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央行独立性的现状讲解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定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广泛的的存在于社会经济之中的前提下产生的。

央行独立性的定义是:中央银行拥有不接受来自政府的命令的权力, 在制定或者更改货币政策时,不必与政府交涉。

但事实上, 哪怕是最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运作,换而言之,就是央行的独立性其实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其多多少少都会有受到政府制约的地方,所以,衡量央行的独立性关键在于看央行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干涉。

二、衡量标准(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标准主要有以下四点: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主管人员的提名和任免是否由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决定。

2、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3、经济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财政的独立性,即其是否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和财政的支持。

4、业务的独立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是否可以自主决定其业务的实施,办理业务时否受政府机关的干预。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政策自主权《人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地方的干涉”,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7年来首次被确认其独立性。

2.相对于财政部的独立性这是衡量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一个具体标志。

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行政关系上,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不存在隶属关系,这在组织上保证了人民银行对财政部的独立地位。

②资金关系上,《人行法》第27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这样从法律上基本割断了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直接融资关系。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作为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着独立性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人民银行不同于其他的商业银行,它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承担着维护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政治因素干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将会给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包括政策独立性、行政独立性和财政独立性。

政策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决策不受政治和行政机关的干扰。

行政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

财政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决策和资金支配不受任何政治或行政因素的影响。

在现实中,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着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政治考虑常常会成为参考因素。

在执行金融监管时,一些政府部门也会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立场产生影响。

这些现象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因此,为了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其一,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建设。

要求政治领导人不直接介入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具体操作,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和约束力度,确保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财务等方面的独立性,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

其二,中国人民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机制。

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层及全体员工保持政治中立,严守职业操守,避免私人利益和政治干预等问题的发生,维护中国人民银行政策、行政和财务独立性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其三,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外部监管。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不断完善对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的配合和联动式监管,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以及执行的政策能够切实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11.12 探析中央银行的的独立性问题

11.12 探析中央银行的的独立性问题

三、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和措施 •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由于货币 发行“软着陆”,但经济的大起大落给宏 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央行 不能自主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根据经济 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调节利率和货币供 应量。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足对经济 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客观上存在尽快增强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紧迫要求。
• 最初提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并引起广 泛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 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上。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独立性思潮再起。20世纪七十年代, 西方国家的“滞胀”再次提出中央银行独 立性问题。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
• 在独立性问题上,在现行法律框架内 的我国央行的特点是:既有独立的一面, 同时又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属于“相对独 立”。
• • • •
1、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权。 2、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3、处理好与财政部的关系。 4、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强化中央银行独 立性的经济基础。 • 5、增强中央银行的政治地位,提高政治独 立性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 独立性的表现: • 我国央行在法律和 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独 立性,并且独立性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不 断加强的。
• 独立性不足的表现: • 由于各种历史、现 实的原因及条件限制, 我国央行的独立性仍 然不足,没有达到独 立行使货币职能所需 的独立性,央行在政 府面前的独立性较小。
探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 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 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 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 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 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 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 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对策

【 者 简介 】 作 1 芳英 女 南京 枉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齐 学院 金 融 7 班 } 。 2 张 苗 女 南京 农业 大学经 济 管理

学院


金 融 7 班 2
白亚 翠 女 南京 农业 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MOD R U lE S 坝 代 商 业 E NB SN S
、 、 、 、
Hale Waihona Puke 四 中国人 民银行独 立性的完善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 ,承担着特殊的职能 , 要真正 发挥 中央 银行 的 作用 , 必须 使 中央 银行 具有 定的独立性 。按照通常意义上 的标准衡 量, 中国 人 民银行 属于 独立 }较 弱 的 中央 银 生
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 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
力、 决 策 与行 动 的 自主程 度 ,其 比 较 集 中的反映在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上。中 央银 行 应 保 持一 定 的 独立 性 以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的 目标 。我 国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较 弱 ,主 要 表 现 在 职 能 独立 性 、组 织独 立 性 、经 济 独 立 性 、人 事独 立 性 这 几个 方 面。要 进 一 步增 强 中 国人 民银 行 的 独 立 性 ,更 好 的 发挥 其 中央 银 行 的 职 能 。 【 关键 词 】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模 式
浅析 中 国人 民银 行独 立性 的
现状 与对 策
齐芳 英 张苗 白亚 翠 南京 农业大 学经济 管理学院 2 0 0 5 1 9
( )独 立性 较弱 的模 式 三 这 一 模 式 的 中央 银 行 ,接 受 政 府 的指 令 , 币政 策 的制 定及 采取 的措 施要 经政 府 货 批准 , 政府有权停止、推迟 中央银行决议的 执行。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银行和 法 兰西银 行 。 【 文章 摘 要 】 中央 银行 的独 立 性 是指 中央 银 行 履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第一篇: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央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的分析:独立性比较弱,也有呈现出独立性不断增强的趋势。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央行的关系角度来探究独立性问题,同时也会兼顾央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政府的部门的关系的分析,从这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及独立性问题。

