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研究
中日动漫产业市场差距的探讨

摘要:近几年来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而且新兴的动漫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推广名族文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概述了中日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的比较,发现其差距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鉴于此,本文从动创造适合国情的动漫模式、动漫创新人才的培养、受众对象对动漫观念的转变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动漫产业市场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日本动漫产业;市场;差距中国动漫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市场也正在越做越大,然而始终没有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那么大、那么强(见图,来自it学生网)。
为何国产动漫市场与日本动漫市场有这么大的差别,国产动漫市场如何扩大、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根据在我校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每5个喜欢动漫的学生当中,100%的同学喜欢日本动漫,其中喜欢国产动漫的人仅仅只有20%。
由此可见,中日动漫市场确实有着一定的差距。
国产动漫市场如何扩大、如何提质是很多学者和企业家们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我们可以从中日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与比较分析中寻找对策与措施。
一、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比较早,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现在也有过历史辉煌的一页,纵观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扩张阶段、转折阶段。
1.起步阶段中国动漫行业的开始要追溯到1926年,上海的万氏兄弟开了中国第一家动漫公司--大闹画室。
战争时期,日本人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是伪满洲国时成立的一个电影机构,它有公司的性质,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国家宣传机构的特点。
2.发展阶段1942年9月完成[铁扇公主]、当时[白雪公主]第二部的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国也进入了第一次动漫黄金时期。
日本战败后,1946年5月26日,国民政府派金山(中共地下党员)接收满映。
7月7日正式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时期,中国动漫制作能力几近于无。
当时中国对日本持有友好的外交态度,在cctv引进了像《铁臂阿童木》《一休》等优秀的日本动漫。
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

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日动漫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在内容、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日动漫产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两国动漫产业的异同,为促进中日动漫产业合作与交流提供参考。
一.动漫内容与风格中日两国的动漫内容和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日本动漫重视角色设定和情节的创新,力求追求更多元化的故事和多层次的人物形象,注重奇幻、科幻和超现实主义等元素的运用。
而中国动漫的内容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如仙侠、武侠、历史传记等,同时也有现实题材的作品涵盖社会热点和时事评论。
日本动漫的风格更倾向于“可爱”,角色形象表现出大眼睛、小嘴巴、丰满的身材等特点,而中国动漫的风格则更注重人物的威严性和表情的绘制。
二.市场规模与消费市场日本动漫市场规模庞大,拥有世界最大的动漫产业市场。
动漫在日本的文化地位极高,全国各类动漫展会、节日和主题公园层出不穷。
此外,日本动漫创作领域涵盖广泛,涉及电视、电影、游戏、周边商品等,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漫市场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
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拓和政策的扶持,中国动漫市场正逐渐崛起。
中国的一些动漫产业园区,如北京动漫游戏园区、上海漫画城等,已经成为国内动漫产业的重要节点。
三.技术水平日本动漫在技术水平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竞争力。
日本的动漫制作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拥有成熟的制作流程,高度熟练的制作人才以及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
而中国的动漫制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对动漫产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未来有望与日本持平甚至超越。
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中日动漫产业比较分析

☆产业中日动漫产业比较分析李明矍李燕玉(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动漫产业日渐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点扶持产业之一。
我国动漫产业的产业规模虽然不断壮大,但是,我国动漫产业在影响力方面仍处于劣势。
而动漫产业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在日本已经有着完整的产业模式,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以阐述中日动漫产业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从产业链、人才、特点等方面,将两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总结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关键词:动漫产业;日本;中国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蒸蒸日上,随着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不断地暴露制作粗糙、缺乏创新等问题。
