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内容介绍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登高观景、祭祀祖先、品尝重阳糕,并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重阳节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一、屈原与九黄鸟相传在远古时代,湖北地区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屈原,他对国家忠诚无私,但却遭到了贵族的排挤和诽谤。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热爱。
重阳节那天,屈原感到非常沮丧和孤独。
正当他绝望之际,九黄鸟飞到了他的身边。
九黄鸟是仙鸟的一种,它能辟邪驱鬼,具有神奇的力量。
九黄鸟用它的翅膀扇动了几下,屈原的痛苦和烦恼立即消失了。
九黄鸟告诉屈原,九月九日是一个瑞气盎然的日子,人们可以登高远眺,祈福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幸福。
屈原听后心情大为振奋,他对九黄鸟表示感谢,并决定以登高祭祀的方式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
从此,屈原成为重阳节的始祖,人们在这一天都会登高去纪念他,也祈福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与幸福。
二、桂花与重阳与重阳节有关的传说还有一个与桂花有关。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降临人间,她的美丽动人令人倾倒,她的名字叫做嫦娥。
嫦娥下凡时,带来了一种香气扑鼻的桂花。
人们知道嫦娥所带来的桂花能够辟邪,就纷纷将桂花栽种在庭院中。
后来,人们发现每年的九月初九这天,桂花开得特别灿烂美丽。
人们相信,桂花是嫦娥神女的化身,她用这种香气扑鼻的花朵来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因此,重阳节这天,人们会采摘桂花并佩戴在身上,以抵御邪恶和疾病的侵扰。
同时,人们也会将桂花蒸煮成美味的重阳糕,与亲友一同品尝,寓意团圆和美好。
三、孤儿柳和重阳在长江流域一带,有一个传说与重阳节有关,这是关于一棵垂柳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灵山仙子化身为柳树居住在此地。
她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孤儿流浪儿,因此人们将这棵柳树称为孤儿柳。
重阳节的那天,孤儿柳掉下了一屡金黄色的柳絮,这些柳絮飘落在人们的身边。
人们发现,这些柳絮中蕴含着神奇的力量,能驱鬼辟邪,还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举行。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来看看一些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1. 吴刚登仙:相传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远古时代的吴刚因为他的仁爱和勤勉被天帝赐予仙人的身份。
他被安排在月亮上,每年重阳节这一天,他都会借助月亮上的仙人草石籍来下凡,探望人间亲人,同时也代表了人们追求长寿和延年益寿的愿望。
2. 南山狂寿:相传秦始皇时期,有一个叫董永的人,他居住在南山,生活节俭,养性养生。
重阳节这一天,他常常带着师弟和友人登山,饮酒赋诗,欢度这个佳节。
据说,董永每年重阳节都过百岁寿辰,因此人们将重阳节称为南山狂寿。
3. 插茱萸:重阳节也是插茱萸的传统习俗。
相传,茱萸有辟邪驱瘟、驱虫除秽的功效。
因此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佩戴茱萸,或者将茱萸绑在门口、挂在房间内,祈求驱除灾难,祝福家宅平安。
4. 戴菊花:重阳节也是戴菊花的传统习俗。
菊花代表坚强和长寿。
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采摘菊花,戴在头上或者佩戴在衣领上,祈求招财进宝、长命富贵。
这些故事和传说都体现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祈求平安幸福的期盼和祝福。
重阳节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庆祝活动,包括登山、插茱萸、赏菊花、品重阳糕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
5. 好男儿重阳情: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许仙的杰出人物,他在九月初九这天与美丽的白娘子相遇,两人一见钟情。
重阳节这天,他们常常一起度过,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所以在重阳节,人们会祈求美好的姻缘和幸福的婚姻,也被称为“好男儿重阳情”。
6. 赛金菊:相传唐朝时,宫廷高官们在重阳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金菊展览并评选金菊之最。
这一传统逐渐流传到民间,人们在重阳节时会举行赛金菊的活动,以评选最美丽的菊花,并且在家中摆放金黄色的菊花,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代表了人们对长寿、健康和幸福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尊敬老人、祭祖和亲情团聚的重要价值观。
重阳节除了庆祝活动外,家人们还会一同登山、品茶、赏菊花,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

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气重阳,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包括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
一、重阳节的传说1. 后羿射日重阳节的传说之一是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轮流升空,以供人们照明。
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同时升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舜帝命令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以拯救人间。
后羿成功击落了九个太阳,人们由此得以重获阳光,于是每年九月九日,人们都会纪念后羿的英勇事迹,也就形成了重阳节。
2. 茱萸的故事重阳节的传说之二是关于茱萸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九月初九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有一种名为“百草之王”的恶魔会出现,它喜欢吃人。
后来,人们发现只有吃了茱萸叶和酒,才能击退这个恶魔。
从此以后,九月初九成为了人们采摘茱萸叶的日子,人们也把茱萸叶挂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二、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就是登高。
九月初九正值秋高气爽,气温适宜,正是人们出游的好时机。
无论是登山、爬坡,还是攀岩、踏青,人们都能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 插茱萸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采摘茱萸叶,然后把茱萸叶插在帽子上或者挂在门口,以驱邪避灾。
