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03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CX03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CX03管理体系⽂件控制和维护程序1.⽬的为使质量管理体系⽂件受控,确保⽂件的现⾏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适⽤于本中⼼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件的控制。
3.职责3.1 中⼼主任应:3.1.1批准《质量管理⼿册》、《程序⽂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件发布。
3.2 质量负责⼈应:3.2.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册》、《程序⽂件》和其他管理性⽂件;3.2.2负责《质量管理⼿册》、《程序⽂件》的审核;3.2.3负责维护《质量管理⼿册》、《程序⽂件》的有效性。
3.3技术负责⼈应:3.3.1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件;3.3.2负责维护各种技术作业指导⽂件的有效性。
3.4⽂件和档案管理员应:3.4.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件的保管和发放。
4.⼯作程序4.1 ⽂件范围4.1.1内部⽂件:本中⼼内部编制的⽂件。
包括:《质量管理⼿册》、《程序⽂件》,各类作业指导⽂件、计划、报告及记录等。
4.1.2外部⽂件: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法、图纸、软件、指导书、教科书、备忘录、上级⽂件等。
4.1.3以上⽂件可能是硬拷贝、电⼦媒体及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的形式。
4.2质量管理体系⽂件的层次4.2.1第⼀层:质量管理⼿册――是本中⼼质量管理体系运⾏的纲领性⽂件,描述本中⼼质量⽅针、⽬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要求、职责及途径;4.2.2第⼆层:程序⽂件――是质量管理⼿册的⽀持性⽂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中各项质量活动的详细、明确描述。
4.2.3第三层:作业指导书――是对完成各项质量/技术活动的规定,供检测⼈员执⾏。
4.2.4第四层:质量和技术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
4.3管理体系⽂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4.3.1质量⽅针、⽬标由中⼼主任亲⾃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中⼼主任颁布。
发布后的质量⽅针由质量负责⼈向全体员⼯宣贯,动员全体员⼯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针分解到本中⼼的每⼀个具体岗位上。
CX—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CX—3)1 目的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对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适应性进行正确评价,确保其适应集团公司和有限公司发展需要,使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有限公司管理水平。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有限公司进行的管理评审工作。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引用集团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工作,组织并主持管理评审会议,签发管理评审决议。
4.2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工作,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决议。
4.3副总经理、三总师负责对分管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管理体系改进提出建议。
4.4贯标办公室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本程序编制、修订和实施。
负责编制有限公司全年管理评审计划,并承担《管理评审记录》,起草《管理评审决议或纪要》。
负责协调、督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验证和反馈。
4.5相关单位和部门有限公司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限公司机关管理体系要素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根据管理评审内容要求,汇报本单位、部门的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并负责评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在本部门的落实与验证。
5 工作程序5.1 管理评审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管理评审工作流程图5.2管理评审策划贯标办公室根据总经理的要求和管理者代表安排,在评审前一个月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通知到参加会议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各单位按计划中所列的输入资料,在评审会议前2周提交有限公司贯标办公室。
5.2.1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通常在内部审核结束后进行。
但遇到下列情况,经总经理批准可追加管理评审:a)市场条件、社会要求及环境状态发生重大变化时;b)有限公司组织体系、产品结构、资源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时;c)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时;d)出现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重大投诉时;e)外部审核发现严重问题时。
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

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1.目的对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并方便工作时取阅。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检验检测方法,以及通知、计划、图纸、图表、软件、规范、手册、指导书)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归档管理等环节,包括外来文件如标准、规程、规范等的控制。
3.职责3.1经理3.1.1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发布。
3.2技术负责人3.2.1负责组织、编制、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技术性文件。
3.2.2负责维护各种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3.3质量负责人3.3.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的编制及审核,批准《质量记录》和表格格式。
3.3.2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
3.3.3负责维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3.4综合办公室3.4.1负责所有文件的整理、分类、编号、保管、发放和回收。
4.程序4.1文件控制范围4.1.1内部文件:本公司内部编制的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类作业指导书、计划、报告及记录等。
4.1.2外部文件: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方法、图纸、软件、指导书、上级文件等。
4.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4.2.1 第一层:质量管理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描述本中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要求、职责及途径;4.2.2 第二层: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质量记录,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项质量活动细、明确描述。
4.2.3第三层:作业指导书――是对完成各项质量/技术活动的规定,供检测人员执行.4.2.4第四层:质量和技术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
4.3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4.3.1 质量方针、目标由经理亲自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经理颁布方针由质量负责人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方针分解到本个具体岗位上。
文件的控制和维护程序(程序文件)

