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议

合集下载

胸痛中心各项制度

胸痛中心各项制度
参加人员26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讨论内容典型病例介绍由质量监控人员或制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及相关客观资料及患者时间节点典型病例介绍由质量监控人员或制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及相关客观资料及患者时间节点典型病例介绍由质量监控人员或制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及相关客观资料及患者时间节点分析病例由参与救治的相关人员介绍各个患者的救治情况并将延误的环节进行说明并分析27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措施涉及流程问题涉及院外问题涉及管理制度问题28为规范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做好与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云平台的数据的数据对接并规范数据管理的内容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数据库管理制度
会议记录
每次例会应有完备的会议记录,相关资料应由医务科保存
三、质量分析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制度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胸痛中心运 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肯定工作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最终 提出并制订改进的措施,从而可以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胸痛中心委员 会提供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质量的评价依据。为此,胸痛中心制订了质量分 析会制度的相应制度。
联合例会制度
会议时间 胸痛中心工作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会议地点
暂定急诊科示教室,如有更改将提前通知。
参加人员
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总监和医疗总监、协作科室副高以上人 员、120急救指挥中心代表、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值班除外)。
会议议题
1、总结胸痛患者就诊和治疗情况及转归;2、流程存在问题; 3、胸痛中心培训情况
• 11.医生解读TnI生化结果时间:指首诊医生得到第一份TnI结果的时间。
时间管理方案
• 12.呼叫启动导管室时间:开始接触到医疗人员(指院前、网络点 、受过 ACS培训的急诊科医生、心内科医生)接到电话并决定行PCI并启动导管室 的时间。 • 13.溶栓开始至结束时间:指开始注射溶栓药物时间,注射完成时间。 • 14.发病至呼救时间:指出现胸痛、胸闷等ACS症状到拨打120呼救医护人员 时间。 • 15.呼救至首份心电图时间:指从呼救到完成第一份12/18导联的心电图时间。

xx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第二季度质量控制会及典型病例分析会

xx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第二季度质量控制会及典型病例分析会

胸痛中心要求:时间小于10分钟, 第二季度平均时间为2.22分钟 总体达标率为100%
胸痛中心要求:时间小于20分钟, 第二季度平均时间为18.76分钟
总体达标率为100%
胸痛中心要求:时间小于90分钟, 第二季度平均时间为55.9分钟 总体达标率为100%
关节时间节点及数据
关节时间节点及数据
病程书写时间节点,体现患者 救治过程
手术记录、手术报告及术前讨论均及时完成
患者好转出院,并给 予详细用药指导
仍存在的问题
知情同意书的告知及签署时 间未按要求具体到分钟
2021.6.30
xx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xx 2021.6.30
对比2021年第一 季度增加69例胸 痛患者
平均月收治胸痛 患者180例
高危胸痛234例
低危胸痛307例
胸痛中心要求:时间小于10分钟, 第二季度平均时间为13.43 总体达标率为98.20%
5月极值为提交审核时误改时间所致,后续典型病例分析说明原因
xx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xx 2021.6.30
典型病例1
主要首份心电图时间5月16日14:29 审核后:首份心电图时间5月14日14:29
典型病例
• 患者黄成英 • STEMI • D TO W时间:28分钟 • 介入医师:石宏勋

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会议记录内容

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会议记录内容

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会议记录内容会议记录:时间:2021年6月15日。

地点:胸痛中心会议室。

参会人员:胸痛中心主管、心内科医生、影像科医生、急诊科医生、护士长、质控科负责人。

会议主题:胸痛中心工作总结与改进。

会议内容:1.主管首先做了胸痛中心的工作总结汇报,对过去一年内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分析,并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工作要点。

2.心内科医生从医生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他认为,通过对新进患者的诊疗,我们需要加强医护团队之间的协作,需要提高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影像科医生提出了要加强胸痛中心的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要加强机器的使用和定期的维修,尽力让医疗设备运行平稳,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式的医疗设备,方便医生做出更精确的诊断,从而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急诊科医生从临床重症患者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在急诊诊断和急救中,我们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在警员的指导下进行高效诊断和救治,避免不必要的误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抢救。

5.护士长从医疗团队建设和护理工作的角度给出了建议,希望工作中能够注重护理质量的提高,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协作,尤其是在新进患者的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给患者良好的服务体验。

6.质控科负责人从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意见,重点介绍了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和体系构成的方案、质量目标的设定方案以及患者安全与满意度的具体措施和评估等细节问题。

综上所述,本次会议是一次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所有参会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践。

