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酸碱平衡

合集下载

酸碱平衡三大调节机制

酸碱平衡三大调节机制

酸碱平衡三大调节机制:
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三大机制包括:
1.血液缓冲体系:血浆中的缓冲对,如碳酸氢盐、磷酸盐及蛋白质,能够中和体内多
余的酸或碱,维持体内pH值的稳定。

2.肾脏调节:肾脏通过重吸收作用吸收酸和碱,或通过尿液排泄酸和碱,钠离子和氢
离子的交换以及分泌氨等机制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3.呼吸系统调节:通过调节体内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的浓度,从而影响pH值的变化。

肺是一种快速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器官,通过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来调节pH值。

人ph值的正常范围

人ph值的正常范围

人ph值的正常范围
人体的pH值是衡量身体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在7.35-7.45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pH值能够保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是人体健康的基石。

人体的pH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和遗传因素等。

如果pH值偏离正常范围,就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例如,酸性体质容易导致疲劳、肌肉疼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碱性体质则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因此,保持pH值在正常范围内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维持酸碱平衡,如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等。

同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监测pH值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总之,了解人体的pH值正常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酸碱平衡,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平衡的分类

人体平衡的分类

人体平衡的分类
人体平衡分为酸碱平衡、动静平衡、心理平衡。

酸碱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自身的缓冲调节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保持在7.35~7.45,机体免疫力强,很少生病。

但是若吃了过多的酸性或碱性食物,超出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使血液偏酸或偏碱。

动静平衡:生命处在动静平衡之中,生命即在于运动,更在于静养。

在时间分配上,应是三分运动七分静养,动静相结合。

人在运动时,尤其是慢跑、游泳等全身性运动项目能有效地改善全身的氧气供应,增加肺活量,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加强心肌力量,保持动脉的弹性和活力,预防多种疾病和延缓衰老。

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会造成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过快,能量消耗过多,体内各细胞和各系统得不到有序化的调整,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到健康。

心理平衡:人对外界的事物,总会保持不同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如此,或亲或疏,或远或远。

人往往在心灵上确立了一个支点,来认识和保持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相对稳定,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然而,一旦外部事物发生严重的、逆转性的变化,人往往在心灵上确立的支点就会随之移动,从而陷入一种倾斜状态的心境中。

这种失去平衡的心态,往往使人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

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

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酸碱平衡指的是体内酸碱度的平衡状态,主要通过pH值来进行判断。

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维持一定的酸碱平衡,身体内部的液体,如血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必须保持恒定的pH值,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作。

当酸碱平衡失调时,会对生命活动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以下是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1.pH值:pH值是反映液体酸碱性或碱性的指标,其数值范围从0到14、当pH值小于7时,表示液体为酸性;当pH值大于7时,表示液体为碱性;当pH值等于7时,表示液体为中性。

在酸碱平衡状态下,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5-7.45的范围内。

2.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通过检测动脉血液中的酸碱指标来评估酸碱平衡的一种方法。

主要指标包括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以及相应的酸碱指标如血氢离子浓度、碳酸氢盐浓度等。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酸碱失衡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阳离子间隙(AG):阳离子间隙是衡量酸碱平衡的一个指标,通过计算血浆中未测量阳离子与未测量阴离子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酸碱状态。

正常情况下,阳离子间隙应在8-16 mmol/L范围内。

阳离子间隙的增加可能表明身体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4.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分压是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pCO2应维持在35-45 mmHg范围内。

当pCO2偏高时,可能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当pCO2偏低时,可能表示呼吸性碱中毒。

5.血清碳酸氢盐(HCO3-)浓度:血清碳酸氢盐浓度是表示血液中碳酸氢盐离子浓度的指标,也被称为碱缺失。

正常情况下,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应维持在22-28 mmol/L范围内。

当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偏高时,可能表示代谢性碱中毒;当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偏低时,可能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6.阴离子间隙(AG):阴离子间隙是衡量酸碱平衡的另一个指标,通过计算血浆中未测量阴离子与未测量阳离子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酸碱状态。

酸性体质与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酸性体质与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酸性体质’ 与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胡秀平(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职教中心053400)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液的pH值稳定维持在7.35—— 7.45之间,称酸碱平衡。

这是因为人体内存在三大调节系统:①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②人体呼吸系统会快速排掉很多CO2;③体液本身就是一个缓冲系统。

