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暂行规定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的综合性系统。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能源的管理和优化,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下面是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上述目标。

1.能源监测与数据采集通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仪表,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这些传感器和仪表可以包括电能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用于采集能源的消耗情况、供热和供冷系统的热量和流量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能源管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2.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并找出能源消耗较大和浪费的环节。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例如调整能源的供应和使用方式,设置合理的能源使用标准和节能措施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能源供应与储存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供应通常包括电力供应和燃料供应。

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能源供应进行管理和优化,例如根据实时能源消耗情况和预测需求,合理安排能源供应计划,以确保能源的供应稳定和充足。

同时,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对能源进行储存管理,例如通过对电池组的管理和优化,以提高能源的储存效率和利用率。

4.能源节约与环保措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提供节能措施和环保策略,进一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通过监测列车的运行速度、车头供电电压等参数,实现能源的精细控制和调节;通过优化列车的调度和排班,减少空驶和拥堵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通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5.能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系统进行集成,例如信号系统、调度系统、安全系统等,以实现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控制。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够更好地获取各系统的数据和信息,提高能源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与李玉春噪声污染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与李玉春噪声污染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与李玉春噪声污染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噪声污染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9.30【案件字号】(2020)京03民终710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孙京周易付辉【审理法官】孙京周易付辉【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玉春【当事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玉春【当事人-个人】李玉春【当事人-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理律师/律所】延志文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贾敬伟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施晓群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汪川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王忠诚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延志文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贾敬伟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施晓群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汪川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王忠诚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延志文贾敬伟施晓群汪川王忠诚【代理律所】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被告】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玉春【本院观点】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一是李玉春家属于哪一类声功能区,二是地铁六号线青年路C出口的排风设备是否对李玉春家构成噪声污染;三是如果构成噪声污染,应如何认定污染者。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过错证明诉讼请求发回重审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无异。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一是李玉春家属于哪一类声功能区,二是地铁六号线青年路C出口的排风设备是否对李玉春家构成噪声污染;三是如果构成噪声污染,应如何认定污染者。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

注:若车站为非换乘站,上式不需计算换乘站换乘量。
2
DB11/T 1035—2013
5.1.2.2 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单位电耗评价指标为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单位升降高度电耗。
单位:千瓦时/米。计算方法见公式(3)。
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单位升降高度电耗=
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电耗 总升降高度
............ (3)
车站其他系统每平方米电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车站其他系统电耗 车站建筑面积
........................ (7)
5.1.3 控制中心能耗评价指标
控制中心能耗评价指标为控制中心占路网综合能耗比例。计算方法见公式(8)。
控制中心占路网综合能耗比例=
控制中心综合能耗 路网综合能耗
×100%
.................... (8)
b) 计期内,线路完成每万人次客运量的综合能耗。单位:吨标准煤/万人次。计算方法见公式(15)。
线路每万人次综合能耗=
线路综合能耗 线路客运量
........................... (15)
5.1.6 路网能耗评价指标
5.1.6.1 路网单位牵引电耗评价指标包括路网每车公里牵引电耗和路网每万人公里牵引电耗。具体计 算方法如下:
车站电耗 车站建筑面积
............................. (1)
b) 车站每万人次电耗是指在统计期内,车站服务于每万人次乘客的电耗。单位:千瓦时/万人次。
计算方法见公式(2)。
车站每万人次电耗=
车站电耗 车站进站量+车站出站量+换乘站换乘量
...................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安全出行,制定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一、安全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安全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例如,在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来设计和施工。

在运营过程中,必须由专门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确保车辆、信号系统以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不得随意越过安全门或在站台上奔跑。

二、乘客服务乘客服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乘客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系统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在车站和列车内部,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设施。

例如,在车站内设置导向标志,以方便乘客找到所需的出口或换乘线路;在列车内设置广播系统,及时向乘客传递相关信息;在高峰期增加列车的班次,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同时,轨道交通系统还应该提供便捷的票务服务,采用智能卡或移动支付等方式,方便乘客购票和检票。

三、运营调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还要求进行合理的运营调度,以确保运输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最大化。

运营调度包括车辆的调度、乘客流量的控制以及列车排班等。

例如,在高峰期和节假日,需要增加列车的运行频率,以满足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而在低峰期,则可以适当减少列车的班次,以节约能源和运营成本。