胸痛中心将继续加强团队的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会议记录模板

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会议记录模板

XX胸痛中心会议记录模板
会议主题:胸痛中心联合例会(2021年三季度)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会议主持:
主讲人:
会议内容:PTT讲解
存在问题:患者健康意识薄弱,院前急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识别高危病人能力不强,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时间延误,导管室启动及会诊时间延误。

整改措施:
1.提高辐射区域全体居民健康意识,使之认识到发生胸痛应该及时求助120,建议绿色通道
2.建立STEMI患者"先救治再办缴费住院"机制。

3 缩短院内时间,由原先签署同意书后应立即激活导管室改为确定为STEMI后立即激活。

4.优化转运时间,做到无缝连接、提前预警。

5.减少STEMI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医疗视物,仔细询问胸痛时间,
部位,有无消化道出血史,脑血管病等。

6.标准化手术过程可以进一步降低D-TO-B时间。

病例讨论ppt课件

病例讨论ppt课件
聚集和降压药物并辅以抗焦虑药物治疗。 • 8月22日:好转出院。
14
病例介绍
心电图示:窦律,率76次/ 分,无ST-T改变
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示:三尖瓣和肺 动脉瓣Biblioteka 度反流,心脏结 构和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超声:双侧甲状腺多发 实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
腹部超声示:脂肪肝
15
转归
共住院8天; 8月22日出院; 出院后未再有 胸痛发作
• 上午胸部CT检查:平扫未见异常。 • 下午16:40再发胸痛,口服依托度酸缓释片。 • 治疗变化:给予头孢呋辛钠抗感染,改为
注射用益气复脉静点。
11
病情进展 8月16日
• 第三天晨起体温降至36.5℃,无头痛; • 上午9:30再发左侧胸痛,伴出汗,呈闷痛,
有压迫感,给予盐酸布桂嗪100mg肌注; • 立即胸部CT检查:平扫未见异常; • 复查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 治疗变化: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和喜炎
一、病例介绍
T36.5℃,P83/分,R18/分, BP120/80mmHg
神清,精神可,左胸肋间均无 压痛,局部皮肤完整,无红肿。
体格检查
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 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音可,律齐, 率83次/分,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 未及,双下肢不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4
病例讨论
心内
1
一、病例介绍
• 患者,某某,女性, • 56岁
• 间断胸痛9年,加重1 天。
2
一、病例介绍
患者,某某,女性,56岁
间断胸痛9年,加重1天
病史
入院前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 侧胸部疼痛,呈闷痛,持续数 分钟后能自行缓解

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

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

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胸痛患者在完成救治的过程中需经历胸部感觉不适和决定求医、途中转运、首诊接诊、病情诊断、专科处置和转归的最为基本的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专业质量改进和整体工作的指导。

例如,在胸痛起病阶段,如何使高危人群认识胸痛,及时呼救或就诊,如何建立社区的心血管急救体系等。

因此,胸痛中心的病例分析制度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现制定胸痛中心典型病例会议制度。

(一)会议时间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每月举行一次,时间为每月××时间举行(如时间有改变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医院××××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每周一次的典型病例会议:急诊科、心内科及胸痛中心委员会成员;每季度一次的典型病例会议: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委员会、急诊急救体系领导。

(四)会议内容1.介绍典型病例由质量监控人员或指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及相关客观资料及患者时间节点表。

由参与救治的相关人员介绍各个患者的救治情况,并将延误的环节进行说明并分析。

2.问题解决途径(1)涉及流程问题:全体讨论是否进行流程的修改,任何修订内容均需在胸痛中心记录在案,并及时组织与执行该流程环节相关的全体人员重新学习修改后的流程。

(2)涉及管理制度问题:胸痛中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由胸痛中心委员会负责,因此,若病例分析会上发现现行管理制度不合理,应将会议讨论的内容形成统一的文件提交胸痛中心委员会,并择期召开委员会议进行修订,技术总监或行政总监应在胸痛中心委员会上对修订的理由进行说明,并提出修订的具体意见供委员会讨论。

(3)涉及院外的问题:一般性问题由胸痛中心对外联络部负责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则由胸痛中心委员会组织并邀请相关单位领导参加联合例会进行沟通,协调解决。

病例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病例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病例,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我对这个病例的初步分析和讨论,敬请指正。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2个月”入院。

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胸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约5-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疼痛性质为钝痛,部位位于胸骨后,向左肩部放射。

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吸烟史20年,每日20支。

入院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青年男性,吸烟史20年,具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胸痛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表现,提示可能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2.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如胸痛、出汗、恶心、呕吐等。