1 体内酸碱性物质的来源体液中的酸碱性物质主要来自物质代谢过程,部分来自食物、饮料和药物等。

一般膳食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多于碱性物质。

1.1 酸性物质的来源人体酸性物质大多由代谢产生,少量来自食物、饮料等。

根据酸性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挥发酸和固定酸两类。

糖、脂肪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最终产生CO2。

成人在休息时每分钟产生CO2约200mL(10mmo1),每日产生400—600L(18~21mo1)。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由于H2CO3可以再被分解为CO2和H20,而CO2能通过呼吸作用排出,所以称碳酸为挥发酸。

固定酸是指代谢产生的ß一羟丁酸、乙酰乙酸、乳酸、尿酸、磷酸和硫酸等不能挥发的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的总量相当于每日50~90mmolH+,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酸性物质能进一步代谢生成CO2,但长期饥饿、激素分泌失调等原因可能引起酸性物质在体内产生过多或在体内积累而引起中毒固定酸的另一个来源是食物和某些药物。

1.2 碱性物质的来源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蔬菜、水果等。

这些食物中含有的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均与Na+和K+结合以盐的形式存在。

当有机酸根被代谢氧化成CO2之后,剩下的Na+和K+生成具有碱性的碳酸氢盐。

2 酸碱平衡的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血液的缓冲作用、肺对CO2的排出和保留以及肾脏对碳酸氢盐的分泌和重吸收作用。

2.1 血液缓冲系统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碱性物质不断进入血液,但正常情况下,血浆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并无明显的变化,原因是血液中存在很多能够缓冲这些酸碱物质的缓冲体系。

酸碱平衡失调记忆口诀

酸碱平衡失调记忆口诀

酸碱平衡失调记忆口诀1.引言1.1 概述酸碱平衡失调是人体内酸碱平衡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维持血液、细胞和组织的酸碱水平在一定范围内。

这种平衡是由多种生理机制共同调节和维持的。

然而,当这些调节机制出现问题或被干扰时,酸碱平衡可能会失调,导致人体内部环境的不稳定。

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饮食不平衡,特别是高蛋白质或低纤维饮食。

其他常见原因包括呕吐、腹泻、肾功能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等。

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肺疾病也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酸性环境会干扰细胞正常的功能和代谢过程,影响人体器官的正常运作。

一旦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异常,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疲劳、肌肉无力、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酸碱平衡失调相关知识,制定一套记忆口诀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酸碱平衡失调的定义、原因、影响和症状,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记忆口诀可以让信息更易于记忆和理解,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通过本文,我们将深入探讨酸碱平衡失调的定义、原因、影响和症状,并介绍一套专门为记忆这些内容设计的口诀。

我们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讨论,以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提升对酸碱平衡失调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应对相关问题。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讲述整篇长文的组织和结构安排。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帮助读者记忆酸碱平衡失调的知识,我将使用记忆口诀的方式呈现。

以下是文章的具体结构安排:1. 引言1.1 概述- 简要介绍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 简要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

1.3 目的- 阐明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即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酸碱平衡失调知识。

酸碱平衡在医药学中的作用

酸碱平衡在医药学中的作用

酸碱平衡在医药学中的作用酸碱平衡在医药学中的作用酸碱平衡是指人体内部维持血液和细胞环境酸碱度的稳定性,以确保正常生理功能的运行。

医药学研究酸碱平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功能的调控: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正常酸碱平衡能够保证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为细胞供给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同时,维持适宜的酸碱平衡也可以调节神经传导、心肺功能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确保正常的生理过程。

2. 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通常受到酸碱平衡的影响。

酸碱环境可以改变药物的分布和转运,从而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而改变药物的药效。

例如,弱酸药物在碱性环境下更容易被排泄,而弱碱药物在酸性环境下更容易被排泄。

了解药物在酸碱环境下的代谢规律,可以指导药物治疗的选择、用药剂量的确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3. 疾病诊断和治疗:酸碱平衡紊乱常常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分析血液酸碱值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疾病,而呼吸性酸中毒可能发生于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等情况下。

了解酸碱平衡的紊乱机制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医生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监测治疗的效果。

4.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很多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对酸碱平衡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酸碱平衡的紊乱。

例如,呼吸抑制药物和镇静药物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利尿剂和某些化学药剂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了解药物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可以预防和减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5. 体外循环过程的监测与调整:在心脏手术、肾脏透析等体外循环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来维持生命功能的稳定。

医生可以通过监测血液中的酸碱度及相关指标,及时调整体外环境中的酸碱值,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酸碱平衡在医药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表现为血液pH值的改变。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四种,分别是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人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 值下降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乳酸酸中毒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导致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使血液pH值下降。

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排泄酸性物质,也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则是由于缺氧、肝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乳酸积累过多,使血液pH值下降。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口干、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法包括纠正原发病、补充碱性药物等。

