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模板工培训教材(初级)

模板工培训教材(初级)

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模板工(初级)1模板工(初级)目录第一章模板的基础知识1.1模板 (1)1.2模板系统的组成 (1)1.3模板的分类 (2)1.4施工对模板的要求 (5)1.5模板工程常用技术术语 (6)第二章胶合板模板2.1胶合板模板概述 (8)2.2胶合板模板的要求及配制 (8)2.3现浇结构胶合板模板的施工 (10)2.4胶合板模板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 (18)2.5胶合板模板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修补 (18)第三章钢模板及组合钢模板3.1钢模板及组合钢模板概述 (20)3.2胶合板模板与钢模板的区别和使用场合 (20)3.3钢模板及组合钢模板的种类及特点 (21)3.4组合钢模板的安装 (22)3.5组合钢模板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 (28)3.6组合钢模板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修补 (28)第四章模板拆除4.1模板系统拆除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30)4.3木模板的拆除 (31)4.4钢模板的拆除 (31)4.5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 (32)第五章中文入门5.1常用中文词汇 (39)5.2施工常用语言 (59)1模板工(初级)第一章模板的基础知识1.1 模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因此,在建筑施工领域里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在人力、物资消耗和对工的影响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部分组成。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的重要工具。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所用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总造价的三分之一,总用工量的二分之一。

因此,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浇混凝土结构所用模板技术已迅速向多体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模板除采用散支散拆外,已逐步发展为形成组合式、工具化、永久式三大系列工业化模板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较早均采用木模板,自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钢代木”的技术政策以来,采用钢材和其他面板材料作模板得到了较大程度发展;随着现今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清水混凝土”、“以塑代木”、“以塑代钢”已经成为节能环保施工发展的新趋势。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大横杆连接,立杆不落地,没有作用到基础上,严重降低了立杆 的承载力;施工现场编制的方案中规定架构设计步距1.5m,现场 实际残留的架体步距为1.4~1.7m不等;现场量测到的扣件拧紧力 矩为10~40N.m,大多不到20N.m,降低了节点的承载能力)。
2、脚手架材质存在缺陷(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为φ48× 3.5mm,现场测量到的钢管壁厚为2.7~3.5mm不等,其中壁厚为 3.0mm的较多,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范》第3.1.2条规定;扣件螺母厚度大多数在11mm~13mm之间, 有的仅9mm,小于标准14±0.5mm的要求;从现场已经破坏的
2、xxx建设公司4#地工程项目部项目总工程师对事故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案例一
发生负有重要责任,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建议移交公安机关处 理。
3、xxx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驻4#地工程项目部土建监 理员未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涉嫌重大责任 事故罪,建议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4、xxx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总监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 责任,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建议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同时,建 议建设部吊销其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典型缺陷
自由端过长产生变形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典型缺陷
缺少扫地杆及剪刀撑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七、案例分析
第13讲模板施工技术培训
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5年9月5日22时10分左右,由某建设公司施工的某工程 4#地项目,在进行高大厅堂顶盖模板支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 场浇注施工时,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21人 受伤的较大安全事故。 事发时正处于混凝土 浇筑过程中,已浇筑 的混凝土总量约为 198.6m3。

模板工程(施工员培训资料)

模板工程(施工员培训资料)

长度:1500、1200、900、750、600、450(mm)

表示:
P30 15

长度:1500mm
宽度:300mm
类型:平模

24.10.2020
h
7

第二节 模板工程




钢模板类型图

(a)平面模板;(b)阳角模板;(c)阴角模板;(d)连接角模
24.10.2020
h
8

第二节 模板工程

以及混凝土工
程关系相当密
切,以至于难
以分开独立
施 • 系统构成及施 工特点简介

24.10.2020
滑模组成 1-支撑杆;2-提升架;3-液压千斤顶;4-围圈;5-围圈支托; 6-模板;7-内操作平台;8-平台桁架;9-栏杆;10-外挑三脚架
;11-外吊脚手;12-内吊脚手;13-混凝土墙体
h
16
操作平台系统