此外,运营调度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运输衔接,以保证乘客的换乘便利。

四、设备维护与管理为了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规定了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标准。

例如,对于列车,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

而对于信号设备和轨道系统,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修,确保这些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涵盖了安全管理、乘客服务、运营调度以及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交空通白供电演系示统管理规范》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由电力系统经高压输电网、主变电所降压、配电网 络和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等环节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输送电力的能源系统。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
1.供电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2.供电系统必须经济适用 3.供电系统必须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一级负荷。 (2)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的基本规定
(1)运营单位应按照技术规程对主变电所、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 接触网(轨)、电力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进行巡视与维护,确保列车不间断运行。 (2)各变电所均应有两路独立可靠的电源供电,一级负荷应确保由双电源双回 路供电,主变电所数量和牵引变电所数量应满足负载需要。当有外电源点退出、 相邻外电源点跨区供电时仍能满足负载需要。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的基本规定
(12)运营单位应确保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完好,设备故障时保证实现 投/退保护功能。 (13)车站级区间照明系统的照度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照明》(GB/T 16275— 2008)的要求,并出具照度测试报告;应急照明、应急电源和电能计量装置的配 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14)运营单位应确保人员停留、通行和工作场所的常规照明与应急照明。 (15)运营单位应确保变电所内、外部设备间整洁,设备间距符合规定,电缆沟 及隐蔽工程内清洁、无杂物,变电所外部满足防火要求,具备巡视和检修条件。 (16)运营单位应及时封堵电缆孔洞,安装防鼠板,悬挂电缆走向标示牌。 (17)供电系统维修班组应根据供电设备沿线分布特点合理设置,以便发生故障 时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18)运营单位应建立供电系统的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维修与保养手册、 部件功能描述、配线图、模块电路图、设备台账和供电设备易损件清单等。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

总体架构
感知层
传输层
平台层
应用层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 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 式架构,由感知层、传 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组成。
通过各种传感器、计量 表等设备,实现对地铁 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 测和数据采集。
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 技术,将采集到的能源 数据传输至后台管理系 统。
包括数据处理、存储、 分析等功能,为上层应 用提供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系统建设取得的成果
节能减排
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地铁轨道交通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排 放,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提高运营效率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地铁轨道交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 量,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
创新技术应用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地铁轨道交通能源使用情况的 实时监控和预测,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强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 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系统的实施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02
系统建设方案
总体架构设计
广州地铁案例分享
总结词
广州地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应用,实 现了能源消耗的降低、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环境品质的 改善。
详细描述
广州地铁在智慧能源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采用了创新的能源管理技术和应用。例如,该系统采 用了先进的能源监测技术,能够对能源使用进行实时监 控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引入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 设备,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此外,该系统还 采用了智能化的能源调度技术,能够根据客流量、天气 等因素对能源使用进行动态调度,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
更强大的处理 海量数据实时计算能力,及时处理系统数据 ;
更准确的预测能力
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掌握系统变化趋势,提供更准确的系统预测 报告 ;
更精细的报告
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与能源评估,提供更精细的报告;
借助大数据分析来洞察用能趋势,预估用能体量,制定用能规划是能源精细化管理,系统智能运营与维护的重 要方法 。
节能诊断
不同站点用能指标比较分析、重点用能设备分析、线损分析、设备告警等模块。
管理节能
针对地铁站点用能情况,定额管理、定额分析。对接其他设备管理系统集中管理控制。
平台功能
地图导航
对各地铁站点地图浏览查询、用能状态、用能结构,以及导航、定位等功能,辅助以图表,直观呈现地 铁站点动态能耗;通过地图导航、定位监测地铁站点,包括地铁站点对应的基本信息、分项能耗、分类 能耗、总能耗、碳排放等展示项。
各地铁平台对接
地图形交互模块
特色功能模块
基本功能模块
数据输出程序
平台功能
地图导航
功能模块
地铁站点地图、地铁站点能耗信息导航。
能耗监测
分项用电的实时集抄和故障告警、仪表状态、电网监测。
能耗统计
年月日数据统计、分类分项数据统计。
能耗公示
站点、人均、面积等总用能信息公示。
能耗报表
按需生成年月日能耗报表、节能统计比较报表。
各级站台对接及 地图交互展示
2#线人民公园地 铁站数据采集
分1#线孵化园 地铁站数据采集
数据整合
数据流程图
各用电分项计量系统(空调、照明)
变配电站监测系统
数据中心流水库
数据中心结算库
牵引用电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入库程序 整理、清洗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气化铁道 电气化铁路及城轨交通牵引供电技术创新与发展论文集DOI :10.19587/ki.1007-936x.2020z1.047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蒋永兵摘 要: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要求入手,全面剖析当前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根据运营需求和技术发展,提出了优化对策,从而提高了能源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系统可用度及系统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存在问题;优化对策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design requiremen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ommon problems in design of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operational needs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give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design of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improve system avail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problem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36X (2020)z1-0192-030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拥堵,提升出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暂
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实现轨道交通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与统计分析,满足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工作要求,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评价方法》等标准,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是新建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须遵照本规定对规划、在建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建设。

