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9结构体实验报告

实验09结构体实验报告
实验09结构体实验报告

1.学会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能够运用结构体数组编写程序。

3.学会结构体指针的定义使用方法。

4.能够运用结构体指针作函数参数编写程序。

二、实验环境

(调试程序所使用的软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VC++6.0

硬件环境:宏基Intel 奔4 主频2.8GHz,内存256MB

三、实验内容、结果及分析

1、题目1.建立一个有n(3

源程序清单:(调试好的源程序代码)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0;

struct rem

{

String num;

string name;

double mark[3];

double all;

};

int main ()

{

int n,i,m;

double max;

rem loq[N];

cout<<"请输入人数"<

cin>>n;

for(i=0;i

{

cout<<"请输入第"<

cin>>loq[i].num>>loq[i].name

>>loq[i].mark[0]

>>loq[i].mark[1]

>>loq[i].mark[2];

}

for(i=0;i

{

loq[i].all=loq[i].mark[0]+loq[i].mark[1]+loq[i].mark[2];

}

max=loq[0].all;

for(i=0;i

{

if(loq[i].all>max)

{

max=loq[i].all;

m=i;

}

}

cout<<"总分最高的学生为"<

<<"总分为"<

return 0;

}

主要标识符说明:(源程序中主要标识符含义说明)

声明结构体类型rem,包括学号(string类型)、姓名(string类型)、成绩(双精度型)、总成绩(双精度类型)

struct rem

{

String num;

string name;

double mark[3];

double all;

};

rem loq[N] 定义结构体类型rem变量loq

int n,i,m;定义三个整型变量n代表人数,i代表循环变量,m高成绩的学生成绩的角标double max,双精度型,最大成绩;

实验结果:(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M应付初值

2、题目

2.通讯录排序。建立一个通讯录的结构记录,包括姓名、生日、电话号码。输入n(n<10)个朋友的信息,再按他们的姓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输出其信息。

源程序清单:(调试好的源程序代码)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5;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struct corre

{

string name;

date bir;

string tel;

};

int main ()

{

corre a[N];

int n,i,j;

string m;

cout<<"请输入人数"<

cin>>n;

for(i=0;i

{

cout<<"请输入第"<

cin>>a[i].name;

cout<<"输入生日"<

cin>>a[i].bir.year>>a[i].bir.month>>a[i].bir.day;

cout<<"请输入电话"<

cin>>a[i].tel;

}

for(i=0;i

{

for(j=0;j

{

if(a[j].name

{

m=a[j].name;

a[j].name=a[j+1].name;

a[j+1].name=m;

}

}

}

cout<<"姓名"<<'\t'<<"生日"<<'\t'<<"电话"<

for(i=0;i

{

cout<

<

<

}

return 0;

}

主要标识符说明:(源程序中主要标识符含义说明)

声明结构体类型date,包括年份(整型)、月份(整型)、天(整型)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声明结构体类型corre,包括姓名(string型)、生日(date结构类型型)、电话号码(string 型)

struct corre

{

string name;

date bir;

string tel;

};

corre a[N]定义结构体corre类型数组a[]

int n,i,j;定义三个整型变量n为人数,i,j均为循环变量

string m;string型变量m用于交两个人的姓名

实验结果:(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题目

3.编写程序,输入一个日期(年、月、日),计算并输出该日是该年中的第几天。要求编写函数计算某日是该年中的第几天,用结构指针作为函数参数,注意闰年问题。

源程序清单:(调试好的源程序代码)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ian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int find(nian *p);

int main ()

{

struct nian a={1,1,1};

nian *p=&a;

int n;

cout<<"请输入年份"<

cin>>a.year;

cout<<"请输入月份"<

cin>>a.month ;

cout<<"请输入第几日"<

cin>>a.day;

n=find(p);

cout<<"你输入的日期为"<

cout<<"是"<

return 0;

}

int find(nian *p)

{

int n=0,i,j,b[2][13]={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if((p->year%4==0&&p->year%100!=0)||p->year%400==0)

{

i=1;

}

else

i=0;

for(j=0;jmonth;j++)

{

n=n+b[i][j];

}

n=n+p->day;

return n;

}

主要标识符说明:(源程序中主要标识符含义说明)

声明结构体类型nian,包括年(整型)、月份(整型)、天(整型)

struct nian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int find(nian *p);