• 作用:供运输和堆放材料、机具、设备及施工人员操作之用。 • 构成:一般用钢桁架或梁及铺板组成。。



操作平台结构示意

1-千斤顶;2-支撑杆;3-提升架4-平台铺板;5-桁架;6-模板;7、8-吊 24.10.2020 脚手架;9-支托;10-三角挑架h ;11-上围圈;12-下围圈;13-栏杆 22

第二节 模板工程
滑模系统的组成

模板
模板系统 围圈
成型混凝土


提升架

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系统 辅助平台
施工操作场所

内外吊脚手架

模板施工岗前培训讲义

模板施工岗前培训讲义

模型施工岗前培训讲义一、过程操作1工艺流程1.1立模立端模(梁体骨架钢筋绑扎完毕和预留芯管已安装,检验合格后)→侧模→端模校正→侧模校正→桥面挡碴墙、端边墙、预埋角钢、伸缩缝模板等→穿抽拔管芯棒.1.2模板拆除预埋件→端模→外侧模板→内侧模板2钢模型的加工制造A、钢模型由侧模和底模两大部分组成,侧模每扇8m单扇制造,整体拼装使用。

底模每节设计为4m制作成整体台座.B、钢模板在设计加工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结构尺寸的正确,且能经多次反复使用不致产生影响梁体结构性能的变形。

C、加工钢模板所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需用其它料代用,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D、考虑到梁体在预加应力后,混凝土产生的压缩和梁体上拱,在侧模底部和底模设计制造时,根据以往同跨度桥梁的预制经验和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了预留压缩量和反拱:32m梁预留反拱值为45mm,预留弹性压缩值为45mm;24m梁预留反拱值为25mm,预留弹性压缩值为25mm;20m梁预留反拱值为20mm,预留弹性压缩值为20mm;新制钢模型验收质量标准3模型的安装3。

1准备工作(1)模型安装前,应检查模型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并清除模板上的灰碴和端模管道孔内的杂物;检查震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合格。

(2)检查端模上预埋锚垫板是否安装齐全、牢固、准确,预埋角钢及伸缩缝位置、数量是否正确,检查桥梁支座板位置是否正确,有无位移、偏斜现象。

(3)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应涂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专用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废柴油混和物作脱模剂。

涂刷脱模剂时应注意油量少而均匀,做到不漏涂而板面又不积聚.(4)检查吊装模型所需用的吊具、穿销、钢丝绳是否安全、齐备;检查模型安装时所需的各类联接件、紧固件是否齐全。

3.2底模安装新制底模在制梁台座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进行安装,按照预留反拱抄平,先点焊使之与台座预埋的工字钢临时固定,安装检查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再进行全面焊接。

模板施工工艺培训讲义

模板施工工艺培训讲义

箱梁模板施工工艺培训讲义目录1、模板安装前检查 (1)2、模板的安装 (1)3、模板拆除 (5)模板施工工艺培训讲义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图1、模板安装前检查(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和精确的结构尺寸。

(2)模板要板面平整,其局部不平整度应小于2mm/m,接头采用橡胶条密封,用沉头螺栓固定在接头处,确保模板不漏浆。

(3)模板预留孔位置及尺寸准确,其偏差不大于±0.2mm。

(4)模板安装以前应仔细均匀地涂刷脱模剂,不得漏刷。

(5)检查预埋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控制结构尺寸,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表所示:表1-1 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1)模板安装a、底模安装采用分片制作,拼装成整体。

