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特异性免疫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机制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免疫的两种防线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介绍特异性免疫的特点:针对性、记忆性、多样性特异性免疫的作用:防御感染、清除肿瘤细胞特异性免疫的分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3 教学活动观看免疫相关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免疫的特异性作用案例分析:具体疾病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1.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手抄报第二章:B细胞和抗体2.1 教学目标了解B细胞的特点和功能理解抗体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掌握B细胞和抗体的关系2.2 教学内容B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介绍抗体的结构特点:轻链、重链、可变区、恒定区抗体的作用:中和病毒、激活补体、介导ADCCB细胞和抗体的关系: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2.3 教学活动观察抗体结构模式图小组实验:B细胞和抗体的分离和鉴定角色扮演:B细胞和抗体的相互作用过程2.4 作业与评估绘制抗体结构示意图设计一份关于B细胞和抗体的调查问卷第三章:T细胞和细胞免疫3.1 教学目标了解T细胞的特点和功能理解细胞免疫的机制和作用掌握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关系3.2 教学内容T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介绍细胞免疫的机制:识别、杀伤感染细胞、清除肿瘤细胞细胞免疫的作用:参与免疫调节、维持免疫平衡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关系: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3.3 教学活动观察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相关资料小组实验: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体外模型小组讨论:细胞免疫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3.4 作业与评估绘制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图第四章: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4.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记忆的概念和机制理解免疫耐受的产生和作用掌握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关系4.2 教学内容免疫记忆的概念和机制介绍免疫记忆的类型:天然免疫记忆、适应性免疫记忆免疫耐受的产生:中枢耐受、外周耐受免疫耐受的作用:避免自身免疫病、维持免疫平衡4.3 教学活动观看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实验验证小组讨论: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4.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手抄报第五章: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5.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失调的概念和类型理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机制掌握特异性免疫失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5.2 教学内容特异性免疫失调的概念和类型介绍自身免疫病的机制:自身抗原识别、自身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机制:过敏原识别、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特异性免疫失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药物治疗、免疫调节、避免过敏原5.3 教学活动观察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的案例资料小组实验: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实验模型小组讨论:特异性免疫失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策略5.4 作业与评估绘制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的流程图第六章:疫苗与免疫预防6.1 教学目标了解疫苗的原理和类型理解疫苗免疫预防的机制掌握疫苗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2 教学内容疫苗的原理和类型介绍:活疫苗、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疫苗免疫预防的机制: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疫苗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接种程序、免疫持久性、副作用6.3 教学活动观看疫苗和免疫预防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疫苗的制作和效力测试小组讨论:疫苗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6.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疫苗和免疫预防的手抄报第七章:免疫治疗与免疫干预7.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治疗的原理和类型理解免疫干预的机制和应用掌握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免疫治疗的原理和类型介绍: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疗法免疫干预的机制:增强免疫反应、抑制免疫反应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癌症、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7.3 教学活动观察免疫治疗和免疫干预的相关资料小组实验:免疫治疗模型的构建和效果评估小组讨论:免疫治疗和免疫干预的潜在问题和挑战7.4 作业与评估绘制免疫治疗和免疫干预的流程图第八章: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8.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调节的原理和类型理解免疫耐受的机制和应用掌握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在免疫平衡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免疫调节的原理和类型介绍:细胞因子调节、神经调节、代谢调节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枢耐受、外周耐受、免疫偏离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在免疫平衡中的应用:避免自身免疫病、维持移植存活8.3 教学活动观看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实验验证小组讨论: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在疾病治疗中的策略8.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手抄报第九章: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和发展理解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应用掌握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前景和挑战9.2 教学内容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介绍:单细胞测序、高通量筛选、生物信息学分析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应用:识别新型抗体、解析免疫应答机制、预测免疫治疗靶点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前景和挑战:数据解析、样本处理、伦理和安全问题9.3 教学活动观察特异性免疫研究新技术的相关资料小组实验:利用新技术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小组讨论: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9.4 作业与评估绘制特异性免疫研究新技术的流程图第十章: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10.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关系理解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掌握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策略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关系介绍:疫苗、免疫治疗、免疫干预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控制传染病、减少慢性病发病率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策略中的应用: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卫生政策制定10.3 教学活动观看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0.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手抄报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包括特异性免疫的概述、B细胞和抗体、T细胞和细胞免疫、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疫苗与免疫预防、免疫治疗与免疫干预、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以及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等十个章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一公开课教案特异性免疫