我将从(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5)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关的组成,这几个方面去探究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由此看出,法律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比较弱,需要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营,目标独立性不强,法律独立性也不强;但是,法律也对独立性给予了一定范围的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就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含义及其标准中央银行独立性,主要是看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保持独立性,另外一种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本质上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即在制定政策跟实施时能否保持独立,而不受政府干预和影响或是干预跟影响程度较小。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以下四点: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主管人员的提名和任免是否由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决定。

2、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3、经济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财政的独立性,即其是否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和财政的支持。

4、业务的独立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是否可以自主决定其业务的实施,办理业务时否受政府机关的干预。

从中央银行的职能上来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由制定和执行政策跟业务的独立性来体现。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所以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与财政部有相同等级的政府机构,在人员人面上跟经济上明显不可能做到具体的独立,所以衡量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只能从两个方面的考虑,即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与业务的独立性。

外国学者在对发达国家战后长期高通胀现象进行大量分析之后发现,一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关系。

这也就是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反之,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大,通货膨胀率就越低;但是,无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与否,其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则无明确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物价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至关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显突出。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金融091 任媚 0923100226㈠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⑴目标独立性不强。

《银行法》第十二条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其中经济增长是最终目标。

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增长这个目标又被放到更高的高度。

然而稳定币值只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政策目标是不协调的。

⑵决策工具独立性不强。

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财政部、建设部等部委的经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而现阶段我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然而中央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却在国务院手中,所以工具的运用打了折扣。

⑶组织、人事任免独立性不强。

《人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由于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与部委平级的机构,其重大货币政策的制定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因此独立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且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其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其任期与总理一致,这种体制的设定很难回避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左右。

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其他官员的任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金融机关人事渗透过多,使中国人民银行在人事上产生两方面的弊病:高度的行政依附性和欠缺广泛的代表性。

⑷经济独立性不强。

《人行法》第28、29条分别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贷款有相当部分投向财政支出负担的项目,如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

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运行,而其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贯性,银行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但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在立法和实践中更好地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央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标准。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以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中央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发现我国央行独立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如何建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恰当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理论派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其理论体系的拓展与通胀偏差问题密切相关。

正是基于对通胀偏差问题的考虑,逐渐形成了CBI理论主线:一条是1977年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创立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在此基础上,Barro&Gordon(1983)引入了信誉机制,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地阐释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另一条是1985年罗戈夫(Rogoff)创立的罗戈夫模型并随之提出的保守型中央银行管理方法,以后的学者正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批判吸收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模型的基础上创立、发展了各自的理论,同时也推动了CBI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记要老师选好题目后,大家各自收集各自的资料,以便讨论时把各自不足的地方指出来,不分谁做哪个部分,是一个人把所有的资料准备完整。

再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一:小组成员:赵耀、杨逍、孙啸天、杨芊、张娜娜、陈若娜、李菊、王英兰二、讨论时间:2015年9月28日(第一次讨论)2015年9月29日(第二次讨论)三、讨论地点:三教3306四、讨论主要内容(一)我国央行的现状(二)讨论央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三)在第一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如何提高央行的独立性五、第一次讨论结论:大家搜集的资料都很齐全,但是缺乏数据和论证的东西,所以在第二次讨论时组员们要把各自的观点,从何得出的观点都说出来,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近况说明一下,在第二次讨论中体现。