定义一个函数,其参数为结构指针。用于算出输入的日期是第多少天

struct nian a={1,1,1};定义结构nian类型的变量a

nian *p=&a;定义指针P并初始化指向a

int n;整型,天数

实验结果:(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体会(心得、收获)

此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结构体来解决一些问题。学会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并且运用结构体数组来进行编程。注意结构体的嵌套使用。并且学会使用带结构指针的参数的函数。在定义变量时要注意附初值,在定义指针时要注意初始化。

实验报告9答案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九:函数与数组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学期:2010-2011学年上学期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作为参数的函数编写与调用方法 2、掌握数组作为参数的特殊性 3、掌握字符串作为参数的函数编写与调用方法 二、知识要点 1、地址传递的概念及使用 2、数组元素和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特点与区别 3、字符串作为参数的特点:‘\0’字符的使用 三、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 1、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时,其特殊性是 2、定义作为参数的函数时,通常需要提供长度作为参数;而定义 作为参数的函数时,通常不需要提供长度参数 3、写出满足如下要求函数的函数首部: ①函数名为fmax,求一个实型数组的最大元素值: ②函数名为scount,求一个字符串中大写字母的个数: ③函数名为delf,删除一个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 四、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函数,其功能是将字符串中的大写字母改为小写字母,其他字 符不变。 2、编写一个函数,求出给定的二维数组中每一行最大的元素,并显示出来。 3、在主函数中输入N个人的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用函数求:①平均分、最 高分和最低分;②分别统计90~100分的人数、80~89分的人数、70~ 79分的人数、60~69分的人数及59分以下的人数。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 五、实验结果(要求写出运行界面及输出的运行结果) 六、实验小结

1.#include #include void change(char a[]) {int i; for(i=0;i='A'&&a[i]<='Z') a[i]+=32; } void main() {char c[30],k; printf("请输入一个包含大写字母的字符串:\n"); gets(c); change(c); puts(c); } 2.#include void max(int b[3][3]) {int i,j,max[3]; for(i=0;i<3;i++) max[i]=b[i][0]; for(i=0;i<3;i++) for(j=0;j<3;j++) if(b[i][j]>max[i]) max[i]=b[i][j]; for(i=0;i<3;i++) printf("第%d行最大值为:%d\n",i+1,max[i]); printf("\n"); } void main() {int i,j,a[3][3]; printf("输入3行3列的数组:"); for(i=0;i<3;i++) for(j=0;j<3;j++) scanf("%d",&a[i][j]); printf("数组元素为:\n"); for(i=0;i<3;i++) {for(j=0;j<3;j++) printf("%d ",a[i][j]); printf("\n"); } max(a); } 3. #include

数组指针结构体实验报告

验证性实验:数组指针结构体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复习c++语言数组的用法。 (2)复习c++语言指针的用法。 (3)复习c++语言结构体的用法。 (4)理解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的基本方法。 (5)通过实验程序,分析它们的时间复杂度。 2.实验内容 (1)将1~10存入数组a[10],并将其逆序输出。 (2)用指针方式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10个整数数据,并存入数组,要求将10个数中最大的数与第1个输入的输交换:将10个数中最小的数和最后一个输入的数交换。(3)有5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平均分。 要求:从键盘依次输入5个学生的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自动计算3门课的平均分,将5个学生的数据在屏幕上输出。 3.实验结果 (1)#include void main() { int i,a[10]; for (i=0;i<=9;i++) a[i]=i+1; for (i=9;i>=0;i--) printf("%3d",a[i]); printf("\n"); } (2)#include void main() { int a[10],*p,*max,*min,k; for (p=a;p*p) min=p;

} p=a; if(*max==*(p+9)&&*min==*p) { k=*p; *p=*(p+9); *(p+9)=k; } else if(*max==*(p+9)) { k=*max;*max=*p;*p=k;k=*min;*min=*(p+9);*(9+p)=k; } else { k=*min;*min=*(p+9);*(p+9)=k;k=*max;*max=*p;*p=k; } for(p=a;p struct STUDENT { char id[10]; char name[8]; int score[3]; double ave; }stu[5]; void main() { int num=5,i,j; for(i=0;i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电工实验报告答案解析-(厦门大学)

实验四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验证表4—1实验数据一(开关S投向R侧) 表4—2实验数据二(S投向二极管VD侧) 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 S1或U S2)直接短接? 答: U S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 U S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U S2侧。 不可以直接短接,会烧坏电压源。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答:不成立。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叠加性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由实验数据二可知)。 实验五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表5-1 电压源(恒压源)外特性数据 表5-2 实际电压源外特性数据 表5-3 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外特性数据

