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

合集下载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与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与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与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的私募基金市场起步较晚,但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私募基金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自2012年证监会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来,私募基金市场经历了不断完善和规范的过程,越来越成为各类投资者分散投资、增加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工具。

然而,私募基金市场的不规范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不合理的产品设计、渠道费用高昂、不当的风险管理和投资方向等。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私募基金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私募基金市场的投资行为,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投资者的保护意识和投资教育。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和发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分析私募基金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研究市场规模、产品类型、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特点。

2.研究私募基金市场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分析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和效果,研究私募基金业务的监管标准和执法机制。

3.探讨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研究基金管理人的背景和经验,分析业内的投资趋势和风险控制意识。

4.研究私募基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分析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私募基金市场中的行为和影响力,探讨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本研究将对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升私募基金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私募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和整理私募基金市场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市场规模、产品类型、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特点。

2.分析私募基金市场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研究监管措施和效果,分析监管标准和执法机制。

3.对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基金管理人的背景和经验,分析业内的投资趋势和风险控制意识。

4.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研究私募基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分析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私募基金市场中的行为和影响力,探讨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和回报。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托管人,以集合投资的方式募集投资者的资金,按照特定的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投资于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多种资产的基金。

目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还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现状、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还有助于增加学术界和投资界的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了解和认识,为相关的决策部门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全面了解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认识和投资偏好。

此外,还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模式,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三、预期成果及研究局限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探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中国证券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同时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益。

但是,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受条件和时间限制,实地调研的样本可能存在不足和不准确性等问题,因此在分析结论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局限性因素。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业绩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业绩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业绩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越来越成为了投资者的选择。

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则是实现投资回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进行业绩评价,对于投资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如何对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往往只关注了基金的收益率,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如风险控制、选股能力等。

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基金的长期表现。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评价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业绩,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投资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业绩评价:1. 基金经理个人能力评价:评价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是否足够,包括专业能力、经验积累、风险控制等。

2. 投资策略评价: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否符合市场趋势,是否与市场风险匹配。

3. 综合风险评价:评价基金经理是否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好,是否能够实现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自我约束。

本研究的目标是:建立综合评估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业绩进行有效评价。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包括: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业绩评价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思路。

2. 确定评价指标:结合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包括基金经理个人能力评价、投资策略评价、综合风险评价等。

3. 数据采集:采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基金经理的个人背景、基金的收益率和风险指标等。

4. 统计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

5. 建立评估模型: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建立基金经理的业绩评估模型。

6. 实证分析:选取市场上已有的数只基金,进行实证分析,评价该模型的拟合度和预测准确度。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1. 建立一套完整的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综合评估模型,包括基金经理个人能力评价、投资策略评价、综合风险评价等。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水平、让更多的投资者享受到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问题一直受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是指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表现进行度量的方法和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不仅能够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表现,还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也对于监管机构制定基金监管政策、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管和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进行研究,包括对于业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于现有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不同方法和模型的优缺点,最终构建符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实际情况的业绩评价体系。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了解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方法和指标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通过对于历年来的基金业绩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 建立符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实际情况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2. 对于不同的业绩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适用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方法和模型。

3. 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表现和相关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形成对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第1-2个月):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建立基础论文框架。

第二阶段(第3-4个月):对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于现有的业绩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方法和模型的优缺点。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单一类型产品到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从国内资本市场向海外投资市场的拓展等一系列重要变革。

如今,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业绩评价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科学的、可靠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基金产品的业绩评价仍然以绝对收益为主,忽视了风险。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业绩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市场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为基金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展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基金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基金业绩的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提供科学的基金投资决策支持。

2.内容:(1)回顾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以及业绩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2)明确基金业绩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原则。

(3)采用可比较基准法、资产负债表法、风险调整收益法等方法,对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业绩评价。

(4)分析基金业绩评价的影响因素,探讨在我国市场条件下建立适合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

(5)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所建立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文献综述:收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基金的发展历程、业绩评价现状和问题,掌握国内外基金业绩评价模型的研究现状。

(2)样本选择:选取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典型基金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以拥有较长历史记录、知名度高、规模大、涵盖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为优先选择对象。