具体结论如(1)所示第二次讨论结论:经过第一次的讨论结果,我们小组成员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近况加以论证了我们上一次讨论的结果,加以整理后,得出结论。

在讨论中,我们针对上次讨论结果分析后,发现2015年招标明显比去年增多。

各国与人民币的汇率都在波动,央行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信号使我们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弱有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确实独立性相对较弱,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只有执行权,在有其他重大事件发生时,主要有国务院决定执行什么政策,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没有起到较强的作用等。

具体结论如(2)所示(2)一、我国央行独立性的现状(一)中国人民银行的目标独立性分析1.央行的多重目标削弱了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实际中却受到了多重的约束,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4万亿的刺激计划的实施,虽然缓和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却使国内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居高不下。

在此情况之下,我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不仅要考虑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还要促进就业、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化解金融风险等多重目标。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规定是不利于维护中央银行独立性的。

正如米德冲突所言,稳定物价、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冲突,不可兼得。

如果货币政策兼顾多重目标的实现,那么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015年中国银行多次进行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

一共进行了九次。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公告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标结果2015-09-24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标通知2015-09-21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结果2015-08-28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通知2015-08-25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七期)招投标结果2015-08-25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七期)招投标通知2015-08-20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六期)招投标结果2015-07-30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六期)招投标通知2015-07-27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五期)招投标结果2015-06-16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四期)招投标结果2015-06-16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五期)招投标通知2015-06-11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四期)招投标通知2015-06-11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三期)招投标结果2015-03-19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三期)招投标通知2015-03-16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二期)招投标结果2015-02-27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二期)招投标通知2015-02-25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一期)招投标结果2015-01-22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一期)招投标通知2015-01-19关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划款要素的通知2015-01-082014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十二期)招投标结果2014-12-18例如: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通知字号大中小文章来源:货币政策司2015-08-25 18:50:19打印本页关闭窗口为提高中央国库现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8月28日上午9:00至9:30,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系统进行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

本期操作量600亿元,期限3个月(91天),起息日为2015年8月28日,到期日为2015年11月27日(遇节假日顺延),面向2015-2017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参与银行进行利率招标。

招投标有关事宜按照《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规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室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结果字号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货币政策司 2015-08-28 10:15:58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2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

招投标具体情况如下: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室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标通知字号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货币政策司 2015-09-21 17:13:59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提高中央国库现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9月24日上午9:00至9:30,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系统进行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标。

本期操作量600亿元,期限6个月(182天),起息日为2015年9月24日,到期日为2016年3月24日(遇节假日顺延),面向2015-2017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参与银行进行利率招标。

招投标有关事宜按照《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规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室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一日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标结果字号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货币政策司 2015-09-24 10:08:38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9月2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1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标。

招投标具体情况如下: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室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四日 人民币汇率也有很大波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图表人民币元/1美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欧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00日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港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英镑(点击查看大图)林吉特/人民币1元(点击查看大图)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澳大利亚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加拿大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新西兰元(点击查看大图)人民币元/1新加坡元(点击查看大图)(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操作独立性分析1.央行的决定须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这表明,央行只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最终决策权掌握在国务院手中,中央银行没有这方面的独立性。

国务院领导下的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多或少会带有政府的意志,机构的设定,决定了央行在操作方面的独立性很弱。

2.央行可独立运用的政策工具少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工具,但在我国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人民银行能够独立地运用的政策工具是有限的,目前人民银行在运用法定存款准备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两方面具有独立性。

央行对政策工具的选择余地较少,限制了央行操作独立性。

另一方面,何坤认为,由于这些政策工具的实施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水平上没有自主性,所以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的选择余地较小,独立性较弱。

3.央行国有性质影响央行在操作过程中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央银行在经济、财务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事实上,中央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需要财政部的审核和监督,在经济上较明显依赖于财政部。

同时又规定,国务院可以要求央行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变相为政府融资的行为降低了央行在实际操作中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于1997年7月成立。

2003年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二条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1997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决策水平,广泛听取学术界对货币政策的意见,自1999年起,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每次例会召开之前召开货币政策专家咨询会,重点研究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下一步货币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委员会在研究货币政策决策时,注重吸收社会各界对货币政策的意见,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决策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