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物司法鉴定论述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一、引言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法律、医学和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业务范围广泛而复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具体业务范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二、尸体检验和尸体鉴定1. 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是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尸体进行外表观察、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等手段,确定死者的死因、死亡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尸体检验对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审判具有重要意义。
2. 尸体鉴定尸体鉴定是指通过对尸体的特征和痕迹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尸体身份的过程。
在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确认身份的情况下,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员可以通过DNA检验、指纹比对、牙齿特征鉴定等技术手段进行尸体鉴定。
三、人体损伤鉴定1. 伤情鉴定伤情鉴定是指通过对受害者身体损伤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其损伤程度和对个人生活能力的影响。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对伤情的鉴定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为刑事案件的定性定罪提供支持。
2. 损伤原因鉴定损伤原因鉴定是指通过对损伤的特点和相关证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损伤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员可以通过对伤情的鉴定、事故现场勘查和相关证据的分析,确定损伤是由于事故、自然灾害还是他人故意造成的。
四、精神病鉴定精神病鉴定是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有关精神疾病的司法问题进行鉴定。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言语和心理状态的观察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为司法机关作出判决提供专业意见。
五、毒物鉴定毒物鉴定是指通过对生物体内或环境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其种类和含量的过程。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员可以通过对尸体、血液、尿液等样本的检测,确定死者是否中毒以及毒物的种类和致死量,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六、酒精鉴定酒精鉴定是指通过对生物体内的酒精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其是否达到醉酒状态的过程。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员可以通过对血液、尿液、呼气等样本的检测,确定被告人是否醉酒驾驶或者在特定场合饮酒,为刑事案件的定性定罪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

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摘要:在法医科学中,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犯罪手段的不断演变和毒物种类的增多,科学准确地鉴定毒物成为确保法律公正与社会安全的重要一环。
因此,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先进的实验方法对于提高毒物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法医毒物鉴定领域中常用的分析实验方法,并探讨其在案件调查和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一、法医毒物鉴定的背景和意义法医毒物鉴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医科学技术,旨在通过对人体组织、体液或物品样本中毒物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判断其与疾病、伤害或死亡之间的关联性。
毒物鉴定在刑事司法和临床法医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刑事司法方面,毒物鉴定可以帮助侦破案件和确定犯罪事实。
通过鉴定嫌疑人或受害人的体内或物品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可以提供判断案件关键要素的证据。
毒物鉴定在毒品滥用、毒物投毒、药物中毒等刑事案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
在临床法医方面,毒物鉴定可以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患者的体液和组织样本中的毒物成分,可以确定其是否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之间存在关联。
毒物鉴定在药物治疗监测、职业性中毒诊断和法医临床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2】。
二、实验方法在毒物鉴定中的重要性实验方法在毒物鉴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毒物鉴定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中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
化学分析方法常常涉及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鉴定等步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仪器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中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快速、直观地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其质量控制-简