目录1、目的·································································01-32、范围·································································01-33、职责··································································01-3 3.1 最高管理者···························································01-3 3.2 主任·································································01-3 3.3 技术负责人···························································01-3 3.4 质量负责人···························································01-33.5 管理组······························································01-34、工作程序······························································01-3 4.1 质量体系文件的层次···················································01-3 4.2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01-3 4.3 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核和批准·············································01-3 4.4 文件的控制···························································01-3 4.5 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01-4 4.6 质量体系文件的复制···················································01-4 4.7 文件的更改···························································01-4 4.8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01-4 4.9 技术标准的更新·······················································01-4 4.10 文件的保管和归档····················································01-4 4.11 文件的借阅··························································01-5 4.12 文件的保密··························································01-5 4.13 外部文件的控制······················································01-54.14 质量体系文件编号的规定··············································01-65、相关文件······························································01-66、质量记录······························································01-601-21、目的文件是指导检测/校准和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保证。
CX-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A0

文件编号:CX-03版本/修订号:A0受控状态:分发代码:管理评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023年8月10日分发范围:☐CEO总经理、☐GD管理者代表、☐YF研发部、☐ZL质量部、☐SC生产部、☐ZH综合部、☐XS销售部1目的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活动。
3职责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或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人员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汇总管理评审资料,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验证和评价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管理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4内容4.1管理评审频次与时机4.1.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一般在内审完毕后进行,由管理者代表或管理者代表指定人员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规定评审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及各部门所需准备的资料,经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实施;4.1.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1)公司组织机构、公司领导层、产品范围、资源配置、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时;2)公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时;3)质量审核中发现多起严重不合格时;4)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4.2管理评审输入应至少包括以下方面:1)审核结果,包括内审、外部审核结果;2)顾客的反馈和抱怨处理,包括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顾客抱怨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4)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审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的评估结果;5)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6)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改进建议等;8)给监管机构的报告;9)其它方面改进的建议;10)新的或修订的法规要求。
【管理精品】文件控制与维护程序

文件控制与维护程序XTAP-QMS103-2006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质量体系所有人员均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保持质量体系文件适应性和有效性,以保证评价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卡与外来文件的管理。
2 职责2.1 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质量手册。
2.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类文件。
2.3 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并负责保持其有效性2.4 业务室组织编制本专业作业指导书并负责保持其有效性。
2.5 办公室负责文件的发放、回收、保存等管理工作。
3 程序内容3.1 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3.1.1文件编制要求——所有文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吸取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使其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各个文件之间应协调一致,相互吻合。
——文件编制应语言流畅、概念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简练。
3.1.2质量手册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讨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
3.1.3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讨论、编制,经质量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3.1.3作业指导书等技术类文件由专业责任工程师组织编制、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3.2 文件的识别3.3 文件的发放与回收3.3.1 文件的发放3.3.1.1 办公室负责文件的发放,发放时应有文件编号,并建立发放台帐。
3.3.1.2 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有非受控本外,其他技术类文件全部为受控本。
文件的发放范围如下: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受控本发放范围:——公司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室负责人;——评价人员。
非受控本发放范围:——客户(必要时);——公司评审机构;——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的其他单位或个人。
2) 作业指导书等技术类文件发放范围:——公司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室负责人;——评价人员。
