是不恰当的。
为了准确体现杜鹃鸟的文化意象,一些翻译者选择把杜鹃翻译成Chinese Nightingale,让英语读者感受到杜鹃鸟的忧伤和细腻。
但是这样的翻译并不能完全做到文化体验的转移。
正确的翻译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选用更为恰当的中介词将文化体验转移到外语环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11月第18卷第6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Nov.,2002Vol118No16英诗中夜莺与汉诗中杜鹃之意象观照王改娣(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提要:英语诗歌中,夜莺常被作为悲伤的意象;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述忧愁与凄凉的鸟类意象却是杜鹃。
虽然象征义一致,但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使英诗中的夜莺与汉语古诗中的杜鹃各具独特的文化内涵。
另外,在具体的运用中,这两种意象也并非完全相同。
关键词:夜莺;杜鹃;诗歌意象;比较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31(2002)06-0009-04English nightingales and the Chinese cuckoo:A comparative view of poetic imagesWANG Gai-diAbstract:In English poetry,nigh tingal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an image of sorrow,while the same is true of cuckoos in Ch-i nese poetry.However,nightingales in English poetry and cuckoos i n Chinese poetry are marked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In addition,the t wo images are also used differently in poems despite their si milarity. Key words:nighti ngales;cuckoos;poetic i mages;comparison引言/在5人间词话6中,王国维讲道:-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讲境界的确比讲气质,讲神韵更能揭示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
0[1](P58)不论在英诗中,还是在汉诗中,每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境界,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0[2](P64)。
只有情趣,而没有具体的意象,情趣就流于抽象;反之,没有情趣,意象就只是空洞的客观物象。
因此,/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0[2](P55)。
在诗歌中,种种意象层出不穷。
同时,附着在意象上的情趣当然也是千变万化的。
总的说来,/意象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社会生活的,人类自身的,人的创造物的和人的虚构物的。
0[1](P63)在自然界的鸟类中,夜莺常被作为悲伤的意象出现在英语诗歌中,而且还有很多以它为标题的诗篇。
比如约翰#济慈(John Keats)著名的5夜莺颂6(Ode to a Nightinga le),罗伯特#布里吉斯(Robert Bridges)的5夜莺6(N ightin gales)等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表达的都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在中国诗歌中,同样作为悲凉意象的却不是夜莺,而是杜鹃。
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0(白居易:5琵琶行6);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0(朱淑真: 5蝶恋花6)等诗句也都是凄凉意境的显现。
同时,杜鹃又叫子规、杜宇、子鹃、谢豹、蜀鸟等。
同为忧伤的意象,英诗中的夜莺和汉诗中的杜鹃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处?本文试结合文化背景和具体诗例进行分析。
一、英诗中夜莺和汉诗中杜鹃的相似处11两者的象征义都来源于相似的忧伤传说首先,英国文学中,夜莺背后有着一个凄凉的神话传说:古希腊国王潘狄翁(Pandion)有两个美丽的女儿:普罗克涅(Procne)和菲罗米拉(Philomela)。
因为色雷思国(Thrace)国王蒂留斯(Tereus)曾在一场战争中帮助过潘狄翁,普罗克涅就爱上了他,并成为他的王后。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伊特斯(Itys)。
可是,当菲罗米拉去拜访姐姐时,却被蒂留斯奸污。
为了掩盖其丑行,蒂留斯割去了菲罗米拉的舌头,并把她关在密林深处的城堡中。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在5变形记6(Meta-morphoses)中把这个故事继续了下去:满心忧愤的菲罗米拉口不能言,就把自己的不幸织在一件锦袍上,让毫不知情的仆人送到普罗克涅手中。
悲愤的姐姐乘夜色来到林中解救了妹妹。
为了向蒂留斯复仇,普罗克涅杀死了自己和蒂留斯的儿子伊特斯,使蒂留斯没有王位继承人。
普罗克涅还把他儿子的肉烹给不明真相的蒂留斯吃。
当蒂留斯明白过来后,恼羞成怒,抽出佩剑追杀两姐妹。
复仇的欲望使蒂留斯变成了一只鹰。
希腊神话中,普罗克涅变成了夜莺,整日为死去的儿子悲鸣,而菲罗米拉变成了燕子,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她的悲伤。
而拉丁作家使她们改换了姓名:菲罗米拉变成了夜莺,而普罗克涅则成了燕子。
这个版本就这样一直流传在欧洲文学中。
[3]这个凄婉的传说赋予了夜莺以悲伤的色彩。
在英语中,/Philomela0一词除了是古希腊公主的芳名之外,还有/情歌0(sweet tone)[4]的意思。