相反,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逐渐精良。
为此,我国动漫产业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直至今日,我国动漫产业仍在不断发展,但与动漫强国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中日动漫产业发展历程比较(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动画制作精良是中国动漫发展伊始的第一个标签,中国动漫最早始于20世纪,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也具有强劲的实力。
中国动漫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1922-1945年的开创期。
在这期间对中国动漫影响最深的便是于1926年由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而后又借鉴了迪士尼的制作技巧制作了《铁扇公主》,为中国动漫打下了基础。
(2)1947-1948年的成长期。
在此期间中国动漫融入了新的元素,将裁纸、水墨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创造了极具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的新形式,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也逐渐走向成熟。
(3)1979-1980年的繁荣期o(4)1980年以后的转折期。
2000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正式成立,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了有关动漫产业的法案。
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日本动漫从欧洲引进,诞生于19世纪末,最早出现在民间。
北译乐天是日本漫画的鼻祖,统一了漫画的名称,为日本动漫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日动漫运作模式对比研究

毕业论文(2013届 )论文题目:中日动漫运作模式对比研究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o-Japan Anime Operation Mode学生姓名:孙逸凡学号:090906108二级学院名称:管理学院专业:媒体创意(制片管理)指导教师:程正敏职称:副教授郑重声明我谨在此郑重声明: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中日动漫运作模式对比研究》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中日动漫运作模式对比研究摘要: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中产值最大的产业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新兴现代服务业分支。
如今的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动漫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动漫产业也越来越被重视。
但我国动漫产业如今远远落后于日本及欧美等国,并且差距有不断被拉大的趋势。
除了动漫作品在制作上的存在明显差距之外,在动漫产品的运作方面更是落后于日本美国。
日本有着完整的动漫运作模式,并已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商品获取极大的利润。
反观我国动漫作品盈利手段单一,动漫作品生命周期短,很难打出自己的品牌。
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动漫运作模式,构建国产动漫产业链结构是现阶段发展国产动漫产业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动漫产业;动漫运作模式;产业链结构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O-JAPANESE ANIMEOPERATION MODEABSTRACT: Animation is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it's an important emerg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branches.Nowadays,animation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the number of anime fans keeps on increasing,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he animation industry.But now,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is far behi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and USA,and the gap is being pulled.In addition to the gap of production level between the countries,the domestic animation mode of operation is also far behind those countries.Japan has a the complete animation mode of operation and has formed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structure.they can earn more profits by sell more types of animation products through a variety of channels.China's animation work's means of profitable is too single,the period of anime works is too short,it is difficult to create their own brand.Therefore,The most effectivemeans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learning the advanced animation mode of operatio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nd build domestic animation industry chain structure.Key words: Animation industry; mode of Animation operation; Industry chain structure目录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1)4.技术路线 (2)一、中日动漫发展历程与动漫作品比较 (2)(一)中日动漫发展历程 (2)1.中国动漫发展历程 (2)2.日本动漫发展历程 (3)(二)中日动漫作品比较 (4)1.中日动漫作品题材类型比较 (4)2.中日动漫作品内容结构比较 (5)3.中日动漫作品主题思想比较 (6)二、中日动漫运作模式及产业发展比较 (7)(一)中日动漫制作比较 (7)1.剧本 (7)2.绘画与动画制作 (8)3.配音与音乐 (10)(二)中日动漫运营模式比较 (11)1.日本动漫产业运营模式 (11)2.中国动漫产业运营模式存在主要的问题 (12)三、我国动漫产业市场分析 (16)(一)我国动漫市场环境 (16)(二)消费者消费行为及消费习惯 (16)1.影响动漫爱好者消费的因素研究 (17)2.动漫爱好者消费特点研究 (17)四、构建动漫产业链结构 (19)(一)动漫产业链 (19)1.什么是动漫产业链 (19)2.动漫产业链建造的意义和作用 (20)(二)如何建立动漫产业链的建立 (20)1.漫画 (21)2.电视动画 (22)3.动画电影 (22)4.品牌动漫 (23)5. 衍生品开发和销售 (23)6.完善我国动漫产业链结构 (24)绪论1.研究背景动漫包括动画和漫画两种艺术形式。