第三条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是既有线路能源管理系统更新改造及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须遵照本规定对既有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并负责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交通委负责组织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的验收。

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须实时上传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分析与监测平台1。

第二章系统架构及功能
第五条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全线各车站/变电
12013年,交通委启动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与监测平台建设,用于实现十二大交通行业及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和运营数据统计与监测。

所能耗的数据,并且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统一处理和统计分析,并预留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接口,同时对全线电能、水、燃气和热力能耗实现集中、全面、实时的在线监测,将每个车站的供电质量、电能、水、燃气和热力能耗、事故报警等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到系统中并显示,对全线车站实行同步管理。

应具有数据实时监测、历史记录功能、趋势功能、自动抄收功能、智能监测设备管理功能、查询统计功能、数据分析功能、能耗质量分析、报表功能、输出打印功能等。

第六条线路能源管理系统下设车站级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采集车站电能、水、燃气和热力仪表的各种基础数据,并经过主干通信传输网(独立带宽)上传到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应具有能源数据实时采集、存储、监测等功能。

第三章表计配置原则
第七条计量表计应对电能、水、燃气、热力等能耗实现分类、分项、分户计量。

计量表计应满足《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的相关要求,并具有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管理和维护功能,表计应充分考虑智能化及功能扩展和升级需求。

第八条电能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开闭所中压进线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变电所
牵引变压器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以及在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三级表计应包括在400V进线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在照明母线、广告照明、水泵、电梯、空调、风机、屏蔽门、AFC、FAS/BAS、公安通信、商业通信、UPS整合、再生制动设备等馈线独立配置多功能电能表。

第九条水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置总进水计量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置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计量表;三级表计应包括在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空调冷冻站、水房、卫生间等主要用水设施配置计量表。

第十条燃气、热力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置燃气、热力总计量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采暖、浴室、食堂等功能分区配置计量表。

第四章能耗数据监测
第十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电耗数据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线路外电源进线电耗:统计期内,线路运营相关消耗的电能总和,包括列车运行、车站运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运行消耗的电能以及线损。

(二)线路牵引电耗:统计期内,运营列车在线路上运
行所消耗的全部电能。

(三)线路动力电耗:统计期内,线路所有车站所消耗的全部电能。

(四)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电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范围内用于检查、维修、照明等相关设备及列车在车辆段和停车场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五)车站照明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照明系统(包括公共区域照明、工作区域照明、区间照明、非商业的广告照明等)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六)车站通风与空调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包括公共区域通风与空调系统、管理用房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等)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七)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自动扶梯系统(包括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轮椅升降台等)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八)车站屏蔽门电耗:统计期内,车站屏蔽门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九)车站通信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通信系统(包括公安通信系统、商业通信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十)车站三级负荷电耗:统计期内,车站三级负荷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十一)自动售检票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十二)商业用电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商业用电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第十二条轨道交通线路水耗数据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线路水消耗:统计期内,线路所有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所消耗的全部用水量。

(二)车站水消耗:统计期内,车站内所消耗的全部用水量,包括车站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三)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水消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消耗的全部用水量,包括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第十三条轨道交通线路燃气与热力消耗数据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天然气消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天然气使用量,包括厂区采暖、浴室、食堂等。

(二)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热力消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热力使用量,包括厂区采暖、浴室、食堂等。

第五章系统性能
第十四条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应满足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实时性、安全性、能耗数据连续性等管理需求。

系统性能须满足国家关于能源管理系统相关管理规定以及《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规范体系》的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关于系统硬件、软件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规定具体实施的相关细则另行规定。

本规定由市交通委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