采用螺丝连接,用水准仪按要求调整反拱,符合要求后与台座焊接加固,放出底模中心线,保证侧模安装的准确性,在两端按要求留出压缩量。

b、侧模安装:侧模与制梁台座的基础内侧一端铰接,外侧一端为可调千斤顶或螺杆连接。

模型检查合格后,侧模就可以安装了,通过调整千斤顶(或可调螺杆)使侧模绕台座上的铰轴转动,当模型的高度与梁体的设计高度符合后,模型的倾斜角度也与梁体侧面的设计倾角相吻合,两侧的模板与底模密贴后,再用底拉螺栓将侧模与底模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模型的外侧根据需要增设相应的支撑杆件,保证模型的整体刚度。

c、内模的安装:内模涂刷脱模剂后用卷扬机将内模整体拖入钢筋笼内,使轨道梁支腿落到支墩上。

将螺杆穿入支墩预留孔中,使轨导梁支腿、支墩、底模联接稳定。

然后调节液压系统,伸展液压油缸和可调丝杠支撑使内模伸展就位,以确保各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安装通风孔成孔器、泄水管及固定装置、预留孔成孔器、固定管卡的预埋螺母等预埋件。

为保证腹板厚度,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内模左右移动,将内模与外模(在通风孔处)及端模用螺栓联结,内模的支撑通过底模上泄水孔里放置支墩的形式实现,同时该支墩兼做底模与内模的拉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培训讲义图文并茂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培训讲义图文并茂

2、后浇带两侧分开浇筑时
(1)后浇带一侧立杆与满堂架相连,同时加 一排斜立杆顶住顶托上的3.6m长方钢;等后 浇带另一侧架体搭设时,把所有的杆件补齐 (包括扫地杆、水平杆、竖向剪刀撑、水平 剪刀撑等),形成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2)木工铺模板时先把模板1按下图所示铺好, 待另一侧满堂架搭好后再铺好模板2。
楼层。 限制使用手工锯及手提电锯配模 边模、100高以上的吊模立面统一高出混凝土成
型面50mm;100高以下的吊模、所有挑板侧模 及梯步吊模上口与混凝土面平齐,做到整齐划 一。
梁配模示意图
2、梁板模板安装流程梁底方
模板端头与 墨线重合
梁底模
1、梁底模找正
线坠 楼层墨线
用铁钉钉成密缝
梁底板压封头 模板
L=构件尺寸+1模板厚度 L=构件尺寸+2模板厚度
L=构件尺寸
柱墙模板配模原则:长边包短边,模板尽量采用横配,尺寸必须 准确。
柱墙模板配模高度:
大模板通高配制,散拼模板配至梁底。 1、平层内墙模板:
层高-(板厚+板底模厚+梁侧模高)-10mm
2、外墙核心筒、楼梯间内筒大模板:
层高+150mm(下包100mm,上露50mm)
加固体系:框架柱采用钢管夹具;剪力墙 (短支剪力墙)采用钢管、高强对拉螺杆; 梁高小于等于600的采用步步紧加固,梁高 大于600的采用穿心对拉螺杆加固。边梁采 用特制螺杆加固。有防水要求的挡墙、地面 以下部分墙体采用一次性带止水片的对拉螺 杆;人防部分墙体采用一次性螺杆加固。
模板体系:柱、墙、梁、板模板均采用 915*1830*15mm胶合板。模板背楞均采 用50*100木方。除核心筒、梯间内模、 外墙边柱外模采用定型木模外,其余构件 模板均采用散拼散拆方式。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培训讲义PPT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培训讲义PPT
按照形状分为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两种; • 按受力条件分为承重和非承重模板(即承 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混凝土的侧压力); • 按照材料分为木模板、钢模板、钢木组 合模板、重力式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 镶面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
l按照结构和使用特点分为拆移式、固定式两种
按其特种功能有滑动模板、真空吸盘或真空软盘 模板、保温模板、钢模台车等。
乌蒙庄园 邓成卫
2020/6/11
一、模板工程的定义 二、 模板工程的分类 三、模板工程的作用 四、模板工程的设计原则 五、模板工程的制作安装与拆除
一、模板工程的定义:
模板工程是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 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 在制作、组装、运用及拆除在混凝 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 设施的工作。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 设施称为模板,其构造包括面板体 系和支撑体系.
三、模板的作用:
模板虽然是辅助性结构,但在混凝土施工中至关 重要。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的造价,占钢筋 混凝土结构物造价的15~30%, 制作与安装模板 的劳动力用量约占混凝土工程总用量的28~45%.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培训ppt课件(42张)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培训ppt课件(42张)
⑵ 柱箍的设置:为防止砼浇筑时模板 发生鼓胀变形,柱箍应根据柱模断面大小经 计算确定,下部的间距应小些,往上可逐渐 增大间距,但一般不超过1.0m。柱截面尺寸
较大时,应考虑在柱模内设置对拉螺栓。
4.1 模板工程
柱子木模板
4.1 模板工程
花辨形墩柱模板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场
矩形柱模板支设现场
4.1 模板工程
⑶柱模板须在底部留 设 清 理 孔 , 沿 高 度 每 2m 开有砼浇筑孔和振捣孔。
T形梁支模
⑶ 梁侧模下方应设置夹木,将梁侧模 与底模板夹紧,并钉牢在顶撑上。梁侧 模上口设置托木,托木的固定可上拉(上 口对拉)或下撑(撑于顶撑上),梁高度 ≥700mm 时 , 应 在 梁 中 部 另 加 斜 撑 或 对 拉螺栓固定。
4.1 模板工程
有斜撑的梁模板
梁底模板及支架
预应力大梁的钢管排架支模
密肋楼板浇筑砼前
4.1 模板工程
4.1.2 模板的构造
1 基础模板 基础的特点是高度小而体积较大。
1) 柱下单独基础模板
模板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垫 层标高,弹出基础的中心线和边 线,将模板中心线对准基础中心 线,然后校正模板上口标高,符 合要求后要用轿杠木搁置在下台 阶模板上,斜撑及平撑的一端撑 在上台阶模板的背方上,另一端 撑在下台阶模板背方顶上。
求稳定性好,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产生超过规范允许的变形。
⑴ 梁模板应在复核梁底标高、校正 轴线位置无误后进行。
⑵梁底板下用顶撑(琵琶撑)支设,顶 撑间距视梁的断面大小而定,一般0.8~ 1.2m,顶撑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 ,使之互相拉撑成为一整体,当梁底距 地面高度大于6m时,应搭设排架或满堂 红脚手架支撑;为确保顶撑支设的坚实 ,应在夯实的地面上设置垫板和楔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工培训讲义
一、概述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具有多次反复使用不变形的性能。

