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法学概述

合集下载

医师名词解释卫生法学

医师名词解释卫生法学

医师名词解释卫生法学
卫生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法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
知识,研究卫生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关注卫生领域中的法律
规范、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以及卫生政策和卫生法律实施的效果
和影响。

卫生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卫生法律体系,研究卫生法律的体系结构、法律原则、法律
规范和法律制度等,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性的卫生法律
制度以及国际卫生法等。

2. 卫生法律责任,研究卫生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包括医疗事故责任、卫生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赔偿等。

3. 卫生法律保护,研究卫生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包括个人隐
私保护、医疗信息安全、医患关系法律规定等。

4. 卫生政策与法律实施,研究卫生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以
及卫生法律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包括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法律管理、
卫生法律对社会健康的影响等。

卫生法学的研究对于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卫生
领域的行为,保护公众的健康权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卫生法学也为卫生工作者、法律从业人员和公众提供了相关
的法律知识和指导,增强了卫生行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卫生法规重点手写笔记

卫生法规重点手写笔记

卫生法规重点手写笔记一、卫生法概述。

1. 卫生法的概念。

-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调整的是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 卫生法的渊源。

- 宪法:是卫生法的立法依据,例如宪法中关于公民健康权等相关规定。

-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卫生管理相关事务,在不与上位法冲突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地特点制定相关规定。

-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可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卫生事务作出特殊规定。

二、卫生法律关系。

1. 概念。

-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所调整的人们在卫生组织、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 构成要素。

- 主体。

- 包括国家机关(如卫生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如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如医学协会)和公民(如患者、医护人员)等。

- 客体。

- 生命健康权:这是卫生法律关系的最重要客体,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是卫生法的核心目的。

- 行为:如医疗服务行为、卫生监督行为等。

- 物:如药品、医疗器械等在卫生法律关系中也可作为客体。

- 内容。

- 即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例如患者有获得医疗服务的权利,医疗机构有提供合格医疗服务的义务。

三、传染病防治法。

1. 传染病的分类。

-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这类传染病要求强制管理,对患者、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患者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 乙类传染病(26种):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其中部分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等)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丙类传染病(11种):如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

丙类传染病主要进行监测管理。

2.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 预防措施。

- 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 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等。

- 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2021-2022学年《卫生法》(人卫20版)第一课-卫生法概述

2021-2022学年《卫生法》(人卫20版)第一课-卫生法概述

6.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
❖卫生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卫生法的内容、形式和实质 ❖卫生社会关系 ❖卫生法的理论基础
Logo
7.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保护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公平原则 ❖保护社会健康原则 ❖患者自主原则
Logo
8.卫生法的地位
❖是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宪法的实施法 ❖是国家意志在卫生领域的体现
Logo
9.卫生法的作用
❖维护社会卫生秩序 ❖保障公共卫生利益 ❖规范卫生行政行为
Logo
Logo
谢谢,再见
2.法律的职能
Logo
❖政治职能:统治阶级运用法律开展阶级斗 争,维护其政治、经济统治的职能。
❖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全体 社会居民公共利益的职能。
3.法律体系
Logo
❖ ❖ ❖ ❖ ❖
印中伊英大陆法系相关知识
Logo
❖ 大陆法系形成于欧洲大陆,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包括意 大利、瑞士、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以及整个拉丁美洲、非洲部分国家, 亚洲的日本、伊朗、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美国的 路易斯安纳州、英国的苏格兰、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属 大陆法系。
❖注意,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以“卫生法”命 名的法律,只是具有一系列关于调整卫生 社会关系的法律条款
3.卫生法的特点
Logo
❖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 律
❖在医学发展演变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专门法 律
❖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4.卫生法和卫生法学
Logo
❖卫生法,是指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是由一系列法律条款以及行政 法规组成的法律体系
Logo

卫生法学重点总结

卫生法学重点总结

卫生法学重点总结卫生法学是一门涉及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综合性学科,其重点涵盖了卫生法的基本概念、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

以下是对卫生法学重点内容的总结:一、卫生法概述1.卫生法的定义和性质:卫生法是调整卫生领域中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等特点。

2.卫生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3.卫生法的宗旨和作用:旨在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卫生法律关系1.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卫生法律关系是指由卫生法律规范调整,在卫生领域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其特点在于主体特定、内容广泛、客体复杂。

2.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

主体指卫生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客体指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内容指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一定条件而产生、变化或消失。

三、卫生法律责任1.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类型: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其类型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卫生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实施机关: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由卫生行政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