图(a )计算)(6.117S S S mA R U I == 图(b )测得Is=123Ma 1. 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答:电压源内阻很小,若输出端短路会使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电流源内阻很大,若输出端开路会使加在电源两端的电压无穷大,两种情况都会使电源烧毁。 2. 说明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其输出是否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 答: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输出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 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下降的快慢受哪个参数影 响? 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都是存在内阻的,实际电压源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实际电流源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因此都是呈下降变化趋势。下降快慢受内阻R S 影响。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所谓‘等效’是对谁而言?电压源与电流源能否等效变换? 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S ; (2)满足S S S R I U =。 所谓等效是对同样大小的负载而言。 电压源与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 《C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1.1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1.2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MSDEV.EXE"。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first.c) ,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5.在源窗口中输入源程序,如图所示。

结构体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题目:结构体实验报告: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XXX 专业:XXXXXXXXX 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结构类型的定义和使用,学会使用结构数组编程解决问题。 二、实验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容: 编程解决如下问题:谁的年龄最小、奖学金统计、猴子选大王、选票统计(二)、数星星(二),任选四道题,其中选票统计(二)、数星星(二)必选。 2、要求:能够上机编辑、调试程序并通过OJ测试。 3、实验安排方式:每组1人,独立完成上机实验; 4、注意事项:结构的嵌套定义和引用方法、用指针访问结构。 三、代码及调试结果 1.数星星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hiquan { int x; int y; } S; //定义结构体 int main() { S s[216]; int n,i,j; int sum=0; scanf("%d",&n); for(i=0; i

图1 数星星调试结果 2.奖学金代码: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int Last_Score; int Class_Score; char Stu_leader; char w_stu; int article; int sum; } STU; int main() { int n; STU p[11]; int flag=0; int sum=0; int max=0; scanf("%d",&n); int i; for(i=0; i

新版实验报告册答案(八上)

生物(八上)实验报告册答案 P___1 观察与思考:水螅的形态与捕食 思考与联想:不能可以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 思考与联想:水螅用刺细胞捕食水蚤,在内胚层消化。 P___3 实验:观察蚯蚓 材料用具:糙纸放大镜 方法步骤: 1(1)前端有环带。背面颜色比腹面深。 13 (2)粗糙刚毛后方 2.肌肉的收缩。 3. 粘滑 讨论: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2. 使运动灵活、自如。 3. 支撑身体、辅助运动。 4. 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如果蚯蚓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P___6 观察与思考:双壳类动物的特点 思考与联想:保护 思考与联想:足鳃入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出水管排出食物残渣。 P___7 观察与思考:节肢动物的特点 思考与联想: 2. 蝗虫和七星瓢虫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触角和足 都分节;有翅。 3. 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有分节的足 P___9观察与思考:鲫鱼的外形与运动 思考与联想:是流线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有 体验与联想:抓过粘滑粘液 再观察:交替张合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思考:呼吸鳃丝中有血管 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鱼在水中呼吸。 思考与联想:入鳃的水含氧较多,出鳃的水二氧化碳较多 当鱼离开水时,鱼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而窒息死亡。

