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祖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课后习题解答

第1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设计答: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只要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设计像科学那样,是观察世界和使世界结构化的一种方法。
从根本意义上说,设计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式,往往表现为一个过程,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人是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
2.艺术设计答: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设计介于实用艺术范畴,它是现代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与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
3.意匠答:意匠是意图与匠心,在文学艺术方面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意匠也指诗文、绘画等的构思布局。
建筑意匠就是用一些特殊的操作来处理一些已经数字化的图像的过程。
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
4.工艺美术答:工艺美术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
这类艺术品通常装饰精美,具有实用性或目的性。
其使用的各种手工技术包含了金工、木工、编织、裁缝、塑料造形,以及雕刻、版画制作和绘画的技法。
工艺美术在中国“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
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
凡是在日常生活器具的制造上加以美术设计的,都可以将其称为工艺美术。
5.图案答:图案是设计者根据使用和美化目的,按照材料并结合工艺、技术及经济条件等,通过艺术构思,对器物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等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制成的图样。
狭义的图案仅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
在中国“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
“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6.装潢答:装潢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
艺术设计概论_李砚祖_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得意义就是计划乃至设计。
即预设一定得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设计就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得创造性活动。
设计就是构想与解决问题得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得得价值创造活动。
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得定义:工业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得就是决定工业产品得造型质量,不但就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就是结构与功能得关系,宁从生产与使用者得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得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得本质内涵与发展趋向: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瞧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得需求得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得资源,一方面就是工业方面得材料,一方面就是设计师本身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得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得工作就是起协调与衔接作用得,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就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得领域。
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得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得表现:1,国民经济得发展与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得观念得到社会得确认与政府得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得基础上形成更大得对工业设计得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得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与较高水平得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得提高。
3,改革开放得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得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得设计经验与方法,形成民族得设计特色。
陶器得制作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得伟大创举,陶器得产生为标志。
“陶瓷”包括陶与瓷。
彩陶: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得器物。
与灰陶相得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得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框架图

第九章 走向未来的设计
一 大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
第一节 未来的社会与设计的未来性 二 设计的未来性
三 为人的设计:创造完美的人性化世界
第二节 生态设计
一 设计发展的生态学方向 二 从生态到心态的设计(高技术与高情感的设计)
一 非物质设计
第三节 非物质设计与信息设计 二 信息设计
三 为感觉的设计
第四节 艺术化的生活与设计的艺术化
一 艺术化的生活 二 艺术化:设计发展的最终方向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 “设计”的概念 二 设计的意义
一 分类
二 室内与环境设计
第二节 设计的范畴 三 产品设计
四 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五 广告设计
一 概述
二 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第三节 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 三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四 环境艺术设计
五 染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设计与文化
一 人与文化 二 造物的文化
一 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设计 二 生活方式的转型
三 设计与消费
第三节 文化与传统
一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二 设计与传统
第八章 设计师与设计
一 “能主之人”
第一节 设计与设计师 二 走向职业化
三 设计师是创造者、战略家
第二节 设计思维
一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二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三 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一部分的艺术设计
第三节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
一 艺术设计的新空间 二 走向未来的整合
第五章 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一 概论
第一节 设计方法学 二 功能论方法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超精华版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
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
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
“陶瓷”包括陶和瓷。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读后感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读后感一开始翻开这本书,心里还犯嘀咕呢,“概论”这俩字听起来就有点严肃,会不会特别枯燥啊?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李先生就像是一个特别会聊天的老朋友,他把那些原本高高在上、让人觉得深奥难懂的艺术设计知识,全都用特别接地气的方式给讲出来了。
书里讲到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听一部超级精彩的连续剧。
从古代那些简单却充满智慧的设计雏形,到现代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设计流派,每一个阶段都像是一个情节丰富的剧集。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古代工匠们在简陋的工坊里,精心雕琢着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他们的专注和创造力就这么通过文字传递到了我的眼前。