ISO17025:2017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目的为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职责3.1 中心主任应:3.1.1批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发布。
3.2 质量负责人应:3.2.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3.2.2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3.2.3负责维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3.3技术负责人应:3.3.1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3.3.2负责维护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3.4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应:3.4.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发放。
4.工作程序4.1 文件范围4.1.1内部文件:本中心内部编制的文件。
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类作业指导文件、计划、报告及记录等。
4.1.2外部文件: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方法、图纸、软件、指导书、教科书、备忘录、上级文件等。
4.1.3以上文件可能是硬拷贝、电子媒体及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
4.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4.2.1第一层:质量管理手册――是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描述本中心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要求、职责及途径;4.2.2第二层: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项质量活动的详细、明确描述。
4.2.3第三层:作业指导书――是对完成各项质量/技术活动的规定,供检测人员执行。
4.2.4第四层:质量和技术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
4.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4.3.1质量方针、目标由中心主任亲自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中心主任颁布。
发布后的质量方针由质量负责人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方针分解到本中心的每一个具体岗位上。
4.3.2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发布,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体系文件维持与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维持与控制程序1、目的明确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的撰写、审批、发放及修订要求,确定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的受控管理方式,确保实验室方便使用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职责3.1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组织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废止、回收、销毁及存档,并对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3.2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审核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和《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3.3 医院法定代表人负责批准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和《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3.3 医院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审核、批准《生物安全手册》、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3.4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批准发布实验室内部技术文件。
4、程序要求4.1 文件分类a.一级文件:《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形成文件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
b.二级文件:《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c.三级文件:《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作业指导书、其它技术文件等。
d.四级文件:记录及表格。
4.2 文件的架构与编号规则a.第一层文件:《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为:XXSZXYY-SWAQ-GLSC(X-Y),XXSZXYY表示XX市中心医院,SWAQ表示生物安全,GLSC表示管理手册,X版本号;Y为修订号:Y为0表示未修订过;Y为1表示第一次修订,依次类推。
b.第二层文件:《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为:XXSZXYY-SWAQ-CXWJZZ(X-Y),CXWJ表示程序文件,ZZ表示程序文件编号,其余同4.2(a)。
c.第三层文件:生物安全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为:XXSZXYY-SWAQ-CZGCZZ(X-Y),CZGC表示操作规程,ZZ表示操作规程编号,其余同4.2(a)。
d.第四层文件:记录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职责3.1 中心主任应:3.1.1批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发布。
3.2 质量负责人应:3.2.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3.2.2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3.2.3负责维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3.3技术负责人应:3.3.1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3.3.2负责维护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3.4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应:3.4.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发放。
4.工作程序4.1 文件范围4.1.1内部文件:本中心内部编制的文件。
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类作业指导文件、计划、报告及记录等。
4.1.2外部文件: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方法、图纸、软件、指导书、教科书、备忘录、上级文件等。
4.1.3以上文件可能是硬拷贝、电子媒体及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
4.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4.2.1第一层:质量管理手册――是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描述本中心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要求、职责及途径;4.2.2第二层: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项质量活动的详细、明确描述。
4.2.3第三层:作业指导书――是对完成各项质量/技术活动的规定,供检测人员执行。
4.2.4第四层:质量和技术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
4.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4.3.1质量方针、目标由中心主任亲自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中心主任颁布。
发布后的质量方针由质量负责人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方针分解到本中心的每一个具体岗位上。