4.2特异性免疫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核心素养:1.基于对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的理解,阐释生命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探讨,学生讨论。
问题:1、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该同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感冒的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外来入侵的细菌或病毒,然后要作出反应直至最后清除病原体,这些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问题:2、你认为感冒时都要去医院就诊吗?说出你的理由。
人体在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具有一定的维持稳态的能力,普通的感冒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自愈,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等方式提高免疫力,或者服用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但是,感冒的原因有多种,并发症也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流行性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身份标签:(1)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分子标签——蛋白质。
(2)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有各自的身份标签。
2、基础结构: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3、体液免疫(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B细胞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刺激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3)记忆细胞及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区别①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曾经入侵的病原体十分敏感,且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发生二次免疫反应的基础,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4)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区别(以体液免疫为例)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的浓度和患病程度情况如图所示。
4、细胞免疫(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初中生物人体免疫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免疫教案
教学内容: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 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3. 能够描述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过程
教学重点: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生物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示意图、实物模型等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抵抗疾病的吗?人体免疫系统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15分钟)
1.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淋巴器官、白细胞等重要组成部分。
2. 讲解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淋巴器官是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执行细胞。
三、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20分钟)
1. 介绍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攻击病原体,包括免疫应答的过程。
2. 讲解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四、总结(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理解,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回答一道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问题。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是否需要更多的教具来辅助教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有必要进行个别辅导?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初中生将能够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其工作原理,进一步拓展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初中生物人体免疫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免疫试讲教案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淋巴器官、白细胞和抗体等;2. 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识别和消灭病原体、产生记忆细胞等;3.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免疫系统在维护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4. 能够简单解释免疫系统在防御疾病和感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难点: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模型或图片展示免疫系统的各部分3. 实例解释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免疫系统的构成(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免疫系统的构成,包括淋巴器官、白细胞和抗体等。
2. 结合模型或图片展示免疫系统的各部分,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讲解免疫系统的功能(15分钟)1. 讲解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识别和消灭病原体、产生记忆细胞等。
2. 通过实例解释免疫系统在维护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
四、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五、检测与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免疫系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自主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免疫系统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免疫系统的作用及其在维护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能够简单解释免疫系统在维护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下一步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学习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防御疾病和感染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免疫教案

初中生物免疫教案
主题:免疫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 能够简单解释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免疫系统?
2. 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 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免疫系统的话题,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免疫系统吗?为什么我们会生病?
2. 学习(20分钟)
a. 学生听老师讲解免疫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b. 学生阅读相关教科书内容,了解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 活动(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你认为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一下。
4.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并加深印象。
5. 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通过搜索资料或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例如流感、艾滋病等,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无生思考稿: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免疫调节第一节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4.1)【引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美国科学家随机对51名大学生的双手进行了检测,一共鉴别出4742种细菌,平均每只手上携带150种。
而且一个人的两只手上只有17%的细菌是相同的。
同时还发现女性手上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比男性多很多。
2023-2023新冠肺炎大爆发。
接触新冠病毒后,有人患重病,甚至因此失去生命;也有人患轻症,能够自愈;还有人仅是无症状感染者,甚至并未被病毒感染。
)每年的秋冬季感冒高发,不同人患病程度出现巨大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每个人具有一套免疫系统,旦免疫能力不同。
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今天起开始免疫调节的单元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己与非己,请进入今天的课堂探讨《免疫系统识别 “自己”和“非己天气突然降温。
