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派阅读延伸题(精)

合集下载

费孝通《乡土本色》的原文阅读题及答案

费孝通《乡土本色》的原文阅读题及答案

费孝通《乡土本色》的原文阅读题及答案费孝通《乡土本色》的原文阅读题及答案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2023学年临沂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学年临沂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学年临沂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鲁迅和沈从文都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们都怀着爱国之心和救国之愿将自己的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

知识者的理性让鲁迅自觉肩负起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任,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了他从事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立足点。

在《阿0正传》《故乡》《祝福》《风波》《药》等小说中,鲁迅选择了乡土农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他把对民族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焦虑,落实在对鲁镇、未庄等社会的剖析描写中,一方面忠实记录了生活在贫困凋敝的乡村中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乡土中国沉重的封建意识。

对于乡村世界,他既有清醒的认识又有冷静的批判,他更关心的是农民不能真正认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提出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命题,表现出他冷峻的思想革命意识和启蒙精神。

而沈从文乡土抒情小说的出现,则在描绘乡土人物与场景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中国遥远边地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人物剪影显得别具一格。

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乡村生活极为温柔的眷恋和对于地方风俗充满温馨的欣赏与陶醉,本色质朴读起来津津有味。

他总是以全副笔力赞颂美好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和纯洁朴实的人性。

《边城》中渡船老人的勤劳、善良、敦厚,凡一切传统美德都不缺少;有头有脸有身份的船总顺顺,大气豪迈,正直公平,扶贫救困,很受茶峒人的敬重;顺顺的两个儿子,皆结实如虎、豪勇爽直,与人搏斗敢挺身而出,吃苦出力也不畏缩;翠翠更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隽秀的山水和古朴的民风,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

【必修下:教材考点整理】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考点挖掘

【必修下:教材考点整理】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考点挖掘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导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增广贤文》)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

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史记》的精彩片段。

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

阅读史传文,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对此,先哲的探寻从未停止过。

孔子和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学习时要理解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思考孔子为什么对他们的说法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儒家很不相同。

学习《庖丁解牛》,要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从而全面把握这个故事的寓意。

《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

阅读三篇文章时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

语气助词是汉语的一个词类,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表达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本课三篇文章中出现的语气助词有“也”“乎”“矣”“哉”“焉”等。

2021届济宁市汶上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济宁市汶上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济宁市汶上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专访樊锦诗:希望社会各界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今年高考,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北大,但其选择了钟爱的考古专业。

消息一出,却遭到一些网友质疑,称“没钱途”“考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这件事引发网友热议,钟芳蓉通过微博作出回应,称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

樊锦诗得知此事后,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一起,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还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8月3日上午,樊锦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钟芳蓉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

樊锦诗强调,无论从事何种行业的年轻人都应树立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樊锦诗通过人民网记者转达给即将步入高校的“钟芳蓉们”:在大学校园里,不攀比家境,只比谁的学习更好,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不管今后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不忘初心,为国家做实事。

以下是专访内容:记者:樊院长,您为何要特别鼓励钟芳蓉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呢?樊锦诗:我们怎么去坚持人生,怎么去实现理想,这是每个人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的根本问题。

我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认为她喜欢考古专业,为此做出的志愿选择就是对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其实不止五千年,那大家是怎么知道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的?就是要靠考古。

是考古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的事情慢慢变成已知,这样的工作是需要人做的。

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不在于招生的数量多少而是需要人才,需要的就是像这个小姑娘这样,热爱这份事业的人才。

我希望社会各界不要再去打扰她,希望她能安下心来,不浮躁。

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不为名不为利,即便当个院长也不是什么官,也和大家一样就是个团队的组织者而已。

2024北京九年级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4北京九年级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4北京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一、名著阅读1.(2024北京顺义初三二模)阅读名著,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或主要角色的成长(变化)角度去解读,都可获得有益人生成长的启示。

请从上面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结合读过的名著内容,简述你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2.(2024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莲花、青松、寒梅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用“莲、松、梅”中的一个来比喻他(她),并结合人物事迹阐述这样比喻的理由。

(100字左右)3.(2024北京昌平初三二模)人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请从《朝花夕拾》《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个人物,说说他受到了作品中哪位人物的积极影响。

(要求:写出所选人物及影响他的人和事,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100字左右)4.(2024北京房山初三二模)读书,如同一场文字中的旅行,有效的读书方法就像攻略一样必不可少。

比如,跳读与精读相结合,既可以使人快速了解作品的梗概,还可以让人全面把握人形象、深刻理解作品主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既可以使人明确作品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还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引向精深的境地。