蛋白组学
差异蛋白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组在外界刺激过程中
(疾病或中毒等)的变化规律。
法医毒物学领域,通过比较毒药物刺激后体内蛋白的变化,寻
找反映中毒本质特征的蛋白标志物即 “毒性靶标”(Toxicity targets),挖掘毒物性质、剂量、入体时间等深层信息,诠释其作 用方式和致毒机制。
探索研充究分:性硫化氢 蛇毒中毒标志物
评价方法:在最低浓度附近添加一系列已知浓度目标物的双份平行样进 行检测,选取目标物峰附近的一段基线为参照,一般认为信 噪比(S/N)3时的目标物最低浓度为检测限。
②定量限 指生物样品中的目标物对照品经提取处理后依法分析,能符合 一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的最低检出浓度。
评价方法:采取5个平行样,以S/N 10,同时满足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 20 %内)的目标物最低浓度为定量限。
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可靠
3.检材
检材接收、核查、传递有记录 检材的惟一性标识 检材应分成二份:检测样和复核样 检材在传递、保存过程中应防止降解、污染、混淆、变质
证据链要求:检材在流转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方法
1.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2.与其他方法比对 3.实验室间比对 4.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 5.能力验证满意结果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其质量控制
主题
一、法医毒物鉴定概述 二、法医毒物鉴定发展趋势 三、法医毒物鉴定的质量控制 四、法医毒物鉴定结果评价
法医毒物鉴定概述
充分性
刑事技术
检察技术
法庭科学
Forensic Science
司法鉴定
Judicial Expertise
历史沿革
1932年 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
法医毒物鉴定任务一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法医学中的毒物分析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它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帮助法医学家判断死因和确定是否有毒物引起的死亡。
毒物分析在法医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医毒物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毒物分析的意义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法医学家确定死因,尤其是对于涉嫌中毒引起的死亡案件,毒物分析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对死者体内组织、体液以及现场物证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找到可能存在的毒物及其浓度,为法医学家判断死因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毒物分析还可以帮助司法机关追踪破案,揭开案件的真相,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毒物分析的方法毒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化和色谱两大类。
生化方法是通过对生物体内的毒物进行生化反应,利用不同的酶和底物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毒物的种类和浓度。
而色谱法则是通过色谱技术对毒物进行分离和定性,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常常需要结合使用才能更准确地对毒物进行分析。
三、毒物分析的应用毒物分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刑事司法、法医学、毒理学以及环境保护等。
在刑事司法方面,毒物分析可以帮助侦破毒药杀人案件,对于试图掩盖罪行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在法医学中,毒物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法医学家判断死因,辅助司法机关做出正确的判决。
毒物分析还在毒理学和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了解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四、毒物分析的挑战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毒物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的更新换代、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培训队伍建设等。
但是,毒物分析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毒物分析的检测方法将更加准确、快速和便捷,为法医学和刑事司法带来更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法医毒物分析作为法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司法鉴定法医类鉴定有哪些种类?

司法鉴定法医类鉴定有哪些种类?在世界的司法系统中,司法鉴定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司法鉴定中,司法鉴定法医类鉴定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因为在法医类鉴定中,会运用多种科学知识,比如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
而在诉讼的过程中,很多证据都是要通过运用这些知识来证明。
在我国,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都是同样重要,因此,我国司法鉴定的种类程序繁多,法医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的一种,也有很多种类。
在世界的司法系统中,司法鉴定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司法鉴定中,司法鉴定法医类鉴定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因为在法医类鉴定中,会运用多种科学知识,比如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
而在诉讼的过程中,很多证据都是要通过运用这些知识来证明。