3.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和条件:指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人进行刑事追究的程序和条件,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

四、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1.卫生法的制定:指制定卫生法律法规的程序和方法,包括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公布等环节。

2.卫生法的实施:指将卫生法律法规付诸实践的过程,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三个环节。

3.卫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指在卫生行政管理中,对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1.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分类: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公共基础知识卫生法学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卫生法学基础知识概述

《卫生法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卫生法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医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权益的日益重视,卫生法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卫生法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深入的理解框架。

二、卫生法学的基本概念(一)定义卫生法学是研究卫生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涉及国家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管理、医务人员的权利义务、患者的权利义务、医疗纠纷的处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二)调整对象卫生法学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卫生组织关系: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之间的关系。

2. 卫生管理关系:涉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市场等的管理。

3. 卫生服务关系:主要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医疗服务关系。

4. 国际卫生关系:包括国际间的卫生合作、卫生援助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三)法律渊源卫生法学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民的健康权等基本权利作出了规定;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是卫生法学的重要法律依据;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则对具体的卫生管理和服务行为进行规范。

三、卫生法学的核心理论(一)健康权理论健康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享受健康环境的权利等。

卫生法学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要求政府和社会承担起保障公民健康的责任。

(二)医患关系理论医患关系是卫生法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主要有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两种观点。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医患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医疗机构有义务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患者有义务支付医疗费用;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管理,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卫生法学名解

卫生法学名解

1.卫生法学:研究卫生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卫生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的卫生法律和制度,简称为卫生法制
4.卫生法的制定:也称卫生立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
5.卫生法律救济:是指当卫生行政主体在卫生管理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偿
6.卫生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上一级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7.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8、国际卫生法:是调整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之间在保护人类健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6、执业医师;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执业医师执业证书,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专业医务人员。

大一卫生法学重点知识点

大一卫生法学重点知识点

大一卫生法学重点知识点卫生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卫生领域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在大一的学习中,了解并掌握一些卫生法学的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卫生法学课程的重点内容。

I. 卫生法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卫生法学是指以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学科领域。

它结合了法学、卫生学和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旨在建立和完善卫生规范和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卫生与个人健康。

卫生法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是在现代才得到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卫生法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II. 卫生法学的法律基础卫生法学有其法律基础,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

其中,宪法确定了公民的健康权益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保护责任;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则提供了具体的卫生法律规范和制度。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的健康权益,强调国家的保护责任,并规定了公民对健康有权得到保障,国家对卫生领域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权力分配。

2.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在卫生领域,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规定了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法律义务和适用规则。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政府制定和发布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在卫生领域,行政法规起到了具体实施法律的作用,如卫生行政法规、卫生部门规章等,其中包括了对医疗机构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的规定。

III. 卫生法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卫生法学具有自己的原则和制度,旨在构建卫生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

1. 公共卫生原则公共卫生原则是保障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福祉的基础原则。

它强调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益,主张通过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环境卫生等手段,维护整个社会的共同健康权益。

卫生法学知识点大一

卫生法学知识点大一

卫生法学知识点大一卫生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卫生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学科。

大一学生作为法学专业的初级学习者,在学习卫生法学知识时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基础概念和核心要点。

本文将介绍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的卫生法学知识点。

一、卫生法学的定义和意义卫生法学是研究卫生法律制度和规范的一门学科,旨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权益,保障社会卫生安全。

卫生法学对于构建健康社会、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生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1. 基本原理卫生法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公共利益原理、科学性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平衡利益原则等。

2. 基本概念(1)卫生法律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用来调整和规范卫生领域的各种行为和关系的法律体系。

(2)卫生法规范:是卫生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疫情防控、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规。

(3)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包括卫生行政组织机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等。

三、卫生法律制度体系1. 卫生法律制度的层级关系(1)宪法法律法规:卫生法律制度的最高法律地位。

(2)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卫生法、食品安全法等。

(3)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管理条例等。

2. 卫生法律制度的功能和作用(1)规范卫生行为:确保医疗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卫生领域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2)保障公众健康:通过法律手段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权益。

(3)维护环境卫生安全:法律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保护公众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四、卫生法律义务和责任1. 医疗机构责任(1)诊疗义务:医疗机构应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医疗服务,并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2)信息披露义务:医疗机构要及时向患者告知诊疗信息、药物使用等相关情况。