在英语诗歌中,以这个神话题材写就的诗歌很多,如19世纪诗人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5夜莺6 (Philomela)就是他最好的抒情诗之一,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备受读者喜爱:听!哦,夜莺在唱!带着黄色项圈的小鸟!听!月光下雪松里的歌声多么婉转动听!悠扬激情!听!又那样哀伤凄冷!,,你是否再一次两颊通红,眼泪干枯看到了那副倾诉真相的锦袍,你那哑妹的屈辱?,,[5](P425)阿诺德在此诗中依照希腊神话的模式)))姐姐变成了夜莺,唱着忧伤的歌。
但神话中的姐姐是普罗克涅,妹妹才是菲罗米拉,而阿诺德诗中的菲罗米拉却是姐姐的名字。
这倒很有意思,因为在英国文学中,夜莺的别称就是菲罗米拉。
在这首诗中,阿诺德把英国传统和希腊神话糅为一体。
夜莺婉转的歌声,虽然动听,但却凄凉,这显示了它的哀痛是永远也无法消释的。
除了这首诗之外,在其它有夜莺出现的诗歌中,气氛也往往是悲凉的。
无独有偶,中国诗歌中杜鹃的背后也有哀伤的传说,而且版本众多,此处所选的是较流行的两个说法。
第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据晋常璩5华阳国志#蜀志6记载:/后有王杜宇,,,一号杜主。
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0第二个传说中的大部分和第一个相似,也是其相决山除水害,只是结尾大大不同。
5辞源6(1980年版)第818页/杜宇0的词条中讲到:5太平御览6汉扬雄5蜀王本纪6:/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
0又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
0第一个传说来于地方志,看似很合情理,但缺少浪漫气息,不合诗人的口味,而具有大胆幻想成分在内的第二个传说则更受文人们喜爱。
可是不管有几个说法,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杜鹃确实是个悲凉的意象,并且和古蜀望帝杜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晋左思5蜀都赋6就有:/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魂0的诗句。
这些传说中,杜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悲凉的象征。
总之,英诗中的夜莺和汉诗中的杜鹃之所以成为凄凉的象征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不是简单的敷就。
2.两者都被赋予了忧伤的情调据百科全书记载:/夜莺,生活在茂密的灌木丛中,是所有鸣禽中唱得最动听的鸟儿,歌声千变万化。
无论白天、夜晚,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声,尤其是在明亮的月夜。
0[6](P349)茂密的灌木丛使人们对夜莺经常只闻其声,难见其形。
这也使夜莺具有一种神秘感,一如被囚禁在深林中的菲罗米拉。
在济慈的5夜莺颂6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因你(夜莺)呀,轻翼的树神,在满长绿榉,音韵悦耳、无数阴影的地方,引吭高歌,赞颂美夏。
[7](P1303)而且夜莺/Tereu,Tereu0的叫声在诗人们听起来也极具哀伤,就像可怜的菲罗米拉向人们诉说蒂留斯(Tereus)的暴行。
如理查德#巴恩菲尔德(Richard Barn-field)的5夜莺6(The Nightingale)一诗中:啾、啾、啾,这时她(夜莺)在哭诉;嘟噜、嘟噜(Tereu,tereu),一会儿又愁肠欲断:听着她满腹冤屈我止不住泪流满面;她的痛苦是这样历历在目,让我也想起自己的苦难。
[8]表面上,巴恩菲尔德似乎在描写着夜莺的哀愁,其实,他在借夜莺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悲伤。
除了忧伤的歌喉之外,在/夜晚0鸣唱的特殊时间也加重了夜莺悲凉的象征义。
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 /夜0常与孤独、沉寂和落寞相伴。
如在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的一首诗中就有关于夜的诗句:午夜时分,寒星悲泣,我飞往我们曾热恋的幽谷,在那时,生命之火仍在你双眸闪亮,我常想,假如灵魂能逃离神疆你会来到我身旁,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倾诉我们永存的爱情,即使魂在天堂。
[5](P199)此诗中的夜就是伤情时分。
在中国诗歌中,夜也常是忧伤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0(张九龄:5望月怀远6);/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0(王昌龄:5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6)。
如此看来,夜是凄凉的,夜莺在夜晚的歌唱也就理所当然是凄凉的了。
不只是英诗中的夜莺如此,汉诗中的杜鹃也有相似的情形。
杜鹃的叫声,本无什么特别的含义,但在多愁善感、浮想联翩的诗人听来,却格外动情。
根据杜鹃的叫声,诗人想到了/不如归去,不如归去0,因此除了子规、杜宇等名称外,杜鹃还叫/催归0。
它的叫声于是也特别能唤起旅人思乡之情,使游子平添许多愁绪。
如朱敦儒的5临江仙6: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音信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在这首词中,朱敦儒描述了国破家亡后,14年不能回故乡与家人团聚之悲哀,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听到杜鹃的啼声,这种感觉更是按捺不住。
又如唐代无名氏的5杂诗6: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此诗描写暮春时节郊野芳草萋萋、春雨菲菲、杜鹃悲鸣凄凉景色,表现他乡游子有家难归的悲苦愁郁。
杜鹃的忧伤传说,加上它总是在春夜鸣叫的习性,使它常与诗人的伤春之情相连。
如/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0(元好问:5清平乐6);/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0(温庭筠:5菩萨蛮6);/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0(刘辰翁:5兰陵王丙子送春6)。
在5红楼梦6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在春末葬花时,于伤春的愁思中,想到自己流逝的青春,无可依傍的处境,念了一首5葬花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