国漫与日漫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

国漫与日漫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国漫与日漫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动漫产业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正逐渐兴起,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经济现象。
其中,国漫和日漫作为两个重要的动漫制作国家,其发展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比较国漫与日漫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探讨其差异以及各自的发展优劣。
国漫与日漫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市场规模和观众群体国漫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中国国内市场,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
而日本的动漫产业由于发展较早,其市场规模也更为庞大,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受众,还有着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因此,从市场规模和观众群体来看,日漫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日本动漫以其精良的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而闻名于世。
日本动漫作品在画面设计、人物塑造、剧情推进等各个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和技术创新。
相比之下,国漫在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上还存在一些欠缺,与日漫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三、文化表达和受众需求国漫和日漫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国漫在故事情节、表现形式上更多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民族风格和中国式审美。
而日漫则更加注重表达日本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例如日本的忍者、武士等元素。
由于受众需求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国漫和日漫在内容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四、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日本的动漫产业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商业模式,包括漫画、动画、游戏、周边产品等多个领域的联动发展。
这种商业模式以IP(知识产权)运作为核心,通过跨媒体传播和多元化的盈利方式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比之下,国漫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加重视IP的打造和有效的市场运作。
五、国际化发展和影响力日本动漫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
无论是《火影忍者》、《死神》等热门作品,还是著名的日本动漫电影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都为日本动漫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

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日期:目录•中日动漫产业概述•创作与制作•发行与营销•发行与营销•政策与环境•未来发展趋势中日动漫产业概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逐步完善跨界融合趋势明显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且高效跨界融合和国际化程度高政策支持力度大中日动漫产业比较中国动漫市场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日本相比仍有差距。
市场规模产业链完善程度跨界融合和国际化程度政策支持力度中国动漫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但相较于日本还存在一些短板。
中国动漫产业正在逐步提高跨界融合和国际化程度,但与日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政府对动漫产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与日本相比,政策还需进一步优化。
创作与制作中国动漫的创作风格通常强调主题和情感,注重角色的心理描绘和情节的起承转合。
其中,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元素常常被融入到动漫创作中,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和民族特色的风格。
中国动漫风格日本动漫的创作风格则更加注重角色个性、画面细节和故事情节的独特性。
日本动漫通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性为特点,从科幻、奇幻到现实题材都有涉猎,同时也更加注重在细节上刻画人物和场景。
日本动漫风格中日动漫创作风格比较中国动漫制作流程中国动漫的制作流程通常是由政府或电视台等机构进行项目立项,然后由制作公司或个人进行具体创作和制作。
制作过程中,剧本、角色设计、原画、动画等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修改。
日本动漫制作流程日本动漫的制作流程则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通常,由漫画家创作出漫画作品,然后将其改编成动画。
制作过程中,动画制作公司与漫画家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和动画制作等环节。
中日动漫制作流程比较中国动漫制作团队中国动漫的制作团队通常由专业的制作公司或个人组成,团队成员包括导演、编剧、原画师、动画师等。
由于中国动漫的制作过程相对集中和规范化,每个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也更加明确。