而且李先生还把不同地区的设计发展联系起来讲,让我明白了艺术设计可不仅仅是某个地方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全球性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狂欢。
在说到设计的功能和审美关系的时候,那真的是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以前我就觉得设计嘛,好看就行了呗。
但李先生告诉我,好看只是其中一部分,设计还得实用,得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就像一把椅子,要是光长得好看,坐上去却各种不舒服,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这就好比一个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却没什么内涵,肯定是不行的。
而真正优秀的设计呢,就像是内外兼修的才子佳人,功能和审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用着舒服,看着也赏心悦目。
还有关于设计的文化内涵这部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原来每一个设计作品背后都像是藏着一个文化的小宇宙。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就像密码一样被融入到设计当中。
比如说中国传统建筑里的飞檐斗拱,那可不只是为了好看,这里面蕴含着中国人对天地、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这就像是在设计作品里藏了一个文化的彩蛋,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就像找到宝藏一样兴奋。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艺术设计的理解就像是从幼儿园水平一下子跳到了小学高年级。
我不再只是单纯地看一个设计作品的表面,而是开始尝试去挖掘它背后的故事、它的设计理念、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_艺术设计的历史中国(1)

马厂类型彩陶 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 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 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 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 型富有变化。 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 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 等。
陶瓷艺术设计
原始社会
陶瓷艺术设计
两汉魏晋南北朝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 (公元220-589年)
越窑瓷器
彩绘装饰的先锋——长沙窑
以动物为题材
长沙窑水罐
以植物为题材
长沙窑青釉莲花纹瓜形壶
率性而为的“写意画” 细腻工整的点彩“工笔画”
以诗词为题材
贴花装饰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壶
白瓷蟠龙博山壶
白釉双龙耳瓶
双龙耳瓶的器型是 在鸡头壶的基础上 吸收了外来胡瓶特 点产生的,盛行于 初唐时期。
陶瓷艺术设计
原始社会
人面鱼纹盆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 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瓶、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 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陶瓷艺术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 编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 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也 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 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 国人发明了瓷器。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 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3.作为动词的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第一是意味着(指示)第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第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Design”语义的核心即强调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义。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6.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从字面来理解,(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7.在(20)世纪初,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8.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汉语中的(策画)、(策划)、(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1980)年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把这一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三章 艺术与设计1

造型与产品形态
产品形态: 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 功能形态、 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 色彩形态三类。
造型与产品形态
功能形态: (1) 即产品的物质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的,是由材料的相互 关系而决定的。比如木材 (2)产品的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外部形态,也就是说功能形态是受制于结构的形态。 例如陶瓷 有的形态不完全由结构来决定和表现因而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这就为装饰形态的 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汽车 (3)产品的结构与材料相关,材料是结构的基础,例如 产品的功能主要是由结构所决定,结构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没有结构就没有产品 的功能。例如书架 (4)结构是功能的物质载体,结构本质上是功能的结构,结构依据产品的功能和 目的来选择和建立的。例如洗衣机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
设计艺术: (1)设计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是为实 用艺术而设计的。 (2)它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 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装饰设计的一种 创造方法。 (3)设计艺术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是艺术介 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 路。
③ 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艺术设计中的“艺术”: 具备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内涵。一个复
杂的现象,既有精神的产品,也包括 精神 性和物质性结合的产品,艺术中 必然包含技艺的成分。 因此,所谓的 艺术应当包括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
二、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
艺术的分类可以大概分成: 纯艺术:指纯粹的艺术,不掺杂任何艺术形式之外的活动。一种对艺术高度 追求的精神。 实用艺术: 现代设计 工艺美术
四个部分同属于艺术的范畴,都是 艺术的一部分。因为其功能和社会作用不同, 因此可以在结构层次上进行区分。 黑格尔: “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不同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
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
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
“陶瓷”包括陶和瓷。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
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
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二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的技术积累期。
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
现存最大的青铜鼎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漆层进行装饰的一种工艺,唐三彩:至汉代时出现了一种低温釉陶, “唐三彩”既是在这种低温釉陶上发展起来的。
唐三彩主要用作“冥器”,流行西安和洛阳,盛期是唐开元,天宝年间。
釉下彩:即其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
主要品种是青花釉。
青花: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纹饰成蓝色。
它的特点是结构满密,层次多而分明,搭配有序,风格整一。
明式家具: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其设计和制造的家具独特的风格而被称为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依使用功能大致分为五类:1椅凳 2桌椅 3床榻 4柜架 5其它。
