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2500
mg/(m2・d),可评价35例,疾病控制率

为37%,至疾病进展时间为2.2个月,从接受 卡培他滨治疗开始计算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 主要副作用为手足综合征、贫血、腹泻、恶心 呕吐及中性粒细胞减少【9J。卡培他滨亦联合其 他药物被广泛使用,在不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 卡培他滨的用量为800—2500 mg/(m2・d)不 等。Xiong等对41例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草 酸铂(XELOX)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39例可 评价,疾病控制率为28.2%,无进展生存期为 9.9周,中位生存期为23周,主要副作用为乏 力,无严重血液学及神经方面毒副作用¨0|,也
癌症进展杂志2009年5月第7卷第3期
275
为止,VEGF抑制剂在一线治疗上的数据令人 失望,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的Ⅲ期临床试验 及索拉非尼的1项小型初步研究均未证实其一 线治疗疗效优于单药吉西他滨[31,32]。其他联合 方案及新药希望能在相对传统化疗副作用更小 方面显示优势。据治疗其他肿瘤的经验,吉西 他滨不是联合贝伐单抗的理想药物,FOLFOX、 5一Fu、卡培他滨、紫杉醇或伊立替康和VEGF 抑制剂联合使用可能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有关 试验正在设计或进行中。
1.2铂类药物
西紫杉醇‘圳及上述的G—FLIP方案[61在二线治 疗上均未显示生存优势,且副作用大。 卢比替康作为口服喜树碱类药物的疗效让 人失望。在1项开放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单药 卢比替康的有效率仅为7%,中位生存期为3个 月[25】。在1项Ⅲ期临床试验中,409例二线治 疗患者被分为口服卢比替康组及最佳选择组 (其中使用其他方案化疗的患者占89%,支持 治疗占11%),无进展生存期为58天傩.48天 (P=0.003),中位生存期为108天傩.94天 (P=0.626),口服卢比替康组副作用明显,其 中Ⅲ~Ⅳ度副作用主要为粒细胞减少(28%傩. 14%)、贫血(2l%掷.9%)、恶心(14%傩.

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

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晚期胰腺癌患者由于肿瘤已侵犯周围器官或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本文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背景胰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恶性肿瘤中的“隐形杀手”。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时往往已属晚期,因此,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二、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1. 化疗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1)吉西他滨(Gefitinib):吉西他滨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DNA合成和RNA转录,发挥抗癌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约为15%,中位生存期(mOS)约为6个月。

(2)5-氟尿嘧啶(5-FU):5-FU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导致肿瘤细胞DNA合成受阻。

5-FU联合亚叶酸钙(Leucovorin)和丝裂霉素(MMC)组成的FAM方案,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ORR约为20%,mOS约为8个月。

(3)奥沙利铂(Oxaliplatin):奥沙利铂是一种金属类抗肿瘤药物,通过破坏肿瘤细胞DNA结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奥沙利铂联合5-FU和亚叶酸钙组成的FOLFOX方案,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ORR约为20%,mOS约为8个月。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目前,免疫治疗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PD-1/PD-L1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能够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除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

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ORR约为20%,mOS约为8个月。

(2)CTLA-4抑制剂:CTLA-4抑制剂能够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晚期胰腺癌的内科治疗进展

晚期胰腺癌的内科治疗进展
重庆维普
-
7 18
中国 肿瘤临 床


200 8
年第 3 5 卷 第 1 2 期

晚 期 胰 腺 癌 的 内科 治 疗 进 展
摘要
近 年 来 胰 腺 癌发 病 率呈 逐


年 上 升 趋 势 旱 诊 率低 手 术 切 除 率 低 恶 性 程 度 高 预 后 极 差 发 病 人 数 与


9
个月和
12
个月生

化疗 胰 腺 癌 的化 疗 最 初 主 要 是 以

存率分 别 为 4 6 %
5

2 4 % 和 18 % GE M 5

5 ;

Fu
组 分别为 2 9 %
Fu
为主


2%

该研究显示
无 论 在 生 存还 是 临床

随机 对 照 研 究 的结 果 表 明 与安 慰 剂 或最 佳 支 持治

, , , ,
死 亡 人 数 的 比值接 近 1 目 的 在 于提 医
目 前放 化 疗联 合 姑
, ?
息性 手 术 的 综 合 治 疗 是 局 部 晚 期 及 转 移 性 胰 腺 癌 的 主 要 治 疗 手段 主 要