日本动漫制作团队日本动漫的制作团队则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除了专业的制作公司外,个人和小型团队也常常参与动漫制作。
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研究

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动漫产业链各环节的运行机制,认为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为巨大产业规模的主要原因是其在资本运营的各环节都贯彻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并对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分工协作类型划分分级制度一、日本动漫产业的源头——漫画的生产方式1、分工协作生产方式是提高漫画产量和质量的基础(1)漫画工作室的分工协作体制提高了漫画产量和质量。
日本的漫画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和助手,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是一种分工协作式的生产方式。
一方面,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漫画的产量。
日本漫画最初以在漫画杂志上连载的方式销售,而日本漫画杂志通常以周为出版周期,对漫画家的生产效率要求极高,因此漫画家的工作室必须配备固定助理,帮助漫画家完成出版周期内要求达到的生产数量。
另一方面,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漫画质量。
在工作室内分工协作体制的帮助下,可以由助手替漫画家分担较为简单的工作环节,从而使漫画家有更充足的时间从事造型设计、故事编排和主笔等决定漫画产品质量的环节。
(2)在日本漫画的生产过程中,部分故事剧本由专业作家负责完成。
在作为主创人员的漫画家中,一部分漫画家是在绘画和编写故事方面都具有很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而另一部分漫画家仅有高超的画技却并不擅长编写故事剧本。
因此,在日本漫画的生产过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工,即漫画工作室从事漫画绘制工作,而漫画故事剧本的编写工作则由专业作家负责完成。
专业漫画故事剧本作家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漫画的质量,从而扩大了漫画的销售量。
(3)日本在漫画人才的培养上注重采用分门别类式的专业化培养模式。
日本部分高等学校将漫画作为独立专业分离出来,培养专业化的漫画人才。
漫画人才的培养阶段并未终止于学校内,日本最终成型的漫画人才是通过漫画出版社培养的。
漫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漫画出版社工作,而漫画出版社根据漫画人才所擅长的方面进行培养,为分工协作式体制提供后备人才。
2、分工协作生产方式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启示目前我国漫画生产中的绘画环节已经初步形成了漫画家与助手分工协作的体制,但分工的细致程度仍然不够高。
中日动漫产业对比

中日动漫产业对比摘要:中国动漫产业有着广阔而美好的前景,中国动画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动画广阔的前景需要政府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政策与宣传,只有人人共同努力,才会最终见证到中国动漫业再次崛起的那一天!关键字:中日对比、原创力、产业链、专业人才、政策支持引言:动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等特点。
当前,我国把动漫产业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并把动漫产业定义为提升国家。
软实力”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
然而,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动漫作品缺少原创力、动漫展面临产业发展瓶颈、动漫产业链的错位和断裂、缺少专业人才等。
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XXX的,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
日本动漫产业不仅在动画方面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漫画、电子游戏方面也成绩斐然。
游戏软件产业更是日本的强项,日本是世界第一生产国、第二消费国,市场规模达到4143亿日元。
然而反观我国,据了解,2009年,全国共XXX完成322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共计171816分钟,比2008年增长31%,居世界第一。
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我国动漫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但另一方面,去年发行的322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几乎不盈利,更多中小型动漫企业正游走在生死线上。
我国的动漫产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未来的发展出路又在哪里?在国内各大中城市争相建立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的同时,人们更需要冷静思考这些问题。
一、专业人才对比一直以来,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卡通动画加工基地,但我国政府对于动画人才的培养缺乏政策扶持和引导,导致动漫人才长期处于缺乏的状态,特别是真正懂得技术、拥有创意能力、了解动画创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尤其缺乏。
我国目前动画人才状况是优秀的创意人才很少,动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很少,既懂创作生产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放入分析日本动漫产业链各环节的运行机制,认为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为巨大产业规模的主要原因是其在资本运营的各环节都贯彻了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并对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类型划分分级制度开发销售
一、漫画类型划分体制及分解制度
1.以性别和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漫画类型划分体制
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细致的漫画类型划分体制,按照消费者群体的性别和年龄对漫画的类型进行细分,主要包括儿童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和成人漫画。
这种类型划分体制具有以下优点:根据性别差异制作相应类型的漫画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性别消费者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制作漫画,能够通过扩展漫画消费者的年龄层次和消费者的消费时期增加销售量。