在我国,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都是同样重要,因此,我国司法鉴定的种类程序繁多,法医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的一种,也有很多种类。
▲一、司法鉴定法医类概念法医鉴定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有关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运用医学、生物学、人类学及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等的检验鉴定工作,从而取得死亡原因、伤害程度、凶器种类、血型分析、事实确认等结论性意见。
法医鉴定结论是三大诉讼法的重要证据种类,由于其与人身密切相关,决定了法医鉴定在诉讼和非诉讼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案件性质的重要根据,同时又是鉴别案内其他证据是否真实的重要手段。
可以说,法医鉴定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司法公正与否。
正如同国家的法制制度分为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一样,相应地法医鉴定也正在逐步走向司法鉴定、立法鉴定、行政鉴定三大领域。
▲二、分类(一)法医临床鉴定1、简介“法医临床鉴定”,俗称活体损伤鉴定。
法医临床鉴定,是指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等。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在法医学领域中,法医毒物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法医毒物分析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尸体或生物组织进行化验,以确定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而帮助法医人员解决案件中的毒物相关问题。
一、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法医毒物分析在犯罪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毒物的分析,可以确定死者死亡的原因,是否是毒物中毒导致。
同时,对毒物的分析还可以帮助法医人员确定案件中的犯罪手段和动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二、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主要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离和定量分析。
首先,需要对疑似受害者的尸体组织样本进行采集,然后进行前处理,如提取、浸提等操作,以获得毒物的纯净样品。
接下来,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毒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确定毒物种类和浓度。
三、法医毒物分析的应用法医毒物分析广泛应用于各类犯罪案件和意外事件的调查中。
例如,在涉毒案件中,法医毒物分析帮助警方确定案件中使用的毒品种类和浓度,为犯罪嫌疑人的起诉提供证据。
在意外死亡事件中,法医毒物分析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帮助家属了解亲人的死因。
四、法医毒物分析的挑战法医毒物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毒物的种类繁多、浓度低、样本复杂等。
因此,需要法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毒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还需要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毒理学、病理学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结语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解决犯罪案件和意外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毒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法医人员确定死者死亡的原因,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也为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愿法医毒物分析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进步,为法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其质量控制简课件

3 手性分析技术
对映体之间存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的不同,必须要考虑手性 因素,而不能仅以总的浓度来推断其药理、毒理作用。
GC-MS和LC-MS是手性分析的有效手段。分为直接法(手性柱)和 间接法(手性衍生化),GC-MS分析以手性衍生化分离为主,LCMS则以手性柱分离为多。
选取原则
毒物含量高 采集方便 符合分析目的 检测结果有判断价值
胃内容物
特点: 口服者毒物含量大 毒物未分解、代谢
注意点:理容易 —药物浓度高(代谢物) —检出时限长
注意点:尿浓和血浓不呈相关性(饮水量、pH)
血液
特点:—适用范围广 —判断意义大 —毒物含量低 —检出时限短
法医毒物鉴定任务三
毒品鉴定:通过对可疑物品的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所疑物品是否为国 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毒品,为涉毒案件的处置提供科学证据。
毒品种类数量 毒品来源推断
毒品来源推断—海洛因
一般检查: 颜色、形状、质地 有机成分比例:主成分、掺假剂、稀释剂 (LC/MS,GC/MS,CE/UV) 痕量有机杂质:副产物、有机溶剂 微量无机元素:元素的种类和产地(毒品产地签字)(NAA,ICP/MS ) 稳定同位素比例:13C/12C,15N/14N(同位素签字) GC/C/IRMS
四、结果解释备受关注
组学方法
(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
基因组学
法医毒物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前沿和国际新热点 2019年-2019年国际法医毒物学年会设专场 科学性
—提供多种信息 —延长检出时限 —信息互补印证
三、分析技术迅猛发展
气相色谱法 GC 液相色谱法 HPLC 气-质联用法 GC/MSn 液-质联用法 LC/MSn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LC/HRMS 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CE/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同位素质谱法 IRMS 质谱成像技术 MALDI/MSI