某同学不停地打喷嚏,初步判断是感冒,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赶快去医院,但她坚持不去,说:“反正我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J 讨论1你认为感冒时都要去医院就诊吗?说出你的理由。
人体在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具有一定的维持稳态的能力,普通的感冒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自愈,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等方式提高免疫力,或者服用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但是,感冒的原因有多种,并发症也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流行性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
免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对病原体的侵害形成了特殊的防御机制。
讨论2:这位同学说的有道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该同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感冒的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外来入侵的细菌或病毒,然后要作出反应直至最后清除病原体,这些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活动1]威尔逊的“海绵细胞的识别与聚合”实验 1、为什么同种海绵细胞聚集在一起?细胞识别 2、相互识别的结构基础?糖蛋白【活动2】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抗原• 抗原的定义: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FFT 物■• 沆蝗的化学本质:出白质(枝多)、多地邮类• 抗原分子:体外:病笳、细菌表面的雷白质,细菌分泌出的古索;体内:衰老细胞、破损细胞或速变细胞; •我原体:可造成槎染疾疝的微牛物(病后、细曲.后曲等)和普4虫资料主要组织相容在复合体:卜」:)标识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3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特异性免疫”又是免疫调节中的核心概念。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免疫学基础知识,知道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是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④通过实例,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联性,领悟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模型。
体会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领悟系统内各要素需要协调合作才能维持人体稳态的观点。
3、教学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①初中阶段已经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
②初中阶段已经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知道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抗原、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
③高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会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领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人体稳态的重要作用。
认知盲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及其异同点。
局限能力①分析图表,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构建模型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思路三、教法和学法分析教法:五步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采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能读懂的自己读,自学不懂的与其他组讨论;“导师”负责指导C组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进行合作讨论;经过讨论仍然存在问题的知识点,由老师精讲。
四、教学程序教学分为五个步骤:课前准备,温习旧知,选拔“导师”→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层探究,逐级推进,突破重点→构建特异性免疫概念图模型,突破难点→当堂检测,疑点反馈,查漏补缺规律总结: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需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均可产生记忆细胞,但效应不同。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水岭是T细胞。
免疫初中生物教案

免疫初中生物教案
课题:免疫
教学内容:什么是免疫,免疫作用的机制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免疫,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 掌握免疫作用的机制,能够简要描述免疫反应的过程;
3. 培养学生对免疫的兴趣,认识免疫系统在维护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了解免疫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2. 掌握免疫作用的机制。
教学难点:
1. 掌握免疫作用的机制,能够简要描述免疫反应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材《中学生物》,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免疫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15分钟)
1. 什么是免疫;
2.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免疫作用的机制。
三、实验(20分钟)
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免疫反应的过程,加深他们对免疫作用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例,写一篇关于免疫的短文。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强调,鼓励学生对免疫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免疫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环节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免疫反应的过程。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有趣的实验和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免疫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免疫
教师
孙励君
学校
尚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时间
4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免疫的概念、功能及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及对新知识的理解。
3、德育目标:应用免疫知识防治疾病,培养防重于治的意识。
知识点
学习水平识记Biblioteka 理解应用综合
1、免疫的概念、基本基本功能
2、免疫的类型
板书设计:
§2、2免疫
一、免疫的概念(二)免疫的两面性:
(一)免疫的基本功能(三)免疫的类型
1、抵抗感染1、先天性免疫
2、自身稳定2、获得性免疫
3、免疫监视
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突出
布置作业:1、免疫的基本功能
2、免疫包括哪两大类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举相关例子
与学生共同通过自制图例进行学习相关知识点
提问学生与知识点相关的实例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衍接能力
通过自制图例,使相应知识显得更有条理性、更具体化,学生易于接受,启发学生对以后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以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
(二)、免疫的两面性:
既是重要的防御反应,但也陪伴一些有害的病理过程
(三)、免疫的类型:
先天性免疫种
(非特异性免疫)品系
个体
免
疫
天然获得天然主动免疫
获得性免疫性免疫天然被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
人工获得人工主动免疫
性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巩固练习:用相关实例进行练习
(一)、免疫的基本功能:
1、抵抗感染
学生以口述的形式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积极举出与本课相关的生活实例
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对应自身免疫,理解免疫的概念
通过提问学生与自身相关的免疫方面的实例对新课进行讲解分析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易测试引出新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记忆力
启发学生的动脑思维能力,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新课
重点:免疫的基本功能、免疫的类型
难点:免疫类型的划分
课型
单一课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挂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出席情况
复习提问:
1、传染的概念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提问以旧引新,达到自然过度的目的
讲授新课:
§2、2免疫
一、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机体内能识别自己与非已物质,清除非已物质的复杂的生理学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