2.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1)食品安全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确保生产经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2)食品标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标识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变更、消灭的事由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 法律行为
卫生法的渊源(Sources of health
law )
概念: 由不同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 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 同表现形式。 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成文法的形式。
制定机关
举例
备注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
第一讲 卫生法学概述
第一节 卫生与法学
法学: 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 学。 法学是公正善良的艺术---古罗马
法学的产生:一定法律现象材料的积累; 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西方: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斯多葛学派 古罗马五大法学家
中国:法家的依法治国 刑名之学 律学
法学的学科分类: 1、法理学 法律史 宪法学 行政法学 民法学 商法学 经济法学 刑法学 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公法 私法 经济法) 劳动法 环境法 2、公法 私法 社会法 3、理论法学 部门法学
卫生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 《献血法》《母婴保健
委会
法》
现有11部卫生法律
卫生行政法规
国务院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卫生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大 《黑龙江省工业劳动
及其常委会
生管理条例》
省、自治区、直辖市
省会所在地的市、 国务院批 准较大的市
卫生自治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人 《西藏自治区劳动安全
卫生单行条例

卫生条例》
public health law
Health care law
bioethics law
我国台湾地区: 医事法体系 医疗行为 医疗契约 医患关系 医疗事故 医疗诉讼 医疗责任
我国卫生法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 问题:理论的滞后
理论体系 方法论 边缘化问题
卫生与法
法的概念 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规定人们的权
《国际卫生条例》
我国卫生领域专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卫生法的原则
卫生法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 准则 1、卫生保护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公平原则 4、保障社会健康 5、患者自主
现代卫生法的历史
我国:国民政府时期 《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 纲》1928.12
革命根据地及陕甘宁边区: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时政府《卫生运动纲要》《陕甘宁边区 医师管理条例》
利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 规范。 表现形式 调整对象 创制主体 内容与形式 保障方式
法的特征:国家意志性 强制性 可诉性 规 范性 普遍性 程序性
软法概念的兴起
卫生法的概念 是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卫生法的特征 1、汇集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规
范 2、技术性规范 3、一定的国际性
法学方法论
分为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律操作方法 法学研究方法
价值研究方法: 应然的法 自由 正义 公平 秩 序 效率
自然法学 逻辑语义研究方法:实然的法
概念法学 分析法学
社会功能研究方法:社会现实中的法
社会法学 经济分析法学派
现实主义法学派
法律的生命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 于经验
历史研究方法
比较法研究方法
法律操作方法 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 法律思维
法律是如何适用的?
事实的剪裁: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法律解释:文义解释 历史解释 体系解释
目的解释 法律推理:分为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设证推理 类比推理 主要是三段论
法律思维的特点(法官律师等从业者) 1、概念性 2、规范性 3、逻辑性 4、合法性优先于客观性 5、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 6、社会正义性
建国后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1957,改革 开放后,先后制定颁布十部有关卫生的法律及 34个行政法规、部门规章200多个
国外:英国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最早 的现代卫生立法
国际:1851年第一个地区性的《国际卫生公 约》1905年《泛美卫生法规》 WHO《国际卫生 条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案例
甲乙系夫妻,婚后数年不育,拟在某医院施行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手术,有四枚受精卵 冷冻保存在该院,在择期植入母体之前,该夫 妇车祸身亡。该夫妇事前曾与医院达成书面协 议,冷冻胚胎由院方保存一年,逾期将被丢弃 。甲乙双方父母就冷冻胚胎的归属问题发生争 议,遂诉诸法院。审理过程中法院追加某医院 为第三人。医院诉称鉴于现行法律规定,原被 告无权继承冷冻胚胎。
卫生规章:部门、地 国务院部门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
方政府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行规定》
卫生标准 卫生技术规范 卫生操作规程
国家、地方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
《生活饮用水标准》
法律解释(立法、司 立法、司法、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
法、行政) 政机关
受理的复函》
国际卫生法
我国与外国缔结 或我国参加
卫生法学
各国的界定: 日本:医疗事务法
“综合的医务事务 法”
民法
公法
医疗事务法 社会法
刑法
英国: 医疗法(medical law): 民法 刑法 行政法 主要内容: 治疗的同意 医疗过失 医疗机密与病历 不育 堕胎 死亡 身体器官的所有权与移植 ————英国大学医疗法教材
美国:卫生法
Health law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卫生法的基本范畴
卫生法律关系(legal relationship in health law)
1、概念:卫生法在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权 利、义务关系。
2、特征:在卫生活动中形成 基于保护人的健康之目的 分为三种类型:民事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的要素
主体:自然人 法人及其他组织 客体:物 行为 智力成果 人格利益 内容:权利 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