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定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唐言,辛酸泪,惹人醉,自是千古文章美名垂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

江陵县第一中学沈献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及其它经典名著的兴趣,了解《红楼梦》的大致内容;

2.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3.了解《红楼梦》的思想,理解当下语境下阅读《红楼梦》的意义,感受《红楼梦》恒久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从《红楼梦》所写的琐细小事中了解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教学创意】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抓住了一个“导”字。“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设计这一栏目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读物(主要是文学名著),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能力,如此大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方法是无法完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只有“导”还不够,还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体现现代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谈一谈《红楼梦》,说高兴呢其实是有一点

勉强的。因为《红楼梦》艺术精湛,思想深邃,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自从她问世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化名人都对这部伟大的作品作出过精彩的论述,比如说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有关《红楼梦》的电影、电视剧拍了一部又一部,讲座办了一期又一期,最终产生了一门学问——红学。我实在害怕自己一不小心玷辱了我国艺术宝库中这样为数不多的瑰宝。但这样说吧,如果《红楼梦》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宫殿,我愿意当一个实习导游,和同学们一起去游一游,看一看,争取能领取一点旅游纪念品。{出示课件1(《红楼梦》有关图片音频)}

二、交流探究读书方法

在我们讨论如何读《红楼梦》之前,同学们先交流一下读书的方法。学生合作交流。(出示课件2)

当然,并不是阅读每部作品都要用到上面所有的方法,具体到《红楼梦》,我们该如何阅读呢

三、了解曹雪芹,了解《红楼梦》的书名和版本

按照上面的方法,我们先了解一下曹雪芹和《红楼梦》。学生读课本查找资料作答。(出示课件3)

四、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弄清了以上问题,我们的旅行团才可以出发,去饱览《红楼梦》的艺术美色。

1、探究《红楼梦》的大致内容,学生讨论作答。(出示课件4)

2、探究《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的确是一座艺术的宝殿,气象万千,蔚为大观。场景之广博,人物之众多,思想之深邃,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红楼梦》是如何囊括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容的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红楼梦》的立体结构。

(出示课件5)

同学们可以把《红楼梦》的结构和其他古典小说作一个比较,比如

《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明确:不同于《三国》《水浒》的单线结构,《红楼梦》是一种复杂的立体结构。《红楼梦》要反映的一个生活的海洋,它的每一朵浪花都与整个海洋息息相联。小的浪花簇拥成大的波澜,大的波澜又逐步形成全书的高潮,一直推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走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这种立体结构把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推到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面前,使读者不可能不为他们的命运而喜怒哀乐,它的容量之大是空前的、惊人的,《红楼梦》借助它获得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美称。

3、探究《红楼梦》的语言

我们对《红楼梦》内容和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以说是一种整体或者宏观的把握。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从感受语言开始的,下面我们就谈谈《红楼梦》的语言。《红楼梦》的语言,总体上来说,既是成熟的白话,又简洁而略显文雅,或明朗或暗示,描写人情物象准确有力;它的对话部分,尤能切合人物的身份、

所以前人评价《红楼梦》的语言是“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

和语言相联系的是《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出示课件7)

这样真实如画的细节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更可贵的是,曹雪芹还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比如我们熟知的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和宝钗扑蝶。正是这样丰满而真实的细节使《红楼梦》在刻画人物心理性格和反映错综复杂的日常社会生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探究《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思想

《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的,直到今天,也难以举出哪一部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不单是指数量而言,《红楼梦》刻画了数十、数百人物,是一个长长的人物画廊,或说是整个形象的体系;更是指艺术魅力而言,书中各色人物艺术生命力旺盛,历久弥新。

我们先谈谈贾宝玉。

问:请同学们谈谈贾宝玉的来历。{出示课件8(巨石与宝玉)}

明确:在小说的第一回,作者就以神话为象征,写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携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这个神话故事揭示了贾宝玉这一形象的本质特征——他是一个具有良材美质的“废物”。具有良材美质的“废物”,这显然是悖谬的表述,而悖谬的产生,在于个人与社会的相互背离和相互抛弃。这种悖谬在作品中表现为贾宝玉种种离经叛道的言行,而这些言行可以理解为是以宝玉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男女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一种新的人生价值的追求。

问:贾宝玉有句“名言”,请同学们说说是哪一句。

明确: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出示课件9)

让我们就从这句话开始谈起。

问:这句话反映出贾宝玉什么样的思想

明确:这是一种对美丽女性的纯情感、近乎是精神性的爱慕,而不带有“欲”的成分。它把异性之间的情感升华为诗意的、纯净的美感,使之可以成为无意义的人生中的意义,成为对抗社会公认价值观的精神力量。这也是对女性的的肯定和尊重。恩格斯说过,女性的地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在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在《红楼梦》之前没有任何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