高生 活 质 量 延 长 生 命

吉西 他 滨 是

目前的标
准治 疗
以 ,
其 为 主 的 联 合 方 案 的 疗 效 亦 有 越 来越 多 的 循 证
n
c a n c e r
ha
s
be
e n
c re a s
in g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胰腺癌是一种非常恶性的肿瘤,晚期胰腺癌的患者常常因为晚期诊断和有限的治疗选择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gemcitabine)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但其疗效并不理想。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一代的纳米制剂吉西他滨,通过将吉西他滨包裹在蛋白质聚合物(Albumin)颗粒中,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改善了吉西他滨的疗效。

安罗替尼还具有靶向尤金(ERBB2)受体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861名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化疗治疗,其中一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另一组接受吉西他滨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相对于吉西他滨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有显著延长。

安罗替尼的使用也被证明是安全和耐受的。

该研究发现,与吉西他滨相比,安罗替尼组的不良反应更少,并且轻微不良反应一般可通过对症处理得到有效控制。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和感染等,但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可逆的。

尽管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安罗替尼的经济成本较高,对患者的经济负担较大。

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疗效需要进一步验证,并且还需要对药物的长期效果进行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摘要】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疗效。

通过药理作用、研究方法、临床数据分析、生存率比较以及不良反应观察的内容,我们对安罗替尼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论部分进一步展望了安罗替尼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关键词】安罗替尼、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药理作用、研究方法、临床数据分析、生存率比较、不良反应观察、临床前景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晚期胰腺癌是一种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通常在发现时已经进展到晚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晚期胰腺癌的生存率相对较低,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如何有效治疗晚期胰腺癌迫在眉睫。

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及临床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

通过对安罗替尼的药理作用、研究方法、临床数据分析、生存率比较和不良反应观察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将全面评估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此时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安罗替尼是一种针对减少细胞增殖和抑制新血管生成的多靶点口服抗肿瘤药物,其在其他肿瘤类型中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医药专论世界临床药物WORLD CLINICAL DRUGS V o l.41N O.ll•综述•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沈斐斐,李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80)摘要: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致。

手术治疗是 胰腺癌惟-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即使T-术干预也极易复发,且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无典型症状,约80%的患者在初 次诊断时就已处于晚期。

提高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很大程度h依赖于全身系统性治疗。

本文就胰腺癌目前药 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胰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188(2020)11-0850-05DOI:10.13683/j.wph.2020.11.003Advances in med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SHEN Fei-fei, LI Qi*{Department o f O ncology,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 f M edicine, Shanghai 200080, China)Abstract: 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malignant solid tumor and has poor prognosis.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 are almost the same. 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only way to cure pancreatic cancer. But the relapse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 was high even after the surgery. In addition, 80% of patients lost the cha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when they were first diagnosed. Systemic treatmen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med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Key words: pancreatic cancer; chem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亦是目前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常在晚期被发现,且难以治愈。

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已被用于胰腺癌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

本研究共纳入了100名晚期胰腺癌患者,年龄范围为45-70岁,男女比例为1:1。

这些患者的胰腺癌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并且接受安罗替尼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每天口服一定剂量的安罗替尼。

观察期为6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和影像学检查,我们评估了安罗替尼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在治疗前,75%的患者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仅有25%的患者报告疼痛症状较之前有所改善。

我们还观察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例如食欲、体力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提高。

我们进行了肿瘤的影像学评估。

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肿瘤在影像学上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大。

治疗后的第6个月,有56%的患者的肿瘤缩小了,其中有13%的患者的肿瘤缩小率超过50%。

有部分患者的肿瘤在治疗后出现了增大的趋势,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性。

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生存状况。

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

治疗后的第6个月,平均生存期延长至14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研究的观察期仅为6个月,我们无法获得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所以对于安罗替尼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延长平均生存期。

安罗替尼也存在耐药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近年来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中备受关注。

晚期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而导致晚期诊断。

目前,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已经在多种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对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安罗替尼的药理学特点安罗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安罗替尼主要通过抑制VEGFR、PDGFR和c-Kit等靶点的活性,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生长。

安罗替尼还可以降低肿瘤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对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安罗替尼在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1. 安罗替尼单药治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在一项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治疗组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出现肿瘤缩小和症状缓解的情况,且总体耐受性良好。

安罗替尼的疗效评估表明,安罗替尼单药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除了单药治疗外,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安罗替尼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灶内的浓度,从而提高化疗的疗效。