杨耀认为明式家具的显著特点是: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2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实牢固;3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4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着点睛的作用;5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
西方设计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史称“巴洛克”,“罗可可”时期,以浪漫风格为特征。
“巴洛克”一词愿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造形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
“罗可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风格,它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影响:巴洛克,罗可可的设计风格最终走向浮华虚饰,其登峰造极的发展似乎暗示了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向大机器的深刻转变,也导致了新的设计思想和方式的产生。
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在汽车设计中实现了标准化,经济化的思想,同时也使简洁的功能美学得以实现。
在设计史上19世纪最具历史性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展会的主要场所是当时采用钢铁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宫”“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从事设计,组织生产的公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广泛涉足各设计领域,但其最关心的是染织品的设计,他的这类设计多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
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越来越大,并积聚了相当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形成了一场有声势的艺术工艺运动。
受其影响,不少艺术家,设计师纷纷建立自己的艺术和设计公司或组织,如1882年成立的“世纪行会”1884年成立的“艺术工作者行会”1888年成立的“手工艺行会”等. “新艺术运动”:这是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众多艺术领域。
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该经过设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只致力于创作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
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
比利时设计师们以“人民的艺术”为口号,为大众开展设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凡德威尔德,另一位大师是维克多霍塔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霍塔旅馆”布鲁塞尔是经典作品。
巴黎和小城南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最著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等。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第一二阶段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第三阶段由梅耶和密斯凡德罗任校长,于1933年结束。
包豪斯意义:包豪斯在设计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倡导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精神,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发展了现代设计的新风格,为工业设计指示了明确的方向,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可以说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格罗皮乌斯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在设计理念上提出三点:一是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三是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艺术”(ART)分为三大类,“理论的艺术”“行动的艺术”“产品的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1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2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而实用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3纯艺术与实用艺术是艺术范畴中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
所谓造物,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品,它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
造物的本质表现:一是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并因为它的发生才确证着文化的生成。
二是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物质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的世界。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面造物。
造型的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
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
功能形态即产品的物质性的结构,结构是层次性、有序性、稳定性等特点;符号形态指产品的所有外部特征;色彩形态是产品的色彩外观,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现。
装饰艺术的根本意义,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和活动。
装饰艺术的特点:1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艺术的整合力,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艺术方式和艺术手段。
2大文化学层面上,装饰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一种艺术存在方式。
3从艺术角度看,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场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也是新艺术运动异化的产物。
它关注机器产品上的装饰设计,试图用装饰设计的方式使机械产品具有美观和高贵的效果。
技术是人类造物的能力和知识。
现代技术的主要表现为:“依据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交换、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
古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差异:1古典技术受制于自然提供的物质和可能性,而现代技术已经从自然中分离出来2古典技术的材料是自然所提供的,其造物的形式总与自然中的形式相联系,现代技术中,人们选择材料,形式上尽量脱离自然形式3在“能量“这种技术形式中,技术的早期主要是由动物和人力完成,在现代技术中,除了自然力外,还有间接的原子能和太阳能等4古典技术的“形式赋予”是由人类所使用的工具的技能决定的,在现代,人的技能被融入机器中,导致了技术的决定性更新5手工业时代,产品的生产制作基本上由一个人完成,制造者又是消费者,所谓自做自用,而现代技术必须由各个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在设计方面,古典技术时设计和制作是一体的,边设计边制作,在现代技术中,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而存在。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科学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发生和成长起来的2科学的目的是在于推进知识的进展,而技术的目的则是改选特定的实在,科学旨在获得关于实在的新信息,而技术则在于将信息注入,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亦是不能互相取代的3与科学结合,成为现代技术的根本特征之一,技术的科学化是技术发展方向,与是未来技术的主体。
4科学同样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亦向着科学技术化的方向发展5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生活的贡献和影响是通过产品设计和产品形式实现的。
人体工学是现代设计中的新兴学科,也是现代设计艺术进一步科学化的标志。
如何理解艺术设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一部分:1在设计创新的内涵和过程中,新知识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设计是基于新知识的设计,设计是新知识的载体和表现形式,2艺术设计中的新知识,既来自科学技术,又与艺术的创造联系在一起,从本质上看,艺术性的创造亦是一种新知识的创构,3艺术设计是知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艺术设计工作者艺术智慧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