(2)心电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70%,符合冠心病诊断。

三、治疗方案1. 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治疗:给予华法林等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心肌缺血治疗: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4. 介入治疗:考虑患者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建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四、病例讨论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检查。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疾病。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和介入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较差,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完整版)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议

(完整版)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议

深泽县医院会议记录内容:典型病例议论会议时间:2018 年 06 月 29日地址: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汪雁博、曹彩生、贾克武、王士敏、杜晓光、宋玉龙、苑建房、赵伟强、张宏宇、王超、邸彦芝、魏亚敏、何维欢等参加科室:心内科、急诊科、抢救120 。

会议内容:曹彩生副主任医师(心内科)主持,议论一个老年女性,诊疗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堵塞。

由宋玉龙主治医师报告病例: 1.老年女性, 2.既往体健。

3.患者女性, 80 岁,主因中断上腹部痛苦10 天,加重 2 小时 2018-05-05 15:23 收住消化内科。

患者住院后上腹痛加重,浮躁不安。

血压:88/53mmHg,神志清楚,浮躁,大汗,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2 次/ 分,律整,全腹无压痛,肝脾未涉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湿冷。

急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堵塞。

微信群上传心电图,急请心内科会诊,心内科电话指导赐予阿司匹林300mg、氯比格雷 300mg 嚼服,抽血送检,带肝素及尿激酶原急会诊。

诊疗明确,向家眷交代溶栓的必需性,署名后就地溶栓,溶栓后上腹痛显然减少, 1.5 小时复查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大于 50%,提示溶栓有效。

同时向患者家眷交代冠脉造影支架治疗,家眷拒绝转院支架治疗,住院10 天,病情安稳出院。

曹彩生副主任医师:此患者诊疗明确,急性下壁、右室心肌堵塞,接诊医师警惕性较高,立刻通贴心内科医师急会诊,实时上传心电图,心内科实时答复,电话指导,带药会诊,立刻署名,立刻就地溶栓,节俭了时间,患者获得了实时救治,患者救治实时。

对高岭、高危心梗患者,不接受或不可以急诊PCI 手术,就地静脉溶栓是合适的选择。

汪雁博博士:此患者的救治成功,表现了我们胸痛中心建立的重要性。

做到了全域覆盖,全民参加,全程管理,院内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泽县医院
会议记录
内容:典型病例讨论会议
时间:2017年10月20日地点:心内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曹彩生、贾克武、王士敏、杜晓光、宋玉龙、苑
建房、赵伟强、许彦丽、张宏宇、王超、邸彦芝、魏亚敏、何维欢等参加科室:心内科、急诊科、急救120。

会议内容:曹彩生副主任医师(心内科)主持,讨论一个老年女性,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多脏器衰竭。

由苑建房主治医师汇报病例:1.老年女性,2.既往“冠心病”“2型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理想。

3.胸痛、胸闷3天,加重伴出汗4 小时,由村卫生室行心电图检查后,网络微信上传,胸痛中心诊断心肌梗塞,立即回复后,立即通知120接诊,胸痛中心微信指导村卫生室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同时向家属交代溶栓的必要性,120到达后给予氯比格雷300mg,建立静脉通路,绕行急性直达心内科。

查体:血压140/98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全身皮肤潮湿,四肢湿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低顿,双下肢无浮肿。

复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有溶
栓适应症,无绝对禁忌征,进入溶栓流程。

与家属沟通后给予积极溶栓,溶栓后胸痛、胸闷明显减轻,2小时复查心电图抬高ST段
回落大于50%,提示溶栓有效。

向患者家属交代支架继续治疗,家属
拒绝转上级医院行PCI治疗。

入院后第5天,患者活动后出现阵发性
上腹部疼痛,每次持续10-30min,血压。

心率、呼吸较平稳、血
糖:18.9mmol/L给予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仍忽高忽低,请内
分泌科会诊继续调整血糖,复查心电图。

心肌酶较前无加重,目前病
情平稳,家属再次拒绝上级医院PCI治疗。

曹彩生副主任医师:此患者诊断明确,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村卫生室及时传输心电图,及时给予抗血小板
口服,与家属沟通,120出车及时,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看来我们
下乡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宣传、培训到每一个村庄。

让老百姓都认识到胸痛的危险性,及时拨打120,及时救治。

患者年
龄大,家属拒绝上一级医院行PCI,我们继续于家属沟通,交代及时PCI的重要性,溶栓后3-24小时转运PCI,直达导管室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