安罗替尼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目前,大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nningham D,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 5513-5518.
18RCTs n=4282
Xie DR, JJCO, 2010;40(5):432-441
Nab-paclitaxel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I/II期研究: nab-paclitaxel联合吉西他滨显示出临床获益
ONCOLOGY REPORTS 2010; 23: 1183-1192.
23RCTs n=5886
Banu E, et al. Drugs Agling, 2007; 24(10):865-879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meta分析
结合三项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提示:
– 总人群(935例患者)中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的疗效具有优势
晚期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肿瘤中心 肿瘤内科 马冬
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美国发病率居8~9位;死亡率4~5位;每年新增3.2万例; 在我国发病率居8~9位;死亡率5~6位;每年新增约5~6万例; 较20年前增加了近5倍。
胰腺癌早期诊断难、预后差
诊断时原发灶局限、可手术 局部晚期 远处转移
90
吉西他滨(n = 63)
5-FU (n = 63) 80
70
中位总生存(mOS)
60
吉西他滨: 5.65 months
50
5-FU: 4.41 months
40
1年生存率(1YRS)
30 20
吉西他滨: 5-FU:
18% 2%
Log-rank test P = .0009
1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AIO研究设计
• 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
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胰腺癌 • 既往未用化疗或放疗
R
• KPS≥60%
• 分层因素
中心
分期(局部晚期 vs 转移)
组A:卡培他滨+厄洛替尼 卡培他滨 2000 mg/m2/d, d1-
14 q3w 厄洛替尼 150 mg/d
PD 健择®
组B:健择®+厄洛替尼 健择®1000 mg/m2 (30´) q.w, 7/8w, 之后d1, 8, 15, q4w; 厄 洛替尼 150 mg/d
生存时间(月)
Burris HA, et al. J Clin Oncol. 1997;15:2403-2413.
10 9 8 7 6 5 4 3 2 1
m0OS
Gemcitabine
1997-2010.04 III期 RCT
吉西他滨联合化疗的研究
( p=0.08)
5.3 vs 3.8 ( p=0.0046~10个月 3~6个月
Media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Staley’s Ckassification,1996)
吉西他滨单药
% 患者生存
临床获益率(CBR):
100
23.8% vs 4.8% (P = 0.002)
吉西他滨联合靶向治疗 — 吉西他滨+厄罗替尼
100
% %
OS
100
80
80
60
60
40
6.37 m
40 HR: 0.81
20
95% CI: 0.67-0.98
P = .03
20
5.95 m
23%
0 0
17%
0
0
6
12

HR: 0.77 95% CI: 0.64-0.92 P = .004
PFS
3.75 m 3.55 m
PD 卡培他滨
首要终点:TTF2 ( 至二线治疗的治疗失败时间 ) 次要终点:ORR,TTF1,毒性,OS,QOL
S. H. Boeck, et al. ASCO 2010 Abstract # LBA4011
AIO研究结果 CAP = GEM
TTF1 2.4m vs 3.4m
TTF2 4.4m vs 4.2m
mPFS 6.3 mo (95% C.I. 4.4-10.4 mo) mOS 11.2 mo (95% C.I. 8.1-15.1 mo), 有效者 13.5 mo 1y, 1.5y, 2y, 2.5y 生存率 43%, 29%, 20%, 11% 3-4级 血液毒性14%
Fine RL,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8,61(1):167-75.
– CR 2%; PR 24%; SD 41% – 中位OS: 9 m – SPARC表达与缓解率提高相关:
29% SPARC 阳性, RR 75%; mPFS: 6.2m 71% SPARC 阴性, RR 26%; mPFS: 4.8m (p=0.03) 没有对照组(N=49),尚不具备完全说服力
• 可能存在患者的选择、其他偏倚
Von Hoff DD,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 Suppl): Abstract 4525.
GTX方案的回顾性研究
N=35 转移性胰腺癌 (94% 肝, 6% 肺);66%未治,34%治疗失败
RR 29% ,SD 31%
转移灶 CR 9% , PR 31% ( 总有效率 40% ) 原发灶 CR 13% ,PR19% ( 总有效率 32% )
5
10
15

18
24
Moore MJ,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1960-1966.
吉西他滨联合治疗 — 联合靶向药物
研究 SWOG S02051
CALGB 803032
AVITA3
方案 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西妥昔单抗 p 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贝伐单抗 p 吉西他滨+厄罗替尼 吉西他滨+厄罗替尼+贝伐单抗 p
OS 5.9 6.3 0.19 5.9 5.8 0.95 6.0 7.1 0.209
PFS 3.0 3.4 0.18 2.9 3.8 0.075 3.6 4.3 0.002
1. Philip PA,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3605-3610. 2. Kindler HL,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3617-3622. 3. Vervenne W et al; J Clin Oncol 2009,27(13):2231-2237.
OS 6.9m vs 6.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