讨论: 1. 鱼体呈流线形,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2.不全面。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进行运动,其他鳍起协调作用。 P___11观察与思考:青蛙的外形与运动 思考与联想:绿色有利于青蛙的生存。 体验与联想:湿滑 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便于跳跃和划水。P___12观察与思考:多种多样的鸟 思考与联想: 思考: 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相适应。如,啄木鸟的喙强直,尖锐,适于啄食树干中的昆虫。 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如,丹顶鹤的腿细长,适于在浅水中行走、觅食。 体表覆盖羽毛,有翼、喙等结构。 P___14 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第一组假设:鸟的体型和翼适于飞行 第二组假设:鸟的肌肉和骨骼适于飞行 第三组假设:鸟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适于飞行 第四组假设:鸟的呼吸和视觉适于飞行 第一组结论:流线型的体型和翼适于鸟的飞行 第二组结论:发达的胸肌和薄、轻的骨骼适于鸟的飞行 第三组结论:强大的消化能力和循环系统适于鸟的飞行 第四组结论:旺盛的呼吸和发达视觉适于鸟的飞行 P___17观察与思考:哺乳动物的牙齿 思考与联想: 都有门齿和臼齿狼有犬齿,兔没有 狼是肉食动物,犬齿尖锐撕咬猎物。兔是草食动物,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提高了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2:MIPS指令系统和MIPS体系结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指令级模拟器 (2)熟悉掌握MIPSsim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熟悉MIPS指令系统及其特点,加深对MIPS指令操作语义的理解 (4)熟悉MIPS体系结构 二. 实验内容和步骤 首先要阅读MIPSsim模拟器的使用方法,然后了解MIPSsim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1)、启动MIPSsim(用鼠标双击MIPSsim.exe)。 (2)、选择“配置”->“流水方式”选项,使模拟器工作在非流水方式。 (3)、参照使用说明,熟悉MIPSsim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可以先载入一个样例程序(在本模拟器所在的文件夹下的“样例程序”文件夹中),然后分别以单步执行一条指令、执行多条指令、连续执行、设置断点等的方式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情况,观察CPU中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内容的变化。 (4)、选择“文件”->“载入程序”选项,加载样例程序 alltest.asm,然后查看“代码”窗口,查看程序所在的位置(起始地址为0x00000000)。 (5)、查看“寄存器”窗口PC寄存器的值:[PC]=0x00000000。 (6)、执行load和store指令,步骤如下: 1)单步执行一条指令(F7)。 2)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4,是一条有 (有,无)符号载入字节 (字节,半字,字)指令。 3)单步执行一条指令(F7)。 4)查看R1的值,[R1]= 0xFFFFFFFFFFFFFF80 。 5)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8,是一条有 (有,无)符号载入字 (字节,半字,字)指令。 6)单步执行1条指令。 7)查看R1的值,[R1]=0x0000000000000080 。 8)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C ,是一条无 (有,无)符号载入字节 (字节,半字,字)指令。 9)单步执行1条指令。 10)查看R1的值,[R1]= 0x0000000000000080 。 11)单步执行1条指令。 12)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14 ,是一条保存字 (字节,半字,字)指令。 13)单步执行一条指令。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七查找、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本实验项目方案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X3108005)”项目资助)实验难度: A □ B □ C □ 学期:2010秋季学期 任课教师: 实验题目: 查找算法设计与实现 姓名: 王辉 学号: 20091120154 电子邮件: 完成提交时间: 2010 年 12 月 27 日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2010学年秋季学期 《数据结构实验》成绩考核表 学号:姓名:本人承担角色: 综合得分:(满分100分) 指导教师:年月日(注:此表在难度为C时使用,每个成员一份。)

(下面的内容由学生填写,格式统一为,字体: 楷体, 行距: 固定行距18,字号: 小四,个人报告按下面每一项的百分比打分。难度A满分70分,难度B满分90分)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 1 哈希表查找。根据全年级学生的姓名,构造一个哈希表,选择适当的哈希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设计并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算法。 熟悉各种查找算法的思想。 2、掌握查找的实现过程。 3、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结构和算法求解问题。 4 把每个学生的信息放在结构体中: typedef struct //记录 { NA name; NA tel; NA add; }Record; 5 void getin(Record* a)函数依次输入学生信息 6 人名折叠处理,先将用户名进行折叠处理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并返回模值。并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 7姓名以汉语拼音形式,待填入哈希表的人名约30个,自行设计哈希函数,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或链地址法处理冲突;在查找的过程中给出比较的次数。完成按姓名查询的操作。将初始班级的通讯录信息存入文件。 二、【实验设计(Design)】(20%) (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主程序模块、各子程序模块的伪码说明,主程序模块与各子程序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1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和结构体: #include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R = U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 2 3 U1 /V 5.4 6.9 8.5 I1 /mA 2.00 2.60 3.20 R1 / Ω 2700 2654 2656

测量次数1 2 3 U2 /V 2.08 2.22 2.50 I2 /mA 38.0 42.0 47.0 R2 / Ω 54.7 52.9 53.2 (1) 由. % max ΔU =U ×1 5 ,得到U 0.15V , 1 Δ = U 0 075V Δ 2 = . ; (2) 由. % max ΔI = I ×1 5 ,得到I 0.075mA, 1 Δ = I 0 75mA Δ 2 = . ; (3) 再由2 2 3 3 ( ) ( ) I I V u R U R Δ Δ = + ,求得9 10 Ω 1Ω 2 1 1 = × = R R u , u ; (4) 结果表示= (2.92 ± 0.09)×10 Ω, = (44 ±1)Ω 2 3 1 R R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系别: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工程测量实验室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 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 1、水准仪的认识: (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 (4)精平与读数: 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 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 1 A-1 1.568 1.416 0.15 2 第1台阶 2 A-2 1.568 1.265 0.30 3 第2台阶 3 A-3 1.568 1.11 4 0.454 第3台阶 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 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 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 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因为此项操作会改变仪器的高度,导致分别进行后、前视读数时的仪器高度不同,所测高差中引入了该高度差。 必须进行精确整平。因为水淮测量中,水淮仪必须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要通过精确整平才能获得。 2、用脚螺旋粗略整平,若操作熟练后,只用两个脚螺旋即可整平,如何操作?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C语言结构体习题及答案