法医学的法医毒理鉴定

法医学的法医毒理鉴定法医学是一门关于应用科学、法律和医学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的学科。
在法医学中,法医毒理鉴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就法医毒理鉴定的概念、作用以及其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和作用法医毒理鉴定是指通过对尸体、器官、组织或体液样本的检测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毒物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进而为法庭提供相关鉴定意见的科学方法。
它是一种科学的法医学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法院判断涉案人员是否受到毒物的侵害,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审判提供科学证据。
法医毒理鉴定的主要作用如下:1. 确定致死因素:通过检测尸体或体液中的毒物成分,可以确定致死原因,为死因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2. 了解中毒情况:通过对尸体或幸存者的生物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中毒的程度、毒物的种类、吸入途径等信息,有助于判断中毒的方式和时间。
3. 证明涉案人员的行为:通过对生物样本的毒物检测,可以证实或排除涉案人员的毒物接触,为犯罪嫌疑人的定罪提供科学鉴定。
4. 判断事故的责任:在交通事故和工业事故中,通过检测涉事人员的毒物情况,可以判断是否是毒物导致了事故,并对事故责任作出准确的评判。
二、法医毒理鉴定的实施步骤法医毒理鉴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采样:根据案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物,如尸体、器官、组织或体液等,确保采样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2. 毒物筛查:通过现代分析仪器,对样本进行毒物筛查,初步了解样本中是否存在毒物。
3. 毒物定性:通过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确定样本中存在的具体毒物种类,并与毒物数据库进行比对。
4. 毒物定量:通过分析毒物的浓度,了解中毒的程度和剂量,进一步确认毒物对机体的影响。
5.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和相关法律、医学知识,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最终提供科学的法医鉴定意见。
三、法医毒理鉴定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法医毒理鉴定在刑事司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法院提供科学的证据,协助司法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医毒物鉴定论述
法医毒物鉴定,是指运用法医毒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仪器
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毒(药)物、毒品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
析,并通过对毒物毒性、中毒机理、代谢功能的分析,结合中毒表现、
尸检所见,综合作出毒(药)物中毒的鉴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毒物的含义。
什么是毒物呢?生产劳动过程
中出现或产生的能造成职工身体受损害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这些化学物质一旦泄漏,操作者不慎,经呼吸道吸入或沾污皮肤,达到
一定量时,便可使操作者中毒。
毒物在生产过程中能以多种形式出现;
同一化学物质在不同行业或不同生产环节呈现形式又各有不同。
生产过
程中由原料到产品各个环节均容易接触毒物,如(1)原料, 如制造氯乙
烯所用的乙烯和氯;(2)中间体或半产品,如制造苯胺的中间体、硝基
苯;(3)辅助材料,如橡胶行业作为溶剂的苯和汽油;(4)成品 如农药对
硫磷、乐果等;(5)副产品或废弃物,如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池、沥青;冶
炼中产生的二氧化硫;(6)夹杂物,如某些金属、酸中夹杂的砷等。
(7)
其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时,四氯化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体接触
时,氧化生成光气等。
当物质进入机体后,积累达一定的量,能与身体
内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
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机生命,这样的
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一词要强调有严格剂量的概念,通常是指相对较小
剂量;二是对物体的作用方式,要排除单纯物理性作用所造成的伤害。
毒物是相对的,如治疗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时可造成中毒,而剧毒物质有
的也可用于治疗。
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或气溶胶的状态存在,还
可以粉尘、烟尘、雾等形式。
其中,(1)固体 如聚氯乙烯粉尘。
(2)液
体 如苯、甲苯、汽油、甲醇、液氨等。
(3)气体 如氯、丁二烯、二甲
基甲酰胺、苯乙烯、硫化氢、二氧化硫等,这些化学物质常温、常压下
以气态存在于生产环境的空气中。
(4)蒸气 液体蒸发或挥发时可形成蒸
气。
如汽油、苯等。
(5)粉尘 如热电厂的煤尘,机械厂的翻砂的型
砂、金属除锈的石英砂和铁末尘。
(6)烟尘 在切割和焊接过程中会产
生金属氧化物烟尘,印刷厂熔铅过程中会产生铅烟。
(7)雾 如喷漆时的
漆雾、电镀过程的铬酸雾等。
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体内。
但是,因为呼吸道吸
入的机会多,所以,气体或蒸气的污染应予以特别重视。
(1)呼吸道 这个途径是毒物吸收的主要途径。
一是呼吸道的防护很不容易,往往不被人重视,虽有防毒口罩或面具,但不愿使用,特别当毒物刺激性不大、浓度不高、或不易产生即刻中毒表现时,更容易被人忽视;二是肺的血流丰富、面积大,吸收毒物快。
绝大多数可经呼吸道吸入,如苯、甲苯、二甲苯、汽油、苯乙烯、氯乙烯、丁二烯等30多种。
(2)皮肤 皮肤吸收,也是常见的途径。
经皮吸收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进入血循环;另一个是通过汗腺,或通过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而到达真皮。
但以前者为主。
脂溶性毒物如苯,可经皮吸收。