2.规范的分级制度
由于日本漫画产品涉及的年龄层广泛,日本动漫产业非常有必要对其漫画产品加以分级,以让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能有适合自己的漫画产品。
日本已经形成一套详细而严格的分级制度,例如日本的漫画书店必须严格按照性别和年龄划分标准将不同类型的漫画产品摆放在不同的区域,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各区选购漫画的消费者进行监督。
3.漫画类型划分体制及分级制度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我国动漫界形成了一种对动漫产品的偏颇认识,认为动漫产品只是针对低年龄层消费者的,这使我国动漫企业将拥有巨大消费能力的高年龄层消费群体市场拱手让给了外国动漫厂商。
我国动漫企业应一方面针对低年龄层消费者制作动漫产品;另一方面增大面向高年龄层消费者的动漫产品比重。
在审批动画项目时,相关部门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出于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考虑,往往对申报项目实行严格审批——凡内容偏向于高年龄化的动画项目获得立项的几率较小,而内容偏向于低年龄化的动画项目则通过立项的几率非常高。
这一审批体制使我国高年龄层动画产品的产量接近于零,我国动漫企业在高年龄层动漫产品制作能力及市场占有率方面与世界动漫产业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我国应改革动画项目审批体制,放宽政策限制,使我国动画产品体系中各年龄段的产品达到合理比例。
同时,还需要增设动漫产品分级制度,以使我国动漫产品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日本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及动漫产品的销售
1.由杂志连载漫画衍生漫画单行本,再衍生出动画及系列授权商品
日本动漫产业链的构建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漫画自漫画杂志上连载。
在此过程中漫画生产团体、出版社、发行单位及销售终端从漫画杂志的销售收入中获得相应份额。
同时,出版社对杂
志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统计出市场欢迎度较高的漫画作品。
第二阶段,统计出市场欢迎度较高的漫画作品后,将其以漫画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发行。
以后,出版社同样对漫画单行本的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得出较受市场欢迎的漫画单行本。
第三阶段,综合前两个阶段的调查结果,出版社统计出真正受漫画杂志读者和单行本读者欢迎的漫画作品,然后与动画制作企业联系,将该漫画改编成动画。
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漫画企业和动画企业还会与相关制作企业合作,根据该漫画和动画开发的各种授权衍生产品也进入生产阶段。
播放动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向消费者宣传动漫衍生产品的过程,这会促使衍生产品获得巨大的销售量。
2.日本动漫企业注重开拓海外市场
在动漫产品的销售方面,日本动漫产业不仅依靠本国消费者群体的支撑获得了强劲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
(1)日本动漫企业积极扩大本国动漫产品的出口。
日本的动漫企业十分重视开拓海外市场。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日本动漫产品开始主导世界动漫市场,有的日本动画甚至出口到了70多个国家。
(2)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本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为了扩大本国动漫产品在国际上的销路,加大日本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影响的范围、力度,日本政府不但将动漫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品,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
大帮助。
3.日本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动漫产品销售模式及启示
(1)我国动漫产业轻视漫画杂志和单行本对于漫画作品的市场检验作用,而是直接投资进行动画制作,想借助动画的广告作用获得高额的衍生产品收入。
相比之下,日本模式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因为漫画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动画,用较低成本的漫画作为动漫产业的源头不但能带来较高的利润,而且能作为动画开发的前期市场检验手段,大大提高基于漫画的动画市场成功率,增强投资的有效性。
而我国的这种模式虽然是美国乃至部分其他国家目前较为流行的动漫产品开发模式,但美国的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其动画制作过程中跟踪调查市场反应并即时修改动画内容的基础上的,而我国目前在市场调查方面极为缺失。
一方面,我国应发展漫画杂志和单行本出版产业,增加动漫产业的利润来源,营造全民阅读漫画的文化氛围,并提高动画及其他衍生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2)在动漫产品销售方面,我国动漫产业应立足庞大的国内市场,同时还应扩展海外市场。
我国动漫产品难以打开国际市场,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动漫产业的束缚过紧,严重抑制了国内动漫产品类型的扩展。
我国应降低动漫项目审批门槛、细分动漫产品类型并建立科学的分级体制,以丰富的动漫产品类型,为扩大海外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综上所述,日本动漫产业的运营机制中,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类型细分结合分级体制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控制整个消费者市场;通过漫画杂志和单行本的层层市场检验后再开发动画等衍生产品是为了降低市场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综合来看,日本动漫产业的运营机制始终坚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而我国在相应环节则与其存在较大差距,这正是我国动漫产业落后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也应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我国动漫产业各环节的运行中,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科学、完整、发达动漫产业链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白晓煌.日本动漫.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王冀忠.动漫创意产业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