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人体内碱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值升高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呕吐、使用碱性药物、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等。

呕吐会导致胃酸丢失,使体内碱性物质过多;使用碱性药物也会使体内碱性物质过多;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则会使体内酸性物质排泄增加,导致碱性物质过多。

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脚发麻、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纠正原发病、补充酸性药物等。

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减少,使血液pH值下降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肺炎、哮喘、肺气肿等。

肺炎和哮喘会导致肺部通气不畅,使二氧化碳排出减少;肺气肿则会导致肺泡通气面积减少,同样会使二氧化碳排出减少。

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嗜睡等。

治疗方法包括纠正原发病、辅助通气等。

四、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指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增加,使血液pH值升高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高原反应、过度通气等。

高原反应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呼吸急促,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过度通气则是由于呼吸过快,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酸碱平衡
编辑
锁定
现代医学提出了人体的酸碱性理论,但是这个理论一直在研究阶段。人体酸碱性不同于其它物体的酸碱性,人体各个器官、血液、体液各有不同的健康酸碱度。
中文名
人体酸碱平衡
提出者
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
性质
科学
类别
化学
1基本概念2 Nhomakorabea有害性3
成因
4
附酸碱表
5
沉淀排酸
1、人体体质确实有酸碱性。这个结论目前在医学界是大家公认的,并不存在分歧。
2、正常人体的体液正常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也就是呈弱碱性的时候是最佳状态,而且要求非常严格,高一点低一点都不行。只有过量服用和接触化学碱或者化学药物,才会形成人体过碱,造成碱性中毒(如痛风病人过量服用抗痛风药,会造成秋水仙碱中毒)。
人体酸碱平衡成因
编辑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性废物。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那么为什么人体会出现酸性体质呢?
通常情况下,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为中性。
(标值):
·人体血液的PH标值在7.35~7.45之间,低于7.4的就开始偏离健康酸碱度值。低于7.35的会引起酸性中毒。
·人体尿液的PH标值在6.0左右,低于这个标值的就是酸性尿液。比如一般的痛风病人尿液的PH值在4.4~5.0之间,个别严重的还会低于4.4。
人体的代谢物都呈酸性,必须依靠体内碱性物质来进行中和,才能排出体外。
生命的竞赛在于新陈代谢产生酸性物质的速度和排出的速度,但当我们的肌体无法完全排出这些酸性代谢物时,就必然会形成酸性代谢废物的累积。
表面上看:由于根本性的问题在于酸性废物无法全部排出,所以,增加碱性物质的摄入就是最自然的方法!
有专家建议通过禁食酸性食品,增加碱性食品来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这不仅对人的生活习惯造成巨大的挑战,同时由于每种食物都有它独特的成分,任何食物的缺乏都会导致某些营养成分摄入的不足。
·Herman Aihara在书里说到:如果我们的体液或血液开始变酸,我们首先会感觉疲劳,容易生病,感觉到头疼、胸闷、胃痛等。
·1931年诺贝尔奖得主奥托·沃伯格指出:肿瘤发生是由于正常细胞呼吸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氧糖代谢被无氧糖酵解所替代,这个过程往往起源于缺氧。
·目前药物中没有一种能够减少肌体的酸性,而且实际上大多数药物本身还是酸性的。
3、酸性体质的三元酸性界定法:
人体血液PH值,尿液的PH值,唾液PH值(三元)都低于标值的人体称为酸性体质人体(所以酸性体质并不是整个人体组织都是酸性)!
经检测,如果人体血液PH值低于7.4,尿液PH值低于5.5,唾液PH值低于7那就可以判定为酸性体质。
4、酸性体质对人体非常有害。
人体酸碱平衡有害性
编辑
1、生活常识
·大部分肥胖的人三项值测试都是偏酸性的!
·99%的痛风病人的三项值测试也是偏酸性的!
