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4

合集下载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4.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部分展开,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对生命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同学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重难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
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假设,形成科学的结论。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度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想: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有趣的生物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
2.分步教学,逐步深入
设想: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分为几个步骤,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和结论等,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
4.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应抓住时机,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命观念。
综合考虑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教案 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教案 济南版

2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本节课以一个经典的实验统领全部内容,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在初一学生面前第一次较完整的显现。

经典实验中蕴藏了科学的实验思想、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其中内涵,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能力,以求初步认知科学的方法。

要让学生改变过去注重知识记忆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利用探究的思路,学会寻求多种途径方法获取知识,养成科学的精神和能力,本节课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者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描述探究过程和结论;甚至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等,都是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

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景入手选择与学生互动的内容是处理这节课首选方案。

另外,还要有意对学生进行一种精神的熏陶,即科学是人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活生生的探索过程,其中不仅能享受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还要承受挫折的痛苦、失败的悲伤,要养成不屈不挠、敢于冒险、保持好奇、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2、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并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3、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

逐步养成学习的习惯。

4、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巴斯德实验的分析与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四)教学难点:从巴斯德实验的过程中,概括出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从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中,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巴斯德实验的教学录象片断;巴斯德的生平录象片断;学生每小组一碗已经变酸的肉汤、部分豌豆种子等。

教学程序:一.问题感知,情景切入1、屏幕出示在医院里,一医生正在询问一名全身过敏的学生的最近几天的饮食。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3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参考课件11共21张PPT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3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参考课件11共21张PPT

经典实验回顾: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的观点是(作出假设) : 使鲜美的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空气以及空气中的微 生物均能进入
空气能进入,而空气 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
A
B
第一步
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A
B
第二步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 察
A
3天以后肉汤变质
B
4年后仍新鲜如初
第三步
把B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 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A
B
第四步
得出结论
由巴斯德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讨论交流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 空气中进入的呢?
常用的探究方法
• 观察法 • 实验法 • 测量法 • 调查法
多种方法并用
观察法 测量法
实验法 调查法
你来试试!
1.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 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2.珍·古道尔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书中回忆说,她4岁 半时,很想知道母鸡身上哪里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 的洞。有一天,她藏在鸡窝里,等着母鸡下蛋。“忽然,它 慢慢从草窝上站起来,背朝向我,身子向前弯曲。我看见一 个又白又圆的东西从它两腿间的羽毛里慢慢地露出来,越来 越大。忽然,它扭动了一下,噗!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鸡 蛋落到了草窝上。”
(1)在这个故事中,珍·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研究生命现象的?试举例说明。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1.1.3 生物学探究的方法》课件 (新版)济南版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1.1.3 生物学探究的方法》课件 (新版)济南版

勤于动脑 善于动手 对照实验 其乐无穷

2.这几组实.在这个实验中巴斯德最大的创意是设计了非常有特
色的瓶子。其中曲颈瓶妙在何处?

4.在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

5.如果实验成功了,巴斯德据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6.如果实验失败了,你觉得该怎么去做?
1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
出符前合提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
的_________。
2 制定出关恰键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
探究成功的_________ 。
变量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1、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 2、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 实验。 3、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7.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
达交肉流汤,在直可颈分瓶为中加几热个步骤?探究成功的肉前汤提在曲和颈关瓶键中加是热什、么冷却?后
、冷却后放置,许多
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繁殖。

提出问题
前提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关键
基 本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填词
( 关键 )
( 前提 )
• 1、观察法 • 2、实验法 • 3、测量法 • 4、调查法
常用的探究方法
多种方法并用
你来试试!
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 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邓丽叶-初中生物-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邓丽叶-初中生物-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调查校园动植物记录表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调查法
现在我手中有一朵花: 1、我想知道它的颜色用什么方法? 2、我想知道它的产地用什么方法? 3、我想知道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4、我想知道它的大小,直径如何呢? 5、我想知道它的大小、颜色、产地、内部结构所 有信息呢?
1、生物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 方法有哪些? 观察法、实验法、测 量法、调查法 2、是不是每一个科学探究只 需要一种方法? 实际工作中,往往需 要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珍.古道尔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书中回忆,她4岁半时, 很想知道母鸡身上哪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的洞。有 一天,他藏在鸡窝里,等着母鸡下蛋。忽然,它慢慢从 草窝上站起来,背向我,身子向前弯曲。我看见一个又 白又圆的东西从她的两腿间慢慢露出来,越来越大。忽 然,它扭动了一下,噗!我清清楚楚看见一个鸡蛋落到 了草窝上。 1、这个实例中,运用了那种研究方法? 2、她的目的和计划是什么?她通过什么感官和辅助手段完 成?她是在哪描述的?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 究的大致过程。 2、通过判断不同的实验方法,理解运用常见的实验方 法。 能力目标: 通过尝试完成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探 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猫种鱼的故事、巴斯德的探究过程、李时珍 的故事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 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是法国生 物学家巴斯 德,他发 现……
装变质了!
巴斯德经过观 察后发现,肉 汤里出现了细 菌!
细菌
这些细菌 从哪里来 的呢?
我认为:细菌 是从空气中跑 到肉汤里去的!
不对!肉汤会 自动生出细菌!
我该怎样 证实我的 想法呢?
阅读课本P10分析与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出 的问题,他做出了怎样的假设?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自身产生的,还是来自 空气呢?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处何在? 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其中的微生物不 能进入瓶内的肉汤内。 3、在巴斯德的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做对照,空气中的微生物没有收到任何阻挡而进入瓶内。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_土__壤_类__型___、温__度___、湿__度__等__; (3)栖息地破坏或丧失是威__胁__生_物__生__存__的关键因素; (4)栖息地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__球__人_口__数__量_剧__增__,__人_类__度__自_然__资__源__的_掠__夺__式_开__发__ 及__不__合_理__利__用__。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生 物 学
1.探究的基本过程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探 究
表达交流
方 法 2.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
调查法等
1. 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B )证明的
链接中考
1.(2011年潍坊市)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 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 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 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 要采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链接中考 2.(2011枣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 是( ) ①作出假设②提出问题 ③实施计划 ④制定计划 ⑤表达交流 ⑥得出结论 A.②①④③⑥⑤ B.②④①⑥⑤③ C.④②①⑥⑤③ D.①②③④⑤⑥
【探究主题 二】 探究的常用方法
• (1)观察法 • (2)实验法 • (3)测量法 • (4)调查法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 多种方法并用。
观察法 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 的和计划,通过感官 和辅助工具,对客观 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 考察和描述,以发现 或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 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 具、通过有目的有步 骤的操作和观察、记 录、分析、发现或验 证科学结论。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知识点及答案)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知识点)(一)探究的基本过程:特别关注:1.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对照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2.对照组:自然状态下不对实验变量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3.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实验变量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阅读资料,并分析P10“巴斯德实验”:1、讨论巴斯德的探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他做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为什么要设置A、B两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可见,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为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珍惜时间,及时解决问题,不要谈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讨论:(1)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讨论巴斯德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