(3)数据收集:收集基金公司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包括基金净值、收益率、资产规模、费用收入比率、总回报率、指标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基金的业绩评价结果。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模式,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者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当前国内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投资者提供指导和参考,提高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益。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以下问题:
1.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是什么?
2.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是否存在跟随行为?
3. 影响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 理论分析法:以文献阅读为基础,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初始结论和启示。

2.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规律和趋势。

3. 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投资策略及其实际表现等情况,分析其投资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深化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管理效益,为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本研究所提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也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业绩的实证研究及专题报告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业绩的实证研究及专题报告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业绩的实证研究及专
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和业绩状况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

因此,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和业绩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和业绩,探究其影响因素和规律,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分析,包括投资组合结构、行业配置、股票选择、资产配置等方面的研究。

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状况分析,包括净值增长率、收益率、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3. 影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业绩的因素研究,包括基金规模、基金类型、基金经理、市场环境等因素对投资行为和业绩的影响,以及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等因素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4. 针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业绩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定性数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深入挖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和业绩背后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更为科学的投资策略和监管政策建议,有助于提高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业绩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证券投资基金是由机构或私人投资者向专业基金管理公司交付资金,由此产生的资金汇集成一个资产池,由基金公司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投资管理,并向投资者提供收益分配的一种资产管理产品。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已经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21.39万亿元,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分别占比44.75%、39.3%和12.08%。

然而,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逐渐扩大,基金绩效的提高已经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重要焦点。

基金绩效既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也关系到基金公司的声誉和生存发展。

因此,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市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基金绩效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基金绩效的可行性途径。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 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进行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考察不同类型基金的绩效表现和基金绩效随时间的演化变化。

2. 探究影响基金绩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基金规模、费用率、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等因素,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3. 提出提高基金绩效的可行性途径,包括基金公司运作管理策略、基金经理选择与培养、资产配置上的优化等方面,寻找提高基金绩效的最佳实践。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基于Wind、东方财富等专业数据平台获取样本基金的相关数据和市场经济、金融等环境因素数据,通过Stata等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基金净值走势、收益率分布等方面的分析,以了解不同基金类型的表现和绩效差异情况。