4.3.2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发布,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4.3.3第三层次文件和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4.4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和维护4.4.1第一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中心主任的要求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2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中心主任的要求和文件运行的问题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3第三层次文件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能力的要求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4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5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与发放4.5.1质量负责人批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范围,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建立所有文件、资料的帐目及明细(见《内部文件(资料)目录表》《文件审批登记表》《外来文件资料登记表》),所有经过审批的文件在《文件审批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均统一编号,并有责任人签字。
4.5.2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建立保存有效的文件发放清单(见《文件收发登记表》),防止使用失效文件,使下发的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6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4.6.1文件更改前,提出更改申请的人员说明更改的理由(见《体系文件更改审批表》),必要时提出书面依据及背景资料,报主管领导批准。
4.6.2更改的审批由该文件原审批部门或负责人组织进行,若因客观原因不能由原审批人审批时,可由相应职务的人员或指定人员进行审批,但必须具有相应的职责权限。
4.6.3修改的方法可以划改、换页等形式进行,但严禁涂改。
当文件局部修改时可进行手写修改,使用“杠改”的方式,修改人在被修改处盖修改人的印章或签名,在“杠改”的上方写上更新的内容,标明更改的日期。
4.6.4现行修订状态采用页眉或首页“版本号”和“修订次数”进行识别。
4.7管理体系文件的作废、处理4.7.1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由文件和档案管理员按原发放的范围和场所及时收回,防止误用。
4.7.2作资料参考或出于法律和知识保存的,加盖“作废”标识章,以示区别,尤其在合订本标准中,有效文件应予以标明。
4.7.3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对作废的文件及时清理,集中管理。
需要销毁的文件执行本文件的4.8.7条规定。
4.8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归档4.8.1管理体系文件均保存适当的期限。
保存期限将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而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保存5年,技术记录(报告单、原始记录)保存2年,质量记录保存1年。
4.8.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归档满足《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8.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须安全储存,防潮、防火、防虫、防丢失,编号登记保管。
4.8.4本中心人员借阅文件经综合办公室主任批准,保密资料的借阅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外部人员借阅经中心主任批准,所有借阅均须办理借阅手续(见《文件借阅登记表》)。
4.8.5文件破损,影响使用时,可由使用者向文件和档案管理员提出申请置换(见《体系文件置换申请表》),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补发完好的有效文件,补发时,采用原编号,上交破损的体系文件,并由文件和档案管理员负责按作废文件处理。
4.8.6文件丢失,丢失者向文件和档案管理员说明原因,提出书面申请(见《体系文件置换申请表》),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补发,补发时,采用新编号,原体系文件同时作废,丢失的文件一旦找到,立即交文件和档案管理员统一处置。
4.8.7超过保存期的档案资料和作废文件,由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记录表》,报质量负责4.9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密4.9.1本中心保密文件管理执行《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9.2所有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检测/校准记录、报告/证书副本等资料均为客户保密。
4.9.3需要保密的文件由文件和档案管理员专柜保管,网络文件由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实施保密监督。
4.9.4保密文件不允许上网运行,不得复制,不得个人保存。
4.9.5保密文件的借阅须向技术负责人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在文件和档案管理员的监督下查阅,不得带离。
4.9.6所有受控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归本中心所有,未经中心主任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向外界借出,不得转抄或复印。
若发生此类问题,本中心将究责任者的责任。
4.10文件的媒体形式4.10.1文件可以呈任何媒体形式,如纸张、硬拷贝或光电媒体等。
计算机文件管理按《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执行。
4.11每次会议应填写《会议签到表》和《会议记录表》。
4.1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类、编号及标识规定(见附录1)5.支持性文件《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ABC/CX01-2006《记录控制程序》 ABC/CX12-2006《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 ABC/CX22-20066.记录《内部文件(资料)目录表》 ABC/CX03/F01《文件审批登记表》 ABC/CX03/F02《外来文件资料登记表》 ABC/CX03/F03《文件收发登记表》 ABC/CX03/F04《文件借阅登记表》 ABC/CX03/F05《体系文件置换申请审批表》 ABC/CX03/F06《文件销毁记录表》 ABC/CX03/F07附录1管理体系文件分类、编号及标识规定1.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A类: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技术记录B类:业务相关文件、合同(协议)、分包协议、质量计划C类:外来文件2.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2.1 A类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2.1.1《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附件》编号规定ABC/SC—AA ABC—中心代号 SC-《质量管理手册》 AA-发布年份例如:《质量管理手册》ABC/SC-2007ABC/SCFJ—AA ABC—中心代号 SCFJ-《质量管理手册附件》 AA-发布年份例如:《质量管理手册附件》ABC/SCFJ-20072.1.2程序文件编号规定ABC/CX—BB—CC ABC—中心代号 CX—程序文件 BB-顺序号 CC-发布年份例如:《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ABC/CX04-20072.1.3作业指导书编号规定ABC/ZD/AA—BB ABC—中心代号 ZD-作业指导书 AA—作业指导书分类代号 BB—顺序号作业指导书分类代号:01-方法类作业指导书 02-设备类作业指导书 03样品类作业指导书04-数值修约类作业指导书 05-仪器设备自校规程 06-期间核查方法例如:《不确定度估算方法作业指导书》ABC/ZD/04-0012.1.4质量记录编号规定ABC/CXAA/F—BB ABC—中心代号 AA—程序文件编号 F 表格 BB-质量记录顺序号例如:《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工作检查记录表》ABC/CX02/F012.1.5技术记录编号规定ABC/JSJL/BB ABC—中心代号 JSJL—技术记录 BB-技术记录顺序号例如:ABC/JSJL/0012.2 B类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ABC/AA/BB/CC/DD ABC—中心代号 AA—年号 BB-月号 CC-序号2.3C类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ABC/WL—AA—BB—CC ABC—中心代号 AA—年号 BB-月号 CC-文件序号2.4 其他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3. 管理体系文件标识规定3.1本中心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发放前应在文件封面盖“受控”标识章,并编“发放编号”。
“发放编号”按相同文件的发放流水号编制。
受控章型式如下:3.2外来文件经主管领导识别确认后,须分发时,在封面盖“受控章”,并编发放编号。
“非受控”文件不进行标识。
3.3文件识别应有唯一性标识,包括文件编码、发布日期、实施日期、页码、总页数、发布机构、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