有的地方还会将茱萸叶插在床上,以祈求福寿安康。
3. 喝菊花酒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喝菊花酒。
相传菊花具有驱邪、辟秽的功效,喝菊花酒可以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菊花酒还具有美容养颜、解毒消炎的作用,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喝菊节”。
4. 赏菊花赏菊花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到公园或者私人花园赏菊花,欣赏菊花的美丽和独特。
赏菊花不仅可以让人们陶冶情操,还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醉人风景。
5. 诵读九阳经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人会诵读《九阳经》,这是道教典籍之一,被认为有驱邪避灾的作用。
重阳节的传统节日传说

重阳节的传统节日传说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传说。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与重阳节有关的传说故事。
1. 向善的老人相传在古代的重阳节,有一位名叫许宪明的老人,他总是在这一天前往山上登高祭拜。
他认为登高可以让人与天地相通,可以净化心灵。
许宪明年纪已高,但是爬山对他来说却是信心和思考的表现。
他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
经过数年的坚持,许宪明渐渐成了村里有名的登高者。
他的善举也影响了周围的人们,使得登高祭拜成为了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2. 江上的神仙据说在古代的重阳节,有一位名叫华阳的神仙传下神仙草的秘方。
这种神仙草具有强大的仙力,可以使人延寿百年,而且有治疗百病的奇效。
每逢重阳节,人们会到江边摘取这种神仙草,并饮用其煎汤。
相传神仙华阳曾在重阳节那天乘船渡江,见到了许多庸俗之事,他决定划掉重阳数后的一个弯,让人们有更长的寿命和福祉。
3. 飞下山来的老虎另一个重阳节的传说是关于一只老虎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重阳节,山上有一只老虎一直觊觎着村子里的动物。
村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纷纷前往山上祈福,希望能避免被老虎伤害。
但他们当天都没看到老虎,只在山顶看到了一只鹿。
村民们都认为这是老虎化身的。
从此之后,每年重阳节,村民们都会抬着彩旗,舞狮、舞龙,祭拜鹿神,祈求平安健康。
4. 鹏鸟的帮助古代有一个年幼的孤儿,他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人照顾。
重阳节那天,他独自走到山顶,准备寻找食物。
突然,一只巨大的鹏鸟从天空中飞了过来,将一只香喷喷的桃子扔到了孤儿的面前。
孤儿感激不已,紧紧抱住了桃子,不停地向鹏鸟鞠躬致谢。
鹏鸟飞走后,孤儿将桃子带回了村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从此之后,每逢重阳节,人们都会准备各种水果,特别是桃子,用来祭拜鹏鸟,并感谢它给予的帮助与关爱。
这些重阳节的传统节日传说丰富了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理解和认识。
重阳节的神话传说与故事

重阳节的神话传说与故事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祭祖、登高、赏菊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而在这个节日中,也有许多神话传说和故事,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1. 后羿射日后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是一位出色的射箭手。
相传,在古代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照耀大地,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后羿为了拯救民众,挺身而出,他射下了其中九个太阳,使天空恢复了宁静。
为了防止太阳再度失控,后羿还将剩下的太阳射回了天空,让人们重获希望与幸福。
受此启发,人们在重阳节时登高,以纪念后羿的英勇事迹。
2. 重阳老人传说重阳节这天会有一个神奇的老人出现,他可以帮助人们驱邪祛病,保护人们远离灾祸。
这个老人就是重阳老人,也称为阳神、长寿神等。
他常常被描绘成白发苍苍、背着竹拐杖的老人,身上带着草药和法宝。
人们相信只要在重阳节举行仪式,祈祷重阳老人的保佑,就能够获得健康长寿和平安幸福。
3. 拜菊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机,也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黄真庙的神仙,他以种植菊花为乐,而且这些菊花开得非常美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一起赏菊,并向他祈福。
赏菊活动还演变成了重阳节社交的一项重要活动,亲朋好友相约赏菊,共同享受花的美丽和友谊之情。
这些重阳节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丰富了这个节日的内涵和意义。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人们对于勇气、希望、长寿和幸福的向往。
通过了解这些传说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和感受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热爱。
在今后的重阳节,让我们一起登高、赏菊,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这个节日源于古人对九这个数字的崇拜,认为九是长久、久远的象征。
重阳节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重阳节传说。
一、屈原的歌远古时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倡导改革,反对腐败,因而受到朝廷的排挤和陷害,最终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投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诚与爱国精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据传说,为了避免屈原的的遗体被鱼虾吃掉,人们在江边撒下一些食物,以挡住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
后来,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了在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戴艾草等习俗。
二、讨伐螭吻古时候有一个诸葛亮,他精通兵法,智谋过人。
据说,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诸葛亮曾率领数万士兵北上,讨伐北方螭吻,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在重阳节会举行讨伐螭吻的庆典,太阳过黄昏时,人们会高声呼喊:“螭吻!螭吻!”以示纪念与警醒。
三、医神下凡古代传说,重阳节这天,神医华佗下凡,为人们治病救人。
华佗被誉为医术精湛的神医,他在重阳节向人们传授医疗知识,教人们如何预防疾病和保养健康。
