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接地规范
煤矿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

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一、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铁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具体规定:1、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2、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一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3、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4、安设标准:1)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备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0.6 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2)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两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5、对接地线的要求:1)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扁钢。
2)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 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对于移动式电气设备,应用橡套电缆的接地线芯进行连接,并要求每一移动式电气设备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欧。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击和电弧灼伤等危害。
以下是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一些安装规定:
1. 设备接地电阻: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一般而言,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Ω,以确保在电路故障时能够迅速将电流导向地面,防止触电等事故发生。
2. 接地导线:接地导线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
一般情况下,采用铜导线作为接地导线,导线截面积要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选择。
3. 接地点:电气设备的接地点应设置在设备附近,接地电阻应测量并记录。
同时,接地点也应设置在较好的导电介质上,如金属敷设的地面或导电隔离板等,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4. 接地系统的连通: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接地系统应与矿山的总体接地系统相连,确保接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接地的定期检查: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接地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运行正常和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仅为一般性的安装规定,具体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还需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规定和遵守。
在进行接地安装时,还应咨询专业工程师,确保安全可靠。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井下接地规范

井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管理规范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井下所有接地装置。
二、依据文件《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三、总则1、术语和定义: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导电体和大地连接起来,在满足一定的接地电阻的条件下,该设备外壳的电位可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因此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也在安全值之内,足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这种为了防止人身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方法,称为保护接地。
主接地极:设置在井底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为加强接地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总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超过2Ω,在装有电气设备的地点(如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电缆接线盒等地点)独立埋设的接地极。
辅助接地:配合检漏保护系统进行保护性能检测、试验用的接地设施。
总接地网:整个井下通过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并与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的接地部分和各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均相连接而形成的接地网络。
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所有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总接地网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2、电压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和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必须接地,其接地通过接地线(电缆接地芯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具有检漏保护且具有漏电试验功能的低压开关,必须设置辅助接地系统。
3、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均要与总接地网连接(检漏装置用的辅助接地系统除外)。
4、下列地点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4.1 井下所有变电所(包括移动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4.2 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4.3 每个低压配电点(包含有馈电开关)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4 连接高压电缆的每个接线盒或高压电缆连接装置;5、所有电气设备的接地芯线,必须与设备壳体的接地点可靠连接,与接地网络连成一体,实现接地保护;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包括电力设备、照明设备、通信设备等。
第三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以本规定为依据进行安装。
第四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第二章接地装置第五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以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第六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铜导体,其截面积应根据设备的负荷确定。
第七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与井下设备的设备接地系统相连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具体数值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电气负荷确定。
第九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设置监测装置,及时监测接地电阻的变化情况,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
第三章安装要求第十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与井下设备的金属结构物相连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接地。
第十一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杜绝临时接地装置,确保接地装置的永久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设置接地块,其数量和布置应满足相关规定,确保接地电阻的合理分布。
第十三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设置保护罩,防止外界因素对接地装置的影响。
第十四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设置位置应方便操作和维护,并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四章检测与维护第十五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接地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十六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检测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
第十七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维护应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维护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应的维护情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2篇)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为规范我司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正确安装和使用,防止一切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避免设备漏电而产生的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特制定如下安装、检查、维护要求,望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保护接地的要求: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铝皮及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2.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
并每一季度检验一次。