此外,还有选择性阅读、做摘抄和笔记等。

请结合某部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运用的读书方法及收获。

(100字左右)二、现代文阅读(2024北京丰台初三二模)阅读《日坛的树》,完成下面小题。

日坛的树①人守着一座公园住,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们家就在日坛北门外一幢普通的楼房里,从童年到中年,我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对日坛有深厚的感情。

①日坛始建于1530年,是京城著名的五大坛之一。

据史料记载,朝阳门外东岳庙向南数百步就是日坛,坛外古松万株,森沈蔽日,非常壮观。

后来由于时代的更迭,树木遭到砍伐,园中的建筑物多有坍塌。

红墙绿瓦上常见凄凄芳草,那里几乎成为荒僻的废园。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日坛重新修缮,祭日圆台等一大批古建筑才得以重建,原来空旷地方种上树建成新景。

①日坛西南角有座土山,山上有个三十多米清晖亭。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儒家伦理从诞生之初就以血缘亲情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与基石,但“爱亲”之情是具体的、主观的,很难有“共同的情感”,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普遍有效的伦理原则呢?正是因为儒家伦理找到了人之为人的“基础性情感”,并以此作为“共同的情感”而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与同理心,才产生了伦理共识,而这就是“情理”的逻辑。

孔子讲孝,悌是“仁”之本,可以成为伦理的起点,这是经验的总结,因为这种情感可以培养诸多德行。

《论语·学而》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其理由与内在的逻辑是孝,悌是子对父母、弟对兄长的态度,而表现出来的是“顺”之德。

在不同的伦理关系中,子对父言孝、弟对兄言恭、妇对夫言从、臣对君言忠,本质上都是带有主从性质的“顺”。

孝、悌做得好,可以自然扩展到其他行为,因为这种情感可以培养习惯性道德行为和稳定的德行。

这不是认知意义上的判断与推理,而是实践意义上本质相同的行为的不断延伸。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也许是一种合乎常理的现象,但是这种经验性的推理有很大的局限性。

特别是孔子从“入则孝,出则弟”到“泛爱众”的构想,试图通过“爱亲”的推己及人达到“爱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一定难度。

这里涉及一个情感的“普遍有效性”问题。

孔子将孝、悌作为伦理的基础,但这种情感既是经验的、具体的,又是心理的、直觉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从而使得伦理和道德难以形成绝对的、必然的道德律令。

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具体的情感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的问题,孔子的学生宰予对三年之丧不满,觉得一年即可,孔子也只能无奈地说,你若心“安”,那么你就不用守丧三年了。

可见,在伦理道德的源头上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其后的观念更易出现分歧。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选择简答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选择简答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选择简答一、选择简答1.(2024北京通州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富集地。

②“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超越单纯的经济考量,对其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充分....,他指出:“传统村..的给予..珍视。

”③冯骥才先生一直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奔走相告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④同时他也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村落自然解体或消失,村落的原始性以及吸附其上的文化性正在分崩离析....。

⑤伴随着村落实体的消失,农耕文明见证、乡土古老建筑和留存乡间的传统习俗也逐渐消失,“乡愁”失去了寄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的“重要”不可改为“主要”。

B.①句中的“给予”应放在“充分”前。

C.①①句中两个加点成语使用不当。

D.①句中三个画线句不可调换顺序。

(2)根据以上内容,为传统村落下定义。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2024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语言基础运用。

①近年来,居庸关长城不断拥抱潮流、紧跟时尚,让古老关城呈现..出年轻的一面。

②在23年8月的北京长城国乐大典,9月的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时尚盛典之后,24年“五一”假期居庸关长城再次迎来备受游客期待的“点灯”时刻。

③高悬“天下第一雄关”牌匾的居庸关城楼,打开轮廓灯与照明灯,在夜色中绚烂光彩。

④以城楼为核心,灯光向两侧山脉迅速延伸,巍峨的长城如同一条彩色的巨龙,盘旋在天空与山脉之间,气势如虹....。

⑤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传承发扬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强对居庸关长城的保护修缮和价值挖掘,让长城精神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呈现”可换为“展现”。

B.①句中的两处双引号用法相同。

C.①句中的成语“气势如虹”使用恰当。

D.①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需要互换位置。

(2)文段中①句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北京高考诗歌阅读延伸模拟

北京高考诗歌阅读延伸模拟

北京高考诗歌阅读延伸模拟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阅读延伸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①作·叶梦得②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

【注释】①八公山:淝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号东山)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②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派,此词写于他被主和派排挤出朝期间。

③桓筝:谢安晚年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陪帝饮酒时,其旧部桓伊弹筝助兴,唱《怨歌行》,谢安闻之流泪,武帝也面有愧色。