第9章结构体 1.定义以下结构体类型 struct s { int a; char b; float f; }; 则语句printf("%d",sizeof(struct s))的输出结果为【】。 A) 3 B) 7 C) 6 D) 4 2.当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时,系统为它分配的内存空间是【】 A)结构中一个成员所需的内存容量 B)结构中第一个成员所需的内存容量 C)结构体中占内存容量最大者所需的容量 D)结构中各成员所需内存容量之和 3.定义以下结构体类型 struct s { int x; float f; }a[3]; 语句printf("%d",sizeof(a))的输出结果为【】 A) 4 B) 12 C) 18 D) 6 4.定义以下结构体数组 struct c { int x; int y; }s[2]={1,3,2,7}; 语句printf("%d",s[0].x*s[1].x)的输出结果为【】 A) 14 B) 6 C) 2 D) 21 5.运行下列程序段,输出结果是【】 struct country { int num; char name[10]; }x[5]={1,"China",2,"USA",3,"France",4, "England",5, "Spanish"}; struct country *p; p=x+2; printf("%d,%c",p->num,(*p).name[2]); A) 3,a B) 4,g C) 2,U D) 5,S

6.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struct KeyWord { char Key[20]; int ID; }kw[]={"void",1,"char",2,"int",3,"float",4,"double",5}; main() { printf("%c,%d\n",kw[3].Key[0], kw[3].ID); } A) i,3 B) n,3 C) f,4 D) l,4 7.定义以下结构体类型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10]; int score[50]; float average; }stud1; 则stud1占用内存的字节数是【】。 A) 64 B) 114 C) 228 D) 7 8.如果有下面的定义和赋值,则使用【】不可以输出n中data的值。struct SNode { unsigned id; int data; }n,*p; p=&n; A) p.data B) n.data C) p->data D) (*p).data 9.根据下面的定义,能输出Mary的语句是【】。 struct person { char name[9]; int age; }; struct person class[5]={"John",17,"Paul",19,"Mary",18,"Adam",16}; A) printf("%s\n",class[1].name); B) printf("%s\n",class[2].name); C) printf("%s\n",class[3].name);

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 实 验 手 册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学时32 学分1 开课实验室:软件实验室 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是配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而开设的实验性教育环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充分掌握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各种数据类型的使用技巧、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等。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对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验证,同时也是学生很好地学习课程的辅助手段。通过C语言上机实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全面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二、实验项目 【实验一】最简单的C程序---顺序程序设计 【实验二】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二) 【实验五】函数 【实验六】数组(一) 【实验七】数组(二) 【实验八】指针 【实验九】结构体、共用体和文件 【实验十】C程序综合性实验 三、有关说明 1、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 后续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 《C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谭浩强吴伟民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主要参考书目: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最简单的C程序---顺序程序设计 (验证性实验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in-tc程序运行环境 2.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步骤,理解并学会C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方法 3.掌握C语言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句——赋值语句 4.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控制符 (二)、实验内容 1.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1)#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 \n”); printf(“****************\n”); } 运行结果及分析:运行结果为: Printf函数语句表示输出引号内的字符串,最后的\n表示换行, 将程序中的\n去掉后,运行结果及分析:运行结果为: 去掉\n后不换行连续显示 (2)#include void main() { int a=100,b=20,sum,sb; sum=a+b; sb=a/b; printf("sum=%d,sb=%d",sum,sb); } 运行结果及分析: sum=100+20=120;sb=100/20=5. (3)#include void main( )