因此,重阳节也是人们向神医华佗祈祷健康长寿的日子。
四、女儿峰的传说有一座叫做女儿山的山峰,传说山上的仙女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会下凡与人们相聚。
人们认为登上女儿山能获得仙女的庇佑和福气。
因此,重阳节期间,许多人会前往女儿山祈求好运和安康。
从以上的传说可以看出,重阳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纪念屈原的忠诚,或是讴歌诸葛亮的智慧,又或是向华佗致敬,重阳节都是一个充满仪式感和庆祝的节日。
同时,重阳节也是人们聚集欢庆、感恩祈福的日子。
无论通过爬山、赏菊还是祭祀祖先,重阳节都在民间保留着独特的风俗活动。
总之,重阳节的传说故事让这个节日更具有魅力和意义。
它不仅让人们追忆古人的智慧和牺牲精神,也让我们意识到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与风俗习俗相互交织,构成了这个节日独特的风貌,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祝福。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有哪些_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有哪些九九重阳节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那么,重阳节有哪些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传说【传说一:求寿说】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传说二:辟邪说】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
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把茱萸插到高处,洒上菊花酒,慢慢的,这个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
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别忘了陪伴家人,登高望远,吃糕赏菊,把酒话桑麻。
为什么把九月九日称为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都会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中国的古代民间传说与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故事一:屈原赏菊相传在古代,重阳节当天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阴谋,他被贬谪到远离故土的地方。
重阳节那天,屈原在思乡之情的驱使下,登上一座高山,远望自己的故乡楚国。
他怀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更想念着那里的百姓们。
站在山顶上,屈原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回到故土,对国家无法尽忠,心情十分沉重。
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开始在九月初九的这一天,登高赏菊,品味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我国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故事二:驱邪避凶重阳节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与避邪驱凶有关。
相传在古代,有一条邪恶的巨龙盘踞在山中,每逢重阳节这一天,它就会出来伤害百姓,给人们带来灾祸。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便纷纷登高采菊,采摘菊花簪于头上,以此驱邪避凶。
九月初九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菊花被认为是阳气最旺的花卉之一,具有辟邪驱凶的功效。
据说,菊花在枝叶上蕴含的芳香和草木的气息,能够使邪恶的巨龙感到恶心和头晕,从而避免了它伤害百姓的行为。
因此,人们纷纷采菊佩戴,希望通过祈福和庆祝重阳节来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
故事三:拜祖祭先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拜祖祭先。
根据古代的传说与故事,重阳节这天是阴阳交替之时,阴间的亡灵会有机会返回阳间与人们相聚。
因此,人们会提前为自己的祖先和先人准备丰盛的祭品,用来招待在这一天回归的亡灵。
这也是表达人们对祖先深深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通过烧香、献花、烧纸等形式进行祭拜,人们希望祖先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顺遂。
他们会在墓地或家中的祖先神位前,敬换衣物、食品和烟酒等物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的传说内容介绍
本文是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内容介绍,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
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
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
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
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
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
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
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
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
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
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
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
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
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
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
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
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
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
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
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第三则: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
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