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注意事项
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1 透析中一个重要的事故就是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严重的致命并 发症。 2 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 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 3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 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4.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 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 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 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若病人垂头仰卧位,空气进 入下肢静脉系统引起局部紫绀及循环不良。 5.病人常表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 止死亡。 6.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内,立即夹注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 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中吸收。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头低下肢抬高 位; 7.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立即通知医生; 8.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 机械通气; 9.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 10.进入体内空气量多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 11 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 12.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空气栓塞应急流程示意图:
1.肌肉痉挛:透析中或透析后数小时内发生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抽筋),疼痛剧烈,一般 多出现在下肢,腹部、前胸也可发生。常规透析的病人肌肉强直多在透析的后半部分时间出 现,可同时或随后伴有血压下降。主要原因是脱水速度过快或过多造成血管内循环血量减少, 导致肌肉内脱水所致。另外当脱水过多或过快时,为了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四 肢的血管出现代偿性收缩而导致肢体缺血也是肌肉痉挛的原因。刚开始进行血液透析的新病 人在诱导透析阶段也容易发生肌肉痉挛,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迅速被透析清 除,血浆的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水分向间质、细胞内转移,使血管内循环的血量不足,同 时水分转移到细胞、间质使其发生水肿压迫血管,流人肌肉的血液进一步减少。另外尿毒症 的神经损害、左旋肉毒碱不足、癫痫发作、血液的电解质异常、颅内病变也可引起肌肉强直 性收缩,应予注意由医生分析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缺钙并不是透析中抽筋的常见原因。 2.低血压: 常规血液透析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主要原因是脱水过多或速度过快引起的血容量下 降,部分患者同时有血管顺应性差。透析脱水首先是除去血管内的水,血管外组织和间隙的 水不断进入补,充血管内的水分使血压稳定。发生低血压后心、脑等重奏脏器供血严重不足, 应尽量避免,发生后要迅速纠正。预防透析脱水过多过快可避免大多数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对心血管功能代偿不足、血管顺应性差的病人、经常性低血压的患者,选择对血浆渗透压影 响较小的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更为合适。 3。高血压: 多出现在透析的中、晚期,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透析引起的血中肾素活性增 高、小分子尿毒症物质清除所致失衡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此种高血压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 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一般不能自行缓解,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多在透析结束后才能缓 解。当血压难以控制、症状严重时可静脉用硝普钠,治疗无显效时应停止透析。 4。失衡综合症: 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使尿毒症病人血液中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被很快清除,血浆中的渗透压 降低,而此时血管外组织、细胞内的尿素氮等尚未清除,渗透压高于血浆,水分从血浆向组 织、细胞内转移所引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脑水肿、颅内压上升引起头痛、恶心呕吐、 血压上升、意识障碍、痉挛等。渗透压的变化可使一些病人的眼压升高,表现为眼球胀痛、 眼眶及前额部头痛。还有的患者出现腹痛。水分向血管外转移还可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无力等,一般在透析停止后一天内消失。 5.心包炎和心包积液: 透析过程中出现心包炎和心包积液,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稍有活动即咳嗽气 喘,转动不能,食不进,夜不寐,甚则呕吐不止, 6.贫血: 长期血透病人,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 全身酸痛,步履艰难,面色晦黯,口唇苍白。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新乐市医院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一﹚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1 、透析中一个重要的事故就是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严重的致命并发症。

2 、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

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

3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

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 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4、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

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

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

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

若病人垂头仰卧位,空气进入下肢静脉系统引起局部紫绀及循环不良。

5、病人常表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6、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内,立即夹注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中吸收。

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头低下肢抬高位;7、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

立即通知医生;8.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

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9、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10、进入体内空气量多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11、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12、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二)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1.处理原则上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凝血块;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内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5.洗必汰湿纱布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8.血透结束后血肿局部涂上喜疗妥,加速血肿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新患者(内瘘)宣教内容

新患者(内瘘)宣教内容

新患者(动静脉内瘘)健康宣教——血液净化中心1. 在进行透析治疗之前应清洗有动静脉内瘘的肢体,如涂抹药膏,防止感染。

2. 穿刺前以舒服的体位躺好,避免治疗过程中过于疲乏,频繁变换体位,导致穿刺针穿破血管引起皮下出血等。

3. 前3—5次治疗结束后,人工压迫穿刺点15~20分钟左右止血,并用胶带固定。

在候诊室观察20—30分钟,首先松解静脉压迫点确认无出血方可松解內瘘处压迫点。

如有出血应立即压迫出血点并寻求帮助。

确认无出血并且无皮下出血时方可离开。

如出现皮下血肿根据指导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进行热敷。

4. 穿刺部位注意清洁、穿刺后24小时勿浸水,勿进行內瘘锻炼。

5. 每日监测内瘘有无震颤。

需自我判断动静脉内瘘,每日晨起、睡前用对侧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触摸内瘘吻合口处静脉有无震颤,也可用对侧耳听血管杂音,如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即可通知医生。