为了提高制梁速度、减小劳动强度及提高机械化程度,采用整体钢模制梁工艺。

整体钢模板由底模、外模、端模、内模及液压系统等组成。

外侧模、端模、底模的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内模的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模板的面板变形不应大于1.5mm。

二、模板构造
1、外模系统、
2、内模系统、
3、底模系统
4、端模
三、模板安装
1、底模安装
(1)预施应力时梁体的弹性压缩及砼的徐变,收缩影响,使梁长缩短,制造底模时的跨度应较设计尺寸加长,其加长的长度可先按设计压缩量(14mm)考虑,待梁体张拉完成后根据统计数据进行修改。

底模安装时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反拱(17mm),反拱值由设在底模与制梁台座预埋件之间的钢垫进行调节,以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由于钢模分段制造,可按二次曲线近似折线布置。

(2)底模清理:清除底模面板上杂物,对活动底模的接缝处清除浮渣,在接缝处设橡胶条并使之密贴;
(3)检查底模的反拱及平整度等,尤其是四个支座处误差须在允许范围内;
(4)均匀涂模板漆。

(5)底模安装完毕后,各部尺寸的施工误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底模横梁的挠度不得超过3 mm;
②预留反拱应平整匀顺,允许误差不大于±2mm;
③水平面高差
a) 端截面(支座位置截面)任两点高差不大于1mm;
b) 其余断面内任两点高差不大于4mm;
c) 沿梁长任意两点高差不大于8mm(反拱度在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