7、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___________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___________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练习题(无答案) 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练习题(无答案) 济南版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2.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实验方案:I.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人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暧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I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_______。

(4)想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________号培养皿纱布上撒适量的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在确定研究课题前,首先应该()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进行实验4.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

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丁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A.甲B.乙C.丙D.丁5.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6.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假设:黄粉虫能够吃塑料,并能将其消化吸收;
变量:食物中是否含泡沫塑料?
(2)陈重光为什么进行多次实验? 为了防止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可信度。
(3)陈重光z.xx.k 的实验结论,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
些问题提供了启示?
启示:可以利用黄粉虫来处理塑料垃圾,消除环境中
的白色污染。
点拨:(1)完成此探究过程经过了哪六个探究环节;
2021/3/14
整理课件
达标检测
8.某同学将少量黄豆种子种在花盆的土壤中,适
时适量地往土中浇水,几天后,黄豆种子发
芽了,因此他得出结论:黄豆种子的萌发需
要土壤。请问:他的实验合理吗?为什么?
你认为z.xx.k应该怎样补充和改进?
不合理,缺乏对照实验。 补充改进:将同样数量的黄豆种子种在另一同 样大小的花盆的木屑中,其它条件均相同。
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2021/3/14
整理课件
达标检测
4.在设计探究光照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D)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
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B )。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2021/3/14
整理课件
2021/3/14
得出结论:
肉汤中的微小生 物来自空气,而不是 自然发生的。
请同学们分析, 该实验的局限性在 哪里?为什么没有 驳倒“自然发生 说”?
整理课件
自主学习(一):(9分钟) 阅读教材P.10-11中“探究的基本过 程”,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并讨论 下列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 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与斯巴兰让 尼实验的烧瓶不同在何处?有何作用呢?
3.在巴斯德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021/3/14
1.为什么说巴斯德实验设计 的最精妙处是曲颈瓶? 2.在巴斯德实验的两组装置 中,有几个条件不同?在斯 巴兰让尼的实验中呢? 3.你认为该实验为什么能够 取得成功? 4.请归纳巴斯德实验探究的 过程,共经历了哪些步骤环 节?
点拨:设计对照实验时,有且只能有一 个变量,其它条件都必须相同。
注:完成达标检测题:A类1—4题;B类1—7题;C类1—8题。
2021/3/14
整理课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 论、表达交流等。
(2)该同学是如何设置变量的? 变量应是唯一的
2021/3/14
整理课件
2.阅读教材P.13“巩固提高”第2题,完成下列问题:
(1)该事例中,珍·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研究生命现象的?试 举例说明。
如:要了解全校学生近视眼的现状,就必 须采用调查法;要了解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就要采用测量法;要探究花的结构,就要 采用实际观察的方式进行。
2021/3/14
整理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那些收获?
一、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有研究价值
成功的前提
作出假设 :符合科学事实
制定计划 :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方法、步骤、 材料、器具等)----探究成功的关键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
6.探究过程中需要( D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和测量法 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2021/3/14
整理课件
达标检测
7.判断下列使用的研究方法。
(1)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用 调查 法。
(2)要了解鲫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
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 实验 法。 (3)要了解一片湖泊的大小用 测量 法。
2.举例说明“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 成功的关键。
3.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尝试发现与生物 学相关的问题,并模仿设计一些简单探究实验,逐 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4.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思维方法,体验科学探究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认同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2.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_问_题_, 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假_设_;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_计_划_。探究计划包括方__法 和_步_骤_,以及所需要的_材_料_和_器_材_等。
3. 可供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_观_察_法_ 、 __实_验_法_、__测_量_法_ 、调_查__法__等,在实际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整理课件
1.什么是生物圈?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生物圈 的哪些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3.什么是栖息地? 4.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021/3/14
整理课件
2021/3/14
整理课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概述科学探究六 个环节的大致过程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
2021/3/14
整理课件
达标检测
1. 生物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分别
是: 提___出__问__题_ 、 作__出___假__设_ 、制__定___计__划_ 、实___施__计__划_、 _得__出__结___论、_表__达__交___流。
整理课件
自主学习(二):(4分钟) 阅读教材P.11-13中“探究的常用
方法”部分,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学探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
些? 举例说明。
2.“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一种生物学探究的 方法即可”,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谈 谈你的看法。
2021/3/14
整理课件
1.阅读教材P.13“巩固提高”第1题,完成下列问题: (1)陈重光实验的“假设”和控制的“变量”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