2. 针对影响基金绩效的相关因素进行数据处理和处理,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
(一)选题的目的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影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探讨,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所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条件,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善我国证券基金投资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投资基金逐步壮大和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运作与监管体系。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重要的投资项目和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力量,成为稳定证券市场的生力军。但与证券投资基金环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发展空间还相当大,这也为未来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我国经济证券化发展迅速,但由于内在结构的失衡及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多种遗留问题,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快发展。
(二)选题的意义
本文的写作意义在于: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并深入探讨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路径及发展策略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保证和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有最理想的环境,以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且使其对我国金融市场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起到良好推进作用。
通过积累和搜集了大量的实践资料,对自己所确定的命题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查阅,得到了大量的理论支持。一定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任务。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
本文拟采用的方法:引用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法。
准备工作及主要措施:主要是通过图书查询、文献查询、网上浏览和老师交流等方法搜集资料。
[20]Burkar Mike,Panunzi Fausto:Agency conflicts,ownership concentration,and legal shareholder protection[J].Financial Markets Group(LSE)Discussion paper.2001, (378).
[7]王锦旺,闫冬和.[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34-37.
[8]刘宏.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分析与选择[J].中国信用卡,2005,(09):60-65.
[9]郭英杰.[J].中国商法年刊.2009(00):29-32.
[10]陈士林.[J].上海金融.2010(10).
[11]李珣.[J].党政干部论坛. 2010(09):78-81.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
2.1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分析
2,1.1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1.2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般环境分析
2.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2.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及分配体制变化分析
2.2.2我国居民储蓄发展及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思路及内容提纲
1.基金业发展历程概述。
1.1证券投资基金含义
1.1.1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及特点
1.1.2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
1.1.3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1.2证券投资基金的优势及局限性
1.2.1证券投资基金的优势
1.2.2证券投资基金的局限性
1.3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环境分析的研究现状综述
1.3.1国外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环境分析的研究现状
5.3.2增加基金品种开创不同的投资风格
5.4完善基金管理体制,规范基金投资运作,加强监管工作
6.总结
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2012年10月20日—2012年12月01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
2012年12月01日—2013年03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
2013年03月20日—2013年04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12]车云飞.[J].现代经济信息. 2010(02).
[13]吕群蓉,王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14]汪军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缺陷及对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5,(01):38-41.
[15]施东晖.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世界经济,2001(10):26-31.
[16]李建国.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贸经济,2000(3):46-48.
[17]中国证券业协会编.证券投资基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18]欧阳敬东.对我国基金发展现状的分析.[N]中华会计学习,2006-06-02
[19]Malcolm Baker,Jeffrey Wurgler.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6,19 (4) :51-55.
(五)综述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证券投资方式,是金融资本、投资家的人力资本和高科技项目的融合,需要足够的、便利的资金支持和顺畅的退出渠道来变现自己的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也是证券市场众多投资者的一员,在相关金融工具和市场不完备的情况下要想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赋予证券投资基金应有的功能,使其能够享受到和其他投资者一样的待遇。中国的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具有市场规模偏小、市场波动较大、投资工具偏少、做空机制不健全、上司公司运作不规范、分红派现偏低、亏损比例仍然偏高等新兴市场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绝大多数证券是市场不具有的独特性。
4.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对改善我国当前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二)预期目标
研究的重点在于结合基金行业发展的轨迹,深入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外部、内部发展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从环境因素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在营造适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督促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自身完善内部环境建设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3年04月13日—2013年0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
2013年5月中旬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资料:
[1]刘超.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环境建设研究[J].学术论坛2009(2):15-17.
[2]钟颖.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证券营销策略探讨[J].经济研究.2010(6):103-10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利弊均有,关键就在于我们要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甚至变不利为有利。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我国基金业终将处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下,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实现基金的有序有效竞争,使其运作规范合理,与国际市场接轨。了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对我们着重要研究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宏微观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证券投资基金所体现的与预期相同或不同的宏微观绩效的内在及外在根源,从而促使我们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并找到改善的方法和措施。
4.1.2证券市场缺陷风险较大
4.1.3投资理念不正确,广大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意识
4.2基金管理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
4.3内部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政策扶持,缺乏竞争机制
4.3.2投资基金品种和投资风格单,没有个性
4.4基金评价体系及监管体系的问题
5.改善我国证券基金投资环境的建议
5.1改善证券市场环境
5.1.1健全基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5.1.2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5.1.3正确引导投资理念,使投资者确立长期投资意识
5.2完善基金治理结构
5.2.1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
5.2.2加强基金持有人大会治理功能
5.2.3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工作
5.3健全证券投资基金内部制度建设
5.3.1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学术界最早开始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委托代理及激励机制问题上。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特别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度的完善,使得研究者可以方便的获得基金的投资组合信息及交易信息,学术界更多地开始关注基金在市场上的行为特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数量经济技术的进步,使得相关问题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2.2.3我国经济证券化发展分析
2.2.4我国机构资产增值需求分析
2.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处内外市场环境分析
2.3.1组合投资环境分析
2.3.2市场风险分析
2.3.3投资环境分析
2.3.4法律环境分析
2.3.5开放环境分析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1行业生态环境问题
4.1.1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力
(四)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对证券投资基金环境分析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具体如下:1952年Markovitz均值方差理论及投资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证券基金投资理论的开始。Shieifer和Waldman(1990),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Lun Marchesi(1999)对非理性所导致的羊群行为进了研究;Cannella Fraser and Lee(1995)证明,经理人市场有能力区分经理经营业绩的好坏;Khorana(1996),证明,基金经理人更换频率与基金绩效呈负相关的关系;La Porta等,1997,2000认为,较为完善的投资者权利保护法制将导致较高价值水平的股票市场,更大数量的公开上市公司,所发放的股利数额更大;Kumar Rajan and Zingales(1999)认为较完善的投资者权利保护法制将使以销售量和资产总量计算的上市公司的规模更大;Gutierrez,(2000)认为,法律关于信赖义务的规范不但要明确,在不完全合约下对不可预见性的事件要提供保护机制,而且信赖义务的规范还必须足够灵活,使契约方能以此为中心进行自由定约,并能够反映典型契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