3.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连接地线截面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4.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6.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⑴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⑵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⑶低压配电点或____米范围内装有____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⑷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____个局部接地极。
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行)至少应分别设置____个局部接地极;⑸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对于井下单台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应按局部接地安装要求执行,必须保证接地点的电阻值不小于2。
二、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制作标准:1、井下硐室、对手交接班地点如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泵站、瓦斯抽放泵站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
2、井下固定、半固定设备但无人看守或移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即直径不小于____毫米的50mm2钢绞线。
煤矿井下接地规范

井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管理规范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井下所有接地装置。
二、依据文件《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三、总则1、术语和定义: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导电体和大地连接起来,在满足一定的接地电阻的条件下,该设备外壳的电位可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因此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也在安全值之内,足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这种为了防止人身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方法,称为保护接地。
主接地极:设置在井底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为加强接地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总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超过2Ω,在装有电气设备的地点(如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电缆接线盒等地点)独立埋设的接地极。
辅助接地:配合检漏保护系统进行保护性能检测、试验用的接地设施。
总接地网:整个井下通过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并与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的接地部分和各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均相连接而形成的接地网络。
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所有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总接地网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2、电压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和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必须接地,其接地通过接地线(电缆接地芯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具有检漏保护且具有漏电试验功能的低压开关,必须设置辅助接地系统。
3、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均要与总接地网连接(检漏装置用的辅助接地系统除外)。
4、下列地点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4.1 井下所有变电所(包括移动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4.2 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4.3 每个低压配电点(包含有馈电开关)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4 连接高压电缆的每个接线盒或高压电缆连接装置;5、所有电气设备的接地芯线,必须与设备壳体的接地点可靠连接,与接地网络连成一体,实现接地保护;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
煤矿井下接地规范

井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各区、科、队、站:挖金湾煤业公司机电、电气安全委员会为了进一步规范井下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与管理,健全接地保护基础设施,参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等,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井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一、基本定义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外露部分经导电体和大地连接起来,设备外壳的电位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在安全值之内,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这种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方法,称为保护接地。
主接地极:设置在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为加强接地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总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超过2Ω,在装有电气设备的地点(如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电缆接线盒等地点)独立埋设的接地极称为局部接地。
辅助接地极:为配合检漏保护系统进行保护性能检测、漏电试验而独立埋设的接地极称为辅助接地极。
具有检漏保护且具有漏电试验功能的馈电开关及综合保护开关,必须设置辅助接地系统。
总接地网:整个井下通过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并与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的接地部分和各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均相连接而形成的接地网络。
二、接地极安装标准1、主接地极:依据:《煤矿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二章第一节第17、18条规定主、副水仓的主接地极和分区的主接地极,均采用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
井下主、副水仓的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证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拉力,并应设有便于取出主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
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井下主、副水仓的主接地极和分区的主接地极,采用面积0.8m2、厚度5mm的钢板。
井下主、副水仓的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证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拉力,并应有便于取出主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图—1)。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根据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以下是一些基本规定:
1. 接地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确保可靠接地。
3. 井下矿用电缆的金属护套应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确保可靠接地。
4. 电气设备的机械防护与接地装置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靠的接地连接。
5. 对于井下电气设备的支架和金属构架,必须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确保可靠接地。
6.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标准。
通常,井下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规定值(如10欧姆)。
7.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并保持良好的接地状态。
8. 接地装置的连接件和导线应使用合适的材料,具备足够的电气导通能力和机械强度。
9. 定期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工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但实际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需参考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各区、科、队、站:挖金湾煤业公司机电、电气安全委员会为了进一步规范井下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与管理,健全接地保护基础设施,参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等,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井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一、基本定义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外露部分经导电体和大地连接起来,设备外壳的电位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在安全值之内,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这种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方法,称为保护接地。
主接地极:设置在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为加强接地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总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超过2Ω,在装有电气设备的地点(如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电缆接线盒等地点)独立埋设的接地极称为局部接地。
辅助接地极:为配合检漏保护系统进行保护性能检测、漏电试验而独立埋设的接地极称为辅助接地极。
具有检漏保护且具有漏电试验功能的馈电开关及综合保护开关,必须设置辅助接地系统。
总接地网:整个井下通过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并与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的接地部分和各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均相连接而形成的接地网络。