除毒物的化学特性外,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还有: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被接触皮肤的部位、面积,以及外界的气温、气湿等。
(3)消化道 生产过程中经消化道吸收而中毒者不多见。
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仍是一项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如在接触铅尘的印刷厂工人,更应加强预防措施。
“法医毒物鉴定”,是指运用法医毒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毒(药)物、毒品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对毒物毒性、中毒机理、代谢功能的分析,结合中毒表现、尸检所见,综合作出毒(药)物中毒的鉴定 。
毒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毒物鉴定的意义在于澄清死亡案件的性质,在法医检 案工作中,常遇到突然死亡、死因不明的案件,通过法医毒化分析,区分是中毒死亡还是因病猝死。
毒物,广泛地说还包括毒品,是指某些物质,其少量进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后,被体内消化产生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侵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功能障碍、组织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的那些 物质。
根据毒理学原理,毒物可分为腐蚀性毒物,如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等;毁坏性毒物,能引起生物体器质损害的毒物,如砷、 汞、钡、铅、铬、镁、其他重金属盐类等;障碍功能的毒物,如阿托品、可卡因、甲醇、安定药、苯丙胺、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农药,如有机磷、有机氮、百菌清、百草枯、溴甲烷等;杀鼠剂,如磷化锌、敌鼠强、杀鼠灵
等;有毒植物,如乌头、钩吻、曼陀罗、夹竹桃等;有毒动物,如蛇毒、河豚、蟾蜍、蜂毒 等;细菌及霉菌性毒素,如沙门菌、肉毒、葡萄球菌、黄曲霉素、黑斑病甘薯等。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毒物的鉴定问题,一般在投毒、自杀、意外中毒、走 私、吸毒、贩毒、种毒等案件中,会遇到毒物的鉴定问题。
毒物鉴定首先要详细了解中毒经过、临床症状、尸体解剖所见、检材的种类和数量等,通过对毒物分析, 来判定是否中毒、是否是中毒死亡、是何种毒物、通过何种途径、何时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
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法医毒物鉴定的流程。
1).鉴定范围:
从体内材料等检材中分离毒物及药物,利用化学检测和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各种方法检识与测定毒物,包括挥发性毒物、非挥发性有机毒物(药物)、杀虫药、杀鼠药、重金属等毒物。
2).检材的采取:
①采样操作要防止污染,采集足够的样品量:采样容器以清洁的玻璃器皿为佳,还可用无水聚乙烯和聚四乙烯容器,样品应密封,并贴上载明样品名称、来源、数量、采样时间与地点、采样人、对样品的处理等信息的标签。
②洗胃液应是未加有高锰酸钾之类药物的洗胃液。
尸体解剖时应在用甲醛固定之前采取检材。
尸体材料一般应采集多种脏器组织和各种体液,以及明显遭受毒害部位的组织。
大脏器可取三五百克,分取某一脏器的一部分时,应记明该脏器的总量。
胃内容物有时须分段分别收集并记录部段。
③血样可分离出血浆或血清,血醇浓度测定取血量在四毫升左右,置于密闭容器内,可用五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套上针套。
3).检材的保存:
采得的样品应低温保存,以减缓样品的降解和变质,并应尽快分析测定。
样品一般在 2℃下可保存2周,在-20℃ 下可保存2月,玻璃器皿在冷冻或化冻是坷能会冻裂,应放在塑料袋或烧杯内,样品动输前应在低温下冷冻数小时,然后移入保温瓶或保温箱,并放入冰块或干冰。
一般中毒检测多是未知物分析,所以对毒物的种类难以肯定,故应采集与中毒可能有关的所有样品,此外,还应注意采样要有代表性,采样容器和采样工具的材质不能干扰测定;采样操作要防止污染;采集足够
的样品量;样品运输和保存中要确保不发生降解和变质。
对那些可能有环境和生物本底的毒物,要采集对照样品。
样品要尽快送检。
采样容器以清洁的玻璃器皿为佳, 还可用无颜色的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容器,切勿使用金属或陶土器皿,一般情况下,尽量不加防腐剂或抗凝剂。
样品应密封,并贴上载明样品名称、来源、数量、采样时间与地点、采样人、对样品的处理等信息的标签。
对化学事故(或中毒事件)可供采集的样品有现场样品(环境、食品、化学品及其它用品等)及患者的生物材料(血、尿、胃内容物、组织)。
采样时机可以选在事发现场救助时、医院抢救和治疗时、甚至在病人恢复时,某些中毒甚至可在事件发生后数十天仍有可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样品。
现场遗留的食物、化学品、盛装的容器是首先应采集的样品,此外还应考虑采集空气、水和土壤样品。
患者的生物材料测定结果可直接指示中毒原因和中毒程度,是事件应对中必采的样品。
胃内容物是确定摄入中毒的最好检体,尿是分析非挥发性毒物的较好检体;血液是最重要的毒物检测样品,尤其是在中毒发生后的72小时内,意义较大。
它可用于分析挥发及非挥发性毒物,且是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唯一检体。
肝、肾是分析急性金属中毒的较好检材,头发则反映了金属类毒物的较长期接触。
采样时要结合毒物性质,中毒发生的时间,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等来确定采样方案。
如氟乙酰胺中毒数天后,最有可能检出的是尿中氟乙酸,而毒鼠强中毒后几个月的血样仍有检测价值,在无法确定最佳采样方案的情形下,总的原则是留取中毒患者的血和尿、呕吐物、洗胃液、透析液、死者的血和尿、胃内容物以及肝肾脑组织。
法医毒物司法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法医毒物司法鉴定的逐渐深入,不但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诉讼的实际问题,丰富了法医学、医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法学学科的理论延伸,逐渐与法医学形成一门交叉学科,并为我国立法进程、司法公正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法治社会及精神文明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法医毒物司法鉴定已经冲破了传统的法医学鉴定。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规范的法医毒物鉴定模式,用程序和标准来保证鉴定结论准确性的最大化;用哲学的、法学的、医学的、法医学的“因果关系”理论指导实践,最终真正实现法医毒物司法鉴定科学化、规范化、法律化。