C语言结构体实验报告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序号:8 实验项目名称:结构体

附源程序清单: 1. #include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20]; char classname[20]; float score[3]; float aver_score; }stu[5]; void input() { int i; for(i=1;i<6;i++) { printf("第%d个同学",i); printf("请输入学号名字班级三门课程成绩:\n"); scanf("%d %s %s %f %f %f",&stu[i].num,stu[i].name,stu[i].classname,&stu[i].score[1],&stu [i].score[2],&stu[i].score[3]); } }; void averagescore() {

for(i=1;i<=5;i++) stu[i].aver_score=((stu[i].score[1]+stu[i].score[2]+stu[i].score[3])/3); printf("平均成绩:"); for(i=1;i<6;i++) printf("第%d个同学的平均成绩%f:\n",i,stu[i].aver_score); printf("\n"); }; void max() { int i,k=0; float temp=stu[1].aver_score; for(i=2;i<=5;i++) if(stu[i].aver_score>temp) {temp=stu[i] .aver_score;k=i;}; printf("成绩最好的同学:\n"); printf("%d %s %s %4.2f %4.2f %4.2f %4.2f\n", stu[k].num,stu[k].name,stu[k].classname,stu[k].score[1],stu[k].score[2],stu[k].score[3],stu[k].aver _score); }; void main() { input(); averagescore(); max(); } 2.#include struct worker { char name[20]; int workyear; float salary; }work[5]; void input() { int i; for(i=1;i<=5;i++) { printf("第%d个工人:",i); printf("请输入名字工作年限工资总额:\n"); scanf("%s %d %f",&work[i].name,&work[i].workyear,&work[i].salary);

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九年级

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九年级 纸锅烧水: 猜想能烧开交流与评估 1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远远低于纸的着火点2 使水充分浸湿纸, 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没有水的纸上。 冷水烧开水 猜想能交流这是因为瓶内上部的空气由于温度降低,压强会减小,在低压下水的沸点降低了。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干冰升华,从固态变成气态。干冰升华后吸收大量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微小的冰晶。然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以冰晶为凝结核,继续冷凝成水滴。 固体熔化和凝固 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39℃、42℃、45℃、48℃、48℃、48℃、51℃、54℃、51 48 48 46 蜡 27 32 42 54 59 64 70 66 60 55 47 36 描点作图海波熔化凝固图像蜡的熔化凝固图像 分析海波具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变 交流 1 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都要吸热,试管从烧杯中拿出,吸热停止,则熔化停止。反之,继续吸热,熔化继续。2 相同点:都要吸收热量不同点: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蜡没有。 水的沸腾

猜想 1温度越来越高2 有许多气泡水上下翻滚 实验 温度变化气泡情况 沸腾前不断升高无——有少——多小——大 沸腾时温度不变有大量气泡产生 沸腾后继续加热不变有大量气泡产生 停止加热不变气泡减少 结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猜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依据类比:草鱼的运动规律:水温越高,草鱼运动越快 结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交流1 一样 2用到的研究方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染色就越快4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水洗碗比凉水,更容易去油腻。 自主做问自己弹簧测力计受到力的作用 探究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 猜想1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关,水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 2 不同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烧杯液体名称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 a、水 20 4 b、煤油 20 2

数控技术实验报告(答案版)

数控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井冈山大学机械系 2010年03月

注意事项 数控操作实验是数控技术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做到: 一、每次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并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好实验目的和所用 实验设备; 二、实验前,每人必须配合实验指导老师在实验室记录本上做好相关 记录; 三、实验中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设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 真记录实验数据; 四、在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认真仔细清点整理实验仪器和实 验设备,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后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填写好 实验报告,并上交授课教师批阅。

实验一数控车床的认识 实验日期 2010 年 04 月 10 日 同组成员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车削加工工件坐标的设定方法; 2.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常用按键的功能; 3.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1.CAK3675V数控车床; 2.CAK3275V数控车床; 3.Fanuc 0i-mate TC数控系统。 三、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1. 熟悉Fanuc 0i前置刀架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依次解释、、、、、 、、、、、、、、、、、、、、、、、、、、、、等的功能。 依次的功能为: 按键功能按键功能 显示坐标位置。显示程序屏幕。 显示偏置/设置屏幕。取消键,用于删除最 后一个进入输入缓 存区的字符或符号。

输入键,用于输入工件偏移 值、刀具补偿值(纯数值), 如。 显示用户宏程序/图 形轨迹显示 替换键。插入键,输入指令 字、程序段,如。删除键。复位键,用于使CNC 复位或取消报警等。自动运行远程执行 编辑手动 MDI手动脉冲 单节手动脉冲 单节忽略 主轴正转、停止、反 转控制按钮 选择性停止循环启动 机械锁定循环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