·85%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病人的三项值测试也是偏酸性的!
·大部分皮肤粗燥、发黑,同时黑斑、色斑较多的女性的三项值测试也是偏酸性的!
改变酸性体质!不容置疑!
2、专家证言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体质。
人体酸碱平衡基本概念
编辑
现代科学是用PH值来表示食物、药品以及其它生物体的酸碱度。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浓度,H代表氢离子(H+)。
③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西药(如各种消炎药,抗生素等)大多数都是酸性的,个别还是酸性很强的。现在由于滥用药物造成的酸性中毒现象越来越多。
④高度压力等不良情绪,心理失衡。
人体酸碱平衡附酸碱表
编辑
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由其在人体内代谢产物的酸碱性决定的!
食物被消化吸收以后,最终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所包含的元素分成两类:
人体酸碱平衡沉淀排酸
编辑
1、人体健康新陈代谢的结果是酸性物质的排出;
2、肌体机能下降导致这一结果无法实现,造成酸性物质沉淀;
3、普通碱性食品无法达到排酸的效果;
所有的食物都能提供能量及营养以利于肌体的生长及发挥正常功能。
由于食物在细胞内不能完全氧化(代谢),因此,体内产生有机酸废物的量远超过食品中的无机矿物质产生的酸性或碱性残留物的量,其中尿酸和乳酸是有机酸代谢废物的代表。
中酸性食物
猪肉、羊肉、马肉、猪肠、火腿、鳗鱼、鲱鱼、沙丁鱼、青鱼、鲫鱼、干贝、面包、奶油、全鸡蛋、巴西坚果、胡桃、黑麦等;
弱酸性食物
海苔、文蛤、泥鳅、蛤蜊、鲍鱼、章鱼、葱白、淡水鱼、猪血、牛血、蛋白、油炸物、玉米、荞麦、高粱、巧克力、榛子等;
粮食谷物类、肉类、鱼类、禽类、蛋类、花生、奶酪制品等,代谢后都能产生很强的酸性残渣,也都是酸性食物。
·人体皮肤的PH标值一般在6.0左右,高于此值会降低皮肤的抗病能力。
·女性阴道的PH标值应在4.5以内,高于这个值就容易感染细菌。高于5.5就可以肯定是有炎症。
·人体胃内溶液的PH标值在1~3之间。
·人体唾液的PH标值在7.0左右。
美国BHL首席技术专家,美国著名科学家,安可健产品发明人Sang Whang先生提出了最新的人体酸碱性的理论,其中有以下主要观点:
或者利用化学方法如服用碱性药品来达到目的,但是许多碱性药品由于矿物质含量存在的方式也决定其是否有效果或者反而对人体有害。
改变酸性物质沉积的最科学方式是排酸,普通碱性物质的作用是靠渗透来到达酸性物质沉积区域,过程缓慢。
所以人体有酸碱平衡调节体系,可以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大多数的碱性食品并不能单纯地提高人体PH值,因为当人体机制判断到碱性摄入过量后会释放酸性中和至平衡,令到碱性吸收接近0。要让身体更好地调节为碱性,不妨尝试从小量开始,逐步加大调理,让身体先去适应,吸收效果会更好。[1]
1、代谢
①人体本身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的;
②人体死亡的细胞也是酸性的。
2、食物
①人体摄入的酸性食物多于碱性食物;
②目前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酸性的。
3、环境污染
包括空气、食物、水等污染。如生活环境中汽车尾气、化工气体的释放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农药、化肥、化工污水对水源的侵害,这一项在很多地区对人体酸碱性的影响已经超过了食物。
4、生活习惯
①作息不规律:人体各个工作器官都有正常的工作休息时间,不良的作息规律如熬夜,通宵工作,娱乐都会极大的降低人体系统的排酸能力。
②不良生活习惯:过度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都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人体酸性,超出人体正常的排酸能力,这样多于的酸就会形成沉淀。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一类是成酸元素:包括硫、磷、氮、氯等;
■另一类是成碱元素:包括钾、钠、钙、镁等。
如果某种食品代谢后成酸元素占上风,那就是酸性食物,反之,就是碱性食物。确定某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靠口感,而是靠试验检测,即将该食物烧成灰烬,用试纸测试其酸碱值,更准确的做法是测定酸碱元素各自含量的多寡。
强酸性食物
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乌鱼子、柴鱼、鲟鱼、鲤鱼、罐头鱼、鱿鱼、鲨鱼、虾、蟹、鱼松、熏肉、牛肉、鸡肉、鸭肉、鹅肉、香肠等;
强碱性食物
海带、裙带菜、菠菜、芋头、胡萝卜、水果干、葡萄干、黑芝麻、无花果、茶叶等;
中碱性食物
卷心菜、芹菜、扁豆、生菜、马铃薯、番茄、莴笋、萝卜干、竹笋、香菇、百合、豆芽、椰子、杏、香蕉、柚、柠檬、橙子、桃、橘子、梅脯、栗子等;
弱碱性食物
豆腐、牛奶、洋葱、茄子、黄瓜、油菜、大白菜、红豆、白萝卜、南瓜、鲜豌豆、菜花、黄豆、蘑菇、莲藕、醋、西瓜、柿子、梨、苹果、桔汁、草莓杏仁、樱桃、葡萄、葡萄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