二、接地极安装标准1、主接地极:依据:《煤矿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二章第一节第17、18条规定主、副水仓的主接地极和分区的主接地极,均采用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
井下主、副水仓的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证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拉力,并应设有便于取出主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
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井下主、副水仓的主接地极和分区的主接地极,采用面积0.8m2、厚度5mm的钢板。
井下主、副水仓的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证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拉力,并应有便于取出主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图—1)。
图—1主接地极的构造及安装示意图2、局部接地极:依据:《煤矿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二章第一节第19、20条: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极,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
埋设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采用镀锌铁管。
管路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1.5m。
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钢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埋设在巷道水仓的局部接地极,采用面积0.6m2、厚度3mm的钢板(图—2)。
图—2 钢板局部接地极示意图埋设在各配电点的局部接地极:采用1寸2镀锌铁管,长度1.7m。
管子上钻25个直径6mm的透眼,钢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上部露出底板100mm,同时要安装探针,探针长度超出接地极钢管长度50mm,便于日常维护检查(图—3)。
图—3 钢管接地钢管示意图依据:《煤矿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二章第一节第6条,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大于5m;局部接地极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配电点局部接地极埋设在平台两侧。
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大于6m;局部接地极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配电点局部接地极埋设在平台两侧。
3、接地极安装依据:《煤矿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5条,《煤矿安全规程》第478条,下列地点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每个采区电所(包括移动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每个低压配电点或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或高压电缆连接装置;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皮带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井下变电所(包括移动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图—4);电气硐室、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使用3个月以上的单台固定电气设备;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或高压电缆连接装置;无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皮带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综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分别装设局部接地极,进风巷主、辅接地极钢管间距根据串车长度在串车头部及尾部2m范围内分别装设一根接地极钢管,根据串车长度确定主、辅接地极钢管之间距离,依次安装接工作面往外接地极。
回风巷在巷口配电点开关处安装主辅接地极(图—4)。
图—4 移变主、辅接极示意图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的镀锌铁管要装设在靠近煤帮侧(墙角)。
4、接地母线与连接线标准依据:《煤矿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一章第一节11条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的单芯铜线、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钢。
采区配电点及其他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25mm2的单芯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扁钢。
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主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主接地母线采用厚度4*40mm的镀锌扁钢,辅助接地母线,采用截面50mm²的绝缘铜线。
采区变电所、配电点及其它机电硐室的局部接地母线采用厚度4*40mm的镀锌扁钢,局部接地连接线用截面50mm²钢绞线。
辅助接地母线采用断面25mm²的绝缘护套铜线,辅助接地连接线采用断3*4+1*4的电缆。
电气设备的外壳或电缆连接装置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采用断面50mm²的镀锌铁线。
局部接地母线敷设在靠近煤帮侧,辅助接地母线要离地30cm靠墙吊挂。
5、接地线连接与加固依据:《煤矿矿井电气设备完好标准》电气部分1.4.4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符号(运行中移动的采掘机械设备除外)。
B、电器设备接线盒应设有内接地螺栓,并标志“”符号(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36V以下的电气设备除外)。
C、外接地螺栓直径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容量大于5KW至10KW的不小于M10;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通讯、信号、按扭、照明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容量大于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8;容量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6.D、接地螺栓应进行电镀防锈处理。
结合我公司实际规定如下:铜线两端分别压制配套铜线鼻子灌锡后单独与接地母线、电气设备的专用接地螺栓连接。
严禁2台或2台以上开关接地导线共用一个螺栓接到接地母线上。
电气设备较多,接地母线需延长时,接地母线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搭接段应均匀钻2个φ13mm的孔,搭接面清理干净后采用2条M12×30镀锌螺栓进行连接(图—5)。
图—5扁钢接地螺栓连接方式三、接地装置检查、维护管理规定1、变电硐室、(皮带、掘进队组)配电点、各队组具有漏电保护实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必须由电工(交接班时)进行一次表面检查及进行漏电保护实验并留有记录。
其它无漏电保护实验的电气设备(如单台磁力启动器)保护接地,由维修电工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记入周检记录本内,机电科防爆组每月不少于2次对井下各队组的接地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通报队组进行“三定”整改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2、电气设备在每次安装或移动后,应详细检查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完善情况。
对那些震动性较大及经常移动的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随时加强检查。
3、检查发现接地装置有损坏时,应立即修复。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未修复前禁止送电。
4、未镀锌的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1~2年应涂刷一次。
5、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得的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或其它相当于接地导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Ω。
6、每年对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
其中主接地极和浸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提出水面检查,如发现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立即处理或更换,并测其接地电阻值。
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不得同时提出检查,必须保证一个工作。
防爆组在每季度对井下所有接地装置进行测试,并留有记录。
7、严禁不区分主、辅接地线,接地线相互混接,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直接相连;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也禁止将几个接地部分串联;共用一根接地母线及钢管。
8、严禁采用铝或截面不够的导体作为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
四、接地装置考核标准1、井下各单位接地极按照:谁安装谁维护,对于需要移交的在未移交手续前归安装队组维护并进行考核。
2、对查出电气设备缺保护接地装置强行送电的单位,对责任单位每处罚款2000元,责任人罚款200元。
3、对查出主、副接地钢板平方或厚度达不到要求、接地钢管未垂直埋入1.6米及接地线截面不够,未安标准要求安装;对责任单位每处罚款1000元,责任人罚款100元。
1.1.1.1.1.1 ...4、对查出主、副极线串接,共用一个接地极钢管;未使用接地母线进行连接;对责任单位每处罚款1000元,责任人罚款100元。
5、对查出主、副极线混接,共用一个接地极钢管;未使用接地母线进行连接;对责任单位每处罚款1000元,责任人罚款100元。
6、对查出主、副接地线松;不使用卡咀、铜鼻进行连接;缺弹簧垫、螺丝细;弹簧垫未压平;未按标准进行使用对责任单位每处罚款500元,责任人罚款50元。
7、由开关接线腔内引出的辅助接地线,应按照防爆标准进行安装,不得出现密封大、削细电缆引入密封圈等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对责任单位每处罚款3000元,责任人罚款500元。
8、对于重复查出拒不整改的单位,加倍处罚,并对责任单位正职及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9、防爆检查员对分管区域内的保护接地装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因检查不仔细被集团公司、矿领导或相关科室负责人查出,每查出一处对该区域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罚款500元。
同煤集团挖金湾煤业公司机电安全委员2017/9/1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