【阅读延伸模拟】有词评家说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

(200字左右)(10分)【示例①】景物描写角度→:叶梦得的词作《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虽然核心写一“迷”字,但颇具“豪放之风”。

词中正面描写景物的笔墨虽然不多,但在孤城环水、岸草凄迷的境况下,词人却描绘出了“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的景象。

试想,由淝水之战到南宋偏安已近千年,而作为当年主战场的八公山,断崖刀劈剑斫般矗立,那些曾令强敌草木皆兵、胆战心惊的草木依然呈现出峥嵘气象,千载以下,一股英雄豪气凝聚荡涤其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股豪迈气概也凝聚在词人胸怀。

其余“沸浪骇奔鲸”“漫云涛吞吐”等想象、衬托的景物描写也都毫无柔媚之态。

看来,这首词也真“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断崖草木,遥拥峥嵘”啊!【示例②】人物形象刻画角度→:叶梦得的词作《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虽然核心写一“迷”字,但颇具“豪放之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选的是《窦娥冤》,它所体现的时本色派,他所说 做好事的人受贫穷还命短,做坏事的人享受富贵还命长, 他直抒胸臆揭露了社会上的黑暗腐败。也突出了人民面
对苦难依然有不屈反抗精神,但也在文中的最后一句抒
发了人们当时真实的情感”哎,只落得两泪直流。“他语言
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用鲜明的语言特色,突显了
人物性格,当时愁苦,用本色派的那种曲调质朴而精炼 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社会的黑暗,人们的精神, 因此体现言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行的本色。 (1分)
出了本色派本色的特点。(0分)
如第三段你《叨叨令》,长亭送别是王实甫的作品, 王实甫是文采派,作品中处处透露着铺叙委婉,华丽秀
美的特点,如文中”车儿“”马儿“”花儿“”靥儿
“等此,一”儿“作为结尾,不但渲染了依依惜别的氛
围,而且使语句连贯,文字给人以华丽秀美之感,反映
文采派的特点。有如,文中”气“”媚“”睡“”寄 “用在句尾,使得诗句押韵,语句流畅,体现了华丽秀 美的特点,所以,以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是有语言 明快流畅,铺叙委婉,华丽秀美的特点。(3分)
我选的是《窦娥冤》,这个属于本色派,本色派
的特点是:语言的自然本色,贴近生活,很少装饰说
的。这段材料,源于生活,直抒胸臆,”为善的受贫穷
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句话直接表达了真实
情感,感叹社会的腐败,表现了人民的苦难遭遇。”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这句话,不加装饰,直抒胸臆,显 得自然,整首诗,言言曲尽人情,写出了穷人的贫苦, 而富人却享受,用平白,朴素的言语,表达出了社会
滚绣球体现的就是本色派,其中说到“有太阳和月 亮挂在天上,有鬼神掌握着生死大权,天地,就应该 清浊分辨,可是怎么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这几句话直 抒作者胸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用叙事出脚本,贫民化,
易懂,如果不本色的话,群众就会看不懂,也看得莫
名其妙,就不能适应舞台要求。(0分)
我选第一个,体现的流派特点是:本色派。“为善的
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说的是做好事
的人受贫穷更命短,做坏事的人享受富贵还命长,用命
运的长短写出了人们的苦难与悲苦的遭遇,”地也,你不 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通过对天地 的感叹,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体现了人们生活的苦 难,这首元曲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曲调质朴而精炼,体现
的黑暗,腐败。(6分)
王实甫的《西厢记》属于文采派的代表。词中写”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语言铺叙
委婉。华丽秀美,天空下,黄花满地,西风吹着,
北边雁向南飞去。委婉写出了张生与崔莺莺依依不 舍的惜别,并把这优美的诗词语言语言变得明快流 畅的曲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将 情人惜别,流泪的景场转化为了清丽谐美的语言,
《西厢记》语言整体优美,语句华丽委婉,在叙事
人物上设色加工,给人一种”文采灿然“的感觉。 (8分)(王思颖)
我选第一段。第一段体现的流派特点是语言自然本色,
贴近生活,少修饰,善于叙事,直抒胸臆,言言曲尽人情, 字字当行本色。第一段中”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 权“,两句用日月鬼神,语言自然,贴近生活。而”为善的 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则揭示社会的黑暗 和腐败,刻画鲜明人物形象,没有多余修饰,却足以让读者 感到社会的腐败。后面用一连串话语直抒胸臆里,抒发了作 者面对社会黑暗腐朽的怨恨与难过。《窦娥冤》堪称本色派” 第一杰作“,将本色派的特点尽显无疑,真可谓字字当行本 色,言言曲尽人情,行行抒发真情。(彭赛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