6. 衣袖口须宽松,勿压迫瘘口。

7、合理膳食,进食含优质蛋白及低钾低磷的饮食。

诱导期透析患者蛋白质的摄取量0.5~1.0kg/d逐渐增加到1.2~1.5kg/d。

如高血压、水肿或血钠较高者,限制钠盐摄入、维持水平衡;少尿或无尿的患者以及血清钾升高的患者控制钾的摄入。

8、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暂时清除体内滞留的毒素及水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缓解因毒素蓄积而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他代替了肾脏的部分功能,是一种治疗手段。

9、透析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是体外循环治疗,因此仍然存在着血液丢失的可能。

例如,回血时少量残留于管道内的不能全部回入体内;当病情需要做无肝素治疗或血流量不佳时,有体外凝血的可能。

10、为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进出治疗间时必须换鞋,患者家属不得私自进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需求可告诉责任护士,给予解决。

11、积极配合治疗,在透析过程中配合完成整个透析处方。

如有特殊原因需临时改变治疗时间,应提早通知科室工作人员并得到认可。

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
1、处理原则上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凝血块。

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

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内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

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

5.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

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

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

血液透析紧急风险预案

血液透析紧急风险预案

血液透析紧急风险预案第一篇:血液透析紧急风险预案太和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血液透析紧急风险预案2013年1月修订目录1.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应急预案2.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应急预案3.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应急预案4.透析机出现空气报警应急预案5.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6.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应急预案7.透析管路破裂应急预案8.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应急预案9.透析中发生休克应急预案10.水质异常应急预案11.透析时水源中断应急预案12.透析时电源中断应急预案13.血液净化室火灾应急预案14.血液净化室地震应急预案 15.血液净化室医疗纠纷应急预案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粗大的穿刺针在同一位置上反复穿刺(扭扣式穿刺)使血管壁损害伤,弹性减低,针孔愈合欠佳造成渗血。

二、渗血表现血液自针眼周围渗出,渗出的速度与血流速度及使用的肝素量成正比,如果发现不及时,可造成大面积出血。

三、应急预案1、在渗血处用纱布卷压迫。

2、用冰块发展史部冷敷。

3、在渗血处撒上云南白药或凝血酶。

4、局部覆盖创口贴。

5、用4-5根无菌纱布环绕针孔,以螺旋式拧紧。

四、预防措施1、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定点(扭扣式)穿刺。

2、穿刺成功后,将针头两侧皮肤向内拉紧,用创可贴覆盖。

3、根抿患者情况肝素剂量个体化或改为小分子肝素。

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患者血管纤细、梗化、末梢循环较差、操作者技术欠佳等造成透析过程中静脉淤血、肿胀。

二、血肿表现透析进行中随着血流的加快,患者静脉出现肿胀、淤血、疼痛等表现。

三、应急预案1、当透析过程中静脉突然肿胀疼痛时,立即停止血泵,将动、静脉针上的卡子夹闭,同时将动静脉管路用止血钳分别夹住并分离穿刺针,用无菌的连接器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后打开止血钳,开血泵流速降至100ml/min.关闭超滤(UF),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空气监测夹中拉出,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可有效的防止血液凝固.2、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发展局部无肿胀证实静脉血管通畅,关闭血泵连接动、静脉管路,恢复透析状态。

内瘘穿刺血肿的处理教学文案

内瘘穿刺血肿的处理教学文案
3 妥善固定
4 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
透析结束拔针后,用无菌纱布做成3 cm×5 cm的圆柱状纱布滚条,采用双点压迫止血法,即皮肤进针点和动脉进针点加强压迫止血。拔针时勿调整穿刺针的方向,且拔针时动作要迅速,要将穿刺针完全拔出后再立即压迫血管穿刺点,以免划伤血管内膜,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使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压迫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压迫15~ 20分钟后缓慢放松,对于凝血机制不良的患者要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并瞩患者抬高手臂,以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压迫力度以止血效果好且内瘘穿刺点两侧能触及震颤为宜。
6 针对使用新瘘透析患者的护理 在最初几次透析结束拔针后,应在护士的指导和观防
8 加强健康宣教 护士应告知患者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良好正确的日常护理是提高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动脉穿刺术后的自我观察与护理要点,注意事项,血肿的症状和体征(如穿刺部位异样感、胀感、疼痛加剧或热感增加等),以口头讲解、现场演示、发放宣传资料,壁报宣传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并对记忆力差、阅读困难、依从性差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宜教。让每位使用内瘘的患者掌握在穿刺时和透析过程中的配合要点,避免过度活动和不正确的止血方法。让患者掌握发生血肿的紧急处理措施,避免因血肿导致的内瘘闭塞等并发症。
预防
5 加强动脉穿刺术后观察护理 透析结束后24 h内要做好穿刺部位的动态观察,观察包扎敷料有无渗血,局部有无肿胀、疼痛、局部硬结等皮下血肿情况。住院病人做好床头交接班,建立“透析病人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一般30min松解绷带1次,2 h~4 h后如无出血再完全松解。门诊病人下机观察半小时后确定无误方可离去,保持电话随访,发现出血及时处理。穿刺侧肢体在48 h内不宜屈曲、用力、测血压、扎止血带、静脉输注。
预防

动静脉内瘘出血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出血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血管通路,但穿刺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救治效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并处理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的出血,防止病情恶化。

2.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加强医院内部协调,确保各部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

2.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现场救治、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发现出血:(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一旦发现出血,立即通知应急小组。

(2)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局部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2. 现场救治:(1)应急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2)根据出血程度,采取以下措施:a. 若出血量较小,可先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同时通知上级医生。

b. 若出血量较大,需立即进行止血带止血,并通知上级医生进行紧急手术。

3. 物资保障:(1)应急小组负责准备必要的急救物资,如纱布、止血带、注射器等。

(2)确保急救物资充足,以便及时使用。

4. 信息报送:(1)应急小组负责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及患者家属通报病情。

(2)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救治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5. 预防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穿刺技术,降低出血风险。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穿刺部位清洁、无菌。

(3)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出血的认识,及时发现并报告。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出血、现场救治、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修订。

2. 修订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应急预案措施、应急预案演练等。

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动静脉内瘘出血的应急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例内瘘穿刺发生皮下巨大血肿患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1例内瘘穿刺发生皮下巨大血肿患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1例内瘘穿刺发生皮下巨大血肿患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动静内瘘是指通过手术将动静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路,是尿毒血液透析症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被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保护内瘘成为护士的重要职责。

内瘘使用初期如按压不当会造成皮下血肿,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造成下次穿刺困难或血流不足,严重血肿可导致血管硬化,周围组织纤维化及血栓形成等,造成内瘘闭塞。

通过对我院透析中心1例血液透析内瘘穿刺后皮下出血致内瘘闭塞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使内瘘的使用更安全,更合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皮下出血1、病例简介患者男,53岁,于2015年06月09日因"肾功异常1+年,心累伴下肢水肿1+天。

”入院,行透析治疗。

2015年06月12日患者于血透内瘘穿刺时左臂疼痛,静脉压力大,遂改用患者右侧颈内静脉导管透析。

透析后患者出现左前臂皮肤稍呈青紫、明显硬、肿,触痛明显,左前臂动静脉内瘘震颤可扪及,杂音较前稍减弱。

予以鱼精蛋白注射液20mg静脉缓慢推注,皮下注射血凝酶1ku,静滴卡络磺钠注射液80mg止血,并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5g静滴预防感染,局部压迫止血,冰袋冷敷。

患者左上臂肿胀及疼痛未能缓解。

左上臂血管彩超提示左上臂弱回声团:假性动脉瘤?左侧肱动脉出血?立即在左臂丛麻醉下行血肿清除术,取左肘正中"S"型切口,术中见左肘正中静脉可见一约1mm大小破裂出血口,并见左肘正中静脉壁薄,脆性大,出血口周围及肌间隙可见血肿形成,术中予以7.0血管缝线缝合修补破裂口并清楚周围血肿,术中探查左肱动脉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操作顺利,术中出血及血肿共100ml。

术后患者自诉伤口疼痛不明显,左上臂内侧可见皮肤青紫,左上肢肿胀较前消退,张力不高,造瘘口无明显震颤及杂音,伤口敷料清洁固定,肢端温暖,手指活动可。

2原因分析1.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

2.穿刺后压迫位置不准确,只压到表皮穿刺点,血管穿刺点压迫不准确,导致渗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应急预案
发生原因: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未成熟静脉壁薄,穿刺失误,压迫不当或时间短,反复穿刺同一针眼等都会造成患者动静脉内瘘出血或者皮下血肿。

处理原则:1、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凝血块;
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
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内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
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
5、硫酸镁湿纱布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
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
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
8、血透结束后,患者应在24小时内进行冷敷,加速血肿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预防措施: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进行评估,选择好的动静脉进行穿刺。

皮下水肿多发生与拔针后压迫止血的位置不精准。

透析结束拔针时动作要快,拔针方向和进针方向一致。

拔针按压止血时间为15~20分钟,对凝血机制不好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指导患者适当延长时间。

止血后指导患者有瘘